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旅游
  • /

    “非遗节”分会场好戏连台 游客周末“打拥堂”感受非遗魅力

    2019-10-22 17:58:33


    本报记者 马工枚 胡斌 文/图

      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于10月17日至10月22日在成都举办。上周末,许多市民和游客来到本次非遗节各个分会场,亲身体验非遗的魅力。

      武侯区 传承与创新民族音乐

      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武侯区主题分会场活动开幕式日前在天府芙蓉园举行。据了解,本届非遗节,武侯区主题分会场以“‘非遗与我们的生活’——民族音乐传承与创新”为主题,与天府芙蓉花节相结合,是一次独特的非遗节与文旅结合的实践体验活动。

      在互动体验展示活动中,彝族、苗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的同胞唱起特色民族歌谣,迎接八方宾客。《五洲文脉汇武侯》国内外非遗文艺队伍展演中,来自马来西亚、夏威夷、柬埔寨、苏格兰等国的展演队伍带来独具异国风情的演出。

      此外,武侯区分会场还将举行非遗保护成果展。蜀锦、蜀绣、瓷胎竹编、糖画、剪纸……多个非遗项目在园区内展示,并与观众互动,让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华阳街道

      呈现传统手工艺文化盛宴

      为传承多彩文化,创享美好生活,“见人见物见生活”地展示非遗项目,10月17日,成都市华阳街道在华阳文化馆·趣园组织举办了“非遗进社区实践活动—— 髹物缮痕器物展”。

      髹缮技艺大师孙培军先生、成都面塑省级传承人熊家全老师、成都绳结市级传承人杨锦文老师向华阳市民呈现了一场传统手工艺文化的盛宴。展览呈现了“破镜重圆”“重塑人生百态”“心有千千结”的中国传统髹缮技艺,展出了数十件宋瓷髹缮作品及传承人手工艺作品。与传统展览的不同之处在于,本次展览以场景化的生活方式为承载,把文化与生活紧密相连,将中国传统技艺以当代生活美学的方式呈现给世人。

      面塑是中国特有的一门民间艺术,据考证有2000多年的历史。面塑艺人挑担背箱走街串巷,以谋生计。“成都面塑”已列入四川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都的面塑技艺,俗称“面人”或“面娃娃”,作为“风花雪”唯一的再传弟子,熊家全至今已从事面塑技艺四十余年,七八岁的时候,还在读小学的熊家全,就已经拿着自己捏的小猫小狗在集市上换零花钱了。

      从头到尾用一根绳线编结,再把不同结饰互相组合在一起,或用具有吉祥图案的饰物搭配组合,这就组成了造型独特、寓意深刻的中国传统吉祥装饰物品——中国结。在活动现场,参观者围在杨锦文老师身边,在她的耐心指导下,逐渐将一根根简单的绳线编成一个个美丽、吉祥、寓意团结和谐的中国结。


      彭州市 彰显立体山水画卷之美

      锣鼓套打《满园春色》、民俗表演《天府大碗茶》、折子戏《扈家庄》、说唱《天彭非遗》……这些来自成都彭州的精彩非遗表演,你看过吗?10月18日上午10时,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彭州分会场活动在彭州市新兴镇“海窝子川剧小镇”举行。本次活动,彭州力推天府文化主题,以文旅融合为主线,以特色小镇为载体,以非遗产品和互动体验活动为媒介,创新推出“彭州非遗之旅”三条精品线路,在“六山一水三分坝”自然格局中,透过文创产品和创意活动,处处彰显彭州立体山水画卷之美。

      在彭州主街道上,“乡村美食和非遗集市”热闹举行,展销九尺板鸭、军屯锅魁、天彭肥洒等地方特色美食以及白瓷、桂陶、风筝等非遗产品。市民游客还可选取戏曲服饰,来一场“中国风”的“角色扮演”并拍照留念。

      此外,在军乐白瓷锅魁小镇、桂花土陶小镇,市民不仅可参加“白瓷、汉陶、锅魁、龙窑”系列体验活动,还可与非遗传承人对话交流。


      水井坊 体验沉浸式戏剧

      近日,“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锦江区分会场”开幕式在成都水井坊博物馆启动。受水井坊之邀,作为此次非遗节活动的特邀嘉宾,知名演员、导演黄磊率先体验了由水井坊博物馆“导演”的一场可以边走边看边“演”、全感官体验非遗600年传世之谜的“沉浸式戏剧”。

      “沉浸式体验太棒了,”成都市民孔书说:“原来白酒酿造背后要那么多步。”

      这次“非遗节”期间,在水井坊博物馆中上演的这出戏,除将戏剧设置在博物馆、让实地酿酒的工人参与演出外,该戏剧还创新地将大师酿酒工艺融入到戏剧情节之中,与故事主角一同从酿酒“学徒”成长为“大师”。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旅游
  • /

