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4 18:09:39
本报记者 李艳 文/图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城市温暖与感动的最根本场域。12月22日,“在社区·爱成都”2019年成都社区志愿服务周在成都市青少年宫九里堤校区启动,未来一周成都市4300多个城乡社区将集中开展一批符合邻里需求的志愿服务活动。
“那一天我又来到你身边,欢声笑语温暖了房间,陪你聊聊家常,做一些糕点……”启动仪式在《爱在邻里间》熟悉的旋律中拉开序幕,引起了现场300位志愿者的共鸣。演唱者正是2020年“在社区·爱成都”推广大使冯家妹和汪希。
据了解,2017年以来,成都围绕深入推进社区发展治理,推出“在社区·爱成都”社区志愿服务品牌,2019年以“社区志愿服务361行动”为主线,进一步促进了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
根据成都市委社治委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平均每天有520余位市民成为志愿者、每天开展300余场志愿服务、力争实现需要帮助的市民全覆盖,传递城市温暖。目前,全市已有228万市民走进社区参与志愿服务,在成都的各个角落、各项领域,传递着“向上、向善、向美”的社区精神,守护诗意栖居的美丽家园。
启动仪式上,公布并表彰了“在社区·爱成都”2019年社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及“在社区·爱成都”2019年社区志愿服务十大感动人物。奶奶厨房项目是2019年社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之一,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建一个‘厨房’、也建起了社区老人交流和互助的桥梁。我们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形成情感支持网络,以助餐、探望、纠纷调解等解决老人实际问题。建立了社区老年人的‘熟人圈子’,让老年人有了意趣相投的伙伴和相互借力的朋友。”
记者了解到,为了深度挖掘先进事迹,培育成都品牌。前期,共有来自全市22个区(市)县的33名基层人物成为感动人物候选人,18个候选品牌项目入围终审,经过深入动员、重点推荐、全面参与、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产生了启动仪式上表彰的优秀个人及项目。
除此之外,2019年社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推广导师张俪文还携手2018年5个社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负责人共同发布了2018年社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成果。成果包含爱衣旧、党员在身边·支部面对面、乐享棒球、社区公益微循环、义仓等2018年社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模式、案例、操作手册等内容,共计15余万字。
“志愿服务项目成果属于社会、属于有需要它的每个人。”社区公益微循环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梳理的品牌项目模式、案例、操作手册,都将共享给愿意参与推广项目的任何单位、个人。让“共享”成为一种时尚,让这种时尚为更多的有需求的人服务。
2019-12-24 18:09:39
本报记者 李艳 文/图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城市温暖与感动的最根本场域。12月22日,“在社区·爱成都”2019年成都社区志愿服务周在成都市青少年宫九里堤校区启动,未来一周成都市4300多个城乡社区将集中开展一批符合邻里需求的志愿服务活动。
“那一天我又来到你身边,欢声笑语温暖了房间,陪你聊聊家常,做一些糕点……”启动仪式在《爱在邻里间》熟悉的旋律中拉开序幕,引起了现场300位志愿者的共鸣。演唱者正是2020年“在社区·爱成都”推广大使冯家妹和汪希。
据了解,2017年以来,成都围绕深入推进社区发展治理,推出“在社区·爱成都”社区志愿服务品牌,2019年以“社区志愿服务361行动”为主线,进一步促进了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
根据成都市委社治委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平均每天有520余位市民成为志愿者、每天开展300余场志愿服务、力争实现需要帮助的市民全覆盖,传递城市温暖。目前,全市已有228万市民走进社区参与志愿服务,在成都的各个角落、各项领域,传递着“向上、向善、向美”的社区精神,守护诗意栖居的美丽家园。
启动仪式上,公布并表彰了“在社区·爱成都”2019年社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及“在社区·爱成都”2019年社区志愿服务十大感动人物。奶奶厨房项目是2019年社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之一,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建一个‘厨房’、也建起了社区老人交流和互助的桥梁。我们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形成情感支持网络,以助餐、探望、纠纷调解等解决老人实际问题。建立了社区老年人的‘熟人圈子’,让老年人有了意趣相投的伙伴和相互借力的朋友。”
记者了解到,为了深度挖掘先进事迹,培育成都品牌。前期,共有来自全市22个区(市)县的33名基层人物成为感动人物候选人,18个候选品牌项目入围终审,经过深入动员、重点推荐、全面参与、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产生了启动仪式上表彰的优秀个人及项目。
除此之外,2019年社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推广导师张俪文还携手2018年5个社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负责人共同发布了2018年社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成果。成果包含爱衣旧、党员在身边·支部面对面、乐享棒球、社区公益微循环、义仓等2018年社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模式、案例、操作手册等内容,共计15余万字。
“志愿服务项目成果属于社会、属于有需要它的每个人。”社区公益微循环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梳理的品牌项目模式、案例、操作手册,都将共享给愿意参与推广项目的任何单位、个人。让“共享”成为一种时尚,让这种时尚为更多的有需求的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