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我国首个儿童零食团体标准施行 规范儿童零食市场仍需各方共治

    2020-07-07 17:25:47


    本报记者 李鹏飞 文/图

      在孩子们的“美食”排行榜里,各类“零食”绝对被排在了首位,可长期以来,我国儿童零食行业一直存在标准欠缺、食品标注不规范等问题。由中国副食流通协会等联合发布的《儿童零食通用要求》(以下简称《通用要求》)团体标准已于今年6月15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对儿童零食营养健康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定。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零食的专门标准,也是首个关于儿童零食的标准。连日来,记者走访时了解到,该标准仅为团体标准并不强制执行,团体标准出台与施行不等于从此规范有序,规范儿童零食市场目前仍需社会各方共治;此外,不让孩子吃零食其实并不科学。

      调查: 多数零食产品含添加剂  儿童及家长选购零食趋理性

      连日来,记者在四川成都、德阳等地多所小学校园周边走访时发现,与以往学生放学后涌入学校附近小商铺购买小零食不同,现在购买小零食的学生少了许多。“以前,学生比较喜欢吃辣条、糖果、膨化食品,上学放学时都来买,可能是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学校、家长就食品安全加大宣传教育,学生更偏爱在大超市里买了。”德阳市昆山街某小学附近的副食店老板直言,以前卖的小零食多采用小包装,价格也十分低廉,每包通常为五毛到一元不等,是小学生的最爱。

      在成都市解放路一小学附近经营副食店的张女士也表示,以往学生们自己购买零食的要求比较简单,以口感好、价格便宜为前提,配料成分为其次。“现在孩子、家长都比较理性了,价格不是最看重的。”张女士说。

      在德阳市长江西路某大型超市里,记者随机挑选了一袋薯片,该配料表显示,其中添加了人工合成色素、甜味剂、增鲜剂、香精香料等多达十余种配料。记者走访多家超市后还发现,目前,以“儿童”命名的食品并不多,主要是以儿童挂面、儿童水饺等面食为主,不过不少写着“儿童”的面食中,有的仍标注着食用香精、味精、盐等配料,但售价却比普通面食高出了一倍。

      “孩子爱吃零食我们理解,不过作为家长我更希望能为孩子选择一些健康、营养的零食,我们孩子也很听话,从不吃那些‘五毛零食’。”正在超市为孩子选购零食的黎女士说,她一直期盼能有一个选择零食的标准,让孩子既能吃到心心念念的零食,还能保障健康。

      市场监管部门: 强化源头管理 加大日常巡查

      记者了解到,《通用要求》首次在营养健康和安全性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定,并从物理安全性、化学安全性、生物安全性方面进行了细致规定。儿童零食团标中,描述了原料要求、感官要求、营养成分要求、微生物指标要求、食品添加剂要求等。例如:规定了儿童零食所使用油脂不应含有反式脂肪酸,以及不能使用经辐照处理的原料;此外,团标提出少添加糖、盐、油的规定,并要求规定氯化钠、蔗糖、脂肪的限值;团标还强调了产品物理层面食用安全性的感官要求,如规定产品的组织形态不能有明显尖锐突出物,口感不崩牙等要求。

      “这个《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属于团体标准而不是国家标准,不具备强制性,只是一种推荐标准,尽管如此,作为监管部门,我们依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对辖区内特别是校园周边的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工作一刻都没有怠慢,反而越来越严格。” 德阳市旌阳区市场监管局食品流通与特殊食品安全监管股股长杨琳告诉记者,除了加大日常巡查外,该局执法人员还以校园周边为重点,全面开展食品安全隐患大排查。

      “我们对辖区内的校园周边200米范围的食品经营者展开排查,以便切实掌握情况,特别是休闲小食品,如‘五毛零食’等的销售情况。目前清理出辖区校园周边共有食品经营户85户,都已建立监管台账。”据杨琳介绍,该局开展的校园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户专项整治,主要内容包括:核查清理食品经营的主体资格:严厉打击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引导和监督食品经营者履行进货查验义务,拒绝采购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等;食品安全制度是否落实: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制度、食品安全自检自查制度、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等,及时排查食品安全隐患;是否销售过期变质食品:对食品安全管理、索证索票、进销货台账等制度作重点检查。主要检查经营食品有无过期,有无假冒伪劣食品、是否存在销售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等。

      此外,因德阳市区内绝大多数校园周边经营户出售的食品均来源于德阳城西副食品批发市场,该局还加强食品流通源头把控。“我们对城西副食品批发市场开办方进行约谈,明确其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与城西副食品批发市场开办方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要求市场开办方对入市经营的食品经营户进行主体审查,并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杨琳介绍说,同时还建立食品经营者台账,建立食品经营者1户1档(经营者基本信息表+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健康证),设置《食品经营许可信息公示栏》并规范完善上墙,向辖区市场监管所申请进行食品安全风险分级。

