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四川绵竹:产业活力集聚地 美丽幸福宜居城

    2023-12-27 17:23:52 来源:西部经济网

      本网讯(徐兴铧 记者 高明山 李鹏飞)2023年,绵竹推动全市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总体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美酒名城”活力涌动,“画境绵竹”生机勃勃。


      产业绵竹:经济发展方兴未艾
      今年以来,锚定13项重点目标、69项重点任务,绵竹配套出台了“推动一季度良好开局18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助力实体经济增添新动能、形成新优势。尽心尽力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连续26年召开“6·26”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全年新增减税降费3。25亿元、惠及市场主体3。1万户,兑现各类财政奖补资金2。92亿元;“银政会企”融资快车向2100余户小微市场主体授信10亿余元,提供贷款融资6亿余元;纵深推进“千人联千企”工作,解决企业生产、融资等“急难愁盼”问题 121 个,“一企一策”推动50户重点企业稳产达产、向高而攀。绵竹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考评中位列重点开发区县第6位,较上年上升1位。
      以招商引资大突破积聚发展新动力,2023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5个,协议总投资544。98亿元,其中新引进百亿级项目3个,江苏恩泰科技高性能水处理膜产业基地项目落地开工。52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过100亿元,四川能投3万吨基础锂盐等26个年度新开工项目如期开工,剑南春大唐国酒生态园(二期)酿酒工程谷壳清蒸车间开始试运行,川发龙蟒年产2万吨磷酸铁锂装置投料试生产。

      聚焦四大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7。7%,工业投资总量、利税总额均居德阳前列,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4家。组建绵竹酒业集团,成功举办2023首届四川国际美酒博览会系列活动,使得“中国美酒名城”成为城市名片。承办“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2023中国(德阳)资源化工绿色发展大会,与中国化工学会共建“会地联合创新中心”。绵竹高新区成功申报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55亿元、居德阳第一。剑南春、致远锂业、盛泉钢铁、龙佰四川钛业4家企业入选“2023四川民营企业100强”,上榜数量、营业总收入均居德阳第一。争取上级科技创新项目 21 项,高新技术企业增至45 家,专精特新企业增至 23 家,绵竹高新区获批全省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示范区。


      宜居绵竹:区域环境欣欣向荣
      新城拓展与旧城更新双向发力。2023年,绵竹新建和改造城市供水管网54公里、雨污分流管网28公里,改造城乡燃气管网255公里,第六水厂正式向汉旺片区和城区供水。积极破解“停车难”“充电难”,新增潮汐和临街停车位1064个,公共充电桩达到310个。城区新增绿地9万平方米,马尾河生态公园将在春节前全面亮相。硬化农村道路32公里,群众出行回家的路更加安全便捷。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47个、完工74个,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610套,实施棚户区改造2481户,城东城中村二期、德阿产业园、孝德镇等2200余套安置房加快建设。2023年,绵竹入选首批省级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
      城市烟火气持续升腾。总投资8亿元的仟坤旭辉广场商业综合体暨洲际假日酒店项目正式签约,实现绵竹10万平方米量级商业综合体“零的突破”。投放各类政企惠民消费券1000余万元,打造美酒音乐节等消费新热点,培育仟坤水街、安国里特色商业街等消费新场景,城市夜经济活力加速释放。做深做实电子商务进农村“国家示范”,发布“竹臻美”区域公共品牌商品60个。邮政快递业务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全市邮政快递量突破2800万件、增长12。9%。服务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增长,第三产业呈现加速恢复态势。

      区域协同形成新格局。川青铁路(成都东至镇江关段)通车运营,绵竹正式接入全国高铁网。立足打造大九寨旅游环线和成都平原进出大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加快建设立体交通网络。与成都市武侯区签订《区域合作协议》,以共建新材料产业园区为核心开展全面交流合作。


