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深学笃行务实高效 守正创新绘新画卷 成都高新区用实际行动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纪实

    2019-12-11 15:18:04


    成都高新区聚焦“为民服务解难题”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民生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企业设立登记再次提速;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更加优化……

      枝叶总关情,行动见初心。

      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成都高新区超前谋划部署,紧扣中央、四川省委和成都市委要求,突出以上率下,扛起政治责任,把理论学习与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密切结合,做到紧扣问题学、盯着问题改,刀刃向内,破难题、立新风,以整改落实的实效检验主题教育的成效,以实际行动守初心、担使命,辖区群众真切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了新变化、新气象。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成都高新区累计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切实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280余个突出问题,打通服务群众的关键“最后一公里”,向社会递交了一份民生“答卷”。


    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局举办融资对接会

      政务提速 营商环境清风扑面

      “现在到这里办营业执照太方便了,简直是立等可取,为我们企业节省了很多时间。”在成都高新区中国—欧洲中心自贸服务大厅内外资一站式办照登记窗口,前来办理企业设立登记的一家生物科技公司负责人张晓西说起审批效率的提升,他深有体会:“以前企业最头疼办理各种手续了,跑多个窗口,费时费力不说,还得看人脸色。”

      在主题教育期间,成都高新区结合工作实际,精准查找、整改问题短板,争创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全区对标北京中关村、上海浦东新区、深圳南山区、武汉光谷等先进地区”,围绕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创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提高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三大内容,一方面建立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特点,出台风险补偿资金池方案,管理运行“园保贷”“壮大贷”“成长贷”“新创贷”4款政策性信贷产品,有力破解融资难题。另一方面有效优化服务流程,将企业设立登记时间由两个工作日压缩至4小时的基础上,中国—欧洲中心自贸服务大厅内外资一站式办照登记窗口再次提速50%,在全市率先实现仅两小时就办结企业设立登记。现在,在成都高新区,96%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事项通过备案完成,办理时间由平均20个工作日缩减至1个工作日。同时,全区深入推进通关一体化改革,积极开展“单一窗口”“先货后报”“自报自缴”等措施,有效压缩货物通关的外部作业时间,95%的车辆实现了不停车直接通关。

      四川新希望集团计划在成都高新区名都路成立四川新丽美医疗美容医院,企业在取得营业执照后随即开展刻章,由于相关部门政策不衔接,导致企业无法刻制公章,也无法申请医疗许可证,陷入“准入不准营”的窘境。

      在收到企业反映后,该区营商环境建设处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及时协调相关部门,组织社会事业局、市场监管局和公安分局召开医疗美容行业企业开办专题协调会,详细了解问题根源,共商解决办法。通过协调解决,目前该企业已顺利通过刻制公章申请并开展刻章。

      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将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成都高新区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将企业注册登记服务延伸至各街道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办理,实现企业登记线上“全程网办”,线下“全域通办”,方便申请人就近设立、变更、注销企业和领取营业执照。在7个街道级政务服务大厅,按照成都高新区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增设13个市场主体注册登记综合服务窗口,所有窗口均采用“一窗式”综合服务模式,全面推开“窗口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企业注册登记集成式服务。

      “以前我们企业总怕和政府打交道,最怕遇到‘门好进、话好听、事难办’,现在办事环境好了,办起事来也非常方便快捷。”成都高新区一家重点项目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道。

      营商环境的改变赢得了众多企业的好评,也吸引了更多企业入驻。今年前10月,成都高新区新增市场主体41330户,新增企业和注册资本均在全市排名第一。截至10月底,成都高新区累计市场主体存量超过18.62万户。

      “我们要抓好服务提档,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把营商环境作为第一品牌打造,让企业在成都高新区投资放心、经营舒心、发展有信心,努力让各类企业和市场主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最美奋斗者”走进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开展宣讲


      为民务实 群众满意度提升

      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让群众的生活环境更加优美;“拆围增绿”,市民们必经之路留下了精致美丽风景;地铁接驳通勤专线开通,让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更便捷;院落文化阵地提档升级,院落群众文化更加丰富……

      在主题教育中,成都高新区把改善民生作为检验初心的重要标尺,强力破解了一批百姓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大幅提升。

      “现在我每次经过这里都想拍一张照片,这里的风景太美了,也让我感受到了城市的温度。”在天府二街上班的肖晓耘表示,这里的小游园、竹篱笆等都很有特色,下班有的时候都要在这里坐坐,让身心放松。

