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绵阳涪城:科技创新引领人才工作先行区建设

    2021-08-18 21:46:03

      本网讯(袁名川 黄兵 记者 吕婕 文/图)今年以来,绵阳市涪城区立足现有科技资源禀赋,聚焦“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培育、创新人才集聚、创新生态优化”四大主攻方向先行先试,打通人才科技创新闭环,确保建设全省人才工作先行区高标准起步、高质量推进。

      建平台,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先行聚集。围绕科技创新项目招引落地,建设“一区多园”科技创新平台,采取PPP等多种融资建设方式,在绵阳科技城新区(核心区)打造5G科技园、中科(绵阳)创新园等20万平方米科技智谷科技园,引进中关村、北斗未来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6个,成功签约硅基智能、科大讯飞等重大项目82个,总投资182亿元,实现5G、人工智能、卫星应用等领域科技创新资源集聚集约发展。打造环西科大创新经济圈,通过政府提供集成用地和奖扶资金、高校提供科技创新支撑、企业提供全产业链服务方式,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城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和创业黑马西部(绵阳)科创中心,以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优质创新资源聚集,形成“研发—孵化—加速—产业化”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

      育主体,推动科技创新能力先行提升。坚持做大创新主体总量和质量,将100户优质科技型中小企业纳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实行专人跟踪培育。充分发挥政府资金撬动作用,鼓励企业走自主研发道路,对企业年度研发投入超200万元的,按投入费用的10%(最高50万元)奖励。今年一季度全区企业科技研发投入超1亿元,稳居全市第一。龙华薄膜在全球率先突破2.5米超大宽幅PMMA偏光片基膜制造技术并实现规模生产,昊宇龙星等3个科技型中小企业被省经信厅推荐为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截至目前,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有效数1516户,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数178户,高新技术企业53户;拥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21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6个,省级以上技术中心8个,获评四川省首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聚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活力先行激发。紧扣主导产业链布局精准招才,发布新型显示、汽车电子、5G制造等“高精尖缺”人才需求目录,整合人才、项目等要素,引进惠科模组、美国康宁玻璃基板等高端产业项目5个,聚集国内外尖端人才团队15个,全国新型显示人才聚集高地初见雏形。开发“智汇涪城”线上引才APP,满足用人单位个性化需求,成功促成项目合作4个。举办“百名专家涪城行”川渝人才对接活动,并与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签订人才引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高校及社会化专场引才15场次,引进各领域、各层次人才3000余名,柔性引进院士2名。借助人才项目高效引才,采取“一对一”等方式辅导企业申报科技城人才计划等省市重大人才项目,28个顶尖人才团队入选省市重点人才工程,获扶持资金3310万元。

      优环境,推动科技创新生态先行构建。创新人才政策供给,制定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86条措施、支持企业发展26条措施、大抓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18条措施等;设立5亿元的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和5000万元的股权投资资金;安排5000万/年财政奖扶资金,以真金白银、真情实意支持人才创新创造。做实人才服务,区级领导干部带头与专家人才交朋友,建立企业全覆盖走访、金融人才“鹊桥会”、企业家座谈会、企业家“早餐汇”四大联系服务人才机制,解决融资、子女入学等服务事项624个。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建立涵盖人才购房补贴、人才租房补助、人才公寓周转三大人才安居保障制度,升级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示范建设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商圈,让人才在涪城顺心工作、舒心生活。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绵阳涪城:科技创新引领人才工作先行区建设

    2021-08-18 21:46:03

      本网讯(袁名川 黄兵 记者 吕婕 文/图)今年以来,绵阳市涪城区立足现有科技资源禀赋,聚焦“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培育、创新人才集聚、创新生态优化”四大主攻方向先行先试,打通人才科技创新闭环,确保建设全省人才工作先行区高标准起步、高质量推进。

      建平台,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先行聚集。围绕科技创新项目招引落地,建设“一区多园”科技创新平台,采取PPP等多种融资建设方式,在绵阳科技城新区(核心区)打造5G科技园、中科(绵阳)创新园等20万平方米科技智谷科技园,引进中关村、北斗未来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6个,成功签约硅基智能、科大讯飞等重大项目82个,总投资182亿元,实现5G、人工智能、卫星应用等领域科技创新资源集聚集约发展。打造环西科大创新经济圈,通过政府提供集成用地和奖扶资金、高校提供科技创新支撑、企业提供全产业链服务方式,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城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和创业黑马西部(绵阳)科创中心,以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优质创新资源聚集,形成“研发—孵化—加速—产业化”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

      育主体,推动科技创新能力先行提升。坚持做大创新主体总量和质量,将100户优质科技型中小企业纳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实行专人跟踪培育。充分发挥政府资金撬动作用,鼓励企业走自主研发道路,对企业年度研发投入超200万元的,按投入费用的10%(最高50万元)奖励。今年一季度全区企业科技研发投入超1亿元,稳居全市第一。龙华薄膜在全球率先突破2.5米超大宽幅PMMA偏光片基膜制造技术并实现规模生产,昊宇龙星等3个科技型中小企业被省经信厅推荐为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截至目前,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有效数1516户,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数178户,高新技术企业53户;拥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21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6个,省级以上技术中心8个,获评四川省首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聚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活力先行激发。紧扣主导产业链布局精准招才,发布新型显示、汽车电子、5G制造等“高精尖缺”人才需求目录,整合人才、项目等要素,引进惠科模组、美国康宁玻璃基板等高端产业项目5个,聚集国内外尖端人才团队15个,全国新型显示人才聚集高地初见雏形。开发“智汇涪城”线上引才APP,满足用人单位个性化需求,成功促成项目合作4个。举办“百名专家涪城行”川渝人才对接活动,并与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签订人才引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高校及社会化专场引才15场次,引进各领域、各层次人才3000余名,柔性引进院士2名。借助人才项目高效引才,采取“一对一”等方式辅导企业申报科技城人才计划等省市重大人才项目,28个顶尖人才团队入选省市重点人才工程,获扶持资金3310万元。

      优环境,推动科技创新生态先行构建。创新人才政策供给,制定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86条措施、支持企业发展26条措施、大抓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18条措施等;设立5亿元的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和5000万元的股权投资资金;安排5000万/年财政奖扶资金,以真金白银、真情实意支持人才创新创造。做实人才服务,区级领导干部带头与专家人才交朋友,建立企业全覆盖走访、金融人才“鹊桥会”、企业家座谈会、企业家“早餐汇”四大联系服务人才机制,解决融资、子女入学等服务事项624个。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建立涵盖人才购房补贴、人才租房补助、人才公寓周转三大人才安居保障制度,升级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示范建设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商圈,让人才在涪城顺心工作、舒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