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旅游
  • /

    多彩黑水绘画卷 文旅融合正当时 黑水县奋力开创乡村旅游发展新局面

    2021-10-22 16:01:58

      本网讯(黑宣 记者 赵蝶)乡村旅游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四川阿坝州黑水县立足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走出一条全域旅游与城乡建设、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相通相融的康庄大道,书写了藏族民俗、风情文化、生态农业相融的川西北旅游新篇章。


      近年来,黑水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围绕建设“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目标和“阿坝州东北精品文化旅游带”定位,加快全域全时旅游产业发展,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红色游、乡村游、民族风情游等旅游项目,奋力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冰川彩林国际旅游目的地,为全县文旅融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十三五”时期,共接待游客5663056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66541万元,标志着文化旅游产业逐渐成为助推全县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产业引擎和支柱。




      科学“开局” 为乡村旅游谋发展

      璀璨的历史文化、秀美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民俗风情、厚重的红色记忆……大冰川、大彩林、大雪山、大长征“四大品牌”为主的旅游业态竞相发展,构筑了“春观山花、夏避暑,秋赏彩林、冬抚雪”四季宜居宜业宜游的黑水旅游名片。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为推动黑水全域旅游全面开花,结合黑水“沟域经济”布局,黑水县高起点编制了《黑水县全域全时旅游发展规划》,全面剖析黑水发展全域旅游的优势、机遇,促进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将文化旅游业作为新经济增长点优先发展,持续构建“一核、两心、三区、三带、四向”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围绕“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做强一季、带活全域”的旅游发展思路和“圣洁冰川·多彩黑水”旅游定位,整合民俗风情、红色文化、冰川彩林等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实施“旅游+”“+旅游”战略,实现“圣洁冰川 多彩黑水”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黑水县文体旅局负责人表示,为打好“全域旅游”这张牌,黑水县将按照“一村一品”持续强化旅游发展融合,以精品旅游村寨、幸福美丽家园为基础,依托民生项目建设,强化和提升旅游服务功能,注重民俗文化挖掘与展示,培育更多文化突出、特色鲜明、设施配套的乡村旅游产业项目和乡村旅游目的地。

      目前,黑水县境内有国家4A级景达古冰川、奶子沟彩林公园,3A级景区卡龙沟、羊茸哈德、色尔古藏寨,雅克夏国家森林公园,三奥雪山省级森林公园。获得了“四川百强名村”“全国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四川省旅游扶贫示范区”称号。




      产业“多元”为乡村旅游增看点

      在海拔4860米的冰川之巅,触摸被茅盾文学奖获奖者阿来称为“最近的遥远”的达古冰川,纵观浩瀚云海,休憩于最孤独的咖啡馆,品一杯云端上的咖啡,热气映衬冰川云海,回味美好记忆。在享有“八十里画廊”美誉的奶子沟彩林公园,穿行五彩缤纷、层林尽染的彩色油画,在镶嵌着湖泊溪流,散落着村落民居的森林峡谷,留影钱振越教授口中的“世界之最红叶”,感受人在画中、水天一色的美好意境。

      黑水立足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生态资源特质,将“三微”“三态”建设与乡村振兴、生态保护、民族文化传承有机结合,充分激活并释放“旅游+”的巨大能量,提升旅游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今年来我们这里的自驾游游客明显增多了,可能是我们今年持续推出的特色藏家美食、非遗马术表演、篝火晚会等民俗文化吸引了广大游客的青睐。”看着络绎不绝的游客,羊茸村支部书记木尔甲开心地说道。

      在“红色+”的昌德村,走一次长征路、上一次微党课、重温一次入党誓词,领悟红军长征在黑水期间波澜壮阔的史诗。

      在“生态+”的咯哩措,了解黑水是怎样整合各级各类资金让将满目疮痍的砂场变为了绿水青山。

      在“康养+”的羊茸,游览在被誉为“神仙居住的地方”,品味彩林间的民宿度假。

      在“藏茶+”嘎尔庄园,体验以藏茶文化为原点的藏式生活美学品牌,感悟自然与艺术的碰撞。

      在“核桃+”的知木林,体验现代农业、民俗文化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特色文化展示体验区……

      黑水持续推进着农旅、文旅、体旅等产业大融合,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功打造7个旅游扶贫示范村,培育民宿达标户157户,带动直接就业超过 500人,间接就业2000余人,辐射30余个村寨,乡村环境越来越生态宜居,百姓生活越来越美丽富裕,真正实现文化旅游发展的惠民、富民、强民之路。

      色尔古全域旅游产业孵化园、雅克夏涤心谷民宿小镇等重点文旅项目的有序推进,将进一步完善黑水乡村互补旅游观景带,也让文化发展有活力、旅游发展有魅力。



      非遗“新唱” 为乡村旅游添魅力

      阿尔麦多声部、卡斯达温、圈德迪、手工银器打造、藏靴制作、唐卡绘画等非遗文化,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瑰宝,不能让它们就这么消散在时代的长河中。怎样让非遗文化活起来?让黑水浓郁的民俗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熠熠生辉?

