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 教育
  • /

    帮扶送智盐中校 绘就教育新蓝图 ——盐源县中学校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纪实

    2024-06-21 17:08:12 来源:西部经济网

        高二优秀学生赴宁波参加研学夏令营
        盐源县委主要领导来校调研指导组团式帮扶工作
        盐源县委相关领导来校调研帮扶工作
        宁波市教育局相关领导来校指导组团式帮扶工作
        慈溪市三山中学携手慈溪市神洲服饰有限公司向学校捐赠冬衣
        甬凉“10+3”教育联盟揭牌仪式
        组团帮扶联合教研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在学校举行
        盐源县相关领导来校调研组团式帮扶工作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中学校是一所始建于1942年的完全中学,学校两个校区共占地286.47亩,校本部位于学府路1号,二校区位于泸沽湖大道158号,毗邻国家4A级旅游景区泸沽湖风景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盐源县中学校是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是盐源县的一张教育名片。学校现有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13人,其中浙江宁波4人,四川泸州7人,德昌2人。
      2022年9月,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团队到校开展工作,一组组数据,一个个案例,均是帮扶以来东西部教育协作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他们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宝贵的教学经验带到协作地,为盐中教育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革。
      帮扶赋能 根植理念
      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团队到来后,紧紧围绕“四个明显提升”的根本任务,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推动盐源县中学校长远发展的角度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切实规范办学行为。成立了新的学校党委会,改变一个校级班子成员联系一个年级的做法,初高中分设一个教学校长。盐源县委县政府充分肯定了帮扶团队的引领示范作用,学校根植“组团式”教育帮扶先进育人理念,通过管理方法、教学理念、班风学风的辐射引领,让教育新理念在盐中落地生根。
      重塑机制 提质提效
      盐源中学作为县中,制度相对比较完善。帮扶团队助力学校完成了顶层设计,重新修订党委会议事制度、校长办公会议制度、行政会议制度、班主任考核制度等各级各类制度,提高了学校管理效率。
      2022学年确立了“聚焦课堂,提升教学内涵”的学校工作重心,推行了校长推门听课制度,将管理重心下移,领导工作下沉,将管理力量指向教学一线。落实了盐中教育是“大众教育”而非“精英教育”的理念更新,把老师关注学生的课堂重心下移,关心“三类生”。进一步提出,教育必须是愿景践行的良性循环,课堂要践行老师的讲与学生的学相结合。
      2023-2024学年以“唤醒”为主题,注重结果评价。通过非智力因素挖掘,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主要从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学校德育必须以“疏”为主、以“堵”为辅。以表扬代替批评,树立正面典型案例、确立学生身边的榜样。学校层面,要求各班倡导学生“日行一善”与践行盐中“每日三问”理念。二是课堂教学践行“低起点、迈小步、踏齐步”的“先慢后快”的课堂教学模式,践行应知应会知识实行周过关测试。三是把学生的教育教学激励、结果评价与老师的课堂监管融合起来,促进教、学、考相一致。
      教书育人以德为先,德育是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盐源中学老校区满足不了学生食堂就餐与住宿的要求,因此许多学生选择在学校附近租房或住亲戚家。学校周围居民区道路狭窄弯曲,光线相对昏暗。学校鉴于管理的客观实际情况,成立日常德育管理团队,校内的德育教育与督查同时延伸到校外,在德育校长、德育主任率领下的德育管理队伍,每天早、中、晚特定时段组织至少6名德育教师外出巡逻,把巡视人员、时间、地点、路线固定化、常态化,确保学生出行安全,化解学生之间矛盾冲突,处理学生校外偶发的违纪违规行为。将学校管理制度通过德育工作内化成学生品德能力塑造的方式,确保学校各项德育管理制度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这样一来,扁平式的管理模式有了支撑,德育管理工作有了实效。
       强化队伍 导师先行
      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帮扶团队抓住三个关键环节,开展教师队伍提升工程。一是教育理念作引领。帮扶团队13位优秀教师与学校28位学员签订“师带徒”协议,制订详细的教师专业成长培养计划,开展师徒间相互听课评课、师徒同上一堂课等活动,充分发挥师傅的“传帮带”和示范引领作用;系统构建青年教师素养提升课程,定期开设专题讲座;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开展各项教育引领活动,努力实现“以名师培养未来名师”的目标。
