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来到巴中市南江县燕山乡李寨村,见村里刚刚脱贫摘帽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车英姿忙着给养殖的土鸡和生猪喂完食后,又急匆匆地来到村电商服务点盘点货物、擦拭货架、整理货物……她欣喜地告诉笔者,“多亏了村里的电商技术培训,我才能办起这个服务点,实现稳定脱贫。”
据村党支部书记刘伯仲介绍,10多年前,视力残疾的李寨村村民杨坤外出务工,结识了远在山东菏泽的车英姿,她不顾家人强烈反对,毅然决定和杨坤一起回到南江燕山乡李寨村。回到村里,尽管已经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但杨坤一家的窘境还是让车英姿猝不及防。
“当时公公患有脑萎缩,我们又有了孩子,上有老下有小实在是困难。”车英姿说,天有不测风云,大儿子出生后的第三年,被查出先天性瞳孔闭锁,必须进行瞳孔移植,医疗费需要十多万元,这对本来就贫困的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和丈夫商量后,车英姿决定留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让丈夫外出务工。为了挣钱给孩子治病,农忙时,就去帮别人种庄稼。农闲时,就去集镇摆摊卖烧烤挣钱。2015年,车英姿一家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干部帮助申请了低保和残疾人补助,一家人还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住进了新房。
“当时,困难的不只是车英姿一家。村里共有40多户贫困户近200人,各有各的难处,贫困原因也不尽相同。”驻村工作队队长詹瑞说,为了让困难群众尽快实现脱贫,村里采取强规划、严监管、重服务的方式,因户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用活各项扶贫政策,通过技术培训让贫困群众提高自身发展动力,贫困发生率从24.4%降至1.6%。
刘伯仲接过话茬说,车英姿一家就是其中的代表。最初,村里通过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带动车英姿养殖土鸡600多只,一年出栏8头生猪和500多公斤流水鱼,一年实现收入5万多元。去年,李寨村在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和缙云——南江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的政策机遇下,开展了电商技术培训,车英姿很快掌握了开店技术,在村里又率先办起电商服务点。
“坐在电脑前,既可以把村里的土特产卖出去,平台也会给我一定的佣金。同时,还可以给村民提供一个线下购物的地方,一举两得。”车英姿说。
因户找产业,在李寨村,像车英姿这样实现稳定脱贫的不在少数。贫困户苗长平是村里的勤快人,很早就开始发展种植养殖产业,苦于缺乏资金和技术,产业效益迟迟上不去。实施精准扶贫后,村里为他量身制定了一套“脱贫计划”。
“通过扶贫小额信贷,我申请了5万元贷款,加上1万元的产业扶贫周转金,扩大了产业规模,发展起5亩苗木基地和2亩鱼塘。”苗长平说,加上驻村农技员的手把手技术培训,产业当年见到了效益,一年收入三万元不在话下。
特约记者 肖定怀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