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7 22:40:18 来源:西部经济网
眼下,正是冬季蔬菜争“鲜”上市的好时节。在四川绵竹广袤的田间地头,各种时令蔬菜长势喜人,三五成群的菜农抢抓晴好天气,忙着采收、装运,及时发往各大商超及蔬菜批发市场,丰富市民的冬季菜篮子,奏响了新一年田间“增收曲”。
1月6日上午10点,记者在富新镇广西村邓云华的蔬菜种植基地看到,接连成片的白菜郁郁葱葱,30余名村民分散在田间各个角落,忙着收割、分拣,丰收的喜悦扑面而来。在不远处的公路旁,停放着几辆运输车,工人正在打包装车。
“我种植了70多亩蔬菜,其中白菜30多亩,上海青30多亩。白菜从今年1月初开始采收,亩产能达到8吨,我们平均每天大概采收40吨,上海青预计2月初开始采收。由于近期蔬菜行情不错,村民采收的积极性很高,收入也相当可观。”邓云华告诉记者,他们种植的蔬菜质量好、品质高,每天来往的客商络绎不绝。
过去,广西村大多数菜农靠零散种植销售,效益较低。如今,该村种植大户积极抱团发展,形成“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种植发展模式。每天,当地的村民现场采摘销售,保证了蔬菜的新鲜,“订单式”销售也不用担心蔬菜卖不出去的问题,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上午11点,记者走进什地镇红社村张宗芬的蔬菜种植基地,只见连片的豌豆尖翠绿新鲜,生机勃勃。村民们熟练地采摘、装框,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一大早就出门了,在家门口务工,既能挣到工钱,又能照看家里。新的一年,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村民李大爷说。
“我种植了30多亩豌豆尖,已经采摘第四批了,主要销到成都、绵阳等市场,收益还算不错。2月初,田里的钢葱、菜头也将陆续进入采收期,进一步丰富市民的菜篮子。”由于蔬菜种植需要大量人工,张宗芬给周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也带动了更多人发展农业产业。
近期,随着寒潮及低温天气的到来,什地镇积极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种植户提供科学的种植技术指导,进一步提升蔬菜的产量和质量,确保冬季菜篮子供应充足。
近年来,绵竹市深入挖掘“土”资源,放大“特”优势,通过建基地、延链条、育集群、树品牌,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地理气候优势条件,大力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的蔬菜产业。同时,丰富种植品种,畅通产销渠道,有效延长蔬菜供应和销售时间,逐步走出了一条发展蔬菜种植、振兴乡村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记者 高明山 李鹏飞 通讯员 周韵 尹翔
2025-01-07 22:40:18 来源:西部经济网
眼下,正是冬季蔬菜争“鲜”上市的好时节。在四川绵竹广袤的田间地头,各种时令蔬菜长势喜人,三五成群的菜农抢抓晴好天气,忙着采收、装运,及时发往各大商超及蔬菜批发市场,丰富市民的冬季菜篮子,奏响了新一年田间“增收曲”。
1月6日上午10点,记者在富新镇广西村邓云华的蔬菜种植基地看到,接连成片的白菜郁郁葱葱,30余名村民分散在田间各个角落,忙着收割、分拣,丰收的喜悦扑面而来。在不远处的公路旁,停放着几辆运输车,工人正在打包装车。
“我种植了70多亩蔬菜,其中白菜30多亩,上海青30多亩。白菜从今年1月初开始采收,亩产能达到8吨,我们平均每天大概采收40吨,上海青预计2月初开始采收。由于近期蔬菜行情不错,村民采收的积极性很高,收入也相当可观。”邓云华告诉记者,他们种植的蔬菜质量好、品质高,每天来往的客商络绎不绝。
过去,广西村大多数菜农靠零散种植销售,效益较低。如今,该村种植大户积极抱团发展,形成“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种植发展模式。每天,当地的村民现场采摘销售,保证了蔬菜的新鲜,“订单式”销售也不用担心蔬菜卖不出去的问题,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上午11点,记者走进什地镇红社村张宗芬的蔬菜种植基地,只见连片的豌豆尖翠绿新鲜,生机勃勃。村民们熟练地采摘、装框,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一大早就出门了,在家门口务工,既能挣到工钱,又能照看家里。新的一年,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村民李大爷说。
“我种植了30多亩豌豆尖,已经采摘第四批了,主要销到成都、绵阳等市场,收益还算不错。2月初,田里的钢葱、菜头也将陆续进入采收期,进一步丰富市民的菜篮子。”由于蔬菜种植需要大量人工,张宗芬给周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也带动了更多人发展农业产业。
近期,随着寒潮及低温天气的到来,什地镇积极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种植户提供科学的种植技术指导,进一步提升蔬菜的产量和质量,确保冬季菜篮子供应充足。
近年来,绵竹市深入挖掘“土”资源,放大“特”优势,通过建基地、延链条、育集群、树品牌,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地理气候优势条件,大力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的蔬菜产业。同时,丰富种植品种,畅通产销渠道,有效延长蔬菜供应和销售时间,逐步走出了一条发展蔬菜种植、振兴乡村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记者 高明山 李鹏飞 通讯员 周韵 尹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