      二是积极利用东部教学资源培养本土教师队伍,2022-2023学年先后组织了五批共30位学科专家到盐中开展送教活动,先后三次组织70余位盐中骨干教师赴宁波交流学习。“请进来”之余,学校坚持“走出去”,2023年3月6日,学校安排高中骨干教师21人赴宁波开展实地学习;2023年6月,学校安排了25位教师赴重庆参加了为期七天的高中教师“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专题培训。走出去培训,让老师们将先进理念带入了大山,并结合实际反思创新。2023年暑假,学校还组织了20名盐源学子赴宁波参加研学夏令营活动,架起了两地青少年直接沟通交流的桥梁。
      三是教研实效是根本。改革集体备课方式,引导备课活动从“孤军奋战”走向“集体智慧”;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如“联合教研”“教学开放日”等,深层次大面积转变了许多教职工传统和落后的教育教学模式。同时,教学成绩的班级考核设定一个后10%评比,引导教师关注后进生、学困生与心理问题学生,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初一年级基本实施平行班分班模式,把学困生平均分配到各班,化整为零关注薄弱群体。还实行了学校干部推门听课,积极鼓励空课教师参加各类校级公开课听课,且备课组的听、评、议及时跟进,有序开展,掀起一股清新的教学教研氛围。
      精心组织 护航帮扶
      盐源县成立了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协调小组,明确细化各部门的职责任务,研究制定“组团式”帮扶“一县一方案”;聚焦工作重点、问题需求,建立县委组织部牵头召开帮扶人才座谈会、县教体局牵头召开工作汇报会、学校召开帮扶工作调度会的教育“组团式”帮扶“三个一”联席会议机制,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建立县级领导干部联系服务教育“组团式”帮扶人才制度,积极开展走访慰问、征求意见、进行面谈、解决问题;设立“东西部协作教育发展基金”,专款用于帮扶教师生活、交通补贴及培训、课程建设等费用,确保帮扶教师在盐源县中学校工作生活期间无后顾之忧;建立帮扶人才“一人一档”健康档案……
      齐心共建 硕果累累
      完善制度建设,推进学校领导议事、行事方式转变。坚持所有决策要从学校长远发展、教师核心利益与学生更好发展视角出发。学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学校行政会议采用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法依规进行。反对一家言、命令式的行为。充分发挥校长室成员、学校中层的集体智慧,博采众长。
      充分发挥13名帮扶队员“传帮带”的作用,实现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打造一支愿承担、有能力、可支撑的本土教育教学人才队伍。学校选拔出28位骨干教师,与帮扶人员结成“师徒”关系,学校校长王井平与两位副校长结为师徒,办公室主任和德育处主任均带了徒弟。通过同课异构、异课同构的课堂教学展示与研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通过专业知识讲座,分享思考与困惑,转变教学理念,熟悉盐源特殊地域的特殊学情;备课组集体研讨与分享,做到例题精选、作业配套、批改反馈信
      息共享,进行实践、研讨、再实践、再研讨反思的教学尝试,推动教育教学效益的提升。师徒结对让先进的管理思想、科学的管理方法、优质的教育教学经验迅速在学校传播、生根发芽。
      研学,让同学们感受“有温度”的教育。2023年暑假,盐源中学20名学子远赴宁波参加研学活动,通过校际间的交流学习,搭建了两校师生相互学习的平台,推动组团式帮扶工作走向深入。此次研学活动也为学校优秀学子搭建了一个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学习交流的广阔平台,他们认真努力、积极主动、遵守纪律,将研学期间的感悟和所得带回学校,为今后的高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大学梦开启了崭新的篇章。
      家访与结对帮扶,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组团式”帮扶中,4位宁波老师利用节假日主动家访,梳理出各年级的重点学生。如初中的控辍保学的重点学生,高中家庭中相对贫困家庭,统筹安排进行家访,并发放每人500元慰问金。组织鄞江中学的党员老师一对一为期三年的结对,帮扶盐中高一103名学生。组织李惠利中学的老师与30多名特殊家庭的学生结对,结对时间最短的1年半,最长的5年。在陈俊主任的努力下,爱心企业宁波凯信服饰有限公司向学校捐助700多套冬服。宁波市政工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捐赠价值30万元的25间教室灯光改造项目。鄞州二院的3位挂职帮扶医生结对了初一3位品学兼优的单亲家庭学生。
      大河淌水小河流,众人拾柴火焰高。盐源县中学校“组团式”帮扶团队的帮扶举措得到了当地民众的极大认可和肯定。有美丽如画的校园为证,有强大的师资阵容为凭,凉山州盐源县中学校的组团帮扶真正为学校科学发展插上了腾飞的双翼,为学校全面引航升级绘就了一幅崭新的画卷。 (王曦/文 徐勇/图)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 教育
