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芬芳的诗和远方
2018-04-10 17:44:14
盛世清明,乾坤朗朗。“清明”既是一个清新的节气,芬芳着我们的诗和远方;也是一个古老的节日,绽放着我们的初心和梦想。
“清明”作为一个时令节气,其美好的时光意象和科学的农事价值值得我们汲取并讴歌。显然,“清明”之谓源自此时的天气物侯特点。《淮南子?天文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是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美好的感觉,穿越时空,古今一样。如果说春天是最美的季节,那么清明是春天里最美的节气。相由心生,情由境生,值此时,自然界的节气如此,人亦然。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科学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具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直到今天,古老的二十四节气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清明作为一个时令节气在气象物侯上的特点也为她作为一个传统节日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良好的条件。
“清明”作为一个传统节日,其丰富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文明导向值得我们继承并发扬。从介子推的传说起源,到融合寒食节、上已节等节日内容,一路走来,兼容并蓄,继承发扬。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在流亡途中没吃没喝就要饿死的时候,随臣介子推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给他吃,救了他一命。后来,当重耳做了国君时,介子推却悄悄隐居了。等找到时,介子推背着母亲已死在了一棵老柳树下,只留下了一片衣襟,上面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重耳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将老柳树命名为“清明柳”,第二天定为清明节。美好的传说寄托的是人们美好的期许和崇高的价值追求。从历史的实际来看,清明变成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火是人类文明起源的象征。没有火就没有人类文明。原始社会,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改火与换取新火是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禁火冷食,这便是寒食节。巧合的是,我国古代人民对祭祀祖先也十分重视。没有祖先就没有现时的我们。如此,把等待新火种和祭祀祖先两件都非常重要的事放到一起也就不难理解了,它表达了那时的人们对自然、对祖先的尊崇和感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后来还陆续加入了插柳、踏青、蹴鞠、秋千、赏花、斗鸡、馈宴、咏诗等习俗。从晋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以寒食寄哀思,到唐代时已形成全国性法定节日,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形成最早的节日。追根溯源,清明节由尊崇介子推忠君报国的爱国主义、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清正廉明的政治抱负、隐不违亲的孝道品德一路继承和发扬,发展成为了一个聚民心、凝国魂、彰显中华民族根祖文化的重要节日。
“清明”芬芳着我们的诗和远方。清明是一个美好的节气,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向往着“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的物质清明,向往着“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的政治清明,向往着“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的精神清明,向往着“踏歌槌鼓近清明,小雨霏霏欲弄晴”的社会清明,向往着“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的生态清明。清风明月,悠闲田园;天清景明,秀美山川;风清气明,环境友好;心清神明,幸福和谐……“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是我们梦中的世外桃源,这就是我们心中的清明上河图。
“清明”绽放着我们的初心和梦想。清明是一个美好的节日,传承着先进文化的方向。一个家要有根,一个民族也要有。一个家要有来路去处,一个民族也要有。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这便是我们的文化自信。以祭祖为核心活动的清明节,昭示着我们要克服历史虚无主义,不忘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记梦想,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初心和梦想而不懈努力,接续奋斗。
“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让我们满怀豪气,朝着心中清明的诗和远方前进!
(文/合江县教育局 陈立)
“清明”:芬芳的诗和远方
2018-04-10 17:44:14
盛世清明,乾坤朗朗。“清明”既是一个清新的节气,芬芳着我们的诗和远方;也是一个古老的节日,绽放着我们的初心和梦想。
“清明”作为一个时令节气,其美好的时光意象和科学的农事价值值得我们汲取并讴歌。显然,“清明”之谓源自此时的天气物侯特点。《淮南子?天文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是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美好的感觉,穿越时空,古今一样。如果说春天是最美的季节,那么清明是春天里最美的节气。相由心生,情由境生,值此时,自然界的节气如此,人亦然。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科学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具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直到今天,古老的二十四节气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清明作为一个时令节气在气象物侯上的特点也为她作为一个传统节日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良好的条件。
“清明”作为一个传统节日,其丰富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文明导向值得我们继承并发扬。从介子推的传说起源,到融合寒食节、上已节等节日内容,一路走来,兼容并蓄,继承发扬。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在流亡途中没吃没喝就要饿死的时候,随臣介子推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给他吃,救了他一命。后来,当重耳做了国君时,介子推却悄悄隐居了。等找到时,介子推背着母亲已死在了一棵老柳树下,只留下了一片衣襟,上面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重耳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将老柳树命名为“清明柳”,第二天定为清明节。美好的传说寄托的是人们美好的期许和崇高的价值追求。从历史的实际来看,清明变成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火是人类文明起源的象征。没有火就没有人类文明。原始社会,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改火与换取新火是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禁火冷食,这便是寒食节。巧合的是,我国古代人民对祭祀祖先也十分重视。没有祖先就没有现时的我们。如此,把等待新火种和祭祀祖先两件都非常重要的事放到一起也就不难理解了,它表达了那时的人们对自然、对祖先的尊崇和感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后来还陆续加入了插柳、踏青、蹴鞠、秋千、赏花、斗鸡、馈宴、咏诗等习俗。从晋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以寒食寄哀思,到唐代时已形成全国性法定节日,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形成最早的节日。追根溯源,清明节由尊崇介子推忠君报国的爱国主义、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清正廉明的政治抱负、隐不违亲的孝道品德一路继承和发扬,发展成为了一个聚民心、凝国魂、彰显中华民族根祖文化的重要节日。
“清明”芬芳着我们的诗和远方。清明是一个美好的节气,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向往着“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的物质清明,向往着“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的政治清明,向往着“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的精神清明,向往着“踏歌槌鼓近清明,小雨霏霏欲弄晴”的社会清明,向往着“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的生态清明。清风明月,悠闲田园;天清景明,秀美山川;风清气明,环境友好;心清神明,幸福和谐……“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是我们梦中的世外桃源,这就是我们心中的清明上河图。
“清明”绽放着我们的初心和梦想。清明是一个美好的节日,传承着先进文化的方向。一个家要有根,一个民族也要有。一个家要有来路去处,一个民族也要有。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这便是我们的文化自信。以祭祖为核心活动的清明节,昭示着我们要克服历史虚无主义,不忘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记梦想,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初心和梦想而不懈努力,接续奋斗。
“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让我们满怀豪气,朝着心中清明的诗和远方前进!
(文/合江县教育局 陈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