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 教育
  • /

    培养孩子出国留学,难道只能上国际学校?

    2020-06-22 16:49:22

      去年顺义妈妈一张“朝圣”路线刷爆了朋友圈。

      站在教育“鄙视链”顶端的顺义妈妈,给孩子谋划了一条学术功底扎实,不失本土文化认同,又勇攀藤校高峰的教育通路。这让很多花重金买学区房的父母发出了灵魂拷问:“同样是第一次当父母,为什么总有人能找出升级打怪的捷径来?

      这个问题其实代表了很多家庭的集体困惑,媒体端和私域圈的价值讨论也不同:

      《国际学校才是精英教育的通途……》

      《为什么宁愿花800万买学区房,也不愿花300万送孩子从小到大上国际学校?》

      《到底什么才是个性化的教育?》

      ……

      既然公立教育和国际教育各有千秋,诸多家长也无法在两种学校间作出选择,那么,有没有一种更好的方式选择?大家的实践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1.一个斯坦福妈妈的实验

      公立校有太多被大家诟病的问题,刻板、流水线教学、应试教育……这些都是大家提起公立校,立即蹦出来的一些关键词。

      但公立学校代表的中式教育真的有这么糟糕吗?

      2017年,一个斯坦福大学毕业的华裔妈妈朱贲兰,把在美国出生的孩子送进上海的公立校后,写下了一本名为《小战士:一个美国男孩、一所中国学校和一场全球竞赛》的书。中美家长的教育焦虑,加上中美竞争的大背景,让该书受到美国各大主流媒体关注。

      儿子入校前她心中也带有对中式教育的“刻板印象”。但在孩子入校后,慢慢地发生了许多令人惊奇的变化:

      每天早上他会主动地和老师打招呼——老师早!会按时做数学练习;

      数学和中文能力突飞猛进,注意力和纪律性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竞争意识是公立校老师从小给中国孩子灌输的理念,这种意识的好处是让孩子从小就明白丛林法则,优胜劣汰,灌输给孩子一种“想成功就要努力”的信念感。

      所以,中国人让孩子适应了在学术追求上努力,甚至是承受磨练。换句话说,孩子从小就明白学习并不总是意味着有趣。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是衡量全球教育质量最普遍的标准之一。PISA由OECD于2000年发起,每三年进行一次国际测试,本次发布的是第七轮评估结果。

      最近的一次测试(2018年),共有来自79个国家(地区)约60万学生参与。经OECD统一抽样,我国四省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市作为一个整体参加测试。学生在阅读、数学、科学三项上的平均成绩在参测国家(地区)中均排名第一,而英美却没有跻进世界前十。

      “坚毅”(Grit)是近几年美国人才强调的品质。美式文化背景下的坚毅,通常指的是一个人在遇到挫折失败时,不放弃不抛弃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的品质。通常美国孩子会在体育比赛中把这种精神放到最大。

      而中国人欣赏的坚毅,是指通过长期不间断的努力,量变才能引起质变,最终到达成功彼岸,通常是在学术成绩上孜孜以求。

      更重要的是,公立学校代表了一种文化认同感。从现实角度分析,选择了国际学校路径孩子几乎就不太可能再回到公立了,综合素质虽然上去了,但是学术成绩基本上很难跟上,如果选择公立,孩子未来选择高考或者出国,还是能够保有一定的灵活性的。

      2.兼顾“公立”和国际教育的选择

      抛开留学的结果导向,很多家长崇尚上国际学校,主要是认为国际教育可以激发孩子更多可能性。像“公立教育培养有用的人,国际教育培养更完整的人。”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概念。

      拿目前国际认可度最高的IB课程(全称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的小学项目(PYP)举例,它不仅仅是一门课程体系,而是一项国际性的跨学科教育框架,重在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创造力和反思能力,促进整体发展,培养学生终身热爱学习的能力。

      孩子们需要在拥有扎实学术基础的前提下,拥有适应时代变化的应对能力,并对自己的未来有主见,IB正是注重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同时教会学生尊重自己本国的历史和文化,让他们具有影响世界的潜能。

      综上所述,坚持上“公立”学校,再辅以国际教育,大概是适合大多数家长的推娃游戏外挂操作了。最好外挂是利用周末和业余的时间,能够为公立学校的孩子,提供国际学校的核心课程和服务。为暂时无法放弃公立学校学籍,没有进入国际学校学习,但将来有可能送孩子去海外求学的家庭前置搭建一座牢固、直通的桥梁,帮助这一批孩子掌握英文语言能力,并提前熟悉国外的学习模式和知识体系。

      也许有人会问,上不了国际学校,那“隔三差五”接受的国际教育是“正统”的吗?会不会误导孩子呢?

