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 环保
  • /

    以网格化管理破解森林资源监管难题

    2023-09-12 11:03:36 来源:西部经济网

      彭州市现有林地面积90.99万亩,位居成都市各区(市)县林地面积第3位,其中:集体林地50.42万亩,确权面积49.75万亩,确权率98.67%。2019年,全市林业工作并入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片区林业工作站人员分流到各乡镇,乡镇林业工作由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面对机构改革带来的森林资源监管任务重、难度大、人员少的现实问题,彭州市通过探索应用网格化管理机制解决森林资源监管“最后一公里”缺失和弱化的问题。

           推进网格化管理的探索实践与主要成效

      加大资金人员投入,强化网格监管功能

      彭州市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共投入120余万元组建了一支由85人组成的森林资源监测网格员队伍,在日常巡护中发挥着森林火灾隐患排查、初期火情监测报告的重要作用,有效补充了基层监管欠缺,并将监管进一步延伸到山头地块。人员组成采取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方式,将有一定专业技术、有责任心的村民和部分村(社区)干部聘用为专职和兼职网格员,确保每一个网格单元都有专职和兼职监管人员,避免了监管的盲区和死角。


      推进纵横联动治理,优化网格空间布局

      彭州市建立了以彭州市规自局为主体的市级网格管理,各镇林业员、国有林场管护站、国土监测所的人员为主体的镇级网格管理和以有林村(社区)为主体的村级网格。按照“定人、定岗、定责”的原则,在全市9个有林镇、街道办和67个村社区确立了85名村级网格员。同时,在对全市森林资源分布特点进行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了森林防火、森林资源保护、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等重点监管区域。目前,彭州市各级网格互相联动配合,各个监测区域突出重点,已经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林业资源网格管理体系,管理网格边界清晰、职责主体明确、目标任务具体,为落实林长制和推进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保障。

      压实各方主体责任,建立网格运行机制

      彭州市制定了《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林业网格监测管理工作方案(试行)》,通过明确目标任务、重点内容、人员队伍建设及职责,指挥部与各镇(街道办)、相关部门签订“森林资源监管责任书”,再从各镇(街道办)延伸至各村(社区),最终分解到山头、人头此外,彭州市积极探索建立网格服务监管信息报告制度、资金兑付制度及绩效考核制度,完善信息报送机制,明确各级网格员对责任区域内森林防火、林地林木资源、野生动物资源进行监测,排查可能导致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或其他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工作动态,并明确绩效考核内容及资金兑付方式,充分调动各级网格参与积极性,促使森林资源监管工作落到实处。三年来,彭州森林火情发生率为0,实现连续多年无森林火灾和林业有害生物灾情。

      坚持科技赋能引领,提升网格监管效能

      彭州市充分利用“林管通”巡护软件,适时发布通知、记录上传网格员巡护轨迹和信息,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组建网格监管微信群,集省、市相关领导干部、各级网格员及巡护软件维护人员于一体,在有效传达文件精神、部署监管任务、宣传防控知识的同时,还可以用于交流监管心得、解决巡护难题。积极开展人才技能培训和实地指导,详细讲解全市林业资源现状、主要防控对象、内容及措施,有关法律法规,切实提升全市林业监督管理能力。自2019年网格监管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利用巡护软件上传信息5700余条,巡护里程达25万公里,通过微信平台进行信息交流11000余次,开展技能培训、实地指导500余人次。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网格奖惩激励

      彭州市不断加大宣传引导,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深入农户等方式向群众广泛宣传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宣传林业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教育引导,促进群众思想观念改变。同时,注重“奖惩并举”,在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国有林场等重点区域公布破坏森林资源有奖举报电话,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监管的积极性,同时,积极开展林业执法行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2021年判读森林变化图斑下降到63个,调查核实移交案件下降到5个,比2018年减少了2660个图斑、26个案件,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生态本底质量不断优化。森林生态的安全催生了产业的发展。2021年1-9月,全市实现林业产值16.63亿元,林农从事林业生产获取的人均收入从2018年的3400元增加到现在的4600余元,林农自愿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形成了资源保护发展良性循环。


