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4 17:49:37 来源:四川日报
安岳县双龙街乡起凤村楠木。资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供图
荥经县云峰寺内最为珍贵的“桢楠王”。 刘敬忠 摄
西昌邛海畔古树。 刘杰 摄
眉山市东坡区三苏祠里的黄葛树。眉山市林业局供图
崇州大明寺的千年双楠。 刘继伟 摄
合江县的古荔枝树。曾洪波 摄
德阳市旌阳区黄许镇仙桥村的黄葛树。林草家 摄
广汉银杏。
这是大自然的馈赠。
四川,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独特的自然禀赋,孕育了丰富的森林资源。全省共有古树名木7万多株,总数位居全国前列。
这是活着的文物。
洗尽岁月的铅华,载满历史的记忆,一株株古树,就是一件件活着的文物,就是一段段传统文化的印记。
这是巨大的责任。
古树名木,历经成百上千年,在一次次考验中存活。它们见证了自然变迁、寄托着别样的乡愁,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
蜀乡山林中,一株株古树名木,塑造了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在广元剑阁县,全球仅此一株的2300岁剑阁柏,记录了无数次历史沉浮,是名副其实的“国之珍宝”。在雅安荥经县云峰山,124株百年以上的桢楠和2株1700年树龄的“桢楠王”,组成了“最美桢楠林”。
保护古树名木,就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在视察广元剑阁县翠云廊时,习近平总书记叮嘱,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
牢记嘱托,四川古树名木保护步入快车道。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以来,四川把古树名木保护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打出“一树一策”“一树一档”等古树名木保护的“组合拳”,全力构建古树名木保护的安全网。
“拳法”从担责开始。
去年,以四川省第三号总林长令的方式,印发《关于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一把手出任林长,坚决扛起古树名木保护的政治责任。这意味着,四川把古树名木保护摆在了更为突出、更为重要的位置。广元、绵阳、巴中、南充4市先后建立古树名木协同保护机制,剑阁县延续明清以来的“县长离任交接制”,将古树名木数量、生长情况等内容纳入领导离任交接和审计范畴。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属地管理、原地保护、科学管护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机制。
方案更加精准。
在全省范围内,聚焦千岁以上古树名木,省级制定印发《四川省千岁古树名木保护三年行动方案》,力求摸清全省千岁以上古树名木底数。同步推进建档管理、挂牌保护、因树施策、责任落实、底蕴挖掘、技术支撑、社会参与,力争在2026年底前明显提升千岁古树名木整体健康水平。
配套措施更为完善。
聚焦因地制宜采取保护措施、优化生长环境、改善生长势头和提升生命活力,四川根据摸底情况,逐个建立古树名木档案,一树一策制定保护方案。通过“活着的文物”触摸遥远的历史,用科技的进步守护古老的基因。
不只是“一树一策”。截至去年底,全省共有古树名木71578株,其中,超过2000岁的古树名木49株。加快保护进程,目前,四川按照不同品种、树龄将古树名木划分为三个保护级别,并完成古树名木建档、挂牌,逐个落实保护措施,对树龄千年以上的古树名木采取“一树一档、一牌、一策”方式开出精准保护“药方”。
全省范围,加快配齐古树名木“医疗团队”,护树手段不断推陈出新。
加速进行养护和复壮十分关键。立足四川古树生长实际,四川制定出台《四川省古树名木管理养护和复壮技术规程》,先后编印两批《古树名木抢救复壮典型案例》,累计投入7000余万元,通过白蚁防治、木质部防腐、土壤改良及促根复壮、病虫害预防、修剪枯枝、树洞修补等抢救性复壮措施,支持多县开展古树抢救性保护复壮。
研发方面,持续加大技术攻关。据悉,目前基因组学技术已被引入四川古树的养护工作中。例如,通过研究古树基因,知悉它长寿的原因,找到同一片区域中与其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判断它的繁殖方式等,为之后开展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支撑。今年3月,背负式激光雷达与无人机激光雷达等先进智能设备在广元市剑阁县亮相,这些“黑科技”将在未来普及到全省范围古树名木的“体检”当中。
全民护树氛围更为浓厚。
探索新路径,开启新征程。在四川,将保护古树名木与自然保护、历史文化、乡村民俗传承以及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相结合。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建设省级古树公园45个。此外,省级印发《关于开展古树名木保护“七进”宣传活动的通知》,多形式、大范围营造全社会爱护古树、保护古树、弘扬古树文化的良好氛围。
古老的自然文化遗产,通过年轮记录着历史的脉络,正在巴蜀大地重新焕发勃勃生机,绽放出新时代的风采。2023年,四川在古树名木保护方面给出亮眼成绩单:发布古树名木最新名录,新增一级古树25株,新建省级古树公园10个,6株古树、4个古树群入选全国“双百”最美古树。
古树新生,名木回春。在蜀乡大地上,不断织密筑牢的古树名木保护安全网,正在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变成实际行动,让古人和自然界留下的遗产永葆生机。(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俊伶 王成栋)