      深度挖掘和保护非遗资源,是黑水面临的深度课题,在省、州、县级名录上14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也赫然说明了黑水对濒危的民间艺术的挖掘和保护力度。

      为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黑水县在知木林镇弼石村设立了非遗传承联系点,对现知的阿尔麦多声部的100余首曲目进行抢救性保护传承。“共产党诶,共产党安心好诶……幸福的生活越来越好……”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弼石村的老百姓还结合阿尔麦多声部,自主编写了一首满怀感恩之情的歌曲《哈拉共产党》。

      文化的魅力是无穷的,四川红叶生态旅游节季、四川省乡村文化旅游节、冰川彩林生态文化旅游季等一系列节庆在黑水的成功举办,不仅让不同地区的人们了解到黑水的文化,持续提升着黑水城市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更激发了黑水人民对于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活力。

      “现在好多年轻人,对优秀传统文化非常喜欢,和我们一起学习演唱,一看到哪儿有活动,都会积极去参与。”泽英俊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阿尔麦多声部的传承人,2019年泽英俊等阿尔麦多声部传承人联合成立黑水县阿尔麦多声部保护传承协会,带着演员们不仅在四川,还到青海、甘肃等多个省演出,在传播非遗文化、开阔眼界的同时,也给家乡父老拓宽了增收渠道。

      有本土特色和魅力的文化名片,才能吸引到更多关注,才能让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有长久的活力,在黑水以文化为引,以乡村为基,在古朴绵长的民俗底蕴中探黑水之“魂”,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长河中悟黑水之“红”,在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中品黑水之“味”,在风景如画的特色村寨品黑水之“美”。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旅游
  • /

    多彩黑水绘画卷 文旅融合正当时 黑水县奋力开创乡村旅游发展新局面

    2021-10-22 16:01:58

      本网讯(黑宣 记者 赵蝶)乡村旅游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四川阿坝州黑水县立足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走出一条全域旅游与城乡建设、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相通相融的康庄大道,书写了藏族民俗、风情文化、生态农业相融的川西北旅游新篇章。


      近年来,黑水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围绕建设“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目标和“阿坝州东北精品文化旅游带”定位,加快全域全时旅游产业发展,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红色游、乡村游、民族风情游等旅游项目,奋力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冰川彩林国际旅游目的地,为全县文旅融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十三五”时期,共接待游客5663056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66541万元,标志着文化旅游产业逐渐成为助推全县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产业引擎和支柱。




      科学“开局” 为乡村旅游谋发展

      璀璨的历史文化、秀美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民俗风情、厚重的红色记忆……大冰川、大彩林、大雪山、大长征“四大品牌”为主的旅游业态竞相发展,构筑了“春观山花、夏避暑,秋赏彩林、冬抚雪”四季宜居宜业宜游的黑水旅游名片。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为推动黑水全域旅游全面开花,结合黑水“沟域经济”布局,黑水县高起点编制了《黑水县全域全时旅游发展规划》,全面剖析黑水发展全域旅游的优势、机遇,促进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将文化旅游业作为新经济增长点优先发展,持续构建“一核、两心、三区、三带、四向”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围绕“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做强一季、带活全域”的旅游发展思路和“圣洁冰川·多彩黑水”旅游定位,整合民俗风情、红色文化、冰川彩林等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实施“旅游+”“+旅游”战略,实现“圣洁冰川 多彩黑水”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黑水县文体旅局负责人表示,为打好“全域旅游”这张牌,黑水县将按照“一村一品”持续强化旅游发展融合,以精品旅游村寨、幸福美丽家园为基础,依托民生项目建设,强化和提升旅游服务功能,注重民俗文化挖掘与展示,培育更多文化突出、特色鲜明、设施配套的乡村旅游产业项目和乡村旅游目的地。

