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四川德阳市罗江区:深化社会救助 守牢民生底线

    2021-05-25 16:14:11

      本网讯(通讯员 江薇 梁静 记者 高明山 李鹏飞)5月25日,记者从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获悉,2020年以来,作为全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罗江区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的形式,建立村级社会救助信息员制度,使社会救助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更加规范。社会救助信息员制度的建立打通了社会救助工作“最后一公里”,对陷入困境的群众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救助。


      高标准严要求 建立创新机制

      罗江区民政局通过委托方式与各镇邻里乡亲互助会签订承接服务协议,邻里乡亲互助会以聘请的方式,从各村(社区)中了解和掌握辖区内困难群众信息、熟悉社会救助政策的、有责任心的、品行端正的乡贤中确定了93名社会救助信息员。社会救助信息员深入了解辖区困难群众的生活情况,主动寻找未享受社会救助的困难群众,摸排其信息,将排查出的特殊困难群众收集汇总,建立困难群众信息台账,上报当地政府。

      “我区村(社区)信息员覆盖面达到100%,进一步提高了社会救助的时效性,建立健全了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罗江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到,社会救助信息员是连接党委政府和困难群众的桥梁,使困难群众的保障更有针对性、更加人性化,实现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

      同时,对经核实无误实施救助的进行逐条奖励,有效保障社会救助信息员队伍稳定性和参与积极性。

      四处摸排奔走 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

      邹小敏是罗江区调元镇顺河村社会救助信息员,村里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时刻牵动着她的心。为此,她频繁地四处奔走,及时了解哪家有困难、哪家有突发意外。“胡大爷肢体一级残疾、李大姐尿毒症每周需要化疗、王大妈因病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如今,谈及困难群众,邹小敏总能一一道来。

      目前,罗江区有93名像邹小敏一样的社会救助信息员,分布在每个村、社区,充分发挥他们着贴近群众、消息灵通、获取急难信息便捷的优势,为民政工作在基层落地落实提供第一手信息,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截至目前,罗江区已将主动发现符合条件的480人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其中低保117户187人,特困供养23人,临时救助270人。


      民生从无小事 群众满意才是真

      罗江区鄢家镇高峰村的杨桂琼今年58岁,患有肺癌,丈夫在几年前因病去世,儿子也因车祸撒手人寰,现在她和女儿相依为命。高峰村的社会救助信息员刘桃在走访时得知杨桂琼家遭逢变故消息,便第一时间到她家详细询问了解情况,发现其情况符合民政救助政策,于是帮杨大姐一家申请了低保。

      “多亏了小刘同志,现在我已经被纳入了低保,基本生活得到了改善和保障。感谢小刘,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弱势群体的关心关爱!”杨大姐激动地说到。

      据悉,从去年底开始,罗江区对低收入家庭中的重残人员、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群体,经本人申请,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适度扩大了低保覆盖范围,进一步提高了低保兜底保障能力。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建立村级社会救助信息员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基层经办力量,使社会救助形成了由“群众上门求助”到“主动发现救助”的转变。下一步,罗江区将继续聚焦社会救助难点痛点问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创新工作方式,让困难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社会救助改革带来的红利。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四川德阳市罗江区:深化社会救助 守牢民生底线

    2021-05-25 16:14:11

      本网讯(通讯员 江薇 梁静 记者 高明山 李鹏飞)5月25日,记者从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获悉,2020年以来,作为全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罗江区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的形式,建立村级社会救助信息员制度,使社会救助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更加规范。社会救助信息员制度的建立打通了社会救助工作“最后一公里”,对陷入困境的群众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救助。


      高标准严要求 建立创新机制

      罗江区民政局通过委托方式与各镇邻里乡亲互助会签订承接服务协议,邻里乡亲互助会以聘请的方式,从各村(社区)中了解和掌握辖区内困难群众信息、熟悉社会救助政策的、有责任心的、品行端正的乡贤中确定了93名社会救助信息员。社会救助信息员深入了解辖区困难群众的生活情况,主动寻找未享受社会救助的困难群众,摸排其信息,将排查出的特殊困难群众收集汇总,建立困难群众信息台账,上报当地政府。

      “我区村(社区)信息员覆盖面达到100%,进一步提高了社会救助的时效性,建立健全了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罗江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到,社会救助信息员是连接党委政府和困难群众的桥梁,使困难群众的保障更有针对性、更加人性化,实现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

      同时,对经核实无误实施救助的进行逐条奖励,有效保障社会救助信息员队伍稳定性和参与积极性。

      四处摸排奔走 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

      邹小敏是罗江区调元镇顺河村社会救助信息员,村里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时刻牵动着她的心。为此,她频繁地四处奔走,及时了解哪家有困难、哪家有突发意外。“胡大爷肢体一级残疾、李大姐尿毒症每周需要化疗、王大妈因病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如今,谈及困难群众,邹小敏总能一一道来。

      目前,罗江区有93名像邹小敏一样的社会救助信息员,分布在每个村、社区,充分发挥他们着贴近群众、消息灵通、获取急难信息便捷的优势,为民政工作在基层落地落实提供第一手信息,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截至目前,罗江区已将主动发现符合条件的480人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其中低保117户187人,特困供养23人,临时救助270人。


      民生从无小事 群众满意才是真

      罗江区鄢家镇高峰村的杨桂琼今年58岁,患有肺癌,丈夫在几年前因病去世,儿子也因车祸撒手人寰,现在她和女儿相依为命。高峰村的社会救助信息员刘桃在走访时得知杨桂琼家遭逢变故消息,便第一时间到她家详细询问了解情况,发现其情况符合民政救助政策,于是帮杨大姐一家申请了低保。

      “多亏了小刘同志,现在我已经被纳入了低保,基本生活得到了改善和保障。感谢小刘,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弱势群体的关心关爱!”杨大姐激动地说到。

      据悉,从去年底开始,罗江区对低收入家庭中的重残人员、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群体,经本人申请,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适度扩大了低保覆盖范围,进一步提高了低保兜底保障能力。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建立村级社会救助信息员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基层经办力量,使社会救助形成了由“群众上门求助”到“主动发现救助”的转变。下一步,罗江区将继续聚焦社会救助难点痛点问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创新工作方式,让困难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社会救助改革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