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魅力西部
  • /

    四川黑水县昌德村 红色旅游别样“红” 点亮发展新希望

    2022-07-28 16:45:26

      泽郎初 本报记者 赵蝶 文/图


      盛夏,记者沿着国道347线一路西行,来到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沙石多镇昌德村。走进村口,红墙的藏式民居、气势恢宏的石刻、栩栩如生的雕塑格外引人瞩目。在这里,红色印记遍布整个村庄的每个角落,讲述着革命年代红军在昌德村走过的峥嵘岁月。

      叩开村民若拉老人的家门,老人热情地招呼记者一行坐下。若拉老人今年84岁,聊到黑水这几十年的前后变化,老人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那个时候的生活就是穷,不只是我们穷,是所有人都穷。白天在生产队中劳作,空闲时间就下地干活,割青稞、种土豆样样都干过。那个时候家里就一间土木混合结构老房子,弟弟和弟媳住楼下,我们家就住他们楼上,没结婚的三弟和父母一起住旁边的小屋,后来女儿、儿子先后出生,一家七口照样挤在一间房中。”若拉说道。

      若拉告诉记者,在他的记忆中,小时候的昌德村跟周边的其他村寨一样,都是靠天吃饭,生活贫瘠。就这样,为了改变现状,当时村里的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但是由于文化水平低,让他们走了不少弯路,就在村民们苦苦思索发展出路时,昌德村迎来了重生的转机。

      昌德村平均海拔2800米,是一个典型从高半山村易地搬迁至河坝的村寨。几十年前,整个村寨一直在高半山生活,2008年以后,受灾后重建、农牧民住房条件改善、易地扶贫搬迁等政策的惠及,昌德村从高半山贫困村搬迁至河坝,村里的人居环境好了、交通便利了,不少在外务工的年轻人陆续回到村里谋划着昌德未来的发展,已在外务工十余年的罗让也回到村里,并当选了村支部书记。

      “在我童年时代,村里很多家庭还过着靠借粮糊口的生活,受地理环境影响,原始的耕作根本无法保障村民的基本生计。”罗让说道。

      乘着精准扶贫的东风,黑水县以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昌德雪山”为背景,以“红色昌德”为旅游发展定位,大力实施旅游扶贫,先后建成红军文化广场、红色教育基地,并成功申报“长征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同时还成立了红色昌德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管理模式,组织引导村民为学员和游客提供标准、规范的餐饮住宿服务,形成了“红色+民宿”的乡村旅游新业态,如今的昌德村民已经实现了足不出户就能致富增收。

      “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三郎若玛是昌德村的脱贫户,以前靠外出务工、在家务农等方式挣钱养家。现在,三郎若玛是村里专合社的会计,同时她还承包了专合社的住宿接待,“比起以前靠山吃山,现在在家带着孩子就能挣钱,收入还翻了番,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好生态带来好发展。该村创业青年人泽郎巴尔登,借助生态环境和地理优势,在昌德村开了一家农家乐。“现在客人都爱吃农家土火锅、农家土鸡、农家腊肉这些地道的农家菜,品质好、口味正宗。”泽郎巴尔登说道,农家乐的生意一直都很火爆,平时每天有四五桌客人,到了周末客人数量翻倍,每个月有两到三万块钱的收入。未来,他还将扩大规模,争取让更多的邻里乡亲加入,让全村一起实现在家门口增收致富的愿望。

      村民三郎初闲余时间在泽郎巴尔登的农家乐里面打工。“闲着也是闲着,在家门口来往人员都熟悉,一年下来,零零散散赚万把块钱,既舒适又舒心。”三郎初说道。

      “现在昌德村的旅游产业正在快速向标准化、正规化迈进,随着接待水平地提高,近年来村旅游的游客和学员也发生了井喷式的增长,村美了、村好了,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了,我们曾经贫困的面貌一去不复返了。”罗让激动地说。

      游客来了,红色旅游蓬勃兴旺,昌德村的村民也日渐富了起来,有了新希望,也有了新奔头。“这里不仅自然风光特别优美,而且红色文化底蕴也十分浓厚,特别是红军广场上的雕塑、石刻、墙绘,十分具有教育意义。”来自浙江的郑先生说,等进入秋天彩林红了之后,他还会带上家人一起来感受昌德的魅力。

      从籍籍无名到声名鹊起,从高半山贫困村到富村富民,昌德村每一步都与时代前行的步伐接轨,每一步都汇聚了发展所释放的强大活力。“‘吃红军饭、住红军屋、听红军故事’是昌德村红色文化乡村旅游的经营模式,游客在此体验了红色文化的魅力,当地群众收入也增加了。”该村“第一书记”胡师行告诉记者,下一步昌德村还将继续挖掘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黑水段)昌德红军村建设、原高半山民宿开发等项目,打造一个产业更强、村寨更美、农民更富的昌德村。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魅力西部
  • /

