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旅游
  • /

    从小年到大年精彩不间断 第十八届绵竹年画节开幕

    2019-01-29 11:03:47

    (本报记者 李鹏飞 文/图)昨(28)日上午,以“从小年到大年 到绵竹过中国年”为主题的第十八届绵竹年画节在四川绵竹市拉开帷幕。浩浩荡荡的巡游表演队伍再现了传统绵竹年画的“春官赐福”“老鼠嫁女”“骑车仕女”等场景,带着浓浓的年味儿。据悉,活动将一直持续至2月19日(农历正月十五)。
    大鼓队表演、春官赐福、年画仕女骑游、传统汉服表演、新春唱大戏、龙狮灯表演……上午10点,年画节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而这一幕幕的表演让年画节透露出一股股浓厚的年味。在年画节的众多活动中,最独具特色的,当属再现《迎春图》盛况的历史民俗文化大巡游。
    据了解,《迎春图》是由清代画师黄瑞鹄创作,属国家一级文物,也是绵竹年画的扛鼎之作,被专家学者誉为清代绵竹的《清明上河图》。
    记者注意到,巡游队伍细致还原了《迎春图》画卷中“金鼓开道”“喜报阳春”“踩高跷”“喜打春牛”等迎春、报春、游春、打春的生动场景。很多年轻的朋友把这一民俗巡游称为绵竹版的cosplay。其中,尤其吸引人的是老鼠嫁女,讲述老鼠的女儿想找个靠山嫁了,结果最终选择了嫁给猫。伴随着一阵阵的唢呐声,20个手执花伞的年画仕女分别坐着鸡公车跟着由老鼠新娘、猫新郎、媒婆、吹鼓手等组成的迎亲队伍,一路上好不热闹。到底是羊入虎口,还是化敌为友,其结果还是由大家去想象。
    让人惊喜的是,巡游队伍中还有甘洛彝族舞表演方阵,来自绵竹援建单位凉山州甘洛县的彝族青年男女,身着民族服饰一路载歌载舞,尽展彝族风情。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年画节走出了绵竹,走进了成都,将在成都宽窄巷子设立年画节的分会场。1月28日至2月19日期间,在宽窄巷子、井巷子集市将进行绵竹年画及创意衍生品展示、销售活动;宽窄巷子金熊猫餐厅也将开展绵竹年画趣味体验活动,游客们可亲身参与到年画的绘制过程,与千年的传统文化技艺来一次亲密接触。
    据悉,绵竹年画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木版刻印、手工彩绘为特色,又称绵竹木版年画,始于宋代盛于明清,内容以吉祥喜庆、民间传说、乡土生活等为主,构图丰富夸张、色彩鲜艳明快,具有鲜明的农耕文化特色。郭沫若评价绵竹年画“真是洋洋大观,仿佛回到四川”;冯骥才赞誉绵竹年画“土中大艺术,纸上剑南春”。经过千年的沉淀与发展,如今的绵竹年画种类更丰富,载体更多元,与生活更结合更紧密,散发出古朴的魅力和时代的活力,已然成为绵竹靓丽的名片和独特的城市印记。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旅游
  • /

    从小年到大年精彩不间断 第十八届绵竹年画节开幕

    2019-01-29 11:03:47

    (本报记者 李鹏飞 文/图)昨(28)日上午,以“从小年到大年 到绵竹过中国年”为主题的第十八届绵竹年画节在四川绵竹市拉开帷幕。浩浩荡荡的巡游表演队伍再现了传统绵竹年画的“春官赐福”“老鼠嫁女”“骑车仕女”等场景,带着浓浓的年味儿。据悉,活动将一直持续至2月19日(农历正月十五)。
    大鼓队表演、春官赐福、年画仕女骑游、传统汉服表演、新春唱大戏、龙狮灯表演……上午10点,年画节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而这一幕幕的表演让年画节透露出一股股浓厚的年味。在年画节的众多活动中,最独具特色的,当属再现《迎春图》盛况的历史民俗文化大巡游。
    据了解,《迎春图》是由清代画师黄瑞鹄创作,属国家一级文物,也是绵竹年画的扛鼎之作,被专家学者誉为清代绵竹的《清明上河图》。
    记者注意到,巡游队伍细致还原了《迎春图》画卷中“金鼓开道”“喜报阳春”“踩高跷”“喜打春牛”等迎春、报春、游春、打春的生动场景。很多年轻的朋友把这一民俗巡游称为绵竹版的cosplay。其中,尤其吸引人的是老鼠嫁女,讲述老鼠的女儿想找个靠山嫁了,结果最终选择了嫁给猫。伴随着一阵阵的唢呐声,20个手执花伞的年画仕女分别坐着鸡公车跟着由老鼠新娘、猫新郎、媒婆、吹鼓手等组成的迎亲队伍,一路上好不热闹。到底是羊入虎口,还是化敌为友,其结果还是由大家去想象。
    让人惊喜的是,巡游队伍中还有甘洛彝族舞表演方阵,来自绵竹援建单位凉山州甘洛县的彝族青年男女,身着民族服饰一路载歌载舞,尽展彝族风情。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年画节走出了绵竹,走进了成都,将在成都宽窄巷子设立年画节的分会场。1月28日至2月19日期间,在宽窄巷子、井巷子集市将进行绵竹年画及创意衍生品展示、销售活动;宽窄巷子金熊猫餐厅也将开展绵竹年画趣味体验活动,游客们可亲身参与到年画的绘制过程,与千年的传统文化技艺来一次亲密接触。
    据悉,绵竹年画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木版刻印、手工彩绘为特色,又称绵竹木版年画,始于宋代盛于明清,内容以吉祥喜庆、民间传说、乡土生活等为主,构图丰富夸张、色彩鲜艳明快,具有鲜明的农耕文化特色。郭沫若评价绵竹年画“真是洋洋大观,仿佛回到四川”;冯骥才赞誉绵竹年画“土中大艺术,纸上剑南春”。经过千年的沉淀与发展,如今的绵竹年画种类更丰富,载体更多元,与生活更结合更紧密,散发出古朴的魅力和时代的活力,已然成为绵竹靓丽的名片和独特的城市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