      杨琳表示,除了市场监管部门巡查监管,该局还与辖区92所学校签订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书,并与旌阳区教育局、区卫健局开展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网络培训3000余人,进行了食品安全宣传;要求学校利用健康教育课、广播、班会、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开展食品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全体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做好拒绝“三无”和“五毛零食”的正面引导,同时在所有学校设立校园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实体信箱,以进一步畅通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渠道,形成校园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局面。

      儿科医师: 不让孩子吃零食并不科学

      业内人士表示,其实,在合理范围内,食品添加剂是允许添加进食物里的,但儿童零食应该添加多少一直没有相应规定。既然零食含有添加剂,家长是不是应该禁止孩子食用所有零食?答案是否定的。

      “不少家长对零食多多少少存在误区,认为零食只是瓜子、薯片、巧克力、膨化食品等这些食品,它们都是不好的食品,应该拒绝。其实,除了正餐之外,其余的食物都叫做零食,零食可以吃,但要科学地吃。”德阳市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黄琴认为,吃零食是孩子生理和心理的正常需要,不让孩子吃零食的做法并不科学。

      黄琴说,零食是儿童饮食结构中的双刃剑,它可能导致体重增加、营养不良和影响胃口等问题,但也能缓解正餐间的饥饿、避免正餐吃得过饱;对于生长快速、体力消耗较大的儿童,合理适量的零食能提供一定数量的钙、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营养素,并给童年生活增添乐趣。

      “儿童正处于长身体阶段,两餐之间可以加一些零食,如牛奶、鸡蛋和水果,补充必需的营养是可以的,但是对于‘五毛零食’建议还是不要吃,毕竟含有香精、添加剂甚至有的成分不明,这些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是不利的。” 黄琴表示,零食虽然是合理膳食的组成部分,但家长应该帮孩子树立正确的“零食观”。不要仅从口味和喜好选择零食,应多选择新鲜、天然、易消化的零食,多选奶类、果蔬类、坚果类的食物,但要特别注意5岁以下的幼儿不宜食用坚果,以免误入气管;此外吃零食的时间不要离正餐太近,不应影响正餐的食量,睡觉前半小时应避免吃零食;少吃油炸、过甜、过咸的零食;多喝白水、少喝含糖饮料等。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我国首个儿童零食团体标准施行 规范儿童零食市场仍需各方共治

    2020-07-07 17:25:47


    本报记者 李鹏飞 文/图

      在孩子们的“美食”排行榜里,各类“零食”绝对被排在了首位,可长期以来,我国儿童零食行业一直存在标准欠缺、食品标注不规范等问题。由中国副食流通协会等联合发布的《儿童零食通用要求》(以下简称《通用要求》)团体标准已于今年6月15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对儿童零食营养健康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定。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零食的专门标准,也是首个关于儿童零食的标准。连日来,记者走访时了解到,该标准仅为团体标准并不强制执行,团体标准出台与施行不等于从此规范有序,规范儿童零食市场目前仍需社会各方共治;此外,不让孩子吃零食其实并不科学。

      调查: 多数零食产品含添加剂  儿童及家长选购零食趋理性

      连日来,记者在四川成都、德阳等地多所小学校园周边走访时发现,与以往学生放学后涌入学校附近小商铺购买小零食不同,现在购买小零食的学生少了许多。“以前,学生比较喜欢吃辣条、糖果、膨化食品,上学放学时都来买,可能是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学校、家长就食品安全加大宣传教育,学生更偏爱在大超市里买了。”德阳市昆山街某小学附近的副食店老板直言,以前卖的小零食多采用小包装,价格也十分低廉,每包通常为五毛到一元不等,是小学生的最爱。

      在成都市解放路一小学附近经营副食店的张女士也表示,以往学生们自己购买零食的要求比较简单,以口感好、价格便宜为前提,配料成分为其次。“现在孩子、家长都比较理性了,价格不是最看重的。”张女士说。

      在德阳市长江西路某大型超市里,记者随机挑选了一袋薯片,该配料表显示,其中添加了人工合成色素、甜味剂、增鲜剂、香精香料等多达十余种配料。记者走访多家超市后还发现,目前,以“儿童”命名的食品并不多,主要是以儿童挂面、儿童水饺等面食为主,不过不少写着“儿童”的面食中,有的仍标注着食用香精、味精、盐等配料,但售价却比普通面食高出了一倍。

      “孩子爱吃零食我们理解,不过作为家长我更希望能为孩子选择一些健康、营养的零食,我们孩子也很听话,从不吃那些‘五毛零食’。”正在超市为孩子选购零食的黎女士说,她一直期盼能有一个选择零食的标准,让孩子既能吃到心心念念的零食,还能保障健康。

