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1 10:52:12
本报讯(记者 王舒琴)创新引领发展。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进一步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向深入”,“鼓励更多社会主体创新创业,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空间”。
3月20日,2019年“创响中国”首站活动在成都高新区菁蓉汇启动。在活动现场,成都高新区正式发布“菁蓉汇雏鹰计划”。“‘菁蓉汇雏鹰计划’是我们在中央、省、市发展战略指引下,结合国家高新区发展历程和产业演变规律、发展方向制定的创新创业专项计划。”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该计划进一步实践创新驱动产业培育、激发市场活水源头,力争3年时间做到载体提质增效、企业梯度发展、服务精准有效,培育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圈,打造高效益创新驱动先行区。
“年初看到成都高新区发布的雏鹰计划相关通知后,我们公司就开始着手准备资料。”作为一家成立仅3年的初创企业,成都云帆数联科技有限公司申报项目负责人赵晓霞告诉记者,雏鹰计划所提供的支持和服务,是实打实的帮助。“除了雏鹰计划,成都高新区在营商环境营造、政策扶持等方面对我们的快速成长也非常有利。”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壮大现代产业体系,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成都市产业主阵地,产业培育被成都高新区提升到“生命线工程”的战略高度。
据了解,去年全国“双创周”活动后,成都高新区紧接着召开了产业培育大会,提出进一步深化产业培育机制,加快构建以种子期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平台生态型龙头企业为重点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助推新经济发展和新动能培育。
“菁蓉汇雏鹰计划”是对产业培育大会政策的延续承接。在载体提质增效方面,该计划的核心是为创新创业载体赋能,引导鼓励打造投资、龙头企业、新型研发机构为核心驱动的特色孵化载体,鼓励社会资本新建各类孵化载体、鼓励存量楼宇转化为专业孵化载体,建立载体绩效与奖励挂钩机制。“我们将打破过去普惠奖励方式,对政府载体和民营载体一视同仁。每年对载体进行综合评价并精准扶持,给予最高500万元支持,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实现优胜劣汰。”
在企业梯度发展方面,该计划的核心是根据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需求,将政策逻辑起点转到企业梯度培育上,构建形成边界清晰的梯度政策体系。“种子期雏鹰企业是成都高新区产业发展的基础力量。”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关于深化产业培育实现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意见》规定,“菁蓉汇雏鹰计划”重点瞄准成立3年内,营业收入超过200万元,或获得过股权融资的科技型企业。对首次认定的种子期雏鹰企业给予5万元一次性奖励以及最高50万元启动资金和3年房租补贴,鼓励企业不断壮大规模。“计划3年内,培育和扶持1000家企业,建立一个‘雏鹰企业’培育库,形成技术水平领先、竞争能力强、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企业群。”
在服务精准有效方面,该计划的核心是构建网络培育精准孵化服务体系。“通过产业地理电子地图,精准了解资源在哪里;通过企业成长性评价系统,精准评判企业怎么样;通过智慧园区管理系统,精准对标载体怎么管;通过产业孵化培育网络平台,涵盖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精准实践服务怎么做。”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将搭建政府、市场、社会主体多元参与的公共议事平台,积极探索构建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载体发展新模式,促进载体从被管理、被服务对象转变为自我管理,赋能双创的主体,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孵化体系。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中国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在成都高新区高度聚集,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在此日趋完善。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共有孵化载体104家,孵化载体总面积达440万平方米;科技中介服务机构321家,股权投资机构602家,金融机构达1055家。2016年—2018年,全区累计新增科技型创新创业企业2.9万家,累积获得融资总额16亿元。
“‘创响中国’不仅是一个品牌、一场活动,更重要的是吸引技术、人才、资本、平台等要素高度聚集,形成区域创新创业合力。”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启动“菁蓉汇雏鹰计划”,加速聚集蓉归派、学院派、创客派、海归派“四派”人才,营造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氛围,加快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到2021年,成都高新区国家级创新创业载体将达到20家,孵化载体总面积突破500万平方米;培育种子期雏鹰企业1500家、瞪羚企业150家、独角兽企业10家、平台生态型龙头企业5家;新增‘四派’人才创业企业1500家以上,创业带动就业人数达10万人。”