      为优化市民出行环境,成都高新区提前谋划实施地铁5号线途经站点“两拆一增”工作,以连接地铁站点的天府一街、天府二街、新乐北街等街道为重点,拆除围墙3000余米,新增绿化面积约8万平方米,从地铁5号线出口,经过天府二街带状公园式街区,与铁像寺、大源生态公园、肖家河等节点衔接,结网成链,风景宜人,形成了一条温馨“回家路”。富有蜀地特色的竹篱,为繁忙的都市注入竹子般清新的气息。最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公交站点设置的“树池”坐凳,不仅满足了候车人群的需要,而且完善了地被草坪,通过树池坐凳的围合组织游线,形成了丰富通透的空间视觉效果,也使来往求学、上班的人更舒心。

      “以前我们到锦城湖需要从盛兴街或剑南大道绕行很长一段距离,明明近在咫尺,却不能到达,现在方便了。”家住天府一街的市民张婆婆讲道。

      “这里因闲置土地管理,需要有围墙阻隔,也给附近的居民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敏锐捕捉到市民需求后,拆除了该处200余米围墙,因地制宜增添了临河绿道、绿植,并对临时围墙以缤纷多彩的彩绘图装饰,临河小游园焕然一新,市民出行便捷,犹如“画”中游,纷纷点赞“两拆一增”工作作风实在,并捐赠长椅留下专属记忆。

      位于肖家河街道的科园社区,近年随着商业楼宇开发建设,园区从业人数逐渐增至3万余人,公共交通问题日益凸显,现行公共交通主要集中在主干线,园区区间道路与地铁站点、公交站无接驳公共交通,园区内“最后一公里”交通问题亟待解决。针对客观现状,成都高新区主动对接成都市交通管理部门,有效解决公交车辆临时停车位划线、设置上下客人行斑马线、公家车充电桩点位选址、夜间静态停车点位和驾驶员休息室等问题,创新将下穿人行通道当做公交换乘中转通道的“公交接力跑”A、B地铁接驳专线模式,让人们的出行不再有障碍。

      “我们这里不少社区老人反映买菜做饭较为困难,特别是独居、空巢、行动不便或生活困难老人就餐不便,所以我们整合了社区资源,依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设立了‘长寿食堂’,解决社区老人就餐问题。”成都高新区合作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每到开饭时候,这里就飘出饭菜的香味,不少老人吃得津津有味。“这里做的饭菜品种丰富,也很合我们的口味,好吃。”张婆婆说,自己儿女每天都很忙,买菜自己做又不方便,食堂开张后她就一直在这里吃饭,这里的饭菜营养均衡又美味,儿女现在也很放心。

      “长寿食堂”只是成都高新区合作街道落实主题教育学做结合要求,并坚持以解决群众最关注问题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果标准的举措之一。在合作街道清江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辖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护理、保障、休闲娱乐,满足了辖区老人们住养需要,已形成一个集养老托老、居家养老、医疗保健、健康咨询、健康体检、生活护理等为一体的健康空间。

      在主题教育中,成都高新区针对辖区居民反映的问题,靶向发力,精准施策,从群众的身边事做起,积极回应民生关切,提升了辖区群众的幸福感,更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成都高新区聚焦“为民服务解难题”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捐赠长椅”

      走深走实 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富士康穿戴项目与成都高新区接洽的时候,其他多个地方政府也在积极争取,成都高新区积极主动作为,灵活使用“高质量发展指标考核”等方式,不仅保证了项目落户,还引导企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我们当时一方面是看到了这里良好的营商环境,另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都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主动对接帮我们解决实际难题,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发展的前景,增强了投资的信心。”项目负责人如是说。

      在主题教育中,成都高新区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全力稳增长、破瓶颈、补短板,落实创新发展理念、为民服务理念、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和绿色发展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场景化思维、业界共治模式和梯度培育体系,打造新经济高质量发展“四大成果”,以工作实绩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效最重要的标尺。

      创新服务方式,打造产业功能区党建工作新格局。举办“党建引领·新经济活力区党建与产业互融共促系列活动启动大会暨政策解读培训会”;在新经济活力区建“园区党员服务站”,构建全覆盖式园区党员“服务网”;通过推动区域内企业间共享活动室、会议室,实现党群服务阵地“1个楼宇N个企业共享”,构筑“15分钟党群活动圈”,像桂溪街道成立了创新型楼宇“微党校”,建立“四岗一驿站”工作模式,充分利用独角兽企业深化“红色天际线”党建示范带、楼宇社区和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创新场景化思维,打造“人工智能+”五大应用场景。每年设立2亿元新经济场景专项资金,着力解决市场机会与新经济企业业务发展诉求配置不到位等问题;建立机会清单发布机制,围绕五大应用场景,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多形式对外公开发布供需信息,协助供需双方进行信息共享和对接交流。在2019中国·四川·成都全球人工智能峰会期间,公开发布人工智能市场机会清单225条,促成华为、腾讯、中国移动等供给方与区内相关需求方开展对接1000余次,10余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加快新经济项目落地,引进新经济项目35个,涵盖5G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网络安全等三大主攻方向领域。

