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德昌县第一炉“黄金叶”出炉——4.23万亩烤烟进入采烤关键期

    2025-07-14 11:04:03 来源:西部经济网

    本网讯(记者 冯庄 但华民 陈飞 /日,随着德昌县第一炉黄金叶出炉,全县4.23万亩烤烟正式迈入采摘烘烤关键期。


    麻栗镇光辉村烟农祝日打从烤房横梁上取下烟挂,笑意漫过眼角眉梢。你看这些烟叶金黄透亮,叶脉清晰舒展,今年头炉就烤出了黄金叶,心头的石头总算落了地。他捧着烟叶,指间摩挲着油润叶面说:今年多施了农家肥,烟叶带着自然的清香,油分足、卖相好,估摸着一亩地能挣上5000元。

    这炉开门红的烟叶,藏着德昌烟田的丰收密码。

     早栽快烤:时序优化增效益

    我们4月份就全部完成了烟叶大田移栽,采烤期比往年提前了10天。德昌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技术推广站站长李峰介绍,今年依托气象大数据建立的周预报+日预警机制,最大限度减少了雨季影响,让中、下部叶成熟度均匀度提升30%,彻底解决了往年上部叶欠熟采收问题。

     目前,德昌县烟田里下部烟叶已到最佳采收状态,形成早栽促早熟、早烤提质效的生产闭环,为产量质量双提升奠定了基础。

     南山乡杉木沟村烟农李琳正在自家烟田里忙采摘,她告诉记者,她家种的25亩烟叶,在8月中旬就能采收完,有充足时间分好级、卖好烟。

     从抢抓移栽时机到优化采摘节奏,德昌烟农在时间差里一步步出一条黄金路

     精细田管:双筛把关提纯度

     “你看这底脚叶,必须打干净。在大象坪烟田,烟农胡尔史正蹲在垄间,麻利地将下部3片发黄的老叶、病叶撸下来,集中扔进田边的卫生坑。

    往年图省事,底脚叶留着烤,结果招虫子、传病害,烤出来也是废烟。胡尔史手里拿着刚摘的病叶向记者介绍:今年,技术员盯着我们搞高打底脚叶,虽然多费点功夫,但烟株通风透光好了,病害少了一大半。

     这是今年德昌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推行的田间初筛+编杆精筛双控模式。经测算,两项举措使单炉无效烟叶投入减少20%,烘烤能耗成本降低15%,同步阻断病原传播链与非法流通隐患,实现减损耗、控成本、保纯度多重成效。


      立体防控:生态网织就安全网

      烟田垄间,黄板、蓝板如哨兵般整齐排列,阳光折射下泛着光泽。技术员孙志平蹲在田边,轻轻掀起一张沾满害虫的黄板说:这些生态陷阱每天能捕获几百只害虫,相当于给烟叶打了一剂生物疫苗

    仅如此,七星瓢虫、蠋蝽等天敌军团,配合生物菌剂灌根,可将烟叶病害发病率下降5%10%左右。

    以前一周要打一次药,现在靠以虫治虫,烟叶更绿色,烟厂抢着要。烟农李元伟笑着说。技术员孙志平补充道:这套天敌昆虫+生物菌剂+理化诱控的立体防线,让防控效率提升30%,农药用量减少近半。

    精准控烤:数据辅助出好烟

     “以前烤烟全凭手感,火大了烤焦,火小了烤青,一炉烟能浪费两三成。烟农罗国云蹲在烤房外,手里捏着刚测完的烟叶含水率记录向记者介绍:现在不一样了,技术员每天来测两回,这炉烟是下部叶还是中部叶、水分多少都记在本子上,跟着动态数据库调调火候、排排湿气,心里放心着呢。

     据介绍,数据库记录着每座烤房、每一炉烟的烘烤数据,通过数据可视化,能适时调整烘烤工艺。

    你看这刚出炉的烟,颜色黄得均匀,就是因为色素降解得透。罗国云翻着金黄的烟叶说:往年十炉里总有一两炉跑偏,现在靠着天天测、时时调,几乎没废烟了,每公斤能多卖两元多呢。

    从生态防控到科学管理,从沃土培育到精准控烤,这片翡翠海蜕变为黄金叶的背后,是科技赋能的力量和绿色发展的坚守,更是烟农们在新时代赶考路上,用勤劳与智慧书写的丰收答卷。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德昌县第一炉“黄金叶”出炉——4.23万亩烤烟进入采烤关键期