      幸福绵竹:美好生活触手可及
      优质教育提能增速。全市新增学前教育普惠性学位1440个,建立川师绵竹附中、附小博士工作站,14所学校(幼儿园)与成都名校结对共建。新增省级示范性幼儿园、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领航校、乡村温馨学校各2所,其中3所学校被评为德阳市“头雁计划”示范引领学校,中考A等率超德阳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南轩中学入选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绵竹中学获评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全市高考本科上线率超德阳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绵竹职业中学酿酒专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加快推进,开展德阳市首批“职普融通”试点,探索打通优质升学“双通道”。
      全民健康提质增效。市中医医院新院区住院楼主体完工,市人民医院第二住院楼全面竣工、通过“三甲”医院创建现场评审;启动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132家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实现全覆盖;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面实施“挂一次号管三天”服务,完成慢性病及社会影响因素状况调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连续九年排名德阳第一。

      社会保障提级升温。开发公益性岗位850个,城镇新增就业6200人,在德阳率先实现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合署办公、一体运行、一窗受理”。推进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全民参保,设立第三方医保服务站22个;成功创建第十一届“双拥模范城”,推出退役军人优待项目120个,服务体系建设经验被退役军人事务部推广。做好分层分类社会兜底保障,1。2万余名困难病患、1。3万余名儿童、1。7万余名残疾人得到救助和关怀,为5。7万余名70岁以上老人购买意外险。完成低保“提标扩面”,城乡低保标准分别由700元、520元(每人每月)提高到790元和625元(每人每月),低保人口占比提高至3。78%。“健康敲门行动”有效服务3100余名孤寡、留守等特殊困难老人,为260户失能老人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开办老年人助餐点8个;建成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50个。


      生态绵竹:山水田园如入画境
      《绵竹九顶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1-2035年)》通过省政府批复,天府冰雪运动项目转入实质性建设阶段。《环龙门山旅游带发展规划》编制出炉,启动龙门之巅1号公路、百里半山森林步道建设,沿山22个景区景点将由此串珠成链,“龙门好山”正加快转化为“金山银山”。“年画村-年俗村-清平-麓棠”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年画博物馆成为国家非遗保护单位,“孝德-剑南”连片区域纳入省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双试点”,杜甫诗酒文化博览园入选四川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2023年,绵竹在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中排名第53位、位列天府旅游名县年度考评全省十强。
      2023年,绵竹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全省排名上升,4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100%。磷钛石膏综合利用取得多项新进展,全市土壤环境风险总体可控。以“林长+”模式助推林长制走深走实,完成营造林3万余亩,百余只川金丝猴种群首现小木岭,野生大熊猫连续五年“出镜打卡”,市国有林场被评为全国十佳林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8平方公里,大批迁徙候鸟过境绵竹越冬,沱江上游生态屏障更加坚实牢固。

      牢记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绵竹完成年度粮食生产和生猪出栏目标任务,创建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2个。新建成高标准农田2。1万亩、新开工1。65万亩,优化改造农业种植园3675亩,开展4000亩细碎田块整治试点。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中欧智慧农业园启动筹建工作,剑南粮油园区上榜“省级三星”,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经验入选全国十大县级典型案例。持续推进实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5+2”提升工程,新增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3个、德阳市乡村振兴示范镇1个、示范村4个。


      善治绵竹:“为民之城”和谐安宁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绵竹紧盯群众“最关注的事”“最烦心的事”,凝聚治理合力、营造为民之城,有力保障了社会大局稳定、城乡运行安全、群众生活安宁。
      2023年,829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无差别或分领域“一窗通办”,打造24小时“政务服务超市”点位20个,“一网通办”工作获评全省先进。为102户企业配备产业助理,社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时限缩减至31个工作日,刷新了“绵竹行审速度”。市场主体开办“零成本·一日办”“零成本·直通车”服务不断优化。
      同时,打造智慧平安小区113个,刑事和治安案件发案数持续下降,刑事案件破案率同比增加7。6个百分点,电信诈骗案件数下降23。3%。全年未发生森林火灾和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创成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实施一批防洪治理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X波段雷达站建成运行,成功应对3轮强降雨和11次地灾风险预警,临时转移安置群众1。3万余人次,实现汛期“三零”目标。基层市场监管局(所)“两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新市、九龙市场监管所获评全国首批“五星所”。

