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 教育
  • /

    大凉山深处的职教之光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职业技术中学校教育发展巡礼

    2019-05-07 13:04:15


    五月的大凉山,蓝天白云分外分明,阳光从天空中倾泻下来,空气中也弥漫着甜和温暖的气息。走进盐源县职业技术中学校,这里花木葱郁,环境优美,美好的校园环境成为了莘莘学子读书的好去处。学校始建于1987年,筚路蓝缕32年,通过历代教育人的薪火相传,这里已发展成为专业门类拓宽、协作机制健全的集中职学历教育、社会培训、技能鉴定于一体的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题记

    盐源县职业技术中学校位于县城西南两公里处,校园面积172亩,建筑面积58000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楼、实训楼、综合楼、办公楼、学生公寓楼、学生食堂、悬浮式运动场、实训基地一个,实现了教学、生活、运动场所的功能分区。学校现有7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648人。学校以“升学与就业并举,长班与短训结合”为办学目标,建立健全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校校联办,顶岗实习,主推升学”的办学模式。该校现有教师175人,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152人,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37人,双师型教师48人。有凉山州最先进的能满足200人同时实训的汽修设备一套、实训机床8套,电子专业工位100个,服装专业工位50个,计算机实训工位100个,农学专业实训工位50个,焊工工位20个,旅游实训设备一套,能够较好地满足学生实训。目前投资2500万元的产教结合工程,投资1200万元的机械设备和服装设备正在紧张建设和采购中。所有建设完成后,学校将成为设施设备齐备、师资力量完善的民族地区综合性职业学校。学校全面推行封闭式管理,形成了“校长+分管副校长+年级组+相关职能部门+教师”的五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在年级组长责任制、“1+2”综合教学学制、补考制度等制度的共同作用下,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2018年大学单招+高考升学率达95%以上,其中本科上线47人。学校开设有农学、电子电器、机械、汽修、旅游、社会公共事务、服装设计与制作、信息、烹饪、养老护理等专业。2018年学校服装专业被列为四川省首批特色专业,2019年初学校被列为四川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学校先后荣获四川省文明校园、四川省卫生文明单位、凉山州文明单位、凉山州发展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县级校风示范校、盐源县平安校园、盐源县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团结的盐源职中党组成员

    求真务实抓党建

      正风肃纪促廉洁

      为进一步夯实党建工作,全面深刻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该校一班人真抓实干。既坚持盐源县十四次党代会的既定部署,又准确把握新时代的要求,进一步创新拓展,通过了两个《决定》。紧扣新时代新使命新任务,丰富完善了“五个盐源”建设总体工作布局,坚决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各项决策部署,不断转变工作作风。建立政治学习制度,按照“三会一课”的要求重点学习党章、学习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校以党建月会为抓手,做到每月有主题。利用党建月会,各处室责任人述廉述职,深刻开展剖析与自我剖析,红了脸,出了汗,辣味十足,达到了帮助提高的良好效果。做好干部考核、党员民主评议工作,一年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进一步体现。严谨务实,认真开展好党风廉政建设活动。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方案》,根据《方案》来组织开展该校党的廉政工作,结合实际认认真真地制定好学校开展活动的计划、学习安排、听取意见、民主生活会、建章立制、整改措施等一系列的活动规划部署,通过“廉政活动”专项做好回头看活动方案,开展好学校的廉政活动各个阶段的工作,真正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践行到底、铸廉行动培育出成果,使活动开展取得实效、做出成绩、服务好全体师生。学校党支部注重培养教师“敬业、爱校、爱生”的情感,党、政、工、同心协作,按照“人文关怀”的思路,尊重教师、信任教师,关爱教师思想、生活、工作,支持和帮助他们自主发展;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创设优越的工作环境;寻找合适的载体,开展有益活动,丰富教师精神生活、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校园和谐发展。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风和校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职业精神的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为了做好教师政治思想工作,学校采取多种形式,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坚持全校教师政治学习制度,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水平,在校内营造一种政治思想教育的良好氛围。学校将师德师风建设与年度考核、职称评定等师资队伍建设的其他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以期促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通过开展师德师风自查活动,学校领导、教师进一步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办事效率,文明执教,优质服务于学生。学生、学生家长对教师工作的满意度大幅提高。


    计算机实训

    脚踏实地抓教学

      全面细致促管理

      规范教学秩序、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学校严格执行教学“七认真”,教师做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教务处做到认真检查、认真考核评价、认真做好教学反思,强化教学过程每个环节的实效。除坚持每月进行一次教学常规检查并及时通报检查结果外,平时教学管理人员还对教师授课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上年度学校共有48名教师参加在全国各地举行的国培和省培;有10余名教师深入企业跟岗培训;40余名教师深入高校、兄弟院校参观考察。资金投入近百万元,起到了充电提高的作用。