      实际上,国际教育的核心,在于采用国际教育体系,被国际认可。就像上面阐述 的IB课程,甚至不限制教材的使用,只要具体的课程设计符合课程理念即可。

      3. 项目制打造“娃要学”生态

      目前就读清华附小的李一诺(化名)花了两周在每天放学后都在跟着老师做一个 英文“项目”,听起来天马行空,叫做“我的太阳系”,他的目标是“搜索信息并探索太空的伟大前沿”。用英语作为工具去自主检索搜集信息,获得了太阳系知识与技能,最后用英文演讲的形式展示了自己的项目成果。


    图为正在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李一诺

      在这所周末的国际学校,李一诺结识了一群和他一样在北京顶级公立学校就读的孩子。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早在幼儿园阶段就完成了双语教育的启蒙,甚至通过了KET和PET考试。

      这所几乎没有做过任何市场推广,需要面试选拔才能报名的创新学校,都是通过牛娃家长间的口口相传,才慢慢出圈的。


    图为平行面试通过学员当前就读学校的前10名

      “对于世界、对于你的生命,大家有怎样的问题、忧虑或者好奇?”这是他入学第一天,老师问的问题。


    图为参与课堂项目讨论的学员

      李一诺感到了一种陌生的奇妙,这一刻,他感受到了与学校课堂里完全不同的一种氛围,他还需要花一点时间考虑,“世界究竟有多大?生命是谁的生命?”

      家长纷纷表示,之前的课外班都是“要娃学”,而课程却恰好反过来,都是“娃要学”。


    图为 “模拟联合国” 和学员做的My Dream Home项目

      来自海淀实小(原太阳宝贝双语学校)一年级的Anna(化名),在接到的项目是写一篇“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受到影响的人”的新闻报道。通过4周的项目,Anna不仅学会了收集信息,采写编辑等硬技能,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发思考,发表评论和观点的思辩能力, 这也是公立小学语文日常教学中所缺失的重要环节。


    图为Anna的辅导老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海淀区英语教师培训师Tania

      事实上,在国际化教育的竞争中,思辨思维、动手能力、领导力等综合素质也是招生录取的核心参考项。参与前沿学术课题、撰写科研报告、进行专业实习,产出高含金量的成果和真实可见的能力提升,才是赢得名校offer的必杀绝技。

      就读于国际学校的孩子们,每个月都会接到一个的项目任务。


    PBL -Project Base Learning 的关键词

      为学生创设一个与现实世界相类似的学习环境,让老师作为项目的编排者,引导学生在团队内各自出演角色承担任务,自主探索解决项目问题,并以最终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解决一系列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养成批判性和创造性的高级思维,找到哪些研究方法是最适合自己的,并掌握与他人合作的艺术。


    图为项目制学习后的成果展示环节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 教育
  • /

    培养孩子出国留学,难道只能上国际学校?

    2020-06-22 16:49:22

      去年顺义妈妈一张“朝圣”路线刷爆了朋友圈。

      站在教育“鄙视链”顶端的顺义妈妈,给孩子谋划了一条学术功底扎实,不失本土文化认同,又勇攀藤校高峰的教育通路。这让很多花重金买学区房的父母发出了灵魂拷问:“同样是第一次当父母,为什么总有人能找出升级打怪的捷径来?

      这个问题其实代表了很多家庭的集体困惑,媒体端和私域圈的价值讨论也不同:

      《国际学校才是精英教育的通途……》

      《为什么宁愿花800万买学区房,也不愿花300万送孩子从小到大上国际学校?》

      《到底什么才是个性化的教育?》

      ……

      既然公立教育和国际教育各有千秋,诸多家长也无法在两种学校间作出选择,那么,有没有一种更好的方式选择?大家的实践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1.一个斯坦福妈妈的实验

      公立校有太多被大家诟病的问题,刻板、流水线教学、应试教育……这些都是大家提起公立校,立即蹦出来的一些关键词。

      但公立学校代表的中式教育真的有这么糟糕吗?

      2017年,一个斯坦福大学毕业的华裔妈妈朱贲兰,把在美国出生的孩子送进上海的公立校后,写下了一本名为《小战士:一个美国男孩、一所中国学校和一场全球竞赛》的书。中美家长的教育焦虑,加上中美竞争的大背景,让该书受到美国各大主流媒体关注。

      儿子入校前她心中也带有对中式教育的“刻板印象”。但在孩子入校后,慢慢地发生了许多令人惊奇的变化:

      每天早上他会主动地和老师打招呼——老师早!会按时做数学练习;

      数学和中文能力突飞猛进,注意力和纪律性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竞争意识是公立校老师从小给中国孩子灌输的理念,这种意识的好处是让孩子从小就明白丛林法则,优胜劣汰,灌输给孩子一种“想成功就要努力”的信念感。

      所以,中国人让孩子适应了在学术追求上努力,甚至是承受磨练。换句话说,孩子从小就明白学习并不总是意味着有趣。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是衡量全球教育质量最普遍的标准之一。PISA由OECD于2000年发起,每三年进行一次国际测试,本次发布的是第七轮评估结果。

      最近的一次测试(2018年),共有来自79个国家(地区)约60万学生参与。经OECD统一抽样,我国四省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市作为一个整体参加测试。学生在阅读、数学、科学三项上的平均成绩在参测国家(地区)中均排名第一,而英美却没有跻进世界前十。