  • /

    帮扶送智盐中校 绘就教育新蓝图 ——盐源县中学校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纪实

    2024-06-21 17:08:12 来源:西部经济网

        高二优秀学生赴宁波参加研学夏令营
        盐源县委主要领导来校调研指导组团式帮扶工作
        盐源县委相关领导来校调研帮扶工作
        宁波市教育局相关领导来校指导组团式帮扶工作
        慈溪市三山中学携手慈溪市神洲服饰有限公司向学校捐赠冬衣
        甬凉“10+3”教育联盟揭牌仪式
        组团帮扶联合教研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在学校举行
        盐源县相关领导来校调研组团式帮扶工作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中学校是一所始建于1942年的完全中学,学校两个校区共占地286.47亩,校本部位于学府路1号,二校区位于泸沽湖大道158号,毗邻国家4A级旅游景区泸沽湖风景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盐源县中学校是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是盐源县的一张教育名片。学校现有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13人,其中浙江宁波4人,四川泸州7人,德昌2人。
      2022年9月,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团队到校开展工作,一组组数据,一个个案例,均是帮扶以来东西部教育协作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他们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宝贵的教学经验带到协作地,为盐中教育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革。
      帮扶赋能 根植理念
      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团队到来后,紧紧围绕“四个明显提升”的根本任务,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推动盐源县中学校长远发展的角度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切实规范办学行为。成立了新的学校党委会,改变一个校级班子成员联系一个年级的做法,初高中分设一个教学校长。盐源县委县政府充分肯定了帮扶团队的引领示范作用,学校根植“组团式”教育帮扶先进育人理念,通过管理方法、教学理念、班风学风的辐射引领,让教育新理念在盐中落地生根。
      重塑机制 提质提效
      盐源中学作为县中,制度相对比较完善。帮扶团队助力学校完成了顶层设计,重新修订党委会议事制度、校长办公会议制度、行政会议制度、班主任考核制度等各级各类制度,提高了学校管理效率。
      2022学年确立了“聚焦课堂,提升教学内涵”的学校工作重心,推行了校长推门听课制度,将管理重心下移,领导工作下沉,将管理力量指向教学一线。落实了盐中教育是“大众教育”而非“精英教育”的理念更新,把老师关注学生的课堂重心下移,关心“三类生”。进一步提出,教育必须是愿景践行的良性循环,课堂要践行老师的讲与学生的学相结合。
      2023-2024学年以“唤醒”为主题,注重结果评价。通过非智力因素挖掘,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主要从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学校德育必须以“疏”为主、以“堵”为辅。以表扬代替批评,树立正面典型案例、确立学生身边的榜样。学校层面,要求各班倡导学生“日行一善”与践行盐中“每日三问”理念。二是课堂教学践行“低起点、迈小步、踏齐步”的“先慢后快”的课堂教学模式,践行应知应会知识实行周过关测试。三是把学生的教育教学激励、结果评价与老师的课堂监管融合起来,促进教、学、考相一致。
      教书育人以德为先,德育是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盐源中学老校区满足不了学生食堂就餐与住宿的要求,因此许多学生选择在学校附近租房或住亲戚家。学校周围居民区道路狭窄弯曲,光线相对昏暗。学校鉴于管理的客观实际情况,成立日常德育管理团队,校内的德育教育与督查同时延伸到校外,在德育校长、德育主任率领下的德育管理队伍,每天早、中、晚特定时段组织至少6名德育教师外出巡逻,把巡视人员、时间、地点、路线固定化、常态化,确保学生出行安全,化解学生之间矛盾冲突,处理学生校外偶发的违纪违规行为。将学校管理制度通过德育工作内化成学生品德能力塑造的方式,确保学校各项德育管理制度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这样一来,扁平式的管理模式有了支撑,德育管理工作有了实效。
       强化队伍 导师先行
      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帮扶团队抓住三个关键环节,开展教师队伍提升工程。一是教育理念作引领。帮扶团队13位优秀教师与学校28位学员签订“师带徒”协议,制订详细的教师专业成长培养计划,开展师徒间相互听课评课、师徒同上一堂课等活动,充分发挥师傅的“传帮带”和示范引领作用;系统构建青年教师素养提升课程,定期开设专题讲座;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开展各项教育引领活动,努力实现“以名师培养未来名师”的目标。