      2023年,绵竹新增省级枫桥单位3个,九龙镇入选全国104个“枫桥式工作法”单位。新市镇石虎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玉泉镇涌泉村入选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推动个私协自治共治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成功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人民至上理念 绵茂公路主题展馆”建成开馆,全方位展示德阿两地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和大国工程背后的国家力量。


      奋进绵竹: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绵竹上下踔厉奋发、跨越提升的奋进之年。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绵竹上下将深入践行德阳市委“四五五六”发展总思路和绵竹市委“三五三三”发展思路,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全市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抓工业强市,在延链强链中提升能级、塑造优势。突出制造业实体经济主体地位,以产业存量倍增和增量突破为主线,大力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创新升级,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800亿元以上;
      --抓三产突破,在集成项目中推陈出新、提质增效。加快构建丰富多元的服务业体系,不断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改善消费需求,加快建设重大文旅项目,吸引更多游客驻足停留,聚人气、汇商气、添财气;
      --抓城乡融合,在协调推进中缩小差距、再创新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做精城市、建美乡村,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不断提升全体市民归属感、获得感、荣誉感;
      --抓开放创新,在深化拓展中积蓄动力、赋能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各类资源要素更广泛汇聚、更高效运用,让现代化新绵竹建设的动力更足、活力更强;
      --抓公共服务,在回应期盼中增进福祉、惠及民生。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财政支出中民生投入占比不减少,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激情斗志,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加快建设三个千亿产业园区、挤进全国百强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绵竹而不懈奋斗!”这是绵竹的发展蓝图和奋斗目标,也是绵竹儿女共同的心声。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绵竹市委宣传部供图)

    编辑丨马工枚 责编丨陶岚

    校对丨张天一 审核丨李国华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四川绵竹:产业活力集聚地 美丽幸福宜居城

    2023-12-27 17:23:52 来源:西部经济网

      本网讯(徐兴铧 记者 高明山 李鹏飞)2023年,绵竹推动全市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总体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美酒名城”活力涌动,“画境绵竹”生机勃勃。


      产业绵竹:经济发展方兴未艾
      今年以来,锚定13项重点目标、69项重点任务,绵竹配套出台了“推动一季度良好开局18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助力实体经济增添新动能、形成新优势。尽心尽力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连续26年召开“6·26”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全年新增减税降费3。25亿元、惠及市场主体3。1万户,兑现各类财政奖补资金2。92亿元;“银政会企”融资快车向2100余户小微市场主体授信10亿余元,提供贷款融资6亿余元;纵深推进“千人联千企”工作,解决企业生产、融资等“急难愁盼”问题 121 个,“一企一策”推动50户重点企业稳产达产、向高而攀。绵竹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考评中位列重点开发区县第6位,较上年上升1位。
      以招商引资大突破积聚发展新动力,2023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5个,协议总投资544。98亿元,其中新引进百亿级项目3个,江苏恩泰科技高性能水处理膜产业基地项目落地开工。52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过100亿元,四川能投3万吨基础锂盐等26个年度新开工项目如期开工,剑南春大唐国酒生态园(二期)酿酒工程谷壳清蒸车间开始试运行,川发龙蟒年产2万吨磷酸铁锂装置投料试生产。

      聚焦四大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7。7%,工业投资总量、利税总额均居德阳前列,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4家。组建绵竹酒业集团,成功举办2023首届四川国际美酒博览会系列活动,使得“中国美酒名城”成为城市名片。承办“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2023中国(德阳)资源化工绿色发展大会,与中国化工学会共建“会地联合创新中心”。绵竹高新区成功申报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55亿元、居德阳第一。剑南春、致远锂业、盛泉钢铁、龙佰四川钛业4家企业入选“2023四川民营企业100强”,上榜数量、营业总收入均居德阳第一。争取上级科技创新项目 21 项,高新技术企业增至45 家,专精特新企业增至 23 家,绵竹高新区获批全省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示范区。


