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 环保
  • /

    成都高新区深入开展公共景观提升工作

    2018-03-07 15:03:06

    三月,春风送暖,草木萌动。沿天府大道自北向南春意渐浓,沿途一个个城市公园、绿地和小游园点缀着城市的面貌,交子公园、锦城湖公园、桂溪公园、中和湿地公园、大源中央公园以及缤纷园、紫薇园和吉庆园等小游园,吸引着市民前来踏春休憩,感受春天的气息。

    作为成都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近年来,成都高新区朝着“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着力构建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城市绿地体系。成都高新区规划国土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首批21处小游园微绿地已全面完成建设,并完成高新国际广场商务办公区、崇德园延伸段、大源商务商业区特色街区建设工作,为市民提供了更多元的休闲游憩选择。

    该负责人介绍,2018年成都高新区将加快天府绿道体系建设,配合成都市做好锦城绿道、熊猫绿道等区域级绿道建设,全年计划新建、提升绿道65公里,规划到2035年自行实施建设绿道1006公里,新建一批小游园微绿地和特色街区,深入开展公共景观提升工作。

    促全域绿色

    新川中央公园东区加快推进 提升城市魅力

    位于成都高新区的新川之心中央公园是成都市唯一一个“四川省绿色示范城区”。公园分为东西两区,目前西区已建成开放,正全面启动东区建设。区别于其它大型市政公园, “新川之心”强调精细化的小尺度设计,注重人们的体验感。

    水,是新川之心西区的核心元素。设计师在西区打造了多处滨水空间,银杏广场、星云广场、风物亭……镜湖边的步道蜿蜒,遍植特色植物,四时风物不同,野趣盎然。而东区则通过自然丘陵和林地的利用,重点打造都市森林公园的意境。

    “新川之心”还采用各项节水措施,降低城区人均水耗。同时配合落实海绵城市,大力开发利用雨水、再生水等非传统水源,加强湿地、雨水花园、生态沼泽等雨水利用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中水资源利用,将污水处理后,通过4个湿地的处理,为新川之心10公顷湖区水面供水,真正实现绿色生态。

    按照“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的理念,成都高新区全面开展新增公园绿地建设,通过利用零星地块和闲置土地,高品质、高效率建设一批小游园和微绿地,为城市提供更多自然气息浓厚的公共空间。截至目前,首批21处小游园微绿地已全面完成建设。

    强生态投资

    加快绿道规划建设 形成居民绿色活动公共空间

    记者了解到,按照规划,成都高新区未来将建成区域级绿道42公里;自行实施城区级、社区级绿道共计1006公里。通过绿道串联城市功能组团、公园绿地、广场、防护绿地、生态绿地等,供市民休闲、健身、出行。

    “成都高新区有良好的绿地基础,未来还将继续扩大绿化覆盖面积、提升绿地品质,努力打造宜业宜居的生态之城。”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朝着“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成都高新区正积极推进锦江绿道建设,打造锦江新经济产业生态文化走廊;复兴中和老码头,营造“蜀风雅韵”特色风貌的中和老场镇商圈;延展慢行系统,联通滨水商街、锦城湖、大源中央公园等区域,建设铁像寺“新中式社区”;依托天府软件园产业,加快一批生活服务项目,打造知识生产型“一带一路”国际社区;在高新西区建设锦城绿道健康运动走廊,形成有吸引力和归属感的产业社区;优化完善商业、教育、休闲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更舒适、更方便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宜居度和对各类创新创造人才的向心力,打造国际创新创造中心。

    本报记者 王舒琴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 环保
  • /

    成都高新区深入开展公共景观提升工作

    2018-03-07 15:03:06

    三月,春风送暖,草木萌动。沿天府大道自北向南春意渐浓,沿途一个个城市公园、绿地和小游园点缀着城市的面貌,交子公园、锦城湖公园、桂溪公园、中和湿地公园、大源中央公园以及缤纷园、紫薇园和吉庆园等小游园,吸引着市民前来踏春休憩,感受春天的气息。

    作为成都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近年来,成都高新区朝着“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着力构建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城市绿地体系。成都高新区规划国土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首批21处小游园微绿地已全面完成建设,并完成高新国际广场商务办公区、崇德园延伸段、大源商务商业区特色街区建设工作,为市民提供了更多元的休闲游憩选择。

    该负责人介绍,2018年成都高新区将加快天府绿道体系建设,配合成都市做好锦城绿道、熊猫绿道等区域级绿道建设,全年计划新建、提升绿道65公里,规划到2035年自行实施建设绿道1006公里,新建一批小游园微绿地和特色街区,深入开展公共景观提升工作。

    促全域绿色

    新川中央公园东区加快推进 提升城市魅力

    位于成都高新区的新川之心中央公园是成都市唯一一个“四川省绿色示范城区”。公园分为东西两区,目前西区已建成开放,正全面启动东区建设。区别于其它大型市政公园, “新川之心”强调精细化的小尺度设计,注重人们的体验感。

    水,是新川之心西区的核心元素。设计师在西区打造了多处滨水空间,银杏广场、星云广场、风物亭……镜湖边的步道蜿蜒,遍植特色植物,四时风物不同,野趣盎然。而东区则通过自然丘陵和林地的利用,重点打造都市森林公园的意境。

    “新川之心”还采用各项节水措施,降低城区人均水耗。同时配合落实海绵城市,大力开发利用雨水、再生水等非传统水源,加强湿地、雨水花园、生态沼泽等雨水利用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中水资源利用,将污水处理后,通过4个湿地的处理,为新川之心10公顷湖区水面供水,真正实现绿色生态。

    按照“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的理念,成都高新区全面开展新增公园绿地建设,通过利用零星地块和闲置土地,高品质、高效率建设一批小游园和微绿地,为城市提供更多自然气息浓厚的公共空间。截至目前,首批21处小游园微绿地已全面完成建设。

    强生态投资

    加快绿道规划建设 形成居民绿色活动公共空间

    记者了解到,按照规划,成都高新区未来将建成区域级绿道42公里;自行实施城区级、社区级绿道共计1006公里。通过绿道串联城市功能组团、公园绿地、广场、防护绿地、生态绿地等,供市民休闲、健身、出行。

    “成都高新区有良好的绿地基础,未来还将继续扩大绿化覆盖面积、提升绿地品质,努力打造宜业宜居的生态之城。”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朝着“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成都高新区正积极推进锦江绿道建设,打造锦江新经济产业生态文化走廊;复兴中和老码头,营造“蜀风雅韵”特色风貌的中和老场镇商圈;延展慢行系统,联通滨水商街、锦城湖、大源中央公园等区域,建设铁像寺“新中式社区”;依托天府软件园产业,加快一批生活服务项目,打造知识生产型“一带一路”国际社区;在高新西区建设锦城绿道健康运动走廊,形成有吸引力和归属感的产业社区;优化完善商业、教育、休闲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更舒适、更方便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宜居度和对各类创新创造人才的向心力,打造国际创新创造中心。

    本报记者 王舒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