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 环保
  • /

    千河之省,如何做到国考断面优良率全国第一?

    2024-02-06 11:13:59 来源:四川在线

    入选国家级美丽河湖的宜宾江之头。

    四川在线记者 田程晨

    2023年,四川省203个国考断面、142个省考断面、285个水功能区水质首次实现“三个100%”达标,长江黄河干流水质连续7年保持在Ⅱ类及以上……在近日召开的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水质成绩单成为亮眼的存在。

    首次实现“三个100%”达标,这组数据该如何解读?未来,四川治水又该如何发力?

    成效

    国考断面优良率名列全国第一

    千河之省,碧水长流。四川被誉为“千河之省”,治水、保水、护水,责无旁贷。这不仅肩负着提升巴山蜀水“颜值”的重要使命,更是四川不断增强“上游意识”的担当。

    去年全省水质实现“三个100%”,补齐的最后一块短板就是大陆溪四明水厂国控断面。

    2021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指出:“泸州市长江一级支流大陆溪(泸县段)四明水厂国控断面水质常年不达标,2021年1月至8月均为Ⅳ类水质,影响下游水环境质量。”

    为此,泸县实施大陆溪流域生态修复工程。“相比于其他河流,大陆溪河道生态流量不足,导致河道自净能力差。”泸县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先天不足,就需要后天努力。当地将原有河岸区改造成水陆交错带,打造洼地、滩涂、卵石堆等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并种上各类水生植物。“部分被引流到这里的河水,经湿地净化后再流入河道。”上述相关负责人说,净化后的河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污染指标明显降低。2023年,大陆溪四明水厂国控断面水质达到Ⅲ类,同比改善一个水质类别。

    随着补齐最后一块短板,我省国考断面优良率在全国排名同比上升1位,名列全国第一。“这意味着我省水质实现‘三个100%’达标的突破,创历史最好水平。”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说。

    路径

    单一治污向三水统筹转变

    冬日,漫步在宜宾江之头,清澈的江水浩荡东流,红嘴鸥在江畔成群而飞,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景象。然而,作为万里长江的起点,过去这里化工、造纸等老工业企业“围江”而建,砂石乱采乱堆侵占岸线,水生态功能明显退化。

    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源自四川不断探索的水环境保护创新路径。

    “在全省水质逐年明显改善的基础上,从2022年开始,我们加快水环境保护由单一的污染治理为主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统筹治理转变。”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芮永峰说,一条水生态环境治理路径加快形成。

    夯基础。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河湖长制落实到各级党政一把手和相关负责人,彻底改变“九龙治水”局面。2023年,全省5万余名河湖长巡河问河176万余次,推动6万余个问题整改。

    补短板。坚持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统筹实施“补短板、强园区、整排口、治总磷、灭黑臭”五大专项整治。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和保障率,生态环境用水增至5.8亿立方米。探索流域生态修复新路径、有序推动河湖缓冲带和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基础数据库建设等。

    提质效。依托水质自动监测数据,完善预警机制,全省对水质下降、超标排放等问题预警1100多次,实现省内21个市(州)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

    一系列组合拳的落实,让四川人感受到越来越多的“生态福利”。西昌邛海、阿坝花湖、宜宾江之头入选国家级美丽河湖,入选数量西部领先。此前被宣布“野外灭绝”的长江鲟实现自然繁殖,水生生物多样性稳定向好。

    未来

    推进“三江两湖一河”水美工程

    近日,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泸沽湖开展生态质量地面监测过程中,发现2只青头潜鸭。据悉,这是首次在泸沽湖拍摄记录到这一珍稀鸟类。

    青头潜鸭对每一处落脚地环境要求极高,有“水中无倒影,青头不落脚”的说法,堪称环境质量好坏的“指标生物”,被誉为“环境检验师”。如今,在生态环境部门的精心呵护下,四川数千江河竞相成为滋养万物的清流碧水。站在新的起点之上,四川的治水目标是什么?又将如何发力?

    今年要确保345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全达优良,Ⅱ类及以上国考断面占比稳定在75%以上,水生态保护和美丽河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在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确定了今年治水的目标。

    目标已定,如何实现?

    芮永峰表示,全省水环境质量全面持续稳定改善还任重道远,水资源科学有效保障还亟待破题、水生态保护修复还未成势见效。“因此,今年水污染防治将突出‘三水共治’。”芮永峰透露,具体将以推进“三江两湖一河”水美标志性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成都锦江全流域国家美丽河流建设、琼江水污染防治攻坚、青衣江水生态修复示范、泸沽湖和升钟湖美丽湖泊建设、赤水河生态价值转换,持续开展总磷、入河排污口、工业园区、黑臭水体等专项整治。此外,还将加快完善农村黑臭水体动态监管机制,稳步消除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

    (图据生态环境厅)

    阅读原文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 环保
  • /

    千河之省,如何做到国考断面优良率全国第一?

