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4 10:51:20
3月13日,记者获悉,2018年成都高新东区共吸引农民工268人返乡就业创业。针对返乡农民工创办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都高新区通过党建、联建、挂靠建等方式,创新农村产业党组织设置,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形式。目前,成都高新东区73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党的组织实现了全覆盖,16名返乡农民工的自主创业项目实现年收入5万元以上。
为促进乡村“人才”振兴,成都高新区还持续实施“定向党员发展行动”,推广“原籍吸纳、持续培养、双向考察、两地公示”农民工党员发展机制,对入党申请人实行驻地和原籍“双边培养”。结合“百村千雁”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行动,成都高新区已在农民工党员中培育17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5人担任村主任、89人已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培养。
刘仁伦在自家草莓地里“梳花”
因一条新闻回乡发展
村主任年逾40上“大学”学技术
今年春节过后,在成都高新区外出务工青年联欢活动上,成都高新东区石板凳镇长堰村村主任刘仁伦受邀为大家分享自己的创业经历。刘仁伦称,一切源于一则“新闻”。
2013年6月的一天,在成都当药剂师的刘仁伦看到一则新闻,内容是“成都第二机场落户芦葭镇”。“当时我就觉得回家乡发展的机遇来了。”
很快,刘仁伦回到石板凳镇创业,投入30余万元积蓄发展大棚蔬菜和草莓产业。然而,没有技术、没有品牌,甚至没考虑销路,仅凭“一腔热血”便开干的刘仁伦遇了“冷”,初次创业未能成功。“后来我就去外地参加草莓节,去学习,才发现人家的草莓有品牌、有理念、有先进技术。”刘仁伦说,从那以后他开始学习钻研种植技术,2016年,已过不惑之年的刘仁伦还报考了四川农业大学的农业技术与管理专业,积极同全国草莓种植的先进群体“浙江商会草莓协会”对接,引进优良苗木、技术及管理方式。
经过两年酝酿,2018年,刘仁伦创办了成都市馨港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馨港就是‘温馨的空港’。”刘仁伦解释,采用了新技术、新品种的“馨港草莓”比普通的草莓甜度高出1-2度,而这一点点“甜”的背后却是严格的无公害、绿色培育的过程。
在成都高新区的支持下,刘仁伦带领合作社成立了党支部,带动石板凳镇长堰村、简阳市平泉镇黄岭村和金马镇桤木村发展冬草莓110余亩,解决当地就业40余人。如今,品质出众的“馨港草莓”每天发往全国各地,仅长堰村每月销售额就达到了8万元。每一份草莓的包装盒上,都印着刘仁伦自己精心设计的广告词。
“带动村民一起发展、致富,让我的成就感更强。”刘仁伦说,最近,“馨港草莓”正在申请无公害食品,自己也将要从川农“毕业”了,长堰村的2019年乡村振兴规划也出炉了。未来,长堰村将依托草莓种植发展乡村旅游,实现生态美、百姓富。“这也是草莓带给我们的美好生活。”
弃商种草莓
“85后”人大代表的“土地情结”
在成都高新东区芦葭镇烈士村,年轻的毛治群是为数不多的“留守”青年之一。
2015年之前,毛治群和很多家乡的年轻人一样在外发展,她和爱人在山西从事服装批发生意。在获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选址芦葭镇的消息,一直有着“土地情结”的毛治群同样决定返乡创业。“父辈们对土地有感情,但是有心无力,我们这代人几乎没有人愿意回家种地,我想要尝试并有所突破。”毛治群回忆。
回乡后,毛治群利用自留地种起了草莓,建起了芦葭镇第一家草莓基地。“第一年情况很好,一亩地有1万多元的利润,种了6亩地,赚了十多万。”但顺风顺水的毛治群并没有满足,她开始寻找不足。毛治群称,自己虽然种植草莓多年,却仍在不停摸索学习最佳的种植技术和经验,今年,她甚至有了“无土栽培”的大胆设想。
针对毛治群这类回乡创业青年对现代农业技术的需求,成都高新区充分利用科技、信息等优势,开展“创新大讲堂”“创业沙龙”“技能大比武”等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互动交流活动。“去年以来,已开展各类专场培训40余次、培训返乡农民工200余人次,多名农民工通过兴办合作社踏上创业致富之路。”成都高新区党群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说,不仅如此,成都高新区还为农民创新创业提供“税费减免”“融资贷款”等多项扶持。
去年,毛治群当选为成都市人大代表。她在2018年成都市两会上提出了为草莓购买“农业保险”的建议。三个多月前,她的建议在成都高新区得到落实。成都高新区财政补贴75%,种植户出资25%,共同为芦葭镇的草莓买了一份“保险”,种植户创业风险进一步降低。
如今,芦葭镇的草莓种植规模从当年毛治群一家的6亩发展到了1000亩。“这里以后就是机场跑道,”毛治群指着身后的土地告诉记者,“乡村在振兴,家乡发展有未来。我希望出门在外的年轻人都可以回来发展,家里也就不再有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了。”她说,2018年,她的草莓基地年收入20多万元,今年,她希望扩大再生产。
据悉,作为成都“东进”战略的主阵地,成都高新东区正加快建设目前国内规划面积最大的空港城市——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去年,成都高新区出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建城乡融合发展新典范的意见》,未来5年,成都高新东区将规划建设4个特色小镇、10个特色村、3个田园综合体,创建5个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结合天府国际空港新城规划建设,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一二三产业联动、生产生活生态共融共生为统领,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典范和现代都市人的新故乡。
(记者 王舒琴)
