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遂宁市安居区构建基层社区治理新格局

    2020-01-09 19:00:23

      近年来,遂宁市安居区将基层社区治理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探索推进“社会组织+社区”“社会工作+社区”“互联网+社区”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三加·一改革”,打好补短补位“组合拳”,破解民政民生服务能力不足、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不快、专业社会工作发展不深、公共服务精细化程度不高等瓶颈,加快建立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借力借智推动社区治理社会化

      针对社区居民“低关注度、低参与度、高依赖感、高焦虑感”问题,用好用活社会资源,推动社区由“大包大揽”转为社区搭台、社会组织唱戏,优化社区管理和服务。

      购买服务引主体。通过编制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专项目录、加强社会工作项目设计和落实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不低于社会事务服务项目总量30%比例等措施,优化完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相关政策制度和操作流程,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快社会工作专业应用。截至目前,引入成都、泸州等地社会组织3家,实行委托建设运营模式,投资160万元建成城市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2个,为城市社区困难家庭失能老人和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开展居家与社区养老服务。

      项目合作促运转。以项目合作招引成熟社会组织,坚持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为核心,改变“政府点单、社区供给、居民接受”的社会服务供给模式,推动社会组织+项目,最大限度释放基层服务治理活力。截至目前,成都益康参与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四川光华参与“合力共筑·和乐安居”项目,遂宁艺宁参与亲青家园困境儿童关爱项目,遂宁社工协会参与专业社工精准扶贫项目等,“关爱留守·助力脱贫”“心手相牵·快乐成长”等主题活动,服务群众5000余人次,增强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的主动性和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

      培育孵化补短板。坚持量质提升,完善培育社会服务组织孵化机制,加快培育各行业社会组织,逐步补齐社会服务组织发展短板,不断增强基层服务力量和专业能力。截至目前,孵化培育“博爱”“睦邻”“仁和”“众益善”4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鼎衡居民经济状况核算评估服务中心,推动工会、企业、青少年事务、家庭、妇女、残疾人等领域社会工作规范发展。

      明规立矩推动社区治理法治化

      坚持把法治化作为新时代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通过完善社区治理标准体系,加快构建多主体协同参与的法治社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建立工作规范,确保治理有依托。始终把社区治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摆在首位,建立健全社区治理标准规范。制定《遂宁市安居区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和创新管理服务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机制,对社区规划布局、运行机制、设施建设、治理机制、服务支持、队伍建设、运行保障等进行明确规范。

      建立信用体系,确保行为有约束。加强基层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将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维护公共利益等情况纳入社会信用体系,推进积分制、“功分制”,逐步提升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意识和能力。通过一点一滴引导,推动形成遵规守纪、崇尚文明的风气,实现村民素质和社区面貌全面提升。

      建立法律顾问,确保法治有保障。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进社区,健全“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通过整合公安、司法力量,为所有社区配备法律顾问,切实维护社区安全稳定。2017年以来,24个社区法律顾问开展社区法律服务1000余场次,助力创建法治示范社区。

      科技支撑推动社区治理智能化

      充分利用“天网”“大数据”平台等高科技,加快推进平安社区、智慧社区建设,大力开展“互联网+”公共服务,以智能化推动社区治理从“手动挡”向“自动挡”升级。

      建设智慧平台优服务。建设“1+2+N”智慧服务平台,依托1个社区综合信息数据库,“一窗式”政务办理和管理决策分析2个平台,社区微信公众号服务、信息交互展示系统、低保入户核查系统、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系统等N个应用,统筹社区公共服务资源,联动供需两侧,为社区提供精准化服务。

      配备“黄手环”关爱老人。建立全区养老服务“云平台”服务管理系统,录入老人的社会档案、健康档案、需求评估等相关档案信息10339人次。安居区民政局统一为老人免费配备具有定位功能的“黄手环”,通过“互联网+”为他们提供24小时的安全监护、紧急呼叫服务。截至目前,共发放“黄手环”100个,通过“黄手环”实现失智和半失能老年人零走丢。