    2024-02-06 11:13:59 来源:四川在线

    入选国家级美丽河湖的宜宾江之头。

    四川在线记者 田程晨

    2023年,四川省203个国考断面、142个省考断面、285个水功能区水质首次实现“三个100%”达标,长江黄河干流水质连续7年保持在Ⅱ类及以上……在近日召开的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水质成绩单成为亮眼的存在。

    首次实现“三个100%”达标,这组数据该如何解读?未来,四川治水又该如何发力?

    成效

    国考断面优良率名列全国第一

    千河之省,碧水长流。四川被誉为“千河之省”,治水、保水、护水,责无旁贷。这不仅肩负着提升巴山蜀水“颜值”的重要使命,更是四川不断增强“上游意识”的担当。

    去年全省水质实现“三个100%”,补齐的最后一块短板就是大陆溪四明水厂国控断面。

    2021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指出:“泸州市长江一级支流大陆溪(泸县段)四明水厂国控断面水质常年不达标,2021年1月至8月均为Ⅳ类水质,影响下游水环境质量。”

    为此,泸县实施大陆溪流域生态修复工程。“相比于其他河流,大陆溪河道生态流量不足,导致河道自净能力差。”泸县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先天不足,就需要后天努力。当地将原有河岸区改造成水陆交错带,打造洼地、滩涂、卵石堆等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并种上各类水生植物。“部分被引流到这里的河水,经湿地净化后再流入河道。”上述相关负责人说,净化后的河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污染指标明显降低。2023年,大陆溪四明水厂国控断面水质达到Ⅲ类,同比改善一个水质类别。

    随着补齐最后一块短板,我省国考断面优良率在全国排名同比上升1位,名列全国第一。“这意味着我省水质实现‘三个100%’达标的突破,创历史最好水平。”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说。

    路径

    单一治污向三水统筹转变

    冬日,漫步在宜宾江之头,清澈的江水浩荡东流,红嘴鸥在江畔成群而飞,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景象。然而,作为万里长江的起点,过去这里化工、造纸等老工业企业“围江”而建,砂石乱采乱堆侵占岸线,水生态功能明显退化。

    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源自四川不断探索的水环境保护创新路径。

    “在全省水质逐年明显改善的基础上,从2022年开始,我们加快水环境保护由单一的污染治理为主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统筹治理转变。”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芮永峰说,一条水生态环境治理路径加快形成。

    夯基础。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河湖长制落实到各级党政一把手和相关负责人,彻底改变“九龙治水”局面。2023年,全省5万余名河湖长巡河问河176万余次,推动6万余个问题整改。

    补短板。坚持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统筹实施“补短板、强园区、整排口、治总磷、灭黑臭”五大专项整治。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和保障率,生态环境用水增至5.8亿立方米。探索流域生态修复新路径、有序推动河湖缓冲带和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基础数据库建设等。

    提质效。依托水质自动监测数据,完善预警机制,全省对水质下降、超标排放等问题预警1100多次,实现省内21个市(州)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

    一系列组合拳的落实,让四川人感受到越来越多的“生态福利”。西昌邛海、阿坝花湖、宜宾江之头入选国家级美丽河湖,入选数量西部领先。此前被宣布“野外灭绝”的长江鲟实现自然繁殖,水生生物多样性稳定向好。

    未来

    推进“三江两湖一河”水美工程

    近日,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泸沽湖开展生态质量地面监测过程中,发现2只青头潜鸭。据悉,这是首次在泸沽湖拍摄记录到这一珍稀鸟类。

    青头潜鸭对每一处落脚地环境要求极高,有“水中无倒影,青头不落脚”的说法,堪称环境质量好坏的“指标生物”,被誉为“环境检验师”。如今,在生态环境部门的精心呵护下,四川数千江河竞相成为滋养万物的清流碧水。站在新的起点之上,四川的治水目标是什么?又将如何发力?

    今年要确保345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全达优良,Ⅱ类及以上国考断面占比稳定在75%以上,水生态保护和美丽河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在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确定了今年治水的目标。

    目标已定,如何实现?

    芮永峰表示,全省水环境质量全面持续稳定改善还任重道远,水资源科学有效保障还亟待破题、水生态保护修复还未成势见效。“因此,今年水污染防治将突出‘三水共治’。”芮永峰透露,具体将以推进“三江两湖一河”水美标志性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成都锦江全流域国家美丽河流建设、琼江水污染防治攻坚、青衣江水生态修复示范、泸沽湖和升钟湖美丽湖泊建设、赤水河生态价值转换,持续开展总磷、入河排污口、工业园区、黑臭水体等专项整治。此外,还将加快完善农村黑臭水体动态监管机制,稳步消除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

    (图据生态环境厅)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