      教育科研力度进一步加强。去年,学校的教育科研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一是围绕州级课题《中高职衔接背景下的彝区中职学校角色扮演实践研究》,学校出版了校本教材《中高职衔接背景下中职学校礼仪规范教程》,课题组撰写了《论中高职衔接背景下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论中高职衔接背景下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等论文。二是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农学专业教师杨明富、樊小、龙世、秦颖参加农科院组织的技能大赛,均获二等奖,语文教师邓忠保参加州级说课大赛获二等奖……三是教学交流日益频繁,学校与德昌职中互访,相互献课,分享教学经验。四是形成了校内教学能力竞赛的良好氛围,10月语数外三个专业举行同课异构教学大赛,并请到了佛山市的教学专家亲临指导,对年轻教师的帮助很大。学校还多方筹措资金购买了一万多册的专业、技能、文学类图书,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职教宣传活动

      精准扶贫齐聚力

      技能培训出成效

      围绕“四个精准”,帮扶效果明显。去年,学校除继续帮扶巫木乡东瓜林村67户贫困户外,新增了帮扶大河乡虎跳岩村,新增贫困户107户。在帮扶过程中,围绕“对象精准、内容精准、目标精准、措施精准”的帮扶原则,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东瓜林村和虎跳岩村村支两委的紧密配合下,以农民增收为重点,以全面脱贫摘帽为目标,坚持真情扶贫,办好实事,注重实效,强化服务,在促进发展上下功夫,推进和加快了帮扶村组贫困户的脱贫致富步伐。为了抓好精准扶贫工作,学校成立了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沈文革为组长,全校教师为成员,支部副书记罗静波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分工到人,各司其职。上下联动,密切配合,与帮扶对象交心谈心、打成一片,当好参谋,做他们的知心人和引路人。免除在本校就读的两个村的57名学生的学杂费,共计免除45600元。为每户家庭发放价值500元的电饭锅、烧水壶、茶杯一套,共计投入资金87000元。开展暖冬行动,为每户家庭发放加厚毛毯一床,共计投入资金42300元。开展农村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东瓜林村培训42人,虎跳岩村培训92人,支持虎跳岩村10万元作为集体发展资金。


    学校综合楼和教学楼


    学校实训楼


    学校男生公寓

    基础建设稳步走

      校园文化争上游

      学校设施设备得到质的提升,学校以前的专业投入基本上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的情况,很多设施设备老化,根本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2018年学校大手笔投入资金用于专业硬件的提升:投资550万元,建立了先进的数控、车工、钳工、焊工实训室;投资350万元用于建设服装设计与制作(彝族服饰非遗传承)实训室;投资387万元建立五间标准化计算机机房,每间教室安装激光投影,学校所有教室实现了网络互连,具备同时召开电视电话会议的功能;投资200万元重点打造旅游专业。软件资源进一步丰富,2018年3月,斥资270万元的数字化校园正式建成,学校拥有了自己的数字资源库和门户网站;年底,投资300万元的特色专业课程资源、教学资源、培训等方面的资源库即将建立,服装专业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将更加强大;这一年,山里面的学子走进了西博会,走上了北京时装周的舞台,学生的视野进一步开阔。基础设施大跨越,去年,完成了学校的改扩建征地工作,校园面积从107亩即将扩大到192亩;产教结合工程开始动工,宿舍楼、教学楼、机械实训楼拔地而起,另外增添35间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教室,增添65间带卫生间的标准化学生寝室,增添1500平方米机械实训车间,教学住宿实训条件的改善将不是梦想,完成了新征土地的设计工作和社会学员培训楼的前期工作,未来三年,一个崭新的校园即将呈现给社会和这里上学的孩子。通过职教宣传周、教师节庆祝大会、一二九趣味运动会等活动的举办,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学生社团活动

      2018年是盐源县职业技术中学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团结奋进的盐源职中人在“升学与就业并举,长班与短训结合”的办学思想引领下,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创造了盐源职业教育一个又一个奇迹。学校本科升学人数历史性地达到47人,成为了凉山州第一;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彝族服饰非遗传承)被认定为四川省特色专业;学校又被认定为四川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成为凉山州唯一一所双示范学校,提前两年实现“五年创省示”的发展目标。

      沐时代教育春雨,育民族职教英才。如今,盐源县职业技术中学校师生一班人正苦练内功,内强素质,外塑品牌,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幸福基础,为教师精彩人生增光增色。开设了通往各类高校的直通车,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季春”,在这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广沃土地上,盐源县职业技术中学校为民族地区的教育振兴,为山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正努力奋斗。