    推进网格化管理的经验启示

      有效整合资源,构建网络服务体系是破解监管“力量不足”难题的基础

      机构改革后,针对基层林业机构缺失、无专职林业工作人员、森林资源监管力量严重不足的实际,彭州市规自局主动作为,在整合部分现有林业相关资金基础上加大资源投入,筑牢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工作有力根基。同时,通过全面构建监管体系、合理布设固定监测网点、借助社会力量参与监测、建立和完善破坏林业资源有奖举报制度等举措,充分发动了多元力量参与森林资源保护,实现了网格设置科学、网格员配置合理、监管网络有效,构建起了完善的服务监管体系,进一步地夯实监管实施基础。

      理清主体权责,明确监管活动分工是破解监管“任务繁杂”难题的核心

      通过明晰主体职责、明确任务要求、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推进机制,实现了责任分解压实,明确责任界限,确保工作有人抓、问题有人管、责任有人担,最大限度减少和堵塞漏洞,形成权责清晰的网格化监管体系,有力推动各级监管主体责任的落实。在问题解决方面,村级网格员及时向镇级、市级网格进行汇报,各网格责任人及时进行沟通、协调并解决,确保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相互协调、密切配合,提高审核处置效率,为促进森林监管良性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强化科技应用,提高监管精细程度是破解监管“信息制约”难题的关键

      面对森林资源监管任务重、难度大的难题,彭州市充分借助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等科技,通过队伍技能培训和技术能力提升,构建“网格化+信息化”的监管模式,高效有序开展监管工作,做到响应及时、处理高效、监管见效,提高了业务水平和效率,从而有效提高了监管成效。同时,信息化的监管方式大大降低了各监管主体间的协调与交流成本,有利于不断织密监管网络,构建“全覆盖、零死角、无缝隙”的监督体系,提升监督质效。(四川省社科院农发所 吕卓凡 周小娟)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 环保
  • /

    以网格化管理破解森林资源监管难题

    2023-09-12 11:03:36 来源:西部经济网

      彭州市现有林地面积90.99万亩,位居成都市各区(市)县林地面积第3位,其中:集体林地50.42万亩,确权面积49.75万亩,确权率98.67%。2019年,全市林业工作并入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片区林业工作站人员分流到各乡镇,乡镇林业工作由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面对机构改革带来的森林资源监管任务重、难度大、人员少的现实问题,彭州市通过探索应用网格化管理机制解决森林资源监管“最后一公里”缺失和弱化的问题。

           推进网格化管理的探索实践与主要成效

      加大资金人员投入,强化网格监管功能

      彭州市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共投入120余万元组建了一支由85人组成的森林资源监测网格员队伍,在日常巡护中发挥着森林火灾隐患排查、初期火情监测报告的重要作用,有效补充了基层监管欠缺,并将监管进一步延伸到山头地块。人员组成采取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方式,将有一定专业技术、有责任心的村民和部分村(社区)干部聘用为专职和兼职网格员,确保每一个网格单元都有专职和兼职监管人员,避免了监管的盲区和死角。


      推进纵横联动治理,优化网格空间布局

      彭州市建立了以彭州市规自局为主体的市级网格管理,各镇林业员、国有林场管护站、国土监测所的人员为主体的镇级网格管理和以有林村(社区)为主体的村级网格。按照“定人、定岗、定责”的原则,在全市9个有林镇、街道办和67个村社区确立了85名村级网格员。同时,在对全市森林资源分布特点进行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了森林防火、森林资源保护、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等重点监管区域。目前,彭州市各级网格互相联动配合,各个监测区域突出重点,已经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林业资源网格管理体系,管理网格边界清晰、职责主体明确、目标任务具体,为落实林长制和推进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保障。