    四川黑水县昌德村 红色旅游别样“红” 点亮发展新希望

    2022-07-28 16:45:26

      泽郎初 本报记者 赵蝶 文/图


      盛夏,记者沿着国道347线一路西行,来到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沙石多镇昌德村。走进村口,红墙的藏式民居、气势恢宏的石刻、栩栩如生的雕塑格外引人瞩目。在这里,红色印记遍布整个村庄的每个角落,讲述着革命年代红军在昌德村走过的峥嵘岁月。

      叩开村民若拉老人的家门,老人热情地招呼记者一行坐下。若拉老人今年84岁,聊到黑水这几十年的前后变化,老人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那个时候的生活就是穷,不只是我们穷,是所有人都穷。白天在生产队中劳作,空闲时间就下地干活,割青稞、种土豆样样都干过。那个时候家里就一间土木混合结构老房子,弟弟和弟媳住楼下,我们家就住他们楼上,没结婚的三弟和父母一起住旁边的小屋,后来女儿、儿子先后出生,一家七口照样挤在一间房中。”若拉说道。

      若拉告诉记者,在他的记忆中,小时候的昌德村跟周边的其他村寨一样,都是靠天吃饭,生活贫瘠。就这样,为了改变现状,当时村里的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但是由于文化水平低,让他们走了不少弯路,就在村民们苦苦思索发展出路时,昌德村迎来了重生的转机。

      昌德村平均海拔2800米,是一个典型从高半山村易地搬迁至河坝的村寨。几十年前,整个村寨一直在高半山生活,2008年以后,受灾后重建、农牧民住房条件改善、易地扶贫搬迁等政策的惠及,昌德村从高半山贫困村搬迁至河坝,村里的人居环境好了、交通便利了,不少在外务工的年轻人陆续回到村里谋划着昌德未来的发展,已在外务工十余年的罗让也回到村里,并当选了村支部书记。

      “在我童年时代,村里很多家庭还过着靠借粮糊口的生活,受地理环境影响,原始的耕作根本无法保障村民的基本生计。”罗让说道。

      乘着精准扶贫的东风,黑水县以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昌德雪山”为背景,以“红色昌德”为旅游发展定位,大力实施旅游扶贫,先后建成红军文化广场、红色教育基地,并成功申报“长征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同时还成立了红色昌德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管理模式,组织引导村民为学员和游客提供标准、规范的餐饮住宿服务,形成了“红色+民宿”的乡村旅游新业态,如今的昌德村民已经实现了足不出户就能致富增收。

      “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三郎若玛是昌德村的脱贫户,以前靠外出务工、在家务农等方式挣钱养家。现在,三郎若玛是村里专合社的会计,同时她还承包了专合社的住宿接待,“比起以前靠山吃山,现在在家带着孩子就能挣钱,收入还翻了番,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好生态带来好发展。该村创业青年人泽郎巴尔登,借助生态环境和地理优势,在昌德村开了一家农家乐。“现在客人都爱吃农家土火锅、农家土鸡、农家腊肉这些地道的农家菜,品质好、口味正宗。”泽郎巴尔登说道,农家乐的生意一直都很火爆,平时每天有四五桌客人,到了周末客人数量翻倍,每个月有两到三万块钱的收入。未来,他还将扩大规模,争取让更多的邻里乡亲加入,让全村一起实现在家门口增收致富的愿望。

      村民三郎初闲余时间在泽郎巴尔登的农家乐里面打工。“闲着也是闲着,在家门口来往人员都熟悉,一年下来,零零散散赚万把块钱,既舒适又舒心。”三郎初说道。

      “现在昌德村的旅游产业正在快速向标准化、正规化迈进,随着接待水平地提高,近年来村旅游的游客和学员也发生了井喷式的增长,村美了、村好了,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了,我们曾经贫困的面貌一去不复返了。”罗让激动地说。

      游客来了,红色旅游蓬勃兴旺,昌德村的村民也日渐富了起来,有了新希望,也有了新奔头。“这里不仅自然风光特别优美,而且红色文化底蕴也十分浓厚,特别是红军广场上的雕塑、石刻、墙绘,十分具有教育意义。”来自浙江的郑先生说,等进入秋天彩林红了之后,他还会带上家人一起来感受昌德的魅力。

      从籍籍无名到声名鹊起,从高半山贫困村到富村富民,昌德村每一步都与时代前行的步伐接轨,每一步都汇聚了发展所释放的强大活力。“‘吃红军饭、住红军屋、听红军故事’是昌德村红色文化乡村旅游的经营模式,游客在此体验了红色文化的魅力,当地群众收入也增加了。”该村“第一书记”胡师行告诉记者,下一步昌德村还将继续挖掘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黑水段)昌德红军村建设、原高半山民宿开发等项目,打造一个产业更强、村寨更美、农民更富的昌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