      康光海 邓忠保 兰举兵 文/图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 教育
  • /

    大凉山深处的职教之光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职业技术中学校教育发展巡礼

    2019-05-07 13:04:15


    五月的大凉山,蓝天白云分外分明,阳光从天空中倾泻下来,空气中也弥漫着甜和温暖的气息。走进盐源县职业技术中学校,这里花木葱郁,环境优美,美好的校园环境成为了莘莘学子读书的好去处。学校始建于1987年,筚路蓝缕32年,通过历代教育人的薪火相传,这里已发展成为专业门类拓宽、协作机制健全的集中职学历教育、社会培训、技能鉴定于一体的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题记

    盐源县职业技术中学校位于县城西南两公里处,校园面积172亩,建筑面积58000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楼、实训楼、综合楼、办公楼、学生公寓楼、学生食堂、悬浮式运动场、实训基地一个,实现了教学、生活、运动场所的功能分区。学校现有7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648人。学校以“升学与就业并举,长班与短训结合”为办学目标,建立健全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校校联办,顶岗实习,主推升学”的办学模式。该校现有教师175人,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152人,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37人,双师型教师48人。有凉山州最先进的能满足200人同时实训的汽修设备一套、实训机床8套,电子专业工位100个,服装专业工位50个,计算机实训工位100个,农学专业实训工位50个,焊工工位20个,旅游实训设备一套,能够较好地满足学生实训。目前投资2500万元的产教结合工程,投资1200万元的机械设备和服装设备正在紧张建设和采购中。所有建设完成后,学校将成为设施设备齐备、师资力量完善的民族地区综合性职业学校。学校全面推行封闭式管理,形成了“校长+分管副校长+年级组+相关职能部门+教师”的五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在年级组长责任制、“1+2”综合教学学制、补考制度等制度的共同作用下,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2018年大学单招+高考升学率达95%以上,其中本科上线47人。学校开设有农学、电子电器、机械、汽修、旅游、社会公共事务、服装设计与制作、信息、烹饪、养老护理等专业。2018年学校服装专业被列为四川省首批特色专业,2019年初学校被列为四川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学校先后荣获四川省文明校园、四川省卫生文明单位、凉山州文明单位、凉山州发展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县级校风示范校、盐源县平安校园、盐源县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团结的盐源职中党组成员

    求真务实抓党建

      正风肃纪促廉洁

      为进一步夯实党建工作,全面深刻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该校一班人真抓实干。既坚持盐源县十四次党代会的既定部署,又准确把握新时代的要求,进一步创新拓展,通过了两个《决定》。紧扣新时代新使命新任务,丰富完善了“五个盐源”建设总体工作布局,坚决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各项决策部署,不断转变工作作风。建立政治学习制度,按照“三会一课”的要求重点学习党章、学习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校以党建月会为抓手,做到每月有主题。利用党建月会,各处室责任人述廉述职,深刻开展剖析与自我剖析,红了脸,出了汗,辣味十足,达到了帮助提高的良好效果。做好干部考核、党员民主评议工作,一年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进一步体现。严谨务实,认真开展好党风廉政建设活动。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方案》,根据《方案》来组织开展该校党的廉政工作,结合实际认认真真地制定好学校开展活动的计划、学习安排、听取意见、民主生活会、建章立制、整改措施等一系列的活动规划部署,通过“廉政活动”专项做好回头看活动方案,开展好学校的廉政活动各个阶段的工作,真正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践行到底、铸廉行动培育出成果,使活动开展取得实效、做出成绩、服务好全体师生。学校党支部注重培养教师“敬业、爱校、爱生”的情感,党、政、工、同心协作,按照“人文关怀”的思路,尊重教师、信任教师,关爱教师思想、生活、工作,支持和帮助他们自主发展;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创设优越的工作环境;寻找合适的载体,开展有益活动,丰富教师精神生活、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校园和谐发展。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风和校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职业精神的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为了做好教师政治思想工作,学校采取多种形式,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坚持全校教师政治学习制度,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水平,在校内营造一种政治思想教育的良好氛围。学校将师德师风建设与年度考核、职称评定等师资队伍建设的其他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以期促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通过开展师德师风自查活动,学校领导、教师进一步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办事效率,文明执教,优质服务于学生。学生、学生家长对教师工作的满意度大幅提高。


    计算机实训

    脚踏实地抓教学

      全面细致促管理

      规范教学秩序、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学校严格执行教学“七认真”,教师做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教务处做到认真检查、认真考核评价、认真做好教学反思,强化教学过程每个环节的实效。除坚持每月进行一次教学常规检查并及时通报检查结果外,平时教学管理人员还对教师授课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上年度学校共有48名教师参加在全国各地举行的国培和省培;有10余名教师深入企业跟岗培训;40余名教师深入高校、兄弟院校参观考察。资金投入近百万元,起到了充电提高的作用。