      宜居绵竹:区域环境欣欣向荣
      新城拓展与旧城更新双向发力。2023年,绵竹新建和改造城市供水管网54公里、雨污分流管网28公里,改造城乡燃气管网255公里,第六水厂正式向汉旺片区和城区供水。积极破解“停车难”“充电难”,新增潮汐和临街停车位1064个,公共充电桩达到310个。城区新增绿地9万平方米,马尾河生态公园将在春节前全面亮相。硬化农村道路32公里,群众出行回家的路更加安全便捷。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47个、完工74个,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610套,实施棚户区改造2481户,城东城中村二期、德阿产业园、孝德镇等2200余套安置房加快建设。2023年,绵竹入选首批省级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
      城市烟火气持续升腾。总投资8亿元的仟坤旭辉广场商业综合体暨洲际假日酒店项目正式签约,实现绵竹10万平方米量级商业综合体“零的突破”。投放各类政企惠民消费券1000余万元,打造美酒音乐节等消费新热点,培育仟坤水街、安国里特色商业街等消费新场景,城市夜经济活力加速释放。做深做实电子商务进农村“国家示范”,发布“竹臻美”区域公共品牌商品60个。邮政快递业务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全市邮政快递量突破2800万件、增长12。9%。服务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增长,第三产业呈现加速恢复态势。

      区域协同形成新格局。川青铁路(成都东至镇江关段)通车运营,绵竹正式接入全国高铁网。立足打造大九寨旅游环线和成都平原进出大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加快建设立体交通网络。与成都市武侯区签订《区域合作协议》,以共建新材料产业园区为核心开展全面交流合作。


      幸福绵竹:美好生活触手可及
      优质教育提能增速。全市新增学前教育普惠性学位1440个,建立川师绵竹附中、附小博士工作站,14所学校(幼儿园)与成都名校结对共建。新增省级示范性幼儿园、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领航校、乡村温馨学校各2所,其中3所学校被评为德阳市“头雁计划”示范引领学校,中考A等率超德阳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南轩中学入选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绵竹中学获评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全市高考本科上线率超德阳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绵竹职业中学酿酒专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加快推进,开展德阳市首批“职普融通”试点,探索打通优质升学“双通道”。
      全民健康提质增效。市中医医院新院区住院楼主体完工,市人民医院第二住院楼全面竣工、通过“三甲”医院创建现场评审;启动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132家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实现全覆盖;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面实施“挂一次号管三天”服务,完成慢性病及社会影响因素状况调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连续九年排名德阳第一。

      社会保障提级升温。开发公益性岗位850个,城镇新增就业6200人,在德阳率先实现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合署办公、一体运行、一窗受理”。推进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全民参保,设立第三方医保服务站22个;成功创建第十一届“双拥模范城”,推出退役军人优待项目120个,服务体系建设经验被退役军人事务部推广。做好分层分类社会兜底保障,1。2万余名困难病患、1。3万余名儿童、1。7万余名残疾人得到救助和关怀,为5。7万余名70岁以上老人购买意外险。完成低保“提标扩面”,城乡低保标准分别由700元、520元(每人每月)提高到790元和625元(每人每月),低保人口占比提高至3。78%。“健康敲门行动”有效服务3100余名孤寡、留守等特殊困难老人,为260户失能老人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开办老年人助餐点8个;建成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50个。