2024-07-24 17:49:37 来源:四川日报
安岳县双龙街乡起凤村楠木。资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供图
荥经县云峰寺内最为珍贵的“桢楠王”。 刘敬忠 摄
西昌邛海畔古树。 刘杰 摄
眉山市东坡区三苏祠里的黄葛树。眉山市林业局供图
崇州大明寺的千年双楠。 刘继伟 摄
合江县的古荔枝树。曾洪波 摄
德阳市旌阳区黄许镇仙桥村的黄葛树。林草家 摄
广汉银杏。
这是大自然的馈赠。
四川,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独特的自然禀赋,孕育了丰富的森林资源。全省共有古树名木7万多株,总数位居全国前列。
这是活着的文物。
洗尽岁月的铅华,载满历史的记忆,一株株古树,就是一件件活着的文物,就是一段段传统文化的印记。
这是巨大的责任。
古树名木,历经成百上千年,在一次次考验中存活。它们见证了自然变迁、寄托着别样的乡愁,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
蜀乡山林中,一株株古树名木,塑造了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在广元剑阁县,全球仅此一株的2300岁剑阁柏,记录了无数次历史沉浮,是名副其实的“国之珍宝”。在雅安荥经县云峰山,124株百年以上的桢楠和2株1700年树龄的“桢楠王”,组成了“最美桢楠林”。
保护古树名木,就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在视察广元剑阁县翠云廊时,习近平总书记叮嘱,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
牢记嘱托,四川古树名木保护步入快车道。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以来,四川把古树名木保护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打出“一树一策”“一树一档”等古树名木保护的“组合拳”,全力构建古树名木保护的安全网。
“拳法”从担责开始。
去年,以四川省第三号总林长令的方式,印发《关于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一把手出任林长,坚决扛起古树名木保护的政治责任。这意味着,四川把古树名木保护摆在了更为突出、更为重要的位置。广元、绵阳、巴中、南充4市先后建立古树名木协同保护机制,剑阁县延续明清以来的“县长离任交接制”,将古树名木数量、生长情况等内容纳入领导离任交接和审计范畴。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属地管理、原地保护、科学管护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机制。
方案更加精准。
在全省范围内,聚焦千岁以上古树名木,省级制定印发《四川省千岁古树名木保护三年行动方案》,力求摸清全省千岁以上古树名木底数。同步推进建档管理、挂牌保护、因树施策、责任落实、底蕴挖掘、技术支撑、社会参与,力争在2026年底前明显提升千岁古树名木整体健康水平。
配套措施更为完善。
聚焦因地制宜采取保护措施、优化生长环境、改善生长势头和提升生命活力,四川根据摸底情况,逐个建立古树名木档案,一树一策制定保护方案。通过“活着的文物”触摸遥远的历史,用科技的进步守护古老的基因。
不只是“一树一策”。截至去年底,全省共有古树名木71578株,其中,超过2000岁的古树名木49株。加快保护进程,目前,四川按照不同品种、树龄将古树名木划分为三个保护级别,并完成古树名木建档、挂牌,逐个落实保护措施,对树龄千年以上的古树名木采取“一树一档、一牌、一策”方式开出精准保护“药方”。
全省范围,加快配齐古树名木“医疗团队”,护树手段不断推陈出新。
加速进行养护和复壮十分关键。立足四川古树生长实际,四川制定出台《四川省古树名木管理养护和复壮技术规程》,先后编印两批《古树名木抢救复壮典型案例》,累计投入7000余万元,通过白蚁防治、木质部防腐、土壤改良及促根复壮、病虫害预防、修剪枯枝、树洞修补等抢救性复壮措施,支持多县开展古树抢救性保护复壮。
研发方面,持续加大技术攻关。据悉,目前基因组学技术已被引入四川古树的养护工作中。例如,通过研究古树基因,知悉它长寿的原因,找到同一片区域中与其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判断它的繁殖方式等,为之后开展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支撑。今年3月,背负式激光雷达与无人机激光雷达等先进智能设备在广元市剑阁县亮相,这些“黑科技”将在未来普及到全省范围古树名木的“体检”当中。
全民护树氛围更为浓厚。
探索新路径,开启新征程。在四川,将保护古树名木与自然保护、历史文化、乡村民俗传承以及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相结合。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建设省级古树公园45个。此外,省级印发《关于开展古树名木保护“七进”宣传活动的通知》,多形式、大范围营造全社会爱护古树、保护古树、弘扬古树文化的良好氛围。
古老的自然文化遗产,通过年轮记录着历史的脉络,正在巴蜀大地重新焕发勃勃生机,绽放出新时代的风采。2023年,四川在古树名木保护方面给出亮眼成绩单:发布古树名木最新名录,新增一级古树25株,新建省级古树公园10个,6株古树、4个古树群入选全国“双百”最美古树。
古树新生,名木回春。在蜀乡大地上,不断织密筑牢的古树名木保护安全网,正在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变成实际行动,让古人和自然界留下的遗产永葆生机。(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俊伶 王成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