      二是积极利用东部教学资源培养本土教师队伍,2022-2023学年先后组织了五批共30位学科专家到盐中开展送教活动,先后三次组织70余位盐中骨干教师赴宁波交流学习。“请进来”之余,学校坚持“走出去”,2023年3月6日,学校安排高中骨干教师21人赴宁波开展实地学习;2023年6月,学校安排了25位教师赴重庆参加了为期七天的高中教师“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专题培训。走出去培训,让老师们将先进理念带入了大山,并结合实际反思创新。2023年暑假,学校还组织了20名盐源学子赴宁波参加研学夏令营活动,架起了两地青少年直接沟通交流的桥梁。
      三是教研实效是根本。改革集体备课方式,引导备课活动从“孤军奋战”走向“集体智慧”;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如“联合教研”“教学开放日”等,深层次大面积转变了许多教职工传统和落后的教育教学模式。同时,教学成绩的班级考核设定一个后10%评比,引导教师关注后进生、学困生与心理问题学生,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初一年级基本实施平行班分班模式,把学困生平均分配到各班,化整为零关注薄弱群体。还实行了学校干部推门听课,积极鼓励空课教师参加各类校级公开课听课,且备课组的听、评、议及时跟进,有序开展,掀起一股清新的教学教研氛围。
      精心组织 护航帮扶
      盐源县成立了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协调小组,明确细化各部门的职责任务,研究制定“组团式”帮扶“一县一方案”;聚焦工作重点、问题需求,建立县委组织部牵头召开帮扶人才座谈会、县教体局牵头召开工作汇报会、学校召开帮扶工作调度会的教育“组团式”帮扶“三个一”联席会议机制,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建立县级领导干部联系服务教育“组团式”帮扶人才制度,积极开展走访慰问、征求意见、进行面谈、解决问题;设立“东西部协作教育发展基金”,专款用于帮扶教师生活、交通补贴及培训、课程建设等费用,确保帮扶教师在盐源县中学校工作生活期间无后顾之忧;建立帮扶人才“一人一档”健康档案……
      齐心共建 硕果累累
      完善制度建设,推进学校领导议事、行事方式转变。坚持所有决策要从学校长远发展、教师核心利益与学生更好发展视角出发。学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学校行政会议采用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法依规进行。反对一家言、命令式的行为。充分发挥校长室成员、学校中层的集体智慧,博采众长。
      充分发挥13名帮扶队员“传帮带”的作用,实现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打造一支愿承担、有能力、可支撑的本土教育教学人才队伍。学校选拔出28位骨干教师,与帮扶人员结成“师徒”关系,学校校长王井平与两位副校长结为师徒,办公室主任和德育处主任均带了徒弟。通过同课异构、异课同构的课堂教学展示与研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通过专业知识讲座,分享思考与困惑,转变教学理念,熟悉盐源特殊地域的特殊学情;备课组集体研讨与分享,做到例题精选、作业配套、批改反馈信
      息共享,进行实践、研讨、再实践、再研讨反思的教学尝试,推动教育教学效益的提升。师徒结对让先进的管理思想、科学的管理方法、优质的教育教学经验迅速在学校传播、生根发芽。
      研学,让同学们感受“有温度”的教育。2023年暑假,盐源中学20名学子远赴宁波参加研学活动,通过校际间的交流学习,搭建了两校师生相互学习的平台,推动组团式帮扶工作走向深入。此次研学活动也为学校优秀学子搭建了一个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学习交流的广阔平台,他们认真努力、积极主动、遵守纪律,将研学期间的感悟和所得带回学校,为今后的高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大学梦开启了崭新的篇章。
      家访与结对帮扶,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组团式”帮扶中,4位宁波老师利用节假日主动家访,梳理出各年级的重点学生。如初中的控辍保学的重点学生,高中家庭中相对贫困家庭,统筹安排进行家访,并发放每人500元慰问金。组织鄞江中学的党员老师一对一为期三年的结对,帮扶盐中高一103名学生。组织李惠利中学的老师与30多名特殊家庭的学生结对,结对时间最短的1年半,最长的5年。在陈俊主任的努力下,爱心企业宁波凯信服饰有限公司向学校捐助700多套冬服。宁波市政工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捐赠价值30万元的25间教室灯光改造项目。鄞州二院的3位挂职帮扶医生结对了初一3位品学兼优的单亲家庭学生。
      大河淌水小河流,众人拾柴火焰高。盐源县中学校“组团式”帮扶团队的帮扶举措得到了当地民众的极大认可和肯定。有美丽如画的校园为证,有强大的师资阵容为凭,凉山州盐源县中学校的组团帮扶真正为学校科学发展插上了腾飞的双翼,为学校全面引航升级绘就了一幅崭新的画卷。 (王曦/文 徐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