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 环保
  • /

    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 成都推进绿道生态价值转化

    2020-05-29 17:26:16

    本报记者 李艳

      5月27日,“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 推进绿道生态价值转化”新闻发布会在成都青龙湖湿地公园召开。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成都聚焦公园城市建设,把天府绿道作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引领性工程,以“绿道+”模式推动“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积极探索“以道营城、以道兴业、以道怡人”的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

      记者了解到,天府绿道规划总长度1.69万公里,是一个覆盖成都全域的绿道体系,目前已建成3689公里,完成投资341亿元。那么,该如何建好、管好、用好天府绿道,创新推进生态价值转化?

      统筹实施“绿道+生态涵养”

      成都突出保育生态资源“存量”,制定天府绿道规划建设系列导则,梳理1.15万平方公里生态基底,设置三级共73条生态廊道,实行重要生态绿隔区内用地减量政策;出台公园城市建设条例、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以法律规章严守生态红线。突出提升生态资源“质量”,紧贴城市人文特点和资源禀赋增绿筑景,推动绿道串联生态区55个、绿带155个、公园139个、小游园323个、微绿地380个,增加开敞空间752万平方米,蓝绿交织、水城共荣的城市生态布局加快形成。

      创新实施“绿道+场景营造”

      成都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挖掘绿道经济价值,着力实现优质生态和高端产业双提升。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创新实施“绿道+场景营造”,拓展绿色发展的经济价值,其中“绿道+夜市”的夜游锦江接待游客达1.5万人次,“绿道+美食”的沸腾小镇年营业收入近1000万元。绿道已成为引领消费时尚、转变发展方式的“产业道”“经济道”。

      融合实施“绿道+公共服务”

      成都围绕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坚持“设施嵌入、功能融入”理念,以绿道为平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结合骨干绿道和重点公园等公共空间,统筹布局11类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构建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加快建设1000条“上班的路”“回家的路”。

      系统实施“绿道+制度创新”

      成都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原则,探索共建共享、协同高效的绿道建管体系,以制度创新引领城市发展之变、治理之变。创新“一体设计+整体运行”的运营管理机制,创新“主体多元+市场主导”的投融资机制,创新“存量活化+弹性预留”的土地利用机制。

      随着成都公园城市建设推进,天府绿道已成为市民休闲放松的好去处。在位于成都龙泉驿区的青龙湖湿地公园内,记者看到公园绿道上满是骑着自行车和散步的游客,在绿道两旁的草坪上,不少父母带着孩子铺起野餐垫享受家庭闲暇时光。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该园的湖心岛上,还居住着白鹭、苍鹭、绿头鸭、斑嘴鸭等众多鸟类,其中不乏濒危物种。公园城市正默默地发挥着重要的休闲功能和生态功能。

      据悉,成都下一步将加快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等重大生态工程,夯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本底。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 环保
  • /

    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 成都推进绿道生态价值转化

    2020-05-29 17:26:16

    本报记者 李艳

      5月27日,“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 推进绿道生态价值转化”新闻发布会在成都青龙湖湿地公园召开。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成都聚焦公园城市建设,把天府绿道作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引领性工程,以“绿道+”模式推动“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积极探索“以道营城、以道兴业、以道怡人”的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

      记者了解到,天府绿道规划总长度1.69万公里,是一个覆盖成都全域的绿道体系,目前已建成3689公里,完成投资341亿元。那么,该如何建好、管好、用好天府绿道,创新推进生态价值转化?

      统筹实施“绿道+生态涵养”

      成都突出保育生态资源“存量”,制定天府绿道规划建设系列导则,梳理1.15万平方公里生态基底,设置三级共73条生态廊道,实行重要生态绿隔区内用地减量政策;出台公园城市建设条例、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以法律规章严守生态红线。突出提升生态资源“质量”,紧贴城市人文特点和资源禀赋增绿筑景,推动绿道串联生态区55个、绿带155个、公园139个、小游园323个、微绿地380个,增加开敞空间752万平方米,蓝绿交织、水城共荣的城市生态布局加快形成。

      创新实施“绿道+场景营造”

      成都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挖掘绿道经济价值,着力实现优质生态和高端产业双提升。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创新实施“绿道+场景营造”,拓展绿色发展的经济价值,其中“绿道+夜市”的夜游锦江接待游客达1.5万人次,“绿道+美食”的沸腾小镇年营业收入近1000万元。绿道已成为引领消费时尚、转变发展方式的“产业道”“经济道”。

      融合实施“绿道+公共服务”

      成都围绕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坚持“设施嵌入、功能融入”理念,以绿道为平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结合骨干绿道和重点公园等公共空间,统筹布局11类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构建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加快建设1000条“上班的路”“回家的路”。

      系统实施“绿道+制度创新”

      成都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原则,探索共建共享、协同高效的绿道建管体系,以制度创新引领城市发展之变、治理之变。创新“一体设计+整体运行”的运营管理机制,创新“主体多元+市场主导”的投融资机制,创新“存量活化+弹性预留”的土地利用机制。

      随着成都公园城市建设推进,天府绿道已成为市民休闲放松的好去处。在位于成都龙泉驿区的青龙湖湿地公园内,记者看到公园绿道上满是骑着自行车和散步的游客,在绿道两旁的草坪上,不少父母带着孩子铺起野餐垫享受家庭闲暇时光。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该园的湖心岛上,还居住着白鹭、苍鹭、绿头鸭、斑嘴鸭等众多鸟类,其中不乏濒危物种。公园城市正默默地发挥着重要的休闲功能和生态功能。

      据悉,成都下一步将加快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等重大生态工程,夯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本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