      建设“雪亮”工程保平安。以“雪亮”工程在社区织就一张无形的平安大网,通过对社区主要交叉路口、居民小区、市场商铺等重点部位进行24小时无死角监控,将“6995”信息互助平台与“雪亮”工程有机结合,形成了“快速发现、快速报警、快速响应、快速处置”机制,有效提升社区治安防控水平。

      建强队伍推动社区治理专业化

      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强化社区党建引领功能,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确保社区人才聘得起、留得住、可持续,以队伍专业化促治理专业化,稳步打通了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实施红色领航工程。在社区推行党组织“兼职委员”制度,吸纳驻区单位、物业企业、社会组织等党组织负责人担任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参与社区事务议事共商;坚持以党组织为核心,通过嫁接、孵化、引进等方式,重点培育工商经济类、公益慈善类、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满足社区多元化服务需求;探索小区党建“三建三联”模式,广泛开展机关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和“双联”“双报到”活动,推进“党建引领好、服务管理好、小区品质好、邻里关系好”示范社区建设。

      实施柔性引才工程。采取“周末名师”“社创夜校”“项目合作”“顾问指导”“购买课程”和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组建安居“社区学院”。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与西南财大、西南石油大学等高校联动合作,打通成遂人才合作通道,设立专业督导项目2个,定期跟踪督导安居基层治理项目。

      实施社工倍增工程。推动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专业化,开发岗位80个,实施“社工百人计划”“专业社工2021倍增计划”,通过面向高校遴选、面向社会招考、面向社区培育一批,通过系统业务培训、专项素质培养转换一批,并将社会工作纳入领导干部、部门业务和社区工作者接续培训,鼓励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评考试,鼓励社区工作者、民政事业单位干部等参加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已累计培训“种子”社工150余名,基本实现每个社区有2-3名专业社工。(文/者王超)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遂宁市安居区构建基层社区治理新格局

    2020-01-09 19:00:23

      近年来,遂宁市安居区将基层社区治理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探索推进“社会组织+社区”“社会工作+社区”“互联网+社区”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三加·一改革”,打好补短补位“组合拳”,破解民政民生服务能力不足、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不快、专业社会工作发展不深、公共服务精细化程度不高等瓶颈,加快建立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借力借智推动社区治理社会化

      针对社区居民“低关注度、低参与度、高依赖感、高焦虑感”问题,用好用活社会资源,推动社区由“大包大揽”转为社区搭台、社会组织唱戏,优化社区管理和服务。

      购买服务引主体。通过编制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专项目录、加强社会工作项目设计和落实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不低于社会事务服务项目总量30%比例等措施,优化完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相关政策制度和操作流程,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快社会工作专业应用。截至目前,引入成都、泸州等地社会组织3家,实行委托建设运营模式,投资160万元建成城市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2个,为城市社区困难家庭失能老人和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开展居家与社区养老服务。

      项目合作促运转。以项目合作招引成熟社会组织,坚持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为核心,改变“政府点单、社区供给、居民接受”的社会服务供给模式,推动社会组织+项目,最大限度释放基层服务治理活力。截至目前,成都益康参与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四川光华参与“合力共筑·和乐安居”项目,遂宁艺宁参与亲青家园困境儿童关爱项目,遂宁社工协会参与专业社工精准扶贫项目等,“关爱留守·助力脱贫”“心手相牵·快乐成长”等主题活动,服务群众5000余人次,增强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的主动性和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

      培育孵化补短板。坚持量质提升,完善培育社会服务组织孵化机制,加快培育各行业社会组织,逐步补齐社会服务组织发展短板,不断增强基层服务力量和专业能力。截至目前,孵化培育“博爱”“睦邻”“仁和”“众益善”4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鼎衡居民经济状况核算评估服务中心,推动工会、企业、青少年事务、家庭、妇女、残疾人等领域社会工作规范发展。

