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 环保
  • /

    提升文化及气候领导力 是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关键所在

    2021-12-01 22:08:28

      面临日益严峻的气候及环境危机,世界城市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11月4日,通过网络线上云端相聚的方式,以成都、伦敦为双主会场,以巴黎、阿姆斯特丹等40余个城市为分会场,2021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全球大会举行。围绕“世界公园城市――文化与可持续发展”主题,来自全球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机构及企业代表进行了一场深刻的全球思想盛宴。

      作为本次论坛重磅环节,世界文化名城论坛秘书长保罗·欧文斯(Paul Owens)在伦敦以线上形式发布了《世界公园城市:文化与可持续发展报告》,聚焦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之下,全球城市“文化引领者”如何从文化领域发力推动可持续发展。

      在保罗·欧文斯看来,如何进一步提升在文化及气候领域的领导力,是世界城市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在积极融入全球文化创意经济的同时,成都在文化及气候领域的领导力持续提升,展现出了更多的雄心壮志,为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快速崛起的城市提供了借鉴。”保罗·欧文斯评价道。

      城市是问题所在,更是解题关键

      近年来,一系列极端天气事件席卷全球,极端天气事件正变得愈发常见,其影响已经波及发展最为成熟与繁荣的城市。

      与此同时,城市作为文化、商业、生产及消费的中心,对全球气候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据估计,地球上的城市面积虽然只占地球表面积的2%,但其能源生产量占全球的78%,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的60%。

      在英国投行Leif Capital执行主席汤姆·怀特豪斯看来,“城市是大部分人口生活工作的地方,而我们在城市中的巨量能源消耗,致使城市成为了气候变化发生的主要区域。城市既是问题出现的前线与中心,也是提供解决措施的中心。”

      当前,虽然气候变化尚未到达最紧急的状况。但最新发布的第六次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报告阐明了气候变化的最新进展及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报告指出,未来二十年内,全球气温预计上升超过前工业化时期水平之上1.5摄氏度。“必须立即采取行动防止全球变暖导致的灾难加剧。”

      保罗·欧文斯表示,世界级城市将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心舞台”,我们必须与成员城市一起更加深入地理解气候及环境问题,更好地制定文化政策,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担起相应的引导及监督责任。“这也是我们举办此次全球大会的重要初衷之一。”

      “虽然过去的一年多,我们很多成员都在奋力应对新冠疫情对城市文化及创意产业带来的巨大影响。但随着城市快速复苏,我们聚焦的不应只是如何将城市恢复到2年前的水平,而应聚焦如何从理念层面、政策层面保障城市未来几十年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所有想要成为‘文化引领者’的城市的最大挑战。”保罗·欧文斯强调道。

      文化政策影响力急需提升

      据悉,此次报道调研了论坛成员城市的政府部门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并从1-5分进行了评定,有近75%的城市将环境问题列为其工作首位,超过半数的成员城市政府宣布了气候紧急状态。“这些大多数是在过去2年内宣布的,表明了气候问题上升至政治议程的速度之快。”保罗·欧文斯指出。

      然而,报告指出,尽管应对气候危机已成为许多世界级城市工作的重中之重,但这并未体现在城市文化部门的工作当中,仅有25%左右城市的文化部门将其视为首要工作,仅有16%的受访者认为环境问题是其城市文化领域的首要工作。

      在保罗·欧文斯看来,这一问题上,城市行政管理层面的紧迫性与文化部门层面的紧迫性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明显的脱节”。

      不过,保罗·欧文斯也表示,尽管在重视程度上有所“脱节”,越来越多的论坛成员城市在制定文化政策时,将气候和环境因素纳入了考虑,其中有57%的政策措施直接涉及到气候变化与环境挑战。

      世界文化名城论坛成员城市的文化部门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举措 。

      城市的文化部门正围绕“可持续发展”相继发力,组织各类活动,推动社会观念转变,号召更多居民共同应对气候挑战。

      保罗·欧文斯表示,“上述活动及倡议很多都是文化部门主导的,大部分属于跨部门性质,这一点尤其具有建设性。未来,文化部门在帮助城市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导力及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在文化领域持续发力,制定更高级别的文化政策。”

      除了增强城市内部跨部门的合作,Desire Lines总经理莎拉·市冈建议道:“必须广泛促进与民间的合作,不断扩大文化政策的影响力。同时,城市也应该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加强与文化部门的协作。”