      目前,黑水县境内有国家4A级景达古冰川、奶子沟彩林公园,3A级景区卡龙沟、羊茸哈德、色尔古藏寨,雅克夏国家森林公园,三奥雪山省级森林公园。获得了“四川百强名村”“全国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四川省旅游扶贫示范区”称号。




      产业“多元”为乡村旅游增看点

      在海拔4860米的冰川之巅,触摸被茅盾文学奖获奖者阿来称为“最近的遥远”的达古冰川,纵观浩瀚云海,休憩于最孤独的咖啡馆,品一杯云端上的咖啡,热气映衬冰川云海,回味美好记忆。在享有“八十里画廊”美誉的奶子沟彩林公园,穿行五彩缤纷、层林尽染的彩色油画,在镶嵌着湖泊溪流,散落着村落民居的森林峡谷,留影钱振越教授口中的“世界之最红叶”,感受人在画中、水天一色的美好意境。

      黑水立足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生态资源特质,将“三微”“三态”建设与乡村振兴、生态保护、民族文化传承有机结合,充分激活并释放“旅游+”的巨大能量,提升旅游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今年来我们这里的自驾游游客明显增多了,可能是我们今年持续推出的特色藏家美食、非遗马术表演、篝火晚会等民俗文化吸引了广大游客的青睐。”看着络绎不绝的游客,羊茸村支部书记木尔甲开心地说道。

      在“红色+”的昌德村,走一次长征路、上一次微党课、重温一次入党誓词,领悟红军长征在黑水期间波澜壮阔的史诗。

      在“生态+”的咯哩措,了解黑水是怎样整合各级各类资金让将满目疮痍的砂场变为了绿水青山。

      在“康养+”的羊茸,游览在被誉为“神仙居住的地方”,品味彩林间的民宿度假。

      在“藏茶+”嘎尔庄园,体验以藏茶文化为原点的藏式生活美学品牌,感悟自然与艺术的碰撞。

      在“核桃+”的知木林,体验现代农业、民俗文化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特色文化展示体验区……

      黑水持续推进着农旅、文旅、体旅等产业大融合,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功打造7个旅游扶贫示范村,培育民宿达标户157户,带动直接就业超过 500人,间接就业2000余人,辐射30余个村寨,乡村环境越来越生态宜居,百姓生活越来越美丽富裕,真正实现文化旅游发展的惠民、富民、强民之路。

      色尔古全域旅游产业孵化园、雅克夏涤心谷民宿小镇等重点文旅项目的有序推进,将进一步完善黑水乡村互补旅游观景带,也让文化发展有活力、旅游发展有魅力。



      非遗“新唱” 为乡村旅游添魅力

      阿尔麦多声部、卡斯达温、圈德迪、手工银器打造、藏靴制作、唐卡绘画等非遗文化,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瑰宝,不能让它们就这么消散在时代的长河中。怎样让非遗文化活起来?让黑水浓郁的民俗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熠熠生辉?

      深度挖掘和保护非遗资源,是黑水面临的深度课题,在省、州、县级名录上14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也赫然说明了黑水对濒危的民间艺术的挖掘和保护力度。

      为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黑水县在知木林镇弼石村设立了非遗传承联系点,对现知的阿尔麦多声部的100余首曲目进行抢救性保护传承。“共产党诶,共产党安心好诶……幸福的生活越来越好……”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弼石村的老百姓还结合阿尔麦多声部,自主编写了一首满怀感恩之情的歌曲《哈拉共产党》。

      文化的魅力是无穷的,四川红叶生态旅游节季、四川省乡村文化旅游节、冰川彩林生态文化旅游季等一系列节庆在黑水的成功举办,不仅让不同地区的人们了解到黑水的文化,持续提升着黑水城市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更激发了黑水人民对于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活力。

      “现在好多年轻人,对优秀传统文化非常喜欢,和我们一起学习演唱,一看到哪儿有活动,都会积极去参与。”泽英俊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阿尔麦多声部的传承人,2019年泽英俊等阿尔麦多声部传承人联合成立黑水县阿尔麦多声部保护传承协会,带着演员们不仅在四川,还到青海、甘肃等多个省演出,在传播非遗文化、开阔眼界的同时,也给家乡父老拓宽了增收渠道。

      有本土特色和魅力的文化名片,才能吸引到更多关注,才能让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有长久的活力,在黑水以文化为引,以乡村为基,在古朴绵长的民俗底蕴中探黑水之“魂”,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长河中悟黑水之“红”,在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中品黑水之“味”,在风景如画的特色村寨品黑水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