      明规立矩推动社区治理法治化

      坚持把法治化作为新时代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通过完善社区治理标准体系,加快构建多主体协同参与的法治社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建立工作规范,确保治理有依托。始终把社区治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摆在首位,建立健全社区治理标准规范。制定《遂宁市安居区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和创新管理服务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机制,对社区规划布局、运行机制、设施建设、治理机制、服务支持、队伍建设、运行保障等进行明确规范。

      建立信用体系,确保行为有约束。加强基层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将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维护公共利益等情况纳入社会信用体系,推进积分制、“功分制”,逐步提升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意识和能力。通过一点一滴引导,推动形成遵规守纪、崇尚文明的风气,实现村民素质和社区面貌全面提升。

      建立法律顾问,确保法治有保障。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进社区,健全“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通过整合公安、司法力量,为所有社区配备法律顾问,切实维护社区安全稳定。2017年以来,24个社区法律顾问开展社区法律服务1000余场次,助力创建法治示范社区。

      科技支撑推动社区治理智能化

      充分利用“天网”“大数据”平台等高科技,加快推进平安社区、智慧社区建设,大力开展“互联网+”公共服务,以智能化推动社区治理从“手动挡”向“自动挡”升级。

      建设智慧平台优服务。建设“1+2+N”智慧服务平台,依托1个社区综合信息数据库,“一窗式”政务办理和管理决策分析2个平台,社区微信公众号服务、信息交互展示系统、低保入户核查系统、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系统等N个应用,统筹社区公共服务资源,联动供需两侧,为社区提供精准化服务。

      配备“黄手环”关爱老人。建立全区养老服务“云平台”服务管理系统,录入老人的社会档案、健康档案、需求评估等相关档案信息10339人次。安居区民政局统一为老人免费配备具有定位功能的“黄手环”,通过“互联网+”为他们提供24小时的安全监护、紧急呼叫服务。截至目前,共发放“黄手环”100个,通过“黄手环”实现失智和半失能老年人零走丢。

      建设“雪亮”工程保平安。以“雪亮”工程在社区织就一张无形的平安大网,通过对社区主要交叉路口、居民小区、市场商铺等重点部位进行24小时无死角监控,将“6995”信息互助平台与“雪亮”工程有机结合,形成了“快速发现、快速报警、快速响应、快速处置”机制,有效提升社区治安防控水平。

      建强队伍推动社区治理专业化

      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强化社区党建引领功能,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确保社区人才聘得起、留得住、可持续,以队伍专业化促治理专业化,稳步打通了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实施红色领航工程。在社区推行党组织“兼职委员”制度,吸纳驻区单位、物业企业、社会组织等党组织负责人担任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参与社区事务议事共商;坚持以党组织为核心,通过嫁接、孵化、引进等方式,重点培育工商经济类、公益慈善类、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满足社区多元化服务需求;探索小区党建“三建三联”模式,广泛开展机关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和“双联”“双报到”活动,推进“党建引领好、服务管理好、小区品质好、邻里关系好”示范社区建设。

      实施柔性引才工程。采取“周末名师”“社创夜校”“项目合作”“顾问指导”“购买课程”和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组建安居“社区学院”。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与西南财大、西南石油大学等高校联动合作,打通成遂人才合作通道,设立专业督导项目2个,定期跟踪督导安居基层治理项目。

      实施社工倍增工程。推动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专业化,开发岗位80个,实施“社工百人计划”“专业社工2021倍增计划”,通过面向高校遴选、面向社会招考、面向社区培育一批,通过系统业务培训、专项素质培养转换一批,并将社会工作纳入领导干部、部门业务和社区工作者接续培训,鼓励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评考试,鼓励社区工作者、民政事业单位干部等参加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已累计培训“种子”社工150余名,基本实现每个社区有2-3名专业社工。(文/者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