2019-03-21 10:52:12
本报讯(记者 王舒琴)创新引领发展。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进一步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向深入”,“鼓励更多社会主体创新创业,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空间”。
3月20日,2019年“创响中国”首站活动在成都高新区菁蓉汇启动。在活动现场,成都高新区正式发布“菁蓉汇雏鹰计划”。“‘菁蓉汇雏鹰计划’是我们在中央、省、市发展战略指引下,结合国家高新区发展历程和产业演变规律、发展方向制定的创新创业专项计划。”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该计划进一步实践创新驱动产业培育、激发市场活水源头,力争3年时间做到载体提质增效、企业梯度发展、服务精准有效,培育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圈,打造高效益创新驱动先行区。
“年初看到成都高新区发布的雏鹰计划相关通知后,我们公司就开始着手准备资料。”作为一家成立仅3年的初创企业,成都云帆数联科技有限公司申报项目负责人赵晓霞告诉记者,雏鹰计划所提供的支持和服务,是实打实的帮助。“除了雏鹰计划,成都高新区在营商环境营造、政策扶持等方面对我们的快速成长也非常有利。”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壮大现代产业体系,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成都市产业主阵地,产业培育被成都高新区提升到“生命线工程”的战略高度。
据了解,去年全国“双创周”活动后,成都高新区紧接着召开了产业培育大会,提出进一步深化产业培育机制,加快构建以种子期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平台生态型龙头企业为重点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助推新经济发展和新动能培育。
“菁蓉汇雏鹰计划”是对产业培育大会政策的延续承接。在载体提质增效方面,该计划的核心是为创新创业载体赋能,引导鼓励打造投资、龙头企业、新型研发机构为核心驱动的特色孵化载体,鼓励社会资本新建各类孵化载体、鼓励存量楼宇转化为专业孵化载体,建立载体绩效与奖励挂钩机制。“我们将打破过去普惠奖励方式,对政府载体和民营载体一视同仁。每年对载体进行综合评价并精准扶持,给予最高500万元支持,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实现优胜劣汰。”
在企业梯度发展方面,该计划的核心是根据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需求,将政策逻辑起点转到企业梯度培育上,构建形成边界清晰的梯度政策体系。“种子期雏鹰企业是成都高新区产业发展的基础力量。”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关于深化产业培育实现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意见》规定,“菁蓉汇雏鹰计划”重点瞄准成立3年内,营业收入超过200万元,或获得过股权融资的科技型企业。对首次认定的种子期雏鹰企业给予5万元一次性奖励以及最高50万元启动资金和3年房租补贴,鼓励企业不断壮大规模。“计划3年内,培育和扶持1000家企业,建立一个‘雏鹰企业’培育库,形成技术水平领先、竞争能力强、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企业群。”
在服务精准有效方面,该计划的核心是构建网络培育精准孵化服务体系。“通过产业地理电子地图,精准了解资源在哪里;通过企业成长性评价系统,精准评判企业怎么样;通过智慧园区管理系统,精准对标载体怎么管;通过产业孵化培育网络平台,涵盖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精准实践服务怎么做。”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将搭建政府、市场、社会主体多元参与的公共议事平台,积极探索构建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载体发展新模式,促进载体从被管理、被服务对象转变为自我管理,赋能双创的主体,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孵化体系。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中国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在成都高新区高度聚集,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在此日趋完善。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共有孵化载体104家,孵化载体总面积达440万平方米;科技中介服务机构321家,股权投资机构602家,金融机构达1055家。2016年—2018年,全区累计新增科技型创新创业企业2.9万家,累积获得融资总额16亿元。
“‘创响中国’不仅是一个品牌、一场活动,更重要的是吸引技术、人才、资本、平台等要素高度聚集,形成区域创新创业合力。”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启动“菁蓉汇雏鹰计划”,加速聚集蓉归派、学院派、创客派、海归派“四派”人才,营造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氛围,加快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到2021年,成都高新区国家级创新创业载体将达到20家,孵化载体总面积突破500万平方米;培育种子期雏鹰企业1500家、瞪羚企业150家、独角兽企业10家、平台生态型龙头企业5家;新增‘四派’人才创业企业1500家以上,创业带动就业人数达1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