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旅游
  • /

    “两弹城”:透过时光的隧道凝望历史

    2018-12-18 17:48:35

    (特约记者 田明霞 文/图)近日,笔者走进“两弹城”,映入眼帘的是大礼堂、院部机关办公楼、模型厅、情报中心、邓稼先旧居、王淦昌旧居、将军楼、战备防空洞等,那一栋栋富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特色的建筑,一幅幅激情的图画,一条条红色的标语,仿佛让人又回到那个火红的年代。


    “两弹城”里有群勤奋的科学家

    笔者看到,梓潼长卿山山脚南红砖墙围起的院落,就是中物院院部当年所在地。其内的精英门是“两弹城”的入口之一,曾经有16位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在两弹城里工作、生活过。在当时非常艰苦的条件下,这些院士为我国的核工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后来为了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故将两弹城入口的这座大门取名为精英门。
    大礼堂不远处的图书馆就是科学家们曾经饱览群书的地方。曾经的图书馆一楼为图书借阅处,二楼是阅览室和员工办公室,而院部办公楼是高度绝密情报中心。两弹历程馆,馆内用实物、模型、影像资料、场景复原等还原了中国研制两弹不平凡的历程。
    在距离两弹历程馆的不远处,有一栋白色砖瓦小楼,它曾经是九院院部的招待所,后来为了表达对主管九院的张爱萍将军的怀念,又把它称为“将军楼”。“1990年九院院部迁绵阳后,‘将军楼’以及科学家们住过的‘科学家楼’均原貌保留。”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吴锋说,这些都是对人们进行艰苦奋斗、拼搏不息教育的好基地,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科学家旧居再现"三线精神"

    笔者看到,香樟和梧桐蓊郁掩映中,位于将军楼对面的邓稼先旧居在院子东南头一片平房的最前排,为二室一厅仅30多平方米的套间。这套“两弹元勋”邓稼先工作生活了十多年的简朴居室的墙上,挂着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照片。 屋里保留了当年原貌,办公室里只有一张办公桌,一把藤椅,两张单人布沙发,一个小茶几。只有那台手摇式计算机和高大的铁皮柜无声的诉说着昔日主人的不普通。
    邓稼先旧居后面,有几栋“院士别墅”,在简陋的“别墅”区,王淦昌、于敏、朱光亚、陈能宽、周光召、郭永怀、程开甲等一大批专家院士相继工作生活二十几载,留下无数催人奋进的爱国故事。如今的“两弹城”早已解开神秘面纱,成为人们瞻仰的红色教育圣地。
    而2018年才对外开放的王淦昌旧居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保留着王淦昌当年在梓潼工作生活时使用过的收音机、闹钟、小沙发、木茶几、藤椅等物件,辅以照片、文字介绍及字画,再现了当年王淦昌在这里工作生活的情景。

    防空洞见证“两弹”研制成功

    “两弹城中有一条‘九院’留下的战备防空洞,这个战备洞至今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了。防空洞全长780米,呈U字形,共有9个大小不等的耳洞。曾经的战备洞在荒废了二、三十后,经过重新包装,前些年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有了个新的名字叫做‘三防教育馆’。”梓潼县人武部的干部赵楠说,距离三防教育馆不远处,有一栋二层大楼,这里曾经是九院的档案馆,当时所有机密档案都在这里保存,为了方便出现意外状况时迅速转移,因此,它离防空洞非常近。在门口,至今还保留了一个当时武警站岗的岗亭。
    两弹城里至今保存完好的具有历史价值和特色的遗址和文物,承载着让中国人挺起脊梁的那段难忘的历史,众多纪念实物,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列入全国100大文物新发现之列。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旅游
  • /

    “两弹城”:透过时光的隧道凝望历史

    2018-12-18 17:48:35

    (特约记者 田明霞 文/图)近日,笔者走进“两弹城”,映入眼帘的是大礼堂、院部机关办公楼、模型厅、情报中心、邓稼先旧居、王淦昌旧居、将军楼、战备防空洞等,那一栋栋富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特色的建筑,一幅幅激情的图画,一条条红色的标语,仿佛让人又回到那个火红的年代。


    “两弹城”里有群勤奋的科学家

    笔者看到,梓潼长卿山山脚南红砖墙围起的院落,就是中物院院部当年所在地。其内的精英门是“两弹城”的入口之一,曾经有16位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在两弹城里工作、生活过。在当时非常艰苦的条件下,这些院士为我国的核工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后来为了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故将两弹城入口的这座大门取名为精英门。
    大礼堂不远处的图书馆就是科学家们曾经饱览群书的地方。曾经的图书馆一楼为图书借阅处,二楼是阅览室和员工办公室,而院部办公楼是高度绝密情报中心。两弹历程馆,馆内用实物、模型、影像资料、场景复原等还原了中国研制两弹不平凡的历程。
    在距离两弹历程馆的不远处,有一栋白色砖瓦小楼,它曾经是九院院部的招待所,后来为了表达对主管九院的张爱萍将军的怀念,又把它称为“将军楼”。“1990年九院院部迁绵阳后,‘将军楼’以及科学家们住过的‘科学家楼’均原貌保留。”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吴锋说,这些都是对人们进行艰苦奋斗、拼搏不息教育的好基地,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科学家旧居再现"三线精神"

    笔者看到,香樟和梧桐蓊郁掩映中,位于将军楼对面的邓稼先旧居在院子东南头一片平房的最前排,为二室一厅仅30多平方米的套间。这套“两弹元勋”邓稼先工作生活了十多年的简朴居室的墙上,挂着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照片。 屋里保留了当年原貌,办公室里只有一张办公桌,一把藤椅,两张单人布沙发,一个小茶几。只有那台手摇式计算机和高大的铁皮柜无声的诉说着昔日主人的不普通。
    邓稼先旧居后面,有几栋“院士别墅”,在简陋的“别墅”区,王淦昌、于敏、朱光亚、陈能宽、周光召、郭永怀、程开甲等一大批专家院士相继工作生活二十几载,留下无数催人奋进的爱国故事。如今的“两弹城”早已解开神秘面纱,成为人们瞻仰的红色教育圣地。
    而2018年才对外开放的王淦昌旧居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保留着王淦昌当年在梓潼工作生活时使用过的收音机、闹钟、小沙发、木茶几、藤椅等物件,辅以照片、文字介绍及字画,再现了当年王淦昌在这里工作生活的情景。

    防空洞见证“两弹”研制成功

    “两弹城中有一条‘九院’留下的战备防空洞,这个战备洞至今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了。防空洞全长780米,呈U字形,共有9个大小不等的耳洞。曾经的战备洞在荒废了二、三十后,经过重新包装,前些年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有了个新的名字叫做‘三防教育馆’。”梓潼县人武部的干部赵楠说,距离三防教育馆不远处,有一栋二层大楼,这里曾经是九院的档案馆,当时所有机密档案都在这里保存,为了方便出现意外状况时迅速转移,因此,它离防空洞非常近。在门口,至今还保留了一个当时武警站岗的岗亭。
    两弹城里至今保存完好的具有历史价值和特色的遗址和文物,承载着让中国人挺起脊梁的那段难忘的历史,众多纪念实物,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列入全国100大文物新发现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