      教育科研力度进一步加强。去年,学校的教育科研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一是围绕州级课题《中高职衔接背景下的彝区中职学校角色扮演实践研究》,学校出版了校本教材《中高职衔接背景下中职学校礼仪规范教程》,课题组撰写了《论中高职衔接背景下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论中高职衔接背景下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等论文。二是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农学专业教师杨明富、樊小、龙世、秦颖参加农科院组织的技能大赛,均获二等奖,语文教师邓忠保参加州级说课大赛获二等奖……三是教学交流日益频繁,学校与德昌职中互访,相互献课,分享教学经验。四是形成了校内教学能力竞赛的良好氛围,10月语数外三个专业举行同课异构教学大赛,并请到了佛山市的教学专家亲临指导,对年轻教师的帮助很大。学校还多方筹措资金购买了一万多册的专业、技能、文学类图书,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职教宣传活动

      精准扶贫齐聚力

      技能培训出成效

      围绕“四个精准”,帮扶效果明显。去年,学校除继续帮扶巫木乡东瓜林村67户贫困户外,新增了帮扶大河乡虎跳岩村,新增贫困户107户。在帮扶过程中,围绕“对象精准、内容精准、目标精准、措施精准”的帮扶原则,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东瓜林村和虎跳岩村村支两委的紧密配合下,以农民增收为重点,以全面脱贫摘帽为目标,坚持真情扶贫,办好实事,注重实效,强化服务,在促进发展上下功夫,推进和加快了帮扶村组贫困户的脱贫致富步伐。为了抓好精准扶贫工作,学校成立了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沈文革为组长,全校教师为成员,支部副书记罗静波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分工到人,各司其职。上下联动,密切配合,与帮扶对象交心谈心、打成一片,当好参谋,做他们的知心人和引路人。免除在本校就读的两个村的57名学生的学杂费,共计免除45600元。为每户家庭发放价值500元的电饭锅、烧水壶、茶杯一套,共计投入资金87000元。开展暖冬行动,为每户家庭发放加厚毛毯一床,共计投入资金42300元。开展农村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东瓜林村培训42人,虎跳岩村培训92人,支持虎跳岩村10万元作为集体发展资金。


    学校综合楼和教学楼


    学校实训楼


    学校男生公寓

    基础建设稳步走

      校园文化争上游

      学校设施设备得到质的提升,学校以前的专业投入基本上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的情况,很多设施设备老化,根本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2018年学校大手笔投入资金用于专业硬件的提升:投资550万元,建立了先进的数控、车工、钳工、焊工实训室;投资350万元用于建设服装设计与制作(彝族服饰非遗传承)实训室;投资387万元建立五间标准化计算机机房,每间教室安装激光投影,学校所有教室实现了网络互连,具备同时召开电视电话会议的功能;投资200万元重点打造旅游专业。软件资源进一步丰富,2018年3月,斥资270万元的数字化校园正式建成,学校拥有了自己的数字资源库和门户网站;年底,投资300万元的特色专业课程资源、教学资源、培训等方面的资源库即将建立,服装专业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将更加强大;这一年,山里面的学子走进了西博会,走上了北京时装周的舞台,学生的视野进一步开阔。基础设施大跨越,去年,完成了学校的改扩建征地工作,校园面积从107亩即将扩大到192亩;产教结合工程开始动工,宿舍楼、教学楼、机械实训楼拔地而起,另外增添35间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教室,增添65间带卫生间的标准化学生寝室,增添1500平方米机械实训车间,教学住宿实训条件的改善将不是梦想,完成了新征土地的设计工作和社会学员培训楼的前期工作,未来三年,一个崭新的校园即将呈现给社会和这里上学的孩子。通过职教宣传周、教师节庆祝大会、一二九趣味运动会等活动的举办,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学生社团活动

      2018年是盐源县职业技术中学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团结奋进的盐源职中人在“升学与就业并举,长班与短训结合”的办学思想引领下,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创造了盐源职业教育一个又一个奇迹。学校本科升学人数历史性地达到47人,成为了凉山州第一;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彝族服饰非遗传承)被认定为四川省特色专业;学校又被认定为四川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成为凉山州唯一一所双示范学校,提前两年实现“五年创省示”的发展目标。

      沐时代教育春雨,育民族职教英才。如今,盐源县职业技术中学校师生一班人正苦练内功,内强素质,外塑品牌,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幸福基础,为教师精彩人生增光增色。开设了通往各类高校的直通车,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季春”,在这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广沃土地上,盐源县职业技术中学校为民族地区的教育振兴,为山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正努力奋斗。

      康光海 邓忠保 兰举兵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