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魅力西部
  • /

    听他们讲城市管理故事

    2019-10-25 16:31:46

    从1949年到2019年,70年栉风沐雨、70年峥嵘岁月、70年铸就辉煌。时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采访了两名成都市金堂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的老员工,跟随他们的讲述追忆20年前的金堂城市面貌,体会城市管理的发展变迁。

      城管执法

      从“粗放式”到“精细化”

      钟凯,自2007年进入执法大队,至今一直坚守在执法一线。从步行巡查到“数字城管”的运用,从“以罚代管”到“服务为主”的进步,从“粗放式”到“精细化”的改变,他亲历了成都市金堂县城市管理的发展变迁。

      二十世纪初,金堂县的城市管理面积是现在的三角洲、复兴街、文化街等老城片区,新城片区还只延伸到泰吉街。“当时由于街道狭窄,占道经营人数多,县城显得拥挤不堪。整个单位的装备就一部固定电话、一个偏三轮和一辆其他单位淘汰的面包车,我们20多个城管队员,每天步行巡查,收取占道费,管理人力黑三轮,一天下来人都累趴了。”钟凯为我们描述了当年的城市管理工作。“当时我们虽然有统一的着装,但质量很差,夏天出汗后衣服还褪色、起皱。”2017年,全国统一了执法服装,分别为短袖制式衬衫套装、长袖制式衬衫套装、春秋常服、春秋夹克式执勤服和防寒大衣5套。服装及标志标识统一使用“城市管理执法”字样,亮明了着装队伍的身份,展现了城管执法人员的良好风貌。

      如今,城市管理迈入“数字城管”时代,“多功能执法记录仪”已经成为一线队员的标配。“多功能执法仪集拍照、摄像等功能于一体,明显提高了我们的执法效率,也规范了执法方式,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市民群众的支持理解”钟凯说。为了解决城管执法强制力弱、街面执法力量不足、部门执法力量分散的问题,2018年,金堂县城管局以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为契机,创新提出“城管+公安”联勤执法模式,由城管和公安共同负责街面市容秩序、交通秩序管理,着力解决城管执法保障力弱、公安街面巡查警力不足等问题。

      2019年,金堂县城管局更名为金堂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整合了水务、规划、环保、公安等328项执法职能,名称的改变也标志着原本的城市管理工作要更加侧重综合执法职能。

      环卫工作

      从“清道夫”到“美容师”

      刘祥冲,从1997年加入环卫队伍以来,收过垃圾,开过洒水车、垃圾清运车,至今一直从事环卫工作。提起环卫工作的变化,刘祥冲感慨地说:“环卫设施日趋完善,清扫保洁日益精细,城市环境越来越美。”

      上世纪六十年代,环卫所被称为“粪管会”,环卫工的工作条件十分清苦,推着一辆手推车,摇着铃铛满大街的收粪桶。八十年代末,金堂才有两台用旧解放牌汽车改装的洒水车。“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职工分路段清扫街道,一把扫帚、一辆手推车就是我们的标配。我那时负责收垃圾桶,每到一处就搬起垃圾桶往车上倾倒,尘土飞扬,异味扑鼻,特别是夏天,蚊蝇满天飞,老鼠到处窜”。刘祥冲回忆起当年的工作场景。“后面,我又被安排开垃圾清运车,车子密封性很差,不仅臭气熏天还要漏臭水,去垃圾填埋场的道路都是油腻腻的,有几次,差点出了事故。” 刘祥冲说起市场化之前的工作还是十分感慨。

      自2011年,金堂县环卫作业开始大规模的市场化运作。扫地车、洒水车、垃圾收运车、冲洗车等环卫机械化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不但大幅减轻了劳动强度,也大大提高了清扫效率。

      近年来,金堂县扎实开展“厕所革命”,环卫公厕24小时开放,市民可以通过找公厕App轻松找到附近公厕,并且有免费的擦拭纸、卫生纸和洗手液。为了方便商户倾倒垃圾,实现垃圾不落地,创新“上门收运+微信预约”模式,并配备专门收运餐厨垃圾的车辆。

      说起二十多年的环卫工作经历,最让刘祥冲感慨的是,环卫工人得到越来越多的理解和尊重。近年来,社会各界在各方面给予环卫工人诸多关怀,每年一次的免费体检,设施齐全的环卫工人休息室,炎炎夏日提供的免费冰箱、防暑降温物品,端午、中秋、新年等传统节日发放粽子、月饼等简单节日慰问品……特别是每年的10月26日被设立为环卫工人节,社会各界都表达出对“城市美容师”的关注、关爱和尊重。在一代代环卫工人的点滴努力下,城市越来越整洁美丽,环卫工人也越来越有归属感和成就感。

      每一座城市,都有他们的身影;每一个角落,都有他们的足迹。他们起早贪黑、春斗细雨、夏顶烈日、秋迎寒风、冬战严寒,他们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部分,城市不能没有他们。