      围绕文化领导力、政策、投资三大维度,本次报告调研了世界城市新冠疫情影响下的恢复情况、文化环境打造的最新进展、促进节能减排的最新实践等,最终得出了在全球气候严峻形势之下,城市决策者在制定文化政策时必须考虑的五大关键原则或要务。

      首先是“人人都应参与应对气候变化。”针对成员城市的调查显示,城市管理部门对气候变化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保罗·欧文斯表示,“面对气候紧急状态,政府各部门必须采取联合行动,打破制度障碍,将文化政策及文化产业的力量融入到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全局中来。”

      其次是“将气候影响因素考虑进每一个决策”。目前,有越来越多的精密工具及辅助方法,可用于测量能源使用效率、碳排放以及文化对环境的长期影响。这些工具和方法需要应用到所有政策中,以便充分了解城市的“碳预算”。

      此外是“大城市需要更大的雄心壮志”。在保罗·欧文斯看来,世界级城市应该积极探索、挖掘在本地及邻近地区实施的创新举措,并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积极推广。

      同时还有“讲述正确的故事”。城市各部门需要进行及时全面的宣传推广,不断扩大公民参与程度,文化部门在其中应扮演起重要积极的角色。

      最后是“绿色基础设施”。在制定文化政策及推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时,必须着眼于城市未来的长期发展,坚持环境友好原则,将生态绿色的价值考虑进去。

      事实上,上述五大关键原则或要务其背后直指的是――复杂形势下,一座城市如何提升在气候和文化领域的引导力。City Zenith首席执行官迈克尔·詹森认为,应对气候危机可以看成是一个重大的文化问题。“虽然很多人都知道绿色低碳生活的意义所在,但真正要将这种理念践行却十分困难,这涉及到社会文化的塑造。为此,城市需要提升文化领导力,推动文化上的转变。”

      本次报告还以巴黎、多伦多、东京、伦敦、成都等表现突出的城市“文化引领者”为例,进行了深入分析。 保罗·欧文斯说,此举并非试图进行城市排名,而是更多地展示及强调世界城市可以在哪些领域着重发力。

      保罗·欧文斯表示,伦敦、巴黎、东京等老牌世界城市在投资、影响力、传播文化等方面阔步向前。但令人惊讶的是,新兴的全球城市也在这些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成都在提升气候及文化领导力方面的表现不逊于全球其他大都市。

      世界级城市是如何行动的?

      本次报告还从全球主要城市中选取了四座城市,包括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中国成都、葡萄牙里斯本、挪威奥斯陆,从不同维度阐释城市“文化引领者”如何通过政策措施提升文化及气候领导力,从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这些创新案例包括,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在政府主导下推动全城住宅与供电系统改造工程,通过文化部门牵头推动绿色低碳生活,大力提升城市居民参与度,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欧洲绿色之都”挪威奥斯陆,不断提升战略领导力,制定科学严格的“气候预算”,推动全球最具雄心的气候战略;葡萄牙里斯本与多家研究机构合作,将设计师、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科学家和企业家聚集在一起,推出“大海是我们的家”的包豪斯海洋保护计划,改善人类与海洋的协作关系;以及中国成都从2018年起,开始探索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通过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建设兼顾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公园城市。

      以成都为例,观察到不是像以往那样在城市中嵌入孤岛式的公园,成都的城市规划及愿景不断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围绕天府文化多元包容的核心,在打造公园城市示范区的过程中以绿色空间为底,从中自然生长出产业、科技、文化、居住等城市功能。

      保罗·欧文斯表示:“成都经济发展的速度、创意产业的增长,以及从工业基地到当代高附加值服务中心的发展轨迹,体现出成都蓬勃的文化活力以及以文化之力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努力与决心。”

      为实现这一具有示范意义的长远目标,成都加快建设全球最长的城市绿道慢行系统――天府绿道。如今从空中俯瞰,这座超大城市中,公园与湖泊星罗棋布、楼宇高低错落,景区、生态区、公园、小游园、微绿地等串联成线,交织成网。根据相关规划,今年年底前,天府绿道总里程预计将突破5000公里,未来还将朝着16930公里的规划总长不断“生长”。

      当前,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正不断重塑成都的空间布局、生态面貌及经济地理,将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城市文化与经济生活。

      对此,保罗·欧文斯高度评价道:“在积极融入全球文化创意经济的同时,成都在文化及气候领域的领导力显著提升,多个指标上表现出色,展现出了更多的雄心壮志,为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快速崛起的城市提供了借鉴。”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所涉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消费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 环保
  • /