      生态绵竹:山水田园如入画境
      《绵竹九顶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1-2035年)》通过省政府批复,天府冰雪运动项目转入实质性建设阶段。《环龙门山旅游带发展规划》编制出炉,启动龙门之巅1号公路、百里半山森林步道建设,沿山22个景区景点将由此串珠成链,“龙门好山”正加快转化为“金山银山”。“年画村-年俗村-清平-麓棠”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年画博物馆成为国家非遗保护单位,“孝德-剑南”连片区域纳入省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双试点”,杜甫诗酒文化博览园入选四川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2023年,绵竹在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中排名第53位、位列天府旅游名县年度考评全省十强。
      2023年,绵竹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全省排名上升,4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100%。磷钛石膏综合利用取得多项新进展,全市土壤环境风险总体可控。以“林长+”模式助推林长制走深走实,完成营造林3万余亩,百余只川金丝猴种群首现小木岭,野生大熊猫连续五年“出镜打卡”,市国有林场被评为全国十佳林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8平方公里,大批迁徙候鸟过境绵竹越冬,沱江上游生态屏障更加坚实牢固。

      牢记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绵竹完成年度粮食生产和生猪出栏目标任务,创建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2个。新建成高标准农田2。1万亩、新开工1。65万亩,优化改造农业种植园3675亩,开展4000亩细碎田块整治试点。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中欧智慧农业园启动筹建工作,剑南粮油园区上榜“省级三星”,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经验入选全国十大县级典型案例。持续推进实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5+2”提升工程,新增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3个、德阳市乡村振兴示范镇1个、示范村4个。


      善治绵竹:“为民之城”和谐安宁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绵竹紧盯群众“最关注的事”“最烦心的事”,凝聚治理合力、营造为民之城,有力保障了社会大局稳定、城乡运行安全、群众生活安宁。
      2023年,829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无差别或分领域“一窗通办”,打造24小时“政务服务超市”点位20个,“一网通办”工作获评全省先进。为102户企业配备产业助理,社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时限缩减至31个工作日,刷新了“绵竹行审速度”。市场主体开办“零成本·一日办”“零成本·直通车”服务不断优化。
      同时,打造智慧平安小区113个,刑事和治安案件发案数持续下降,刑事案件破案率同比增加7。6个百分点,电信诈骗案件数下降23。3%。全年未发生森林火灾和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创成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实施一批防洪治理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X波段雷达站建成运行,成功应对3轮强降雨和11次地灾风险预警,临时转移安置群众1。3万余人次,实现汛期“三零”目标。基层市场监管局(所)“两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新市、九龙市场监管所获评全国首批“五星所”。

      2023年,绵竹新增省级枫桥单位3个,九龙镇入选全国104个“枫桥式工作法”单位。新市镇石虎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玉泉镇涌泉村入选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推动个私协自治共治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成功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人民至上理念 绵茂公路主题展馆”建成开馆,全方位展示德阿两地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和大国工程背后的国家力量。


      奋进绵竹: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绵竹上下踔厉奋发、跨越提升的奋进之年。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绵竹上下将深入践行德阳市委“四五五六”发展总思路和绵竹市委“三五三三”发展思路,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全市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抓工业强市,在延链强链中提升能级、塑造优势。突出制造业实体经济主体地位,以产业存量倍增和增量突破为主线,大力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创新升级,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800亿元以上;
      --抓三产突破,在集成项目中推陈出新、提质增效。加快构建丰富多元的服务业体系,不断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改善消费需求,加快建设重大文旅项目,吸引更多游客驻足停留,聚人气、汇商气、添财气;
      --抓城乡融合,在协调推进中缩小差距、再创新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做精城市、建美乡村,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不断提升全体市民归属感、获得感、荣誉感;
      --抓开放创新,在深化拓展中积蓄动力、赋能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各类资源要素更广泛汇聚、更高效运用,让现代化新绵竹建设的动力更足、活力更强;
      --抓公共服务,在回应期盼中增进福祉、惠及民生。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财政支出中民生投入占比不减少,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激情斗志,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加快建设三个千亿产业园区、挤进全国百强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绵竹而不懈奋斗!”这是绵竹的发展蓝图和奋斗目标,也是绵竹儿女共同的心声。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绵竹市委宣传部供图)

    编辑丨马工枚 责编丨陶岚

    校对丨张天一 审核丨李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