      压实各方主体责任,建立网格运行机制

      彭州市制定了《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林业网格监测管理工作方案(试行)》,通过明确目标任务、重点内容、人员队伍建设及职责,指挥部与各镇(街道办)、相关部门签订“森林资源监管责任书”,再从各镇(街道办)延伸至各村(社区),最终分解到山头、人头此外,彭州市积极探索建立网格服务监管信息报告制度、资金兑付制度及绩效考核制度,完善信息报送机制,明确各级网格员对责任区域内森林防火、林地林木资源、野生动物资源进行监测,排查可能导致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或其他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工作动态,并明确绩效考核内容及资金兑付方式,充分调动各级网格参与积极性,促使森林资源监管工作落到实处。三年来,彭州森林火情发生率为0,实现连续多年无森林火灾和林业有害生物灾情。

      坚持科技赋能引领,提升网格监管效能

      彭州市充分利用“林管通”巡护软件,适时发布通知、记录上传网格员巡护轨迹和信息,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组建网格监管微信群,集省、市相关领导干部、各级网格员及巡护软件维护人员于一体,在有效传达文件精神、部署监管任务、宣传防控知识的同时,还可以用于交流监管心得、解决巡护难题。积极开展人才技能培训和实地指导,详细讲解全市林业资源现状、主要防控对象、内容及措施,有关法律法规,切实提升全市林业监督管理能力。自2019年网格监管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利用巡护软件上传信息5700余条,巡护里程达25万公里,通过微信平台进行信息交流11000余次,开展技能培训、实地指导500余人次。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网格奖惩激励

      彭州市不断加大宣传引导,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深入农户等方式向群众广泛宣传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宣传林业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教育引导,促进群众思想观念改变。同时,注重“奖惩并举”,在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国有林场等重点区域公布破坏森林资源有奖举报电话,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监管的积极性,同时,积极开展林业执法行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2021年判读森林变化图斑下降到63个,调查核实移交案件下降到5个,比2018年减少了2660个图斑、26个案件,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生态本底质量不断优化。森林生态的安全催生了产业的发展。2021年1-9月,全市实现林业产值16.63亿元,林农从事林业生产获取的人均收入从2018年的3400元增加到现在的4600余元,林农自愿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形成了资源保护发展良性循环。


    推进网格化管理的经验启示

      有效整合资源,构建网络服务体系是破解监管“力量不足”难题的基础

      机构改革后,针对基层林业机构缺失、无专职林业工作人员、森林资源监管力量严重不足的实际,彭州市规自局主动作为,在整合部分现有林业相关资金基础上加大资源投入,筑牢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工作有力根基。同时,通过全面构建监管体系、合理布设固定监测网点、借助社会力量参与监测、建立和完善破坏林业资源有奖举报制度等举措,充分发动了多元力量参与森林资源保护,实现了网格设置科学、网格员配置合理、监管网络有效,构建起了完善的服务监管体系,进一步地夯实监管实施基础。

      理清主体权责,明确监管活动分工是破解监管“任务繁杂”难题的核心

      通过明晰主体职责、明确任务要求、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推进机制,实现了责任分解压实,明确责任界限,确保工作有人抓、问题有人管、责任有人担,最大限度减少和堵塞漏洞,形成权责清晰的网格化监管体系,有力推动各级监管主体责任的落实。在问题解决方面,村级网格员及时向镇级、市级网格进行汇报,各网格责任人及时进行沟通、协调并解决,确保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相互协调、密切配合,提高审核处置效率,为促进森林监管良性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强化科技应用,提高监管精细程度是破解监管“信息制约”难题的关键

      面对森林资源监管任务重、难度大的难题,彭州市充分借助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等科技,通过队伍技能培训和技术能力提升,构建“网格化+信息化”的监管模式,高效有序开展监管工作,做到响应及时、处理高效、监管见效,提高了业务水平和效率,从而有效提高了监管成效。同时,信息化的监管方式大大降低了各监管主体间的协调与交流成本,有利于不断织密监管网络,构建“全覆盖、零死角、无缝隙”的监督体系,提升监督质效。(四川省社科院农发所 吕卓凡 周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