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一地一策 筑牢农业发展“耕”基

    2024-12-27 15:56:35 来源:西部经济网

    近年来,巴州区坚持并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因地制宜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紧紧按照“田成方、路成行、渠成网、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根据当地实际需求,特色化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筑牢产业振兴“耕”基。

    在水宁寺镇火烽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施工现场,空旷的田野里机器轰鸣,数台挖掘机正有条不紊地对220余亩“小田”“散田”进行田型调整施工,昔日零散的“小田”逐步变成地块平整、道路互连、沟渠通畅的“大田”。“原来我有三块小田,都高低不平,导致机器都无法耕作。”水宁寺镇火烽村村民王安平说:“现在高标准农田一建设,原来的三个小田连成了一块大田,土地平整了、面积也增大了,也确实对我们老百姓增加了不少的实惠。”

    据了解,正在加紧实施的是2024年巴州区财政转移支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全区2个乡镇7个村社,建设规模达7000亩,包含地块整治、灌溉沟渠建设、管网建设、道路硬化等内容,推动农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该项目业主单位代表杨懿川介绍:“我们通过成立指挥部,分片区实施监控管理,抓好质量把控,做好安全防范,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处理,高效推进项目实施,致力于打造质量有保障、安全可靠的惠民工程。”

    近年来,巴州区紧紧围绕“能排能灌、宜机耕种、生态友好”的建设目标,积极探索丘陵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模式,在“改大”“改水”“改路”“改土”上下功夫,坚持整乡整村连片推进。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0余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的52.6%。

    “我们结合深丘地区地块分散、台位高差较大的地貌特点,以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为规范,打破承包界限,将零星田块建成5亩以上的规范田块。同时配套建设路网、水网、渠网,确保高标准农田区宜机化率达90%以上,确保灌溉保障率达80%以上,粮食亩均增产75公斤以上,助农增收100元以上。”巴州区农建农机中心农艺师王致伟表示。(巴州融媒:许丹 王灼华)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一地一策 筑牢农业发展“耕”基

    2024-12-27 15:56:35 来源:西部经济网

    近年来,巴州区坚持并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因地制宜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紧紧按照“田成方、路成行、渠成网、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根据当地实际需求,特色化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筑牢产业振兴“耕”基。

    在水宁寺镇火烽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施工现场,空旷的田野里机器轰鸣,数台挖掘机正有条不紊地对220余亩“小田”“散田”进行田型调整施工,昔日零散的“小田”逐步变成地块平整、道路互连、沟渠通畅的“大田”。“原来我有三块小田,都高低不平,导致机器都无法耕作。”水宁寺镇火烽村村民王安平说:“现在高标准农田一建设,原来的三个小田连成了一块大田,土地平整了、面积也增大了,也确实对我们老百姓增加了不少的实惠。”

    据了解,正在加紧实施的是2024年巴州区财政转移支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全区2个乡镇7个村社,建设规模达7000亩,包含地块整治、灌溉沟渠建设、管网建设、道路硬化等内容,推动农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该项目业主单位代表杨懿川介绍:“我们通过成立指挥部,分片区实施监控管理,抓好质量把控,做好安全防范,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处理,高效推进项目实施,致力于打造质量有保障、安全可靠的惠民工程。”

    近年来,巴州区紧紧围绕“能排能灌、宜机耕种、生态友好”的建设目标,积极探索丘陵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模式,在“改大”“改水”“改路”“改土”上下功夫,坚持整乡整村连片推进。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0余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的52.6%。

    “我们结合深丘地区地块分散、台位高差较大的地貌特点,以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为规范,打破承包界限,将零星田块建成5亩以上的规范田块。同时配套建设路网、水网、渠网,确保高标准农田区宜机化率达90%以上,确保灌溉保障率达80%以上,粮食亩均增产75公斤以上,助农增收100元以上。”巴州区农建农机中心农艺师王致伟表示。(巴州融媒:许丹 王灼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