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旅游
  • /

    与时空对话 广都博物馆的前世今生

    2023-12-08 11:35:16 来源:西部经济网

      历史是城市的根,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文化是城市的魂,以文载道,可以知荣辱。双流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这里自古蜀时期便已开启文明的大幕,其后各代也给双流留下了丰厚的人文馈赠。如今,牧马山上一栋拔地而起的“双流广都博物馆”,将历史的车轮定格在这片沉寂已久的山麓上,通过考古出土的实物证明了双流近10万年的人类活动史,4500年的文化史,2300年的建县史。


      考古发掘
      牧马山古蜀先民足迹
      双流文物考古专家李国告诉记者:“2015年10月,双流区文管所联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共同启动了为期四年的‘牧马山区域文化资源调查’,首次完成该区域的全域调查发现,通过实地踏查、试掘、资料研究整理,完整地构建起双流区域先秦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序列。”

      “开展牧马山区域文化资源调查对于双流区文化遗存的认识情况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一个地区的文化遗存的认识和开发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能更好地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等相关领域的发展和普及,也有利于提高地区人民凝聚力、归属感。”李国说,近年来,双流区通过对数十处遗址的试掘,加上过去所做的一些工作,对双流区地下先秦时期遗存有了明晰的认识。从时间角度看,双流区的先秦时期文化可分为六个时期,上限可到龙山时代晚期,历经夏商、商末周初、西周、春秋,直至战国时期。从考古学文化角度看,这六个时期与成都平原先秦文化发展序列是一致的,分别为宝墩文化、三星堆时期文化(三星村遗存时期)、十二桥文化、晚期蜀文化等。2021年首次在双流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这也是成都平原腹心区域首次发现通过对该遗址的试掘与研究,遗址时间距今约10万年。


      广都博物馆
      见证双流十万年历史
      历史的发展,社会的繁盛,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文明的滋养和引领。广都博物馆建筑面积9037平方米,分别承载文物修复、保管与研究,游客接待、临展与研学以及文物陈列、展览展示三大功能,是广都文化和双流历史的重要展示空间,和践行新文旅发展理念的现代博物馆。广都博物馆坐落正南北方向,它的东边1.5公里的位置就是旧石器时代遗址,是成都平原人们最早的活动遗址,距今近10万年。西边是牧马山,这里有汉代到唐宋时期的文物遗迹,同时,牧马山还有蚕丛祠,这是清代一位县令为纪念伟大的先贤而设立的。博物馆北边是网红打卡地空港花田,南边是浅秋地带。
      广都博物馆既有汉代,也有唐代的建筑风格,让游客通过建筑外观就能直观感受到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它还与自然山水田园相结合,能让游客感受到不一样的田园风光与古建筑相融合,同时能让游客感受到双流人民对历史的敬畏与尊重。
      目前,广都博物馆展程跨度近10万年,从旧石器时代出土的文物工具一直到明清的跨度,主要展现在石器时代、古蜀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两宋时期、元明清至民国时期五个时代展馆,大量的文物来展示双流悠久璀璨的历史文化。馆藏文物近3000件,涵盖石器、玉器、陶器、青铜器、瓷器、骨角器等7大类别,包含众多珍贵文物。
      同时,广都博物馆以世界第一口盐井“广都盐井”、世界第一张钱币纸张“交子”、世界最早标明产地的蜀锦“联珠对龙纹绫”,以及成都平原较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等历史文化,生动再现广都大地辉煌的农桑文化、蜀锦文化、东汉陶俑及画像砖、战国兵器、铸陶模范、盐井等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物,通过生动的人文本底,丰富参观者的感官体验,凝聚起“敢为人先、勇争一流”的城市精神。
      在广都博物馆参观动线的终点,还单独规划设计了主题为“千年古广都·时代新双流”的巨幕影厅,从《蜀都赋》“带二江之双流”到李白“春江绕双流”再到如今的成都市双流区,以“水”为线串联全篇,融合双流未来发展规划,快速回顾双流千年发展,震撼演绎双流现代化建设成就与新时代宏伟蓝图,展现城市新与旧的碰撞、碧波田园与现代新城的交相辉映,体现双流坚韧不拔与澎湃的发展动力,向观众呈现一个熠熠生辉的活力双流。
      近年来,双流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及利用工作,通过进校园到机关宣讲,将文献历史以文物实物历史呈现在世人面前,让大家真切感知双流历史文化的无穷魅力和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如今,一座汉唐建筑风格的广都博物馆应运而生,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作为古蜀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的双流,再一次在我们共同的奋斗下腾飞,为双流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添砖加瓦。(刘贤虎)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旅游
  • /