    古良红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魅力西部
  • /

    听他们讲城市管理故事

    2019-10-25 16:31:46

    从1949年到2019年,70年栉风沐雨、70年峥嵘岁月、70年铸就辉煌。时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采访了两名成都市金堂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的老员工,跟随他们的讲述追忆20年前的金堂城市面貌,体会城市管理的发展变迁。

      城管执法

      从“粗放式”到“精细化”

      钟凯,自2007年进入执法大队,至今一直坚守在执法一线。从步行巡查到“数字城管”的运用,从“以罚代管”到“服务为主”的进步,从“粗放式”到“精细化”的改变,他亲历了成都市金堂县城市管理的发展变迁。

      二十世纪初,金堂县的城市管理面积是现在的三角洲、复兴街、文化街等老城片区,新城片区还只延伸到泰吉街。“当时由于街道狭窄,占道经营人数多,县城显得拥挤不堪。整个单位的装备就一部固定电话、一个偏三轮和一辆其他单位淘汰的面包车,我们20多个城管队员,每天步行巡查,收取占道费,管理人力黑三轮,一天下来人都累趴了。”钟凯为我们描述了当年的城市管理工作。“当时我们虽然有统一的着装,但质量很差,夏天出汗后衣服还褪色、起皱。”2017年,全国统一了执法服装,分别为短袖制式衬衫套装、长袖制式衬衫套装、春秋常服、春秋夹克式执勤服和防寒大衣5套。服装及标志标识统一使用“城市管理执法”字样,亮明了着装队伍的身份,展现了城管执法人员的良好风貌。

      如今,城市管理迈入“数字城管”时代,“多功能执法记录仪”已经成为一线队员的标配。“多功能执法仪集拍照、摄像等功能于一体,明显提高了我们的执法效率,也规范了执法方式,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市民群众的支持理解”钟凯说。为了解决城管执法强制力弱、街面执法力量不足、部门执法力量分散的问题,2018年,金堂县城管局以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为契机,创新提出“城管+公安”联勤执法模式,由城管和公安共同负责街面市容秩序、交通秩序管理,着力解决城管执法保障力弱、公安街面巡查警力不足等问题。

      2019年,金堂县城管局更名为金堂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整合了水务、规划、环保、公安等328项执法职能,名称的改变也标志着原本的城市管理工作要更加侧重综合执法职能。

      环卫工作

      从“清道夫”到“美容师”

      刘祥冲,从1997年加入环卫队伍以来,收过垃圾,开过洒水车、垃圾清运车,至今一直从事环卫工作。提起环卫工作的变化,刘祥冲感慨地说:“环卫设施日趋完善,清扫保洁日益精细,城市环境越来越美。”

      上世纪六十年代,环卫所被称为“粪管会”,环卫工的工作条件十分清苦,推着一辆手推车,摇着铃铛满大街的收粪桶。八十年代末,金堂才有两台用旧解放牌汽车改装的洒水车。“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职工分路段清扫街道,一把扫帚、一辆手推车就是我们的标配。我那时负责收垃圾桶,每到一处就搬起垃圾桶往车上倾倒,尘土飞扬,异味扑鼻,特别是夏天,蚊蝇满天飞,老鼠到处窜”。刘祥冲回忆起当年的工作场景。“后面,我又被安排开垃圾清运车,车子密封性很差,不仅臭气熏天还要漏臭水,去垃圾填埋场的道路都是油腻腻的,有几次,差点出了事故。” 刘祥冲说起市场化之前的工作还是十分感慨。

      自2011年,金堂县环卫作业开始大规模的市场化运作。扫地车、洒水车、垃圾收运车、冲洗车等环卫机械化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不但大幅减轻了劳动强度,也大大提高了清扫效率。

      近年来,金堂县扎实开展“厕所革命”,环卫公厕24小时开放,市民可以通过找公厕App轻松找到附近公厕,并且有免费的擦拭纸、卫生纸和洗手液。为了方便商户倾倒垃圾,实现垃圾不落地,创新“上门收运+微信预约”模式,并配备专门收运餐厨垃圾的车辆。

      说起二十多年的环卫工作经历,最让刘祥冲感慨的是,环卫工人得到越来越多的理解和尊重。近年来,社会各界在各方面给予环卫工人诸多关怀,每年一次的免费体检,设施齐全的环卫工人休息室,炎炎夏日提供的免费冰箱、防暑降温物品,端午、中秋、新年等传统节日发放粽子、月饼等简单节日慰问品……特别是每年的10月26日被设立为环卫工人节,社会各界都表达出对“城市美容师”的关注、关爱和尊重。在一代代环卫工人的点滴努力下,城市越来越整洁美丽,环卫工人也越来越有归属感和成就感。

      每一座城市,都有他们的身影;每一个角落,都有他们的足迹。他们起早贪黑、春斗细雨、夏顶烈日、秋迎寒风、冬战严寒,他们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部分,城市不能没有他们。

    古良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