    提升文化及气候领导力 是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关键所在

    2021-12-01 22:08:28

      面临日益严峻的气候及环境危机,世界城市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11月4日,通过网络线上云端相聚的方式,以成都、伦敦为双主会场,以巴黎、阿姆斯特丹等40余个城市为分会场,2021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全球大会举行。围绕“世界公园城市――文化与可持续发展”主题,来自全球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机构及企业代表进行了一场深刻的全球思想盛宴。

      作为本次论坛重磅环节,世界文化名城论坛秘书长保罗·欧文斯(Paul Owens)在伦敦以线上形式发布了《世界公园城市:文化与可持续发展报告》,聚焦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之下,全球城市“文化引领者”如何从文化领域发力推动可持续发展。

      在保罗·欧文斯看来,如何进一步提升在文化及气候领域的领导力,是世界城市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在积极融入全球文化创意经济的同时,成都在文化及气候领域的领导力持续提升,展现出了更多的雄心壮志,为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快速崛起的城市提供了借鉴。”保罗·欧文斯评价道。

      城市是问题所在,更是解题关键

      近年来,一系列极端天气事件席卷全球,极端天气事件正变得愈发常见,其影响已经波及发展最为成熟与繁荣的城市。

      与此同时,城市作为文化、商业、生产及消费的中心,对全球气候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据估计,地球上的城市面积虽然只占地球表面积的2%,但其能源生产量占全球的78%,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的60%。

      在英国投行Leif Capital执行主席汤姆·怀特豪斯看来,“城市是大部分人口生活工作的地方,而我们在城市中的巨量能源消耗,致使城市成为了气候变化发生的主要区域。城市既是问题出现的前线与中心,也是提供解决措施的中心。”

      当前,虽然气候变化尚未到达最紧急的状况。但最新发布的第六次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报告阐明了气候变化的最新进展及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报告指出,未来二十年内,全球气温预计上升超过前工业化时期水平之上1.5摄氏度。“必须立即采取行动防止全球变暖导致的灾难加剧。”

      保罗·欧文斯表示,世界级城市将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心舞台”,我们必须与成员城市一起更加深入地理解气候及环境问题,更好地制定文化政策,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担起相应的引导及监督责任。“这也是我们举办此次全球大会的重要初衷之一。”

      “虽然过去的一年多,我们很多成员都在奋力应对新冠疫情对城市文化及创意产业带来的巨大影响。但随着城市快速复苏,我们聚焦的不应只是如何将城市恢复到2年前的水平,而应聚焦如何从理念层面、政策层面保障城市未来几十年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所有想要成为‘文化引领者’的城市的最大挑战。”保罗·欧文斯强调道。

      文化政策影响力急需提升

      据悉,此次报道调研了论坛成员城市的政府部门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并从1-5分进行了评定,有近75%的城市将环境问题列为其工作首位,超过半数的成员城市政府宣布了气候紧急状态。“这些大多数是在过去2年内宣布的,表明了气候问题上升至政治议程的速度之快。”保罗·欧文斯指出。

      然而,报告指出,尽管应对气候危机已成为许多世界级城市工作的重中之重,但这并未体现在城市文化部门的工作当中,仅有25%左右城市的文化部门将其视为首要工作,仅有16%的受访者认为环境问题是其城市文化领域的首要工作。

      在保罗·欧文斯看来,这一问题上,城市行政管理层面的紧迫性与文化部门层面的紧迫性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明显的脱节”。

      不过,保罗·欧文斯也表示,尽管在重视程度上有所“脱节”,越来越多的论坛成员城市在制定文化政策时,将气候和环境因素纳入了考虑,其中有57%的政策措施直接涉及到气候变化与环境挑战。

      世界文化名城论坛成员城市的文化部门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举措 。

      城市的文化部门正围绕“可持续发展”相继发力,组织各类活动,推动社会观念转变,号召更多居民共同应对气候挑战。

      保罗·欧文斯表示,“上述活动及倡议很多都是文化部门主导的,大部分属于跨部门性质,这一点尤其具有建设性。未来,文化部门在帮助城市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导力及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在文化领域持续发力,制定更高级别的文化政策。”

      除了增强城市内部跨部门的合作,Desire Lines总经理莎拉·市冈建议道:“必须广泛促进与民间的合作,不断扩大文化政策的影响力。同时,城市也应该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加强与文化部门的协作。”

