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四川德阳:产业扶贫托起幸福小康梦

    2020-12-11 17:13:35

      本网讯(记者 李鹏飞 文/图)12月10日,全国主流媒体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走进德阳活动进入到第二天。记者采访获悉,产业扶贫,在天府明珠德阳,创新走出多条路径,是大农业企业催化的“种粮大户”江贤俊,也可以是产业带动就业的王小云;是稻虾共养基地土地流转带来的红利,还可以是广汉高坪镇家庭农场创业园的创新实践。当然,德阳还有更多的“密码”,产业扶贫托起幸福小康梦。

      扶贫贷款助力项目启动 助贫困户当上“种粮大户”

      江贤俊是广汉市金鱼镇月湾村的农民,以往依靠在外务工赚钱。因为要照顾查出重度肺病的父亲以及残疾的母亲,他最终选择了回到金鱼镇月湾村务农。


      据江贤俊介绍,他们家有3亩多耕地,由于采用传统的种植技术,一年下来,根本无法存下钱。加上双亲的治疗费用,几年下来,以往的积蓄被掏一空。2014年,江贤俊一家被识别为贫困户。

      2016年,艾加农业流转了当地的土地,准备推行新型种植技术进行农业产业化种植,并在村里举办农民夜校。


      培训上,江贤俊学到了农业种植技术,产业规模化发展,更是深入他心。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当年每亩的收成比以往多100多块钱。尝到甜头的江贤俊,当年底,便在村里承包了100亩耕地,进行科学化种植。

      “没有本钱,我就去申请扶贫小额贷款。”江贤俊说,对农业产业发展有信心,源于艾加农业的示范带动效应,以及多年闯荡的经验和魄力。

      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几次遇到的农技和资金难题,都在政府和农头企业的助力下,得到解决。2018年,江贤俊成功脱贫。

      一百亩,一百二十亩,一百六十亩,两百亩。五年时间里,江贤俊不仅仅脱了贫,流转的土地面积,翻了一倍。


      12月10日,江贤俊的家庭农场,已经在准备着下一步的田间管理。库房内,停放着插秧机、旋耕机、播种机等近10台农业设备。一台粮食烘干机“矗立”,等待着下一次的丰收。

      2020年,将是江贤俊的丰收年。已经累计投资上百万元的他,不但还完了购置农业机械的款项,全年的毛收入,也预计能达到40余万元。


      江贤俊说,现在,他准备加盟当地的农业合作社联盟,利用村里农产品品牌逐步“成名”带来的优势,为让地里的粮食卖出更好价格。

      就业带来稳定收入 脱贫户想在城里买房

      创业脱贫的“江贤俊”凤毛菱角,就业脱贫的“王小云”们不在少数。12月10日,什邡市雪茄小镇内,脱贫户王小云,正在修理松散的板凳。

      王小云其实是一名水电工,修板凳的活,并不是他的分内事。“享受这里稳定的收入,能帮忙就多干一点。”

      懂得感恩的王小云,在2014被识别为贫困户。那一年,因为帮助亲戚拆房子摔伤腰部,家里失去劳动力,积蓄也都被用于治疗。

      2015年,在享受到诸多政策红利的情况下,王小云脱贫摘帽。巩固脱贫成果,雪茄小镇提供的就业岗位最为合适,2017年,王小云来到这里,负责水电工作。

      “腰伤基本恢复后,也去找了很多次工作,别人都不要我。”王小云介绍,其实能理解,都担心万一伤病复发负不起责。

      每月3000元,值班提供一日三餐,加上扶贫资金入股的分红,王小云年收入近4万元。这样的好光景,已经持续了3年。

      当问及存下钱想干点啥,王小云显得有些拘谨。最终,他还是禁不住吐露了自己的心声,想在什邡城里面买一套房子。“我会继续在这干,钱存够了,就去买房子。”

      产业扶贫的德阳“密码”  精准施策促增收

      在德阳,产业扶贫促增收,走出多条路径。其中,园区、基地的建设,起着关键作用,流转土地分红、园区企业用工,都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抓手。


      在广汉市高坪镇,稻虾共养产业园共占地5000亩。去年,该基地实现销售收入5500余万元,带动当地村民人均增收2500元,村集体实现经济收入50万元。金光村6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方淑兴,将自家土地1.6亩租给基地,每年获得租金1600元。

      德阳市把“六个精准”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各环节和全过程,突出抓好精准施策。通过产业扶贫促增收,建成扶贫产业园区144个、小微产业园1821个,发展新型经营主体1503个、扶贫龙头企业33家、扶贫车间18个、“三品一标”农产品466个,构建扶贫产业“五金”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4.7万户增收。

      同时,德阳还因村因户制定产业帮扶措施,今年新增扶贫小额信贷963户,发放贷款2599.24万元,支持贫困群众发展产业。

      据了解,德阳积极推进“三专一平台”建设,全市使用“四川扶贫”企业68家、用标产品149个、销售收入达12.7亿元。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四川德阳:产业扶贫托起幸福小康梦

