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旅游
  • /

    资阳市丹山镇 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子 打造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

    2019-09-05 16:50:05


    丹山镇向日葵花海

    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近年来,丹山镇秉持“生态立镇、农旅强镇、商贸活镇、和谐兴镇”的发展理念,抢抓成资同城化发展的重大机遇,团结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全力推进“四川省现代农业型特色小镇和农旅特色小镇”建设。以发展生态农业特色产业为基础,将“孝和礼廉、人文丹山”的地域文化与“一带五园一基地”有机串联形成特色旅游路线,主题观光园新颖独特、稻虾产业前景喜人、“四个一万亩”增收致富、荷花节美誉远扬,实现了丹山农文旅的高度融合发展。


    丹山镇农耕文化示范园“牛背山居”

      以品牌化打造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万亩莲藕”基地释放品牌效应。大力发展“四个一万亩”产业,充分利用万亩莲藕产业举办荷花节,吸引接待游客十几万人次。2017、2018年两届荷花节的成功举办为当地百姓留下了一批惠及当地、利及长远的基础设施,带动了我镇沿线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我镇在社会关注度、群众满意度、客流量、农旅发展等方面的历史性跨越,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农旅特色产业初见成效。以现有的标准化桃子、李子种植基地为产业载体,栽种桃李500亩,套种200亩彩色油菜,2019年春季举办了我镇第一届赏花节,彩色油菜花争奇斗艳、竞相开放,活动期间也推出了文艺汇演、暖春游园会和趣味游戏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节目,娱乐性、趣味性及惠民性兼备。不仅扩展了经济效益的增收面,也推动了农旅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开发丹山文化新品牌。


    丹山镇慈孝文化教育基地黄氏宗祠

      以循环理念引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利用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的契机,打造自身特有的专属IP。以“就地取材、变废为宝、文化记忆、民俗传承、综合治理”为打造方针,以泥、石、瓦、木为原材料开展院落美化和林盘治理,用古色古香的农耕用具和生活用品作装饰,把“孝和礼廉、人文丹山”有机融入到“脸谱墙”“文化长廊”、创意壁画、乡愁小径、健身广场,打造了1万余平方米的农耕文化示范园“牛背山居”,保持了乡土气息、还原了生活习性、留住了乡愁记忆。


    丹山白塔

      以厚重历史人文资源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传承慈孝文化弘扬优良道德传统。黄氏宗祠距丹山镇约1.5公里,坐落于丹山镇桥沟村,建成于清朝同治五年,具有150年历史,是外观保存尚好的省级重点文物古迹。1997年,黄古岩以1930年编修的《资阳丹山镇黄氏族谱》为基础,重修了《黄氏族谱》。经过十七代黄家人的打造,慈孝元素丰富、道德文化厚重,慕名前往宗祠拜谒的人络绎不绝。黄氏宗祠牌坊门楼式的大门气势恢宏,显现出浓厚的客家风格。每年恰逢传统节日之时,宗祠会举行各种庆典仪式推崇传统文化,全力打造黄氏宗祠慈孝文化教育基地,弘扬道德文化。

      保护文化遗产、守住底线。丹山白塔修建于唐朝时期,位于场镇西南方向,是资阳著名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最初塔有七层,每一层都有石头堆砌的斗拱和檐体,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沿着石梯拾级而上,每层有透光通风的窗体。登上塔顶,秀美风景一览无遗。在发展特色旅游的过程中传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文旅“双赢”融合发展。

      丹山镇将深挖慈孝文化、乡愁记忆等传统文化,推进游客接待中心等配套实施建设,并依托荷花节、赏花节等宣传造势,提升丹山知名度。通过持续探索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扩宽文旅融合新路子。

      文/图 王蕾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旅游
  • /

    资阳市丹山镇 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子 打造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

    2019-09-05 16:50:05


    丹山镇向日葵花海

    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近年来,丹山镇秉持“生态立镇、农旅强镇、商贸活镇、和谐兴镇”的发展理念,抢抓成资同城化发展的重大机遇,团结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全力推进“四川省现代农业型特色小镇和农旅特色小镇”建设。以发展生态农业特色产业为基础,将“孝和礼廉、人文丹山”的地域文化与“一带五园一基地”有机串联形成特色旅游路线,主题观光园新颖独特、稻虾产业前景喜人、“四个一万亩”增收致富、荷花节美誉远扬,实现了丹山农文旅的高度融合发展。


    丹山镇农耕文化示范园“牛背山居”

      以品牌化打造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万亩莲藕”基地释放品牌效应。大力发展“四个一万亩”产业,充分利用万亩莲藕产业举办荷花节,吸引接待游客十几万人次。2017、2018年两届荷花节的成功举办为当地百姓留下了一批惠及当地、利及长远的基础设施,带动了我镇沿线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我镇在社会关注度、群众满意度、客流量、农旅发展等方面的历史性跨越,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农旅特色产业初见成效。以现有的标准化桃子、李子种植基地为产业载体,栽种桃李500亩,套种200亩彩色油菜,2019年春季举办了我镇第一届赏花节,彩色油菜花争奇斗艳、竞相开放,活动期间也推出了文艺汇演、暖春游园会和趣味游戏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节目,娱乐性、趣味性及惠民性兼备。不仅扩展了经济效益的增收面,也推动了农旅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开发丹山文化新品牌。


    丹山镇慈孝文化教育基地黄氏宗祠

      以循环理念引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利用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的契机,打造自身特有的专属IP。以“就地取材、变废为宝、文化记忆、民俗传承、综合治理”为打造方针,以泥、石、瓦、木为原材料开展院落美化和林盘治理,用古色古香的农耕用具和生活用品作装饰,把“孝和礼廉、人文丹山”有机融入到“脸谱墙”“文化长廊”、创意壁画、乡愁小径、健身广场,打造了1万余平方米的农耕文化示范园“牛背山居”,保持了乡土气息、还原了生活习性、留住了乡愁记忆。


    丹山白塔

      以厚重历史人文资源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传承慈孝文化弘扬优良道德传统。黄氏宗祠距丹山镇约1.5公里,坐落于丹山镇桥沟村,建成于清朝同治五年,具有150年历史,是外观保存尚好的省级重点文物古迹。1997年,黄古岩以1930年编修的《资阳丹山镇黄氏族谱》为基础,重修了《黄氏族谱》。经过十七代黄家人的打造,慈孝元素丰富、道德文化厚重,慕名前往宗祠拜谒的人络绎不绝。黄氏宗祠牌坊门楼式的大门气势恢宏,显现出浓厚的客家风格。每年恰逢传统节日之时,宗祠会举行各种庆典仪式推崇传统文化,全力打造黄氏宗祠慈孝文化教育基地,弘扬道德文化。

      保护文化遗产、守住底线。丹山白塔修建于唐朝时期,位于场镇西南方向,是资阳著名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最初塔有七层,每一层都有石头堆砌的斗拱和檐体,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沿着石梯拾级而上,每层有透光通风的窗体。登上塔顶,秀美风景一览无遗。在发展特色旅游的过程中传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文旅“双赢”融合发展。

      丹山镇将深挖慈孝文化、乡愁记忆等传统文化,推进游客接待中心等配套实施建设,并依托荷花节、赏花节等宣传造势,提升丹山知名度。通过持续探索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扩宽文旅融合新路子。

      文/图 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