      “坚毅”(Grit)是近几年美国人才强调的品质。美式文化背景下的坚毅,通常指的是一个人在遇到挫折失败时,不放弃不抛弃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的品质。通常美国孩子会在体育比赛中把这种精神放到最大。

      而中国人欣赏的坚毅,是指通过长期不间断的努力,量变才能引起质变,最终到达成功彼岸,通常是在学术成绩上孜孜以求。

      更重要的是,公立学校代表了一种文化认同感。从现实角度分析,选择了国际学校路径孩子几乎就不太可能再回到公立了,综合素质虽然上去了,但是学术成绩基本上很难跟上,如果选择公立,孩子未来选择高考或者出国,还是能够保有一定的灵活性的。

      2.兼顾“公立”和国际教育的选择

      抛开留学的结果导向,很多家长崇尚上国际学校,主要是认为国际教育可以激发孩子更多可能性。像“公立教育培养有用的人,国际教育培养更完整的人。”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概念。

      拿目前国际认可度最高的IB课程(全称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的小学项目(PYP)举例,它不仅仅是一门课程体系,而是一项国际性的跨学科教育框架,重在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创造力和反思能力,促进整体发展,培养学生终身热爱学习的能力。

      孩子们需要在拥有扎实学术基础的前提下,拥有适应时代变化的应对能力,并对自己的未来有主见,IB正是注重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同时教会学生尊重自己本国的历史和文化,让他们具有影响世界的潜能。

      综上所述,坚持上“公立”学校,再辅以国际教育,大概是适合大多数家长的推娃游戏外挂操作了。最好外挂是利用周末和业余的时间,能够为公立学校的孩子,提供国际学校的核心课程和服务。为暂时无法放弃公立学校学籍,没有进入国际学校学习,但将来有可能送孩子去海外求学的家庭前置搭建一座牢固、直通的桥梁,帮助这一批孩子掌握英文语言能力,并提前熟悉国外的学习模式和知识体系。

      也许有人会问,上不了国际学校,那“隔三差五”接受的国际教育是“正统”的吗?会不会误导孩子呢?

      实际上,国际教育的核心,在于采用国际教育体系,被国际认可。就像上面阐述 的IB课程,甚至不限制教材的使用,只要具体的课程设计符合课程理念即可。

      3. 项目制打造“娃要学”生态

      目前就读清华附小的李一诺(化名)花了两周在每天放学后都在跟着老师做一个 英文“项目”,听起来天马行空,叫做“我的太阳系”,他的目标是“搜索信息并探索太空的伟大前沿”。用英语作为工具去自主检索搜集信息,获得了太阳系知识与技能,最后用英文演讲的形式展示了自己的项目成果。


    图为正在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李一诺

      在这所周末的国际学校,李一诺结识了一群和他一样在北京顶级公立学校就读的孩子。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早在幼儿园阶段就完成了双语教育的启蒙,甚至通过了KET和PET考试。

      这所几乎没有做过任何市场推广,需要面试选拔才能报名的创新学校,都是通过牛娃家长间的口口相传,才慢慢出圈的。


    图为平行面试通过学员当前就读学校的前10名

      “对于世界、对于你的生命,大家有怎样的问题、忧虑或者好奇?”这是他入学第一天,老师问的问题。


    图为参与课堂项目讨论的学员

      李一诺感到了一种陌生的奇妙,这一刻,他感受到了与学校课堂里完全不同的一种氛围,他还需要花一点时间考虑,“世界究竟有多大?生命是谁的生命?”

      家长纷纷表示,之前的课外班都是“要娃学”,而课程却恰好反过来,都是“娃要学”。


    图为 “模拟联合国” 和学员做的My Dream Home项目

      来自海淀实小(原太阳宝贝双语学校)一年级的Anna(化名),在接到的项目是写一篇“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受到影响的人”的新闻报道。通过4周的项目,Anna不仅学会了收集信息,采写编辑等硬技能,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发思考,发表评论和观点的思辩能力, 这也是公立小学语文日常教学中所缺失的重要环节。


    图为Anna的辅导老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海淀区英语教师培训师Tania

      事实上,在国际化教育的竞争中,思辨思维、动手能力、领导力等综合素质也是招生录取的核心参考项。参与前沿学术课题、撰写科研报告、进行专业实习,产出高含金量的成果和真实可见的能力提升,才是赢得名校offer的必杀绝技。

      就读于国际学校的孩子们,每个月都会接到一个的项目任务。


    PBL -Project Base Learning 的关键词

      为学生创设一个与现实世界相类似的学习环境,让老师作为项目的编排者,引导学生在团队内各自出演角色承担任务,自主探索解决项目问题,并以最终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解决一系列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养成批判性和创造性的高级思维,找到哪些研究方法是最适合自己的,并掌握与他人合作的艺术。


    图为项目制学习后的成果展示环节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