      创新业界共治模式,打造新经济产业生态圈。率先探索产业发展的“成都模式”,构建大中小企业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切实提升产业发展和企业服务专业化水平,目前成都高新区已成立大数据与网络安全、网络视听与数字文创、5G人工智能、孵化载体等4家业界共治理事会,并每年配套5000万元业界共治专项资金。

      创新梯度培育体系,打造高新新经济军团。通过设立人才专项资金、提高用地效率和产出水平、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实施梯度政策支持与兑现,设立新经济创投基金和高质量发展奖,累计支持企业2000余家,支持项目3000余个。同时,针对新经济跨界融合特点,深化“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实现“首证一通、后证全通”,企业从申请到开业由原来的2-3个月压缩至3日之内。

      目前,成都高新区新经济企业总数超8万家,其中“四川省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五大应用场景培育发展新动能”案例入选“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发现的32项典型经验做法”,充分彰显成都高新区新经济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学懂弄通做实,深学细照笃行,成都高新区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再洗礼、初心再觉醒、使命再升华,全区正以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壮志豪情,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云兮 米仓山


    社区老人在“长寿食堂 ”就餐

      后记

      学有目标,做有垂范,干有创新。成都高新区统筹兼顾,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与抓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提出要“加快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城市治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工作实效和制度安排”,为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收好官。全区上下落实创新发展理念,优化改革经济体制;落实为民服务理念,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落实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健全社会治理制度;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严守生态文明制度,以实际行动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地生根。

      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成都高新区把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统筹兼顾,加强学习教育与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相结合互动,抓落实入人心求实效,每一项成绩背后的努力付出,都获得了百姓的由衷赞誉。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深学笃行务实高效 守正创新绘新画卷 成都高新区用实际行动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纪实

    2019-12-11 15:18:04


    成都高新区聚焦“为民服务解难题”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民生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企业设立登记再次提速;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更加优化……

      枝叶总关情,行动见初心。

      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成都高新区超前谋划部署,紧扣中央、四川省委和成都市委要求,突出以上率下,扛起政治责任,把理论学习与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密切结合,做到紧扣问题学、盯着问题改,刀刃向内,破难题、立新风,以整改落实的实效检验主题教育的成效,以实际行动守初心、担使命,辖区群众真切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了新变化、新气象。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成都高新区累计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切实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280余个突出问题,打通服务群众的关键“最后一公里”,向社会递交了一份民生“答卷”。


    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局举办融资对接会

      政务提速 营商环境清风扑面

      “现在到这里办营业执照太方便了,简直是立等可取,为我们企业节省了很多时间。”在成都高新区中国—欧洲中心自贸服务大厅内外资一站式办照登记窗口,前来办理企业设立登记的一家生物科技公司负责人张晓西说起审批效率的提升,他深有体会:“以前企业最头疼办理各种手续了,跑多个窗口,费时费力不说,还得看人脸色。”

      在主题教育期间,成都高新区结合工作实际,精准查找、整改问题短板,争创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全区对标北京中关村、上海浦东新区、深圳南山区、武汉光谷等先进地区”,围绕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创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提高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三大内容,一方面建立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特点,出台风险补偿资金池方案,管理运行“园保贷”“壮大贷”“成长贷”“新创贷”4款政策性信贷产品,有力破解融资难题。另一方面有效优化服务流程,将企业设立登记时间由两个工作日压缩至4小时的基础上,中国—欧洲中心自贸服务大厅内外资一站式办照登记窗口再次提速50%,在全市率先实现仅两小时就办结企业设立登记。现在,在成都高新区,96%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事项通过备案完成,办理时间由平均20个工作日缩减至1个工作日。同时,全区深入推进通关一体化改革,积极开展“单一窗口”“先货后报”“自报自缴”等措施,有效压缩货物通关的外部作业时间,95%的车辆实现了不停车直接通关。