      市场监管部门: 强化源头管理 加大日常巡查

      记者了解到,《通用要求》首次在营养健康和安全性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定,并从物理安全性、化学安全性、生物安全性方面进行了细致规定。儿童零食团标中,描述了原料要求、感官要求、营养成分要求、微生物指标要求、食品添加剂要求等。例如:规定了儿童零食所使用油脂不应含有反式脂肪酸,以及不能使用经辐照处理的原料;此外,团标提出少添加糖、盐、油的规定,并要求规定氯化钠、蔗糖、脂肪的限值;团标还强调了产品物理层面食用安全性的感官要求,如规定产品的组织形态不能有明显尖锐突出物,口感不崩牙等要求。

      “这个《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属于团体标准而不是国家标准,不具备强制性,只是一种推荐标准,尽管如此,作为监管部门,我们依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对辖区内特别是校园周边的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工作一刻都没有怠慢,反而越来越严格。” 德阳市旌阳区市场监管局食品流通与特殊食品安全监管股股长杨琳告诉记者,除了加大日常巡查外,该局执法人员还以校园周边为重点,全面开展食品安全隐患大排查。

      “我们对辖区内的校园周边200米范围的食品经营者展开排查,以便切实掌握情况,特别是休闲小食品,如‘五毛零食’等的销售情况。目前清理出辖区校园周边共有食品经营户85户,都已建立监管台账。”据杨琳介绍,该局开展的校园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户专项整治,主要内容包括:核查清理食品经营的主体资格:严厉打击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引导和监督食品经营者履行进货查验义务,拒绝采购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等;食品安全制度是否落实: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制度、食品安全自检自查制度、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等,及时排查食品安全隐患;是否销售过期变质食品:对食品安全管理、索证索票、进销货台账等制度作重点检查。主要检查经营食品有无过期,有无假冒伪劣食品、是否存在销售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等。

      此外,因德阳市区内绝大多数校园周边经营户出售的食品均来源于德阳城西副食品批发市场,该局还加强食品流通源头把控。“我们对城西副食品批发市场开办方进行约谈,明确其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与城西副食品批发市场开办方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要求市场开办方对入市经营的食品经营户进行主体审查,并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杨琳介绍说,同时还建立食品经营者台账,建立食品经营者1户1档(经营者基本信息表+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健康证),设置《食品经营许可信息公示栏》并规范完善上墙,向辖区市场监管所申请进行食品安全风险分级。

      杨琳表示,除了市场监管部门巡查监管,该局还与辖区92所学校签订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书,并与旌阳区教育局、区卫健局开展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网络培训3000余人,进行了食品安全宣传;要求学校利用健康教育课、广播、班会、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开展食品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全体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做好拒绝“三无”和“五毛零食”的正面引导,同时在所有学校设立校园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实体信箱,以进一步畅通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渠道,形成校园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局面。

      儿科医师: 不让孩子吃零食并不科学

      业内人士表示,其实,在合理范围内,食品添加剂是允许添加进食物里的,但儿童零食应该添加多少一直没有相应规定。既然零食含有添加剂,家长是不是应该禁止孩子食用所有零食?答案是否定的。

      “不少家长对零食多多少少存在误区,认为零食只是瓜子、薯片、巧克力、膨化食品等这些食品,它们都是不好的食品,应该拒绝。其实,除了正餐之外,其余的食物都叫做零食,零食可以吃,但要科学地吃。”德阳市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黄琴认为,吃零食是孩子生理和心理的正常需要,不让孩子吃零食的做法并不科学。

      黄琴说,零食是儿童饮食结构中的双刃剑,它可能导致体重增加、营养不良和影响胃口等问题,但也能缓解正餐间的饥饿、避免正餐吃得过饱;对于生长快速、体力消耗较大的儿童,合理适量的零食能提供一定数量的钙、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营养素,并给童年生活增添乐趣。

      “儿童正处于长身体阶段,两餐之间可以加一些零食,如牛奶、鸡蛋和水果,补充必需的营养是可以的,但是对于‘五毛零食’建议还是不要吃,毕竟含有香精、添加剂甚至有的成分不明,这些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是不利的。” 黄琴表示,零食虽然是合理膳食的组成部分,但家长应该帮孩子树立正确的“零食观”。不要仅从口味和喜好选择零食,应多选择新鲜、天然、易消化的零食,多选奶类、果蔬类、坚果类的食物,但要特别注意5岁以下的幼儿不宜食用坚果,以免误入气管;此外吃零食的时间不要离正餐太近,不应影响正餐的食量,睡觉前半小时应避免吃零食;少吃油炸、过甜、过咸的零食;多喝白水、少喝含糖饮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