    “非遗节”分会场好戏连台 游客周末“打拥堂”感受非遗魅力

    2019-10-22 17:58:33


    本报记者 马工枚 胡斌 文/图

      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于10月17日至10月22日在成都举办。上周末,许多市民和游客来到本次非遗节各个分会场,亲身体验非遗的魅力。

      武侯区 传承与创新民族音乐

      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武侯区主题分会场活动开幕式日前在天府芙蓉园举行。据了解,本届非遗节,武侯区主题分会场以“‘非遗与我们的生活’——民族音乐传承与创新”为主题,与天府芙蓉花节相结合,是一次独特的非遗节与文旅结合的实践体验活动。

      在互动体验展示活动中,彝族、苗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的同胞唱起特色民族歌谣,迎接八方宾客。《五洲文脉汇武侯》国内外非遗文艺队伍展演中,来自马来西亚、夏威夷、柬埔寨、苏格兰等国的展演队伍带来独具异国风情的演出。

      此外,武侯区分会场还将举行非遗保护成果展。蜀锦、蜀绣、瓷胎竹编、糖画、剪纸……多个非遗项目在园区内展示,并与观众互动,让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华阳街道

      呈现传统手工艺文化盛宴

      为传承多彩文化,创享美好生活,“见人见物见生活”地展示非遗项目,10月17日,成都市华阳街道在华阳文化馆·趣园组织举办了“非遗进社区实践活动—— 髹物缮痕器物展”。

      髹缮技艺大师孙培军先生、成都面塑省级传承人熊家全老师、成都绳结市级传承人杨锦文老师向华阳市民呈现了一场传统手工艺文化的盛宴。展览呈现了“破镜重圆”“重塑人生百态”“心有千千结”的中国传统髹缮技艺,展出了数十件宋瓷髹缮作品及传承人手工艺作品。与传统展览的不同之处在于,本次展览以场景化的生活方式为承载,把文化与生活紧密相连,将中国传统技艺以当代生活美学的方式呈现给世人。

      面塑是中国特有的一门民间艺术,据考证有2000多年的历史。面塑艺人挑担背箱走街串巷,以谋生计。“成都面塑”已列入四川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都的面塑技艺,俗称“面人”或“面娃娃”,作为“风花雪”唯一的再传弟子,熊家全至今已从事面塑技艺四十余年,七八岁的时候,还在读小学的熊家全,就已经拿着自己捏的小猫小狗在集市上换零花钱了。

      从头到尾用一根绳线编结,再把不同结饰互相组合在一起,或用具有吉祥图案的饰物搭配组合,这就组成了造型独特、寓意深刻的中国传统吉祥装饰物品——中国结。在活动现场,参观者围在杨锦文老师身边,在她的耐心指导下,逐渐将一根根简单的绳线编成一个个美丽、吉祥、寓意团结和谐的中国结。


      彭州市 彰显立体山水画卷之美

      锣鼓套打《满园春色》、民俗表演《天府大碗茶》、折子戏《扈家庄》、说唱《天彭非遗》……这些来自成都彭州的精彩非遗表演,你看过吗?10月18日上午10时,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彭州分会场活动在彭州市新兴镇“海窝子川剧小镇”举行。本次活动,彭州力推天府文化主题,以文旅融合为主线,以特色小镇为载体,以非遗产品和互动体验活动为媒介,创新推出“彭州非遗之旅”三条精品线路,在“六山一水三分坝”自然格局中,透过文创产品和创意活动,处处彰显彭州立体山水画卷之美。

      在彭州主街道上,“乡村美食和非遗集市”热闹举行,展销九尺板鸭、军屯锅魁、天彭肥洒等地方特色美食以及白瓷、桂陶、风筝等非遗产品。市民游客还可选取戏曲服饰,来一场“中国风”的“角色扮演”并拍照留念。

      此外,在军乐白瓷锅魁小镇、桂花土陶小镇,市民不仅可参加“白瓷、汉陶、锅魁、龙窑”系列体验活动,还可与非遗传承人对话交流。


      水井坊 体验沉浸式戏剧

      近日,“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锦江区分会场”开幕式在成都水井坊博物馆启动。受水井坊之邀,作为此次非遗节活动的特邀嘉宾,知名演员、导演黄磊率先体验了由水井坊博物馆“导演”的一场可以边走边看边“演”、全感官体验非遗600年传世之谜的“沉浸式戏剧”。

      “沉浸式体验太棒了,”成都市民孔书说:“原来白酒酿造背后要那么多步。”

      这次“非遗节”期间,在水井坊博物馆中上演的这出戏,除将戏剧设置在博物馆、让实地酿酒的工人参与演出外,该戏剧还创新地将大师酿酒工艺融入到戏剧情节之中,与故事主角一同从酿酒“学徒”成长为“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