    2020-12-11 17:13:35

      本网讯(记者 李鹏飞 文/图)12月10日,全国主流媒体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走进德阳活动进入到第二天。记者采访获悉,产业扶贫,在天府明珠德阳,创新走出多条路径,是大农业企业催化的“种粮大户”江贤俊,也可以是产业带动就业的王小云;是稻虾共养基地土地流转带来的红利,还可以是广汉高坪镇家庭农场创业园的创新实践。当然,德阳还有更多的“密码”,产业扶贫托起幸福小康梦。

      扶贫贷款助力项目启动 助贫困户当上“种粮大户”

      江贤俊是广汉市金鱼镇月湾村的农民,以往依靠在外务工赚钱。因为要照顾查出重度肺病的父亲以及残疾的母亲,他最终选择了回到金鱼镇月湾村务农。


      据江贤俊介绍,他们家有3亩多耕地,由于采用传统的种植技术,一年下来,根本无法存下钱。加上双亲的治疗费用,几年下来,以往的积蓄被掏一空。2014年,江贤俊一家被识别为贫困户。

      2016年,艾加农业流转了当地的土地,准备推行新型种植技术进行农业产业化种植,并在村里举办农民夜校。


      培训上,江贤俊学到了农业种植技术,产业规模化发展,更是深入他心。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当年每亩的收成比以往多100多块钱。尝到甜头的江贤俊,当年底,便在村里承包了100亩耕地,进行科学化种植。

      “没有本钱,我就去申请扶贫小额贷款。”江贤俊说,对农业产业发展有信心,源于艾加农业的示范带动效应,以及多年闯荡的经验和魄力。

      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几次遇到的农技和资金难题,都在政府和农头企业的助力下,得到解决。2018年,江贤俊成功脱贫。

      一百亩,一百二十亩,一百六十亩,两百亩。五年时间里,江贤俊不仅仅脱了贫,流转的土地面积,翻了一倍。


      12月10日,江贤俊的家庭农场,已经在准备着下一步的田间管理。库房内,停放着插秧机、旋耕机、播种机等近10台农业设备。一台粮食烘干机“矗立”,等待着下一次的丰收。

      2020年,将是江贤俊的丰收年。已经累计投资上百万元的他,不但还完了购置农业机械的款项,全年的毛收入,也预计能达到40余万元。


      江贤俊说,现在,他准备加盟当地的农业合作社联盟,利用村里农产品品牌逐步“成名”带来的优势,为让地里的粮食卖出更好价格。

      就业带来稳定收入 脱贫户想在城里买房

      创业脱贫的“江贤俊”凤毛菱角,就业脱贫的“王小云”们不在少数。12月10日,什邡市雪茄小镇内,脱贫户王小云,正在修理松散的板凳。

      王小云其实是一名水电工,修板凳的活,并不是他的分内事。“享受这里稳定的收入,能帮忙就多干一点。”

      懂得感恩的王小云,在2014被识别为贫困户。那一年,因为帮助亲戚拆房子摔伤腰部,家里失去劳动力,积蓄也都被用于治疗。

      2015年,在享受到诸多政策红利的情况下,王小云脱贫摘帽。巩固脱贫成果,雪茄小镇提供的就业岗位最为合适,2017年,王小云来到这里,负责水电工作。

      “腰伤基本恢复后,也去找了很多次工作,别人都不要我。”王小云介绍,其实能理解,都担心万一伤病复发负不起责。

      每月3000元,值班提供一日三餐,加上扶贫资金入股的分红,王小云年收入近4万元。这样的好光景,已经持续了3年。

      当问及存下钱想干点啥,王小云显得有些拘谨。最终,他还是禁不住吐露了自己的心声,想在什邡城里面买一套房子。“我会继续在这干,钱存够了,就去买房子。”

      产业扶贫的德阳“密码”  精准施策促增收

      在德阳,产业扶贫促增收,走出多条路径。其中,园区、基地的建设,起着关键作用,流转土地分红、园区企业用工,都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抓手。


      在广汉市高坪镇,稻虾共养产业园共占地5000亩。去年,该基地实现销售收入5500余万元,带动当地村民人均增收2500元,村集体实现经济收入50万元。金光村6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方淑兴,将自家土地1.6亩租给基地,每年获得租金1600元。

      德阳市把“六个精准”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各环节和全过程,突出抓好精准施策。通过产业扶贫促增收,建成扶贫产业园区144个、小微产业园1821个,发展新型经营主体1503个、扶贫龙头企业33家、扶贫车间18个、“三品一标”农产品466个,构建扶贫产业“五金”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4.7万户增收。

      同时,德阳还因村因户制定产业帮扶措施,今年新增扶贫小额信贷963户,发放贷款2599.24万元,支持贫困群众发展产业。

      据了解,德阳积极推进“三专一平台”建设,全市使用“四川扶贫”企业68家、用标产品149个、销售收入达12.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