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0 11:39:37
本报记者 高明山
为进一步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加快打造彭什区域协同发展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样板,近日,四川省彭州市委社治委、市委组织部、敖平镇人民政府,什邡市委组织部、市基层治理中心、马井镇人民政府等6家单位召开了彭什区域协同发展城乡基层治理工作对接交流活动。
当天,通过实地观摩、交流座谈等形式进行深入沟通,并达成联建联创联享“三联”协同推进事宜。
联建一套推进机制。成立彭什城乡基层治理联盟,打破区划界限,深入推进人才、资源、空间协同,构建社区价值、发展、治理、生活、行动共同体;组建工作专班,健全“定期会商、专题研讨、实时沟通”协调推进机制;探索建立信息互通共享、呼叫即时响应机制,做好社区疫情防控、社会综合治理、农商文旅体融合等。
联创若干示范场景。着力基层治理一体化推进,围绕川芎、蔬菜、食用菌等产业,梳理发布项目清单,营造多元场景;坚持“一体化、融合化”原则,开展片区规划,建设交界地带融合示范院落;以彭什川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为牵引,统筹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社区生活相融共进,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治理模式。
联享双方治理资源。强化资源整合,推动基层治理项目、社区服务、品牌活动、专家人才等双向输入;推进城乡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常态化进行互访交流;建立社区工作者“抱团式”培养方式,共组社区治理人才专修班,开展集体经济转轴、美学运用等“社区领航人才”专题培训。
案例一:
马井镇双石桥村“翰林院子”
马井镇双石桥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廉政为基石,摸索推行“一润三香”基层治理工作机制。通过党建润民心、翰林传书香、田园飘菜香、邻里助村香,形成了群众广泛参与自治、全民严格遵守法治、注重发扬传承德治的良好氛围。2021年3月,获评四川省首批“乡村治理示范村”。翰林院子挖掘耕读文化、翰林文化底蕴,形成了以“传承耕读古风”为根基的乡风文明发展模式。同时,改造提升传统乡村院落,组建卫生文明监督管委会和志愿者服务队,举办艺术节、开办艺术展览等,探索出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案例二:
敖平镇凤泉村“七星·泉村”
凤泉村聚力敖平镇药泉特色小镇建设,通过挖掘泉水、中医药、川西林盘等优质生态资源,建设“七星·药院”产业聚落、“七星·药篱”大地景观、“七星·药泉”微湿地等,打造“七星·泉村”主题聚落。同时,系统推进“党辉耀七星,药泉润四邻”主题示范社区建设,大力开展社区运动会、“药农”体验等志愿服务和“川芎茶”炮制体验等特色邻里活动,持续推动社区服务品质提升。
案例三:
敖平镇紫音泉村“东乡·凤楼里”
紫音泉村“东乡·凤楼里”地处原清代私学“凤楼书院”旧址,通过政府引导、资源整合、业态更新、群众参与等方式,盘活老旧院落、活化优质资源、健全产业链条、引进“新村民”,激发乡村创新创业活力。打造“兰若·青田居”文创工坊、“岐黄·药香苑”百草工坊和“凤楼书院”文化工坊等,陆续建成中医药产业文创空间、人文消费空间和社区公共活动空间,营造中医药大地药景,完善“游医养食住购”中医药文创产品体系。
2021-08-10 11:39:37
本报记者 高明山
为进一步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加快打造彭什区域协同发展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样板,近日,四川省彭州市委社治委、市委组织部、敖平镇人民政府,什邡市委组织部、市基层治理中心、马井镇人民政府等6家单位召开了彭什区域协同发展城乡基层治理工作对接交流活动。
当天,通过实地观摩、交流座谈等形式进行深入沟通,并达成联建联创联享“三联”协同推进事宜。
联建一套推进机制。成立彭什城乡基层治理联盟,打破区划界限,深入推进人才、资源、空间协同,构建社区价值、发展、治理、生活、行动共同体;组建工作专班,健全“定期会商、专题研讨、实时沟通”协调推进机制;探索建立信息互通共享、呼叫即时响应机制,做好社区疫情防控、社会综合治理、农商文旅体融合等。
联创若干示范场景。着力基层治理一体化推进,围绕川芎、蔬菜、食用菌等产业,梳理发布项目清单,营造多元场景;坚持“一体化、融合化”原则,开展片区规划,建设交界地带融合示范院落;以彭什川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为牵引,统筹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社区生活相融共进,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治理模式。
联享双方治理资源。强化资源整合,推动基层治理项目、社区服务、品牌活动、专家人才等双向输入;推进城乡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常态化进行互访交流;建立社区工作者“抱团式”培养方式,共组社区治理人才专修班,开展集体经济转轴、美学运用等“社区领航人才”专题培训。
案例一:
马井镇双石桥村“翰林院子”
马井镇双石桥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廉政为基石,摸索推行“一润三香”基层治理工作机制。通过党建润民心、翰林传书香、田园飘菜香、邻里助村香,形成了群众广泛参与自治、全民严格遵守法治、注重发扬传承德治的良好氛围。2021年3月,获评四川省首批“乡村治理示范村”。翰林院子挖掘耕读文化、翰林文化底蕴,形成了以“传承耕读古风”为根基的乡风文明发展模式。同时,改造提升传统乡村院落,组建卫生文明监督管委会和志愿者服务队,举办艺术节、开办艺术展览等,探索出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案例二:
敖平镇凤泉村“七星·泉村”
凤泉村聚力敖平镇药泉特色小镇建设,通过挖掘泉水、中医药、川西林盘等优质生态资源,建设“七星·药院”产业聚落、“七星·药篱”大地景观、“七星·药泉”微湿地等,打造“七星·泉村”主题聚落。同时,系统推进“党辉耀七星,药泉润四邻”主题示范社区建设,大力开展社区运动会、“药农”体验等志愿服务和“川芎茶”炮制体验等特色邻里活动,持续推动社区服务品质提升。
案例三:
敖平镇紫音泉村“东乡·凤楼里”
紫音泉村“东乡·凤楼里”地处原清代私学“凤楼书院”旧址,通过政府引导、资源整合、业态更新、群众参与等方式,盘活老旧院落、活化优质资源、健全产业链条、引进“新村民”,激发乡村创新创业活力。打造“兰若·青田居”文创工坊、“岐黄·药香苑”百草工坊和“凤楼书院”文化工坊等,陆续建成中医药产业文创空间、人文消费空间和社区公共活动空间,营造中医药大地药景,完善“游医养食住购”中医药文创产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