      四川新希望集团计划在成都高新区名都路成立四川新丽美医疗美容医院,企业在取得营业执照后随即开展刻章,由于相关部门政策不衔接,导致企业无法刻制公章,也无法申请医疗许可证,陷入“准入不准营”的窘境。

      在收到企业反映后,该区营商环境建设处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及时协调相关部门,组织社会事业局、市场监管局和公安分局召开医疗美容行业企业开办专题协调会,详细了解问题根源,共商解决办法。通过协调解决,目前该企业已顺利通过刻制公章申请并开展刻章。

      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将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成都高新区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将企业注册登记服务延伸至各街道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办理,实现企业登记线上“全程网办”,线下“全域通办”,方便申请人就近设立、变更、注销企业和领取营业执照。在7个街道级政务服务大厅,按照成都高新区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增设13个市场主体注册登记综合服务窗口,所有窗口均采用“一窗式”综合服务模式,全面推开“窗口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企业注册登记集成式服务。

      “以前我们企业总怕和政府打交道,最怕遇到‘门好进、话好听、事难办’,现在办事环境好了,办起事来也非常方便快捷。”成都高新区一家重点项目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道。

      营商环境的改变赢得了众多企业的好评,也吸引了更多企业入驻。今年前10月,成都高新区新增市场主体41330户,新增企业和注册资本均在全市排名第一。截至10月底,成都高新区累计市场主体存量超过18.62万户。

      “我们要抓好服务提档,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把营商环境作为第一品牌打造,让企业在成都高新区投资放心、经营舒心、发展有信心,努力让各类企业和市场主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最美奋斗者”走进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开展宣讲


      为民务实 群众满意度提升

      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让群众的生活环境更加优美;“拆围增绿”,市民们必经之路留下了精致美丽风景;地铁接驳通勤专线开通,让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更便捷;院落文化阵地提档升级,院落群众文化更加丰富……

      在主题教育中,成都高新区把改善民生作为检验初心的重要标尺,强力破解了一批百姓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大幅提升。

      “现在我每次经过这里都想拍一张照片,这里的风景太美了,也让我感受到了城市的温度。”在天府二街上班的肖晓耘表示,这里的小游园、竹篱笆等都很有特色,下班有的时候都要在这里坐坐,让身心放松。

      为优化市民出行环境,成都高新区提前谋划实施地铁5号线途经站点“两拆一增”工作,以连接地铁站点的天府一街、天府二街、新乐北街等街道为重点,拆除围墙3000余米,新增绿化面积约8万平方米,从地铁5号线出口,经过天府二街带状公园式街区,与铁像寺、大源生态公园、肖家河等节点衔接,结网成链,风景宜人,形成了一条温馨“回家路”。富有蜀地特色的竹篱,为繁忙的都市注入竹子般清新的气息。最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公交站点设置的“树池”坐凳,不仅满足了候车人群的需要,而且完善了地被草坪,通过树池坐凳的围合组织游线,形成了丰富通透的空间视觉效果,也使来往求学、上班的人更舒心。

      “以前我们到锦城湖需要从盛兴街或剑南大道绕行很长一段距离,明明近在咫尺,却不能到达,现在方便了。”家住天府一街的市民张婆婆讲道。

      “这里因闲置土地管理,需要有围墙阻隔,也给附近的居民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敏锐捕捉到市民需求后,拆除了该处200余米围墙,因地制宜增添了临河绿道、绿植,并对临时围墙以缤纷多彩的彩绘图装饰,临河小游园焕然一新,市民出行便捷,犹如“画”中游,纷纷点赞“两拆一增”工作作风实在,并捐赠长椅留下专属记忆。

      位于肖家河街道的科园社区,近年随着商业楼宇开发建设,园区从业人数逐渐增至3万余人,公共交通问题日益凸显,现行公共交通主要集中在主干线,园区区间道路与地铁站点、公交站无接驳公共交通,园区内“最后一公里”交通问题亟待解决。针对客观现状,成都高新区主动对接成都市交通管理部门,有效解决公交车辆临时停车位划线、设置上下客人行斑马线、公家车充电桩点位选址、夜间静态停车点位和驾驶员休息室等问题,创新将下穿人行通道当做公交换乘中转通道的“公交接力跑”A、B地铁接驳专线模式,让人们的出行不再有障碍。