      围绕文化领导力、政策、投资三大维度,本次报告调研了世界城市新冠疫情影响下的恢复情况、文化环境打造的最新进展、促进节能减排的最新实践等,最终得出了在全球气候严峻形势之下,城市决策者在制定文化政策时必须考虑的五大关键原则或要务。

      首先是“人人都应参与应对气候变化。”针对成员城市的调查显示,城市管理部门对气候变化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保罗·欧文斯表示,“面对气候紧急状态,政府各部门必须采取联合行动,打破制度障碍,将文化政策及文化产业的力量融入到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全局中来。”

      其次是“将气候影响因素考虑进每一个决策”。目前,有越来越多的精密工具及辅助方法,可用于测量能源使用效率、碳排放以及文化对环境的长期影响。这些工具和方法需要应用到所有政策中,以便充分了解城市的“碳预算”。

      此外是“大城市需要更大的雄心壮志”。在保罗·欧文斯看来,世界级城市应该积极探索、挖掘在本地及邻近地区实施的创新举措,并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积极推广。

      同时还有“讲述正确的故事”。城市各部门需要进行及时全面的宣传推广,不断扩大公民参与程度,文化部门在其中应扮演起重要积极的角色。

      最后是“绿色基础设施”。在制定文化政策及推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时,必须着眼于城市未来的长期发展,坚持环境友好原则,将生态绿色的价值考虑进去。

      事实上,上述五大关键原则或要务其背后直指的是――复杂形势下,一座城市如何提升在气候和文化领域的引导力。City Zenith首席执行官迈克尔·詹森认为,应对气候危机可以看成是一个重大的文化问题。“虽然很多人都知道绿色低碳生活的意义所在,但真正要将这种理念践行却十分困难,这涉及到社会文化的塑造。为此,城市需要提升文化领导力,推动文化上的转变。”

      本次报告还以巴黎、多伦多、东京、伦敦、成都等表现突出的城市“文化引领者”为例,进行了深入分析。 保罗·欧文斯说,此举并非试图进行城市排名,而是更多地展示及强调世界城市可以在哪些领域着重发力。

      保罗·欧文斯表示,伦敦、巴黎、东京等老牌世界城市在投资、影响力、传播文化等方面阔步向前。但令人惊讶的是,新兴的全球城市也在这些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成都在提升气候及文化领导力方面的表现不逊于全球其他大都市。

      世界级城市是如何行动的?

      本次报告还从全球主要城市中选取了四座城市,包括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中国成都、葡萄牙里斯本、挪威奥斯陆,从不同维度阐释城市“文化引领者”如何通过政策措施提升文化及气候领导力,从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这些创新案例包括,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在政府主导下推动全城住宅与供电系统改造工程,通过文化部门牵头推动绿色低碳生活,大力提升城市居民参与度,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欧洲绿色之都”挪威奥斯陆,不断提升战略领导力,制定科学严格的“气候预算”,推动全球最具雄心的气候战略;葡萄牙里斯本与多家研究机构合作,将设计师、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科学家和企业家聚集在一起,推出“大海是我们的家”的包豪斯海洋保护计划,改善人类与海洋的协作关系;以及中国成都从2018年起,开始探索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通过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建设兼顾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公园城市。

      以成都为例,观察到不是像以往那样在城市中嵌入孤岛式的公园,成都的城市规划及愿景不断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围绕天府文化多元包容的核心,在打造公园城市示范区的过程中以绿色空间为底,从中自然生长出产业、科技、文化、居住等城市功能。

      保罗·欧文斯表示:“成都经济发展的速度、创意产业的增长,以及从工业基地到当代高附加值服务中心的发展轨迹,体现出成都蓬勃的文化活力以及以文化之力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努力与决心。”

      为实现这一具有示范意义的长远目标,成都加快建设全球最长的城市绿道慢行系统――天府绿道。如今从空中俯瞰,这座超大城市中,公园与湖泊星罗棋布、楼宇高低错落,景区、生态区、公园、小游园、微绿地等串联成线,交织成网。根据相关规划,今年年底前,天府绿道总里程预计将突破5000公里,未来还将朝着16930公里的规划总长不断“生长”。

      当前,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正不断重塑成都的空间布局、生态面貌及经济地理,将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城市文化与经济生活。

      对此,保罗·欧文斯高度评价道:“在积极融入全球文化创意经济的同时,成都在文化及气候领域的领导力显著提升,多个指标上表现出色,展现出了更多的雄心壮志,为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快速崛起的城市提供了借鉴。”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所涉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消费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