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0 14:02:21 来源:西部经济网
12月19日,眉山市东坡区第八届水稻“一优两高”生产竞赛总结表扬大会在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举行,124位种粮业主带米上“擂台”,同“锅”竞技,米味飘香。
“米质好的大米透明度高,煮熟后香气浓郁、口感好。”现场评审团的专家评委经过“看、闻、尝”三步,按照品质40%、产量40%、效益10%、过程管理10%的评分规则,在评分表“米质”一栏里写下分数。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2名,优胜奖40名,“最高单产奖”1名。其中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种粮大户罗建敏种植的“麟两优华占”最终获得本次水稻“一优两高”生产竞赛一等奖,并获得奖励1.2万元。
据了解,2023年第八届水稻“一优两高”生产竞赛由东坡区人民政府联合市农业农村局、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主办。旨在以竞赛为平台,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水稻绿色、生态、高效发展为目标,以科技为支撑,通过在品种、品质、品牌方面寻求突破,做响“东坡大米”“永丰大米”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促进粮农增收,保障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连续8年开展水稻‘一优两高’生产竞赛,就是为了提高当地农民的种粮水平,让他们实现高产、优质和高效,进一步促进眉山地区整个水稻产业的发展。”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教授马均介绍。
近年来,东坡区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围绕“产业兴旺,高质高效”总体思路,创新推进“一二三”工作法,充分发挥“天府粮仓”永丰核心样板区示范引领作用,确保粮食产业发展高质高效,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搭建一个平台。东坡区作为水稻“一优两高”生产竞赛已连续8年优化创新,覆盖东坡区13个水稻主产镇,为稳粮增产增收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水稻“一优两高”技术集成及推广模式创新与应用项目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2023年农业农村情况交流第7期发布了《四川省眉山市:构建水稻“一优两高”1343模式助力粮食单产排名全省第一》,经验在全国推广,活动推广至眉山市开展。
——统筹两个依靠。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靠农业专家,也要靠广大农民。以马均教授为组长的专家团队从集中育秧、水稻优质高产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开展专题技术培训20次并全覆盖走访参赛业主,一对一开展田间技术指导服务100余次,不断提升业主水稻绿色、优质、高产、高效化生产技术和产加销订单化综合能力。今年测产有效户数124户,实现丰产丰收,最高亩产940.4公斤,平均产量达到历史新高758公斤/亩,水稻收购价格创下近年新高,种粮效益显著增加。
2023-12-20 14:02:21 来源:西部经济网
12月19日,眉山市东坡区第八届水稻“一优两高”生产竞赛总结表扬大会在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举行,124位种粮业主带米上“擂台”,同“锅”竞技,米味飘香。
“米质好的大米透明度高,煮熟后香气浓郁、口感好。”现场评审团的专家评委经过“看、闻、尝”三步,按照品质40%、产量40%、效益10%、过程管理10%的评分规则,在评分表“米质”一栏里写下分数。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2名,优胜奖40名,“最高单产奖”1名。其中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种粮大户罗建敏种植的“麟两优华占”最终获得本次水稻“一优两高”生产竞赛一等奖,并获得奖励1.2万元。
据了解,2023年第八届水稻“一优两高”生产竞赛由东坡区人民政府联合市农业农村局、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主办。旨在以竞赛为平台,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水稻绿色、生态、高效发展为目标,以科技为支撑,通过在品种、品质、品牌方面寻求突破,做响“东坡大米”“永丰大米”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促进粮农增收,保障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连续8年开展水稻‘一优两高’生产竞赛,就是为了提高当地农民的种粮水平,让他们实现高产、优质和高效,进一步促进眉山地区整个水稻产业的发展。”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教授马均介绍。
近年来,东坡区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围绕“产业兴旺,高质高效”总体思路,创新推进“一二三”工作法,充分发挥“天府粮仓”永丰核心样板区示范引领作用,确保粮食产业发展高质高效,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搭建一个平台。东坡区作为水稻“一优两高”生产竞赛已连续8年优化创新,覆盖东坡区13个水稻主产镇,为稳粮增产增收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水稻“一优两高”技术集成及推广模式创新与应用项目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2023年农业农村情况交流第7期发布了《四川省眉山市:构建水稻“一优两高”1343模式助力粮食单产排名全省第一》,经验在全国推广,活动推广至眉山市开展。
——统筹两个依靠。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靠农业专家,也要靠广大农民。以马均教授为组长的专家团队从集中育秧、水稻优质高产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开展专题技术培训20次并全覆盖走访参赛业主,一对一开展田间技术指导服务100余次,不断提升业主水稻绿色、优质、高产、高效化生产技术和产加销订单化综合能力。今年测产有效户数124户,实现丰产丰收,最高亩产940.4公斤,平均产量达到历史新高758公斤/亩,水稻收购价格创下近年新高,种粮效益显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