      “我们这里不少社区老人反映买菜做饭较为困难,特别是独居、空巢、行动不便或生活困难老人就餐不便,所以我们整合了社区资源,依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设立了‘长寿食堂’,解决社区老人就餐问题。”成都高新区合作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每到开饭时候,这里就飘出饭菜的香味,不少老人吃得津津有味。“这里做的饭菜品种丰富,也很合我们的口味,好吃。”张婆婆说,自己儿女每天都很忙,买菜自己做又不方便,食堂开张后她就一直在这里吃饭,这里的饭菜营养均衡又美味,儿女现在也很放心。

      “长寿食堂”只是成都高新区合作街道落实主题教育学做结合要求,并坚持以解决群众最关注问题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果标准的举措之一。在合作街道清江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辖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护理、保障、休闲娱乐,满足了辖区老人们住养需要,已形成一个集养老托老、居家养老、医疗保健、健康咨询、健康体检、生活护理等为一体的健康空间。

      在主题教育中,成都高新区针对辖区居民反映的问题,靶向发力,精准施策,从群众的身边事做起,积极回应民生关切,提升了辖区群众的幸福感,更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成都高新区聚焦“为民服务解难题”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捐赠长椅”

      走深走实 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富士康穿戴项目与成都高新区接洽的时候,其他多个地方政府也在积极争取,成都高新区积极主动作为,灵活使用“高质量发展指标考核”等方式,不仅保证了项目落户,还引导企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我们当时一方面是看到了这里良好的营商环境,另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都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主动对接帮我们解决实际难题,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发展的前景,增强了投资的信心。”项目负责人如是说。

      在主题教育中,成都高新区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全力稳增长、破瓶颈、补短板,落实创新发展理念、为民服务理念、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和绿色发展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场景化思维、业界共治模式和梯度培育体系,打造新经济高质量发展“四大成果”,以工作实绩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效最重要的标尺。

      创新服务方式,打造产业功能区党建工作新格局。举办“党建引领·新经济活力区党建与产业互融共促系列活动启动大会暨政策解读培训会”;在新经济活力区建“园区党员服务站”,构建全覆盖式园区党员“服务网”;通过推动区域内企业间共享活动室、会议室,实现党群服务阵地“1个楼宇N个企业共享”,构筑“15分钟党群活动圈”,像桂溪街道成立了创新型楼宇“微党校”,建立“四岗一驿站”工作模式,充分利用独角兽企业深化“红色天际线”党建示范带、楼宇社区和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创新场景化思维,打造“人工智能+”五大应用场景。每年设立2亿元新经济场景专项资金,着力解决市场机会与新经济企业业务发展诉求配置不到位等问题;建立机会清单发布机制,围绕五大应用场景,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多形式对外公开发布供需信息,协助供需双方进行信息共享和对接交流。在2019中国·四川·成都全球人工智能峰会期间,公开发布人工智能市场机会清单225条,促成华为、腾讯、中国移动等供给方与区内相关需求方开展对接1000余次,10余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加快新经济项目落地,引进新经济项目35个,涵盖5G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网络安全等三大主攻方向领域。

      创新业界共治模式,打造新经济产业生态圈。率先探索产业发展的“成都模式”,构建大中小企业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切实提升产业发展和企业服务专业化水平,目前成都高新区已成立大数据与网络安全、网络视听与数字文创、5G人工智能、孵化载体等4家业界共治理事会,并每年配套5000万元业界共治专项资金。

      创新梯度培育体系,打造高新新经济军团。通过设立人才专项资金、提高用地效率和产出水平、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实施梯度政策支持与兑现,设立新经济创投基金和高质量发展奖,累计支持企业2000余家,支持项目3000余个。同时,针对新经济跨界融合特点,深化“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实现“首证一通、后证全通”,企业从申请到开业由原来的2-3个月压缩至3日之内。

      目前,成都高新区新经济企业总数超8万家,其中“四川省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五大应用场景培育发展新动能”案例入选“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发现的32项典型经验做法”,充分彰显成都高新区新经济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学懂弄通做实,深学细照笃行,成都高新区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再洗礼、初心再觉醒、使命再升华,全区正以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壮志豪情,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云兮 米仓山


    社区老人在“长寿食堂 ”就餐

      后记

      学有目标,做有垂范,干有创新。成都高新区统筹兼顾,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与抓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提出要“加快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城市治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工作实效和制度安排”,为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收好官。全区上下落实创新发展理念,优化改革经济体制;落实为民服务理念,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落实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健全社会治理制度;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严守生态文明制度,以实际行动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地生根。

      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成都高新区把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统筹兼顾,加强学习教育与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相结合互动,抓落实入人心求实效,每一项成绩背后的努力付出,都获得了百姓的由衷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