    2025-07-14 11:04:03 来源:西部经济网

    本网讯(记者 冯庄 但华民 陈飞 /日,随着德昌县第一炉黄金叶出炉,全县4.23万亩烤烟正式迈入采摘烘烤关键期。


    麻栗镇光辉村烟农祝日打从烤房横梁上取下烟挂,笑意漫过眼角眉梢。你看这些烟叶金黄透亮,叶脉清晰舒展,今年头炉就烤出了黄金叶,心头的石头总算落了地。他捧着烟叶,指间摩挲着油润叶面说:今年多施了农家肥,烟叶带着自然的清香,油分足、卖相好,估摸着一亩地能挣上5000元。

    这炉开门红的烟叶,藏着德昌烟田的丰收密码。

     早栽快烤:时序优化增效益

    我们4月份就全部完成了烟叶大田移栽,采烤期比往年提前了10天。德昌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技术推广站站长李峰介绍,今年依托气象大数据建立的周预报+日预警机制,最大限度减少了雨季影响,让中、下部叶成熟度均匀度提升30%,彻底解决了往年上部叶欠熟采收问题。

     目前,德昌县烟田里下部烟叶已到最佳采收状态,形成早栽促早熟、早烤提质效的生产闭环,为产量质量双提升奠定了基础。

     南山乡杉木沟村烟农李琳正在自家烟田里忙采摘,她告诉记者,她家种的25亩烟叶,在8月中旬就能采收完,有充足时间分好级、卖好烟。

     从抢抓移栽时机到优化采摘节奏,德昌烟农在时间差里一步步出一条黄金路

     精细田管:双筛把关提纯度

     “你看这底脚叶,必须打干净。在大象坪烟田,烟农胡尔史正蹲在垄间,麻利地将下部3片发黄的老叶、病叶撸下来,集中扔进田边的卫生坑。

    往年图省事,底脚叶留着烤,结果招虫子、传病害,烤出来也是废烟。胡尔史手里拿着刚摘的病叶向记者介绍:今年,技术员盯着我们搞高打底脚叶,虽然多费点功夫,但烟株通风透光好了,病害少了一大半。

     这是今年德昌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推行的田间初筛+编杆精筛双控模式。经测算,两项举措使单炉无效烟叶投入减少20%,烘烤能耗成本降低15%,同步阻断病原传播链与非法流通隐患,实现减损耗、控成本、保纯度多重成效。


      立体防控:生态网织就安全网

      烟田垄间,黄板、蓝板如哨兵般整齐排列,阳光折射下泛着光泽。技术员孙志平蹲在田边,轻轻掀起一张沾满害虫的黄板说:这些生态陷阱每天能捕获几百只害虫,相当于给烟叶打了一剂生物疫苗

    仅如此,七星瓢虫、蠋蝽等天敌军团,配合生物菌剂灌根,可将烟叶病害发病率下降5%10%左右。

    以前一周要打一次药,现在靠以虫治虫,烟叶更绿色,烟厂抢着要。烟农李元伟笑着说。技术员孙志平补充道:这套天敌昆虫+生物菌剂+理化诱控的立体防线,让防控效率提升30%,农药用量减少近半。

    精准控烤:数据辅助出好烟

     “以前烤烟全凭手感,火大了烤焦,火小了烤青,一炉烟能浪费两三成。烟农罗国云蹲在烤房外,手里捏着刚测完的烟叶含水率记录向记者介绍:现在不一样了,技术员每天来测两回,这炉烟是下部叶还是中部叶、水分多少都记在本子上,跟着动态数据库调调火候、排排湿气,心里放心着呢。

     据介绍,数据库记录着每座烤房、每一炉烟的烘烤数据,通过数据可视化,能适时调整烘烤工艺。

    你看这刚出炉的烟,颜色黄得均匀,就是因为色素降解得透。罗国云翻着金黄的烟叶说:往年十炉里总有一两炉跑偏,现在靠着天天测、时时调,几乎没废烟了,每公斤能多卖两元多呢。

    从生态防控到科学管理,从沃土培育到精准控烤,这片翡翠海蜕变为黄金叶的背后,是科技赋能的力量和绿色发展的坚守,更是烟农们在新时代赶考路上,用勤劳与智慧书写的丰收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