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乡村振兴,尤须特色产业补“短板”

    2018-04-03 14:39:35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脱贫攻坚更需要产业。作为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商洛市围绕乡村振兴,坚持种养结合、长短结合、农旅结合、三产融合培育脱贫致富特色产业,形成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发展新格局。(4月1日 三秦网)
      “三月春潮涌,此刻人倍忙。”随着两会的召开,“乡村振兴”战略已经全面启动,各地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撸起袖子加油干。然而,面对现实,不得不说,在一些偏远山区,“乡村振兴”似乎仍然是一句口号,临时搞点突击,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落入“运动”式的窠臼。针对这类问题,商洛市坚持种养结合、长短结合、农旅结合、三产融合培育脱贫致富特色产业,正好补齐乡村产业发展的“短板”。
      “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脱贫攻坚的基本要求,只有做到这三个“实”,才能打赢这场“硬仗中的硬仗”。作为地方发展的领头羊们,唯有在“务实”与“扎实”上下功夫,才能有“真实”的结果。因此,以什么产业为依托,就是摆在面前的难题。有的领导干部缺乏地方发展意识,凡事不深入思考,别人种“黄瓜”就种“黄瓜”,且随意性大。须知,再好的东西,如果不成规模,不考虑销路,只能满足自身的生活需求,不能助推脱贫致富。
      也许,就是这种不务实的指导思想,成为偏远山区陷入深度贫困而脱贫难的关键因素。由于受地理环境、交通位置等的限制,在偏远山区发展种养产业都有一定障碍。如果所谓的“产业”,就是靠贫困户单打独斗,就算有产业扶持基金为其垫底,也难有大的起色。据悉,在广大山区,多年来,由政府出面曾经运行过的各类“产业”已经很多。从“栽桑树”到“种葛根”,从“栽黄柏”到“种银杏”,花样是一个接一个,但真正在脱贫致富中起到大作用的并不多。究其原因,多是人云亦云,缺乏实地调研、违背了因地制宜的原则。
      要集中发展产业,光靠农户个体是不行的。一个地方,越是产业发展难,基层干部的作用就更凸显,也越能考验其的决心与能力。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地区都只注重普遍政策的落实,而忽略了“造血”功能的提升。“栽桑树”“种葛根”之类的产业之所以没取得大的成功,主要是领导的决策犯了“跟风”的错误,忽略了“产”与“销”这两大主题。因此,作为地方领导,要有敏锐而长远的市场眼光,确定产业项目之前,要充分估算好市场走势,就算最坏的结果,也能保证百姓不吃亏。
      “羊群走路靠头羊”,将辖下群众朝什么方向带,完全把握在领头干部的手中。因此,要真正实现乡村振兴,除了落实有关惠民政策外,更重要的是怎样根治“深度”的贫困。商洛市坚持种养结合、长短结合、农旅结合、三产融合培育脱贫致富特色产业的作法是很值得借鉴的。党员干部们,当借助成功者的思路,在“特色产业”发展上卯足劲、下足功,补齐“短板”,打赢这场“硬仗中的硬仗”,谱写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华章!
    (文/何竹梅)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乡村振兴,尤须特色产业补“短板”

    2018-04-03 14:39:35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脱贫攻坚更需要产业。作为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商洛市围绕乡村振兴,坚持种养结合、长短结合、农旅结合、三产融合培育脱贫致富特色产业,形成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发展新格局。(4月1日 三秦网)
      “三月春潮涌,此刻人倍忙。”随着两会的召开,“乡村振兴”战略已经全面启动,各地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撸起袖子加油干。然而,面对现实,不得不说,在一些偏远山区,“乡村振兴”似乎仍然是一句口号,临时搞点突击,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落入“运动”式的窠臼。针对这类问题,商洛市坚持种养结合、长短结合、农旅结合、三产融合培育脱贫致富特色产业,正好补齐乡村产业发展的“短板”。
      “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脱贫攻坚的基本要求,只有做到这三个“实”,才能打赢这场“硬仗中的硬仗”。作为地方发展的领头羊们,唯有在“务实”与“扎实”上下功夫,才能有“真实”的结果。因此,以什么产业为依托,就是摆在面前的难题。有的领导干部缺乏地方发展意识,凡事不深入思考,别人种“黄瓜”就种“黄瓜”,且随意性大。须知,再好的东西,如果不成规模,不考虑销路,只能满足自身的生活需求,不能助推脱贫致富。
      也许,就是这种不务实的指导思想,成为偏远山区陷入深度贫困而脱贫难的关键因素。由于受地理环境、交通位置等的限制,在偏远山区发展种养产业都有一定障碍。如果所谓的“产业”,就是靠贫困户单打独斗,就算有产业扶持基金为其垫底,也难有大的起色。据悉,在广大山区,多年来,由政府出面曾经运行过的各类“产业”已经很多。从“栽桑树”到“种葛根”,从“栽黄柏”到“种银杏”,花样是一个接一个,但真正在脱贫致富中起到大作用的并不多。究其原因,多是人云亦云,缺乏实地调研、违背了因地制宜的原则。
      要集中发展产业,光靠农户个体是不行的。一个地方,越是产业发展难,基层干部的作用就更凸显,也越能考验其的决心与能力。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地区都只注重普遍政策的落实,而忽略了“造血”功能的提升。“栽桑树”“种葛根”之类的产业之所以没取得大的成功,主要是领导的决策犯了“跟风”的错误,忽略了“产”与“销”这两大主题。因此,作为地方领导,要有敏锐而长远的市场眼光,确定产业项目之前,要充分估算好市场走势,就算最坏的结果,也能保证百姓不吃亏。
      “羊群走路靠头羊”,将辖下群众朝什么方向带,完全把握在领头干部的手中。因此,要真正实现乡村振兴,除了落实有关惠民政策外,更重要的是怎样根治“深度”的贫困。商洛市坚持种养结合、长短结合、农旅结合、三产融合培育脱贫致富特色产业的作法是很值得借鉴的。党员干部们,当借助成功者的思路,在“特色产业”发展上卯足劲、下足功,补齐“短板”,打赢这场“硬仗中的硬仗”,谱写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华章!
    (文/何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