2019-03-14 10:51:20
3月13日,记者获悉,2018年成都高新东区共吸引农民工268人返乡就业创业。针对返乡农民工创办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都高新区通过党建、联建、挂靠建等方式,创新农村产业党组织设置,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形式。目前,成都高新东区73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党的组织实现了全覆盖,16名返乡农民工的自主创业项目实现年收入5万元以上。
为促进乡村“人才”振兴,成都高新区还持续实施“定向党员发展行动”,推广“原籍吸纳、持续培养、双向考察、两地公示”农民工党员发展机制,对入党申请人实行驻地和原籍“双边培养”。结合“百村千雁”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行动,成都高新区已在农民工党员中培育17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5人担任村主任、89人已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培养。
刘仁伦在自家草莓地里“梳花”
因一条新闻回乡发展
村主任年逾40上“大学”学技术
今年春节过后,在成都高新区外出务工青年联欢活动上,成都高新东区石板凳镇长堰村村主任刘仁伦受邀为大家分享自己的创业经历。刘仁伦称,一切源于一则“新闻”。
2013年6月的一天,在成都当药剂师的刘仁伦看到一则新闻,内容是“成都第二机场落户芦葭镇”。“当时我就觉得回家乡发展的机遇来了。”
很快,刘仁伦回到石板凳镇创业,投入30余万元积蓄发展大棚蔬菜和草莓产业。然而,没有技术、没有品牌,甚至没考虑销路,仅凭“一腔热血”便开干的刘仁伦遇了“冷”,初次创业未能成功。“后来我就去外地参加草莓节,去学习,才发现人家的草莓有品牌、有理念、有先进技术。”刘仁伦说,从那以后他开始学习钻研种植技术,2016年,已过不惑之年的刘仁伦还报考了四川农业大学的农业技术与管理专业,积极同全国草莓种植的先进群体“浙江商会草莓协会”对接,引进优良苗木、技术及管理方式。
经过两年酝酿,2018年,刘仁伦创办了成都市馨港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馨港就是‘温馨的空港’。”刘仁伦解释,采用了新技术、新品种的“馨港草莓”比普通的草莓甜度高出1-2度,而这一点点“甜”的背后却是严格的无公害、绿色培育的过程。
在成都高新区的支持下,刘仁伦带领合作社成立了党支部,带动石板凳镇长堰村、简阳市平泉镇黄岭村和金马镇桤木村发展冬草莓110余亩,解决当地就业40余人。如今,品质出众的“馨港草莓”每天发往全国各地,仅长堰村每月销售额就达到了8万元。每一份草莓的包装盒上,都印着刘仁伦自己精心设计的广告词。
“带动村民一起发展、致富,让我的成就感更强。”刘仁伦说,最近,“馨港草莓”正在申请无公害食品,自己也将要从川农“毕业”了,长堰村的2019年乡村振兴规划也出炉了。未来,长堰村将依托草莓种植发展乡村旅游,实现生态美、百姓富。“这也是草莓带给我们的美好生活。”
弃商种草莓
“85后”人大代表的“土地情结”
在成都高新东区芦葭镇烈士村,年轻的毛治群是为数不多的“留守”青年之一。
2015年之前,毛治群和很多家乡的年轻人一样在外发展,她和爱人在山西从事服装批发生意。在获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选址芦葭镇的消息,一直有着“土地情结”的毛治群同样决定返乡创业。“父辈们对土地有感情,但是有心无力,我们这代人几乎没有人愿意回家种地,我想要尝试并有所突破。”毛治群回忆。
回乡后,毛治群利用自留地种起了草莓,建起了芦葭镇第一家草莓基地。“第一年情况很好,一亩地有1万多元的利润,种了6亩地,赚了十多万。”但顺风顺水的毛治群并没有满足,她开始寻找不足。毛治群称,自己虽然种植草莓多年,却仍在不停摸索学习最佳的种植技术和经验,今年,她甚至有了“无土栽培”的大胆设想。
针对毛治群这类回乡创业青年对现代农业技术的需求,成都高新区充分利用科技、信息等优势,开展“创新大讲堂”“创业沙龙”“技能大比武”等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互动交流活动。“去年以来,已开展各类专场培训40余次、培训返乡农民工200余人次,多名农民工通过兴办合作社踏上创业致富之路。”成都高新区党群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说,不仅如此,成都高新区还为农民创新创业提供“税费减免”“融资贷款”等多项扶持。
去年,毛治群当选为成都市人大代表。她在2018年成都市两会上提出了为草莓购买“农业保险”的建议。三个多月前,她的建议在成都高新区得到落实。成都高新区财政补贴75%,种植户出资25%,共同为芦葭镇的草莓买了一份“保险”,种植户创业风险进一步降低。
如今,芦葭镇的草莓种植规模从当年毛治群一家的6亩发展到了1000亩。“这里以后就是机场跑道,”毛治群指着身后的土地告诉记者,“乡村在振兴,家乡发展有未来。我希望出门在外的年轻人都可以回来发展,家里也就不再有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了。”她说,2018年,她的草莓基地年收入20多万元,今年,她希望扩大再生产。
据悉,作为成都“东进”战略的主阵地,成都高新东区正加快建设目前国内规划面积最大的空港城市——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去年,成都高新区出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建城乡融合发展新典范的意见》,未来5年,成都高新东区将规划建设4个特色小镇、10个特色村、3个田园综合体,创建5个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结合天府国际空港新城规划建设,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一二三产业联动、生产生活生态共融共生为统领,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典范和现代都市人的新故乡。
(记者 王舒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