    与时空对话 广都博物馆的前世今生

    2023-12-08 11:35:16 来源:西部经济网

      历史是城市的根,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文化是城市的魂,以文载道,可以知荣辱。双流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这里自古蜀时期便已开启文明的大幕,其后各代也给双流留下了丰厚的人文馈赠。如今,牧马山上一栋拔地而起的“双流广都博物馆”,将历史的车轮定格在这片沉寂已久的山麓上,通过考古出土的实物证明了双流近10万年的人类活动史,4500年的文化史,2300年的建县史。


      考古发掘
      牧马山古蜀先民足迹
      双流文物考古专家李国告诉记者:“2015年10月,双流区文管所联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共同启动了为期四年的‘牧马山区域文化资源调查’,首次完成该区域的全域调查发现,通过实地踏查、试掘、资料研究整理,完整地构建起双流区域先秦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序列。”

      “开展牧马山区域文化资源调查对于双流区文化遗存的认识情况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一个地区的文化遗存的认识和开发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能更好地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等相关领域的发展和普及,也有利于提高地区人民凝聚力、归属感。”李国说,近年来,双流区通过对数十处遗址的试掘,加上过去所做的一些工作,对双流区地下先秦时期遗存有了明晰的认识。从时间角度看,双流区的先秦时期文化可分为六个时期,上限可到龙山时代晚期,历经夏商、商末周初、西周、春秋,直至战国时期。从考古学文化角度看,这六个时期与成都平原先秦文化发展序列是一致的,分别为宝墩文化、三星堆时期文化(三星村遗存时期)、十二桥文化、晚期蜀文化等。2021年首次在双流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这也是成都平原腹心区域首次发现通过对该遗址的试掘与研究,遗址时间距今约10万年。


      广都博物馆
      见证双流十万年历史
      历史的发展,社会的繁盛,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文明的滋养和引领。广都博物馆建筑面积9037平方米,分别承载文物修复、保管与研究,游客接待、临展与研学以及文物陈列、展览展示三大功能,是广都文化和双流历史的重要展示空间,和践行新文旅发展理念的现代博物馆。广都博物馆坐落正南北方向,它的东边1.5公里的位置就是旧石器时代遗址,是成都平原人们最早的活动遗址,距今近10万年。西边是牧马山,这里有汉代到唐宋时期的文物遗迹,同时,牧马山还有蚕丛祠,这是清代一位县令为纪念伟大的先贤而设立的。博物馆北边是网红打卡地空港花田,南边是浅秋地带。
      广都博物馆既有汉代,也有唐代的建筑风格,让游客通过建筑外观就能直观感受到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它还与自然山水田园相结合,能让游客感受到不一样的田园风光与古建筑相融合,同时能让游客感受到双流人民对历史的敬畏与尊重。
      目前,广都博物馆展程跨度近10万年,从旧石器时代出土的文物工具一直到明清的跨度,主要展现在石器时代、古蜀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两宋时期、元明清至民国时期五个时代展馆,大量的文物来展示双流悠久璀璨的历史文化。馆藏文物近3000件,涵盖石器、玉器、陶器、青铜器、瓷器、骨角器等7大类别,包含众多珍贵文物。
      同时,广都博物馆以世界第一口盐井“广都盐井”、世界第一张钱币纸张“交子”、世界最早标明产地的蜀锦“联珠对龙纹绫”,以及成都平原较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等历史文化,生动再现广都大地辉煌的农桑文化、蜀锦文化、东汉陶俑及画像砖、战国兵器、铸陶模范、盐井等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物,通过生动的人文本底,丰富参观者的感官体验,凝聚起“敢为人先、勇争一流”的城市精神。
      在广都博物馆参观动线的终点,还单独规划设计了主题为“千年古广都·时代新双流”的巨幕影厅,从《蜀都赋》“带二江之双流”到李白“春江绕双流”再到如今的成都市双流区,以“水”为线串联全篇,融合双流未来发展规划,快速回顾双流千年发展,震撼演绎双流现代化建设成就与新时代宏伟蓝图,展现城市新与旧的碰撞、碧波田园与现代新城的交相辉映,体现双流坚韧不拔与澎湃的发展动力,向观众呈现一个熠熠生辉的活力双流。
      近年来,双流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及利用工作,通过进校园到机关宣讲,将文献历史以文物实物历史呈现在世人面前,让大家真切感知双流历史文化的无穷魅力和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如今,一座汉唐建筑风格的广都博物馆应运而生,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作为古蜀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的双流,再一次在我们共同的奋斗下腾飞,为双流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添砖加瓦。(刘贤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