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农技员用“人”与“心”为群众服务

    2018-01-17 09:22:57

    提起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淑兰,不管是同事,还是十里八村的庄户人,都竖起拇指:“李主任可是咱庄户人的贴心人啊!”作为朔城区农技推广第一专家,李淑兰常年奔波在乡村田间,为朔城区粮食产量“十三连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14 来源:人民日报)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民生话题。全国农技员不胜枚举,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也有许多,李淑兰就是其中之一。她走村入户、了解情况、带头学习、发动群众,深受群众喜爱。

    深入基层,掌握情况。各领域的工作,只有掌握“第一手”的信息来源,才能准确判断其真实性和可靠性。作为一名基层农技员,李淑兰深知其道理,经常到群众所在的村社,通过拉家常的形式,关心日常生活起居,帮助宣传农业科技知识。她的付出,也换来群众的认可,实实在在解决了困惑在农民心中的种粮问题,特别是在2016年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取消之后,群众应该怎么发展自身农业的现实问题。因此,农户们经常说:“有李主任为我们操心,咱心里就踏实了。”

    带头学习,保持进步。李淑兰始终加强学习,摸索和创新农技推广的方式,只为更好地与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对接。虽然她完成的是工作,但是收获了群众真挚的情感。人们经常可以见到李淑兰那熟悉的身影,田间地头里或是农技培训班上。她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学习,还经常勉励同事们保持进步。“咱搞农业的,知识结构得不断更新,需要不断地学习。这可是一辈子的事。”这是她的口头禅,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更是这样帮助同事进步的,因此在她的带动帮助下,当地的基层农技人员专业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借助“专家”,答疑解惑。农业的问题,最终还是要靠群众自身的“收获”来说话。李淑兰利用网络,铺就了农技推广的“高速路”。在朔城区,开设了拥有4000多户科技示范户的12316短信平台,及时快捷地为农民提供应季信息。发动农技人员每人承包一个村,手把手教会农民运用网络书屋,让农民自主接收新知识。与此同时,她还经常邀请省内各大科研院所的专家来当地为农民作培训指导,并组织示范户去现场实地观摩,亲身感受新技术的运用。在现实中发现问题,利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方式,传统创新地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专家”不一定是现实生活的人,也可以是各种方式方法,都能答疑解惑,实现问题的及时处理。

    李淑兰是普通的一名农技员,但是她的所作所为不普通。正如我们常说的“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她始终把群众的生产放在心上,把自己融入到群众的生产中,“忧农民之所忧,解农民之所惑”,所以群众对其赞不绝口。她的“只有让田地绿了,农民富了,我的工作才算真正做好了。”这句话,始终会是她与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纽带”。

    新闻源: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8-01/14/nw.D110000renmrb_20180114_2-11.htm

    作者:刘科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农技员用“人”与“心”为群众服务

    2018-01-17 09:22:57

    提起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淑兰,不管是同事,还是十里八村的庄户人,都竖起拇指:“李主任可是咱庄户人的贴心人啊!”作为朔城区农技推广第一专家,李淑兰常年奔波在乡村田间,为朔城区粮食产量“十三连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14 来源:人民日报)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民生话题。全国农技员不胜枚举,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也有许多,李淑兰就是其中之一。她走村入户、了解情况、带头学习、发动群众,深受群众喜爱。

    深入基层,掌握情况。各领域的工作,只有掌握“第一手”的信息来源,才能准确判断其真实性和可靠性。作为一名基层农技员,李淑兰深知其道理,经常到群众所在的村社,通过拉家常的形式,关心日常生活起居,帮助宣传农业科技知识。她的付出,也换来群众的认可,实实在在解决了困惑在农民心中的种粮问题,特别是在2016年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取消之后,群众应该怎么发展自身农业的现实问题。因此,农户们经常说:“有李主任为我们操心,咱心里就踏实了。”

    带头学习,保持进步。李淑兰始终加强学习,摸索和创新农技推广的方式,只为更好地与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对接。虽然她完成的是工作,但是收获了群众真挚的情感。人们经常可以见到李淑兰那熟悉的身影,田间地头里或是农技培训班上。她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学习,还经常勉励同事们保持进步。“咱搞农业的,知识结构得不断更新,需要不断地学习。这可是一辈子的事。”这是她的口头禅,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更是这样帮助同事进步的,因此在她的带动帮助下,当地的基层农技人员专业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借助“专家”,答疑解惑。农业的问题,最终还是要靠群众自身的“收获”来说话。李淑兰利用网络,铺就了农技推广的“高速路”。在朔城区,开设了拥有4000多户科技示范户的12316短信平台,及时快捷地为农民提供应季信息。发动农技人员每人承包一个村,手把手教会农民运用网络书屋,让农民自主接收新知识。与此同时,她还经常邀请省内各大科研院所的专家来当地为农民作培训指导,并组织示范户去现场实地观摩,亲身感受新技术的运用。在现实中发现问题,利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方式,传统创新地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专家”不一定是现实生活的人,也可以是各种方式方法,都能答疑解惑,实现问题的及时处理。

    李淑兰是普通的一名农技员,但是她的所作所为不普通。正如我们常说的“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她始终把群众的生产放在心上,把自己融入到群众的生产中,“忧农民之所忧,解农民之所惑”,所以群众对其赞不绝口。她的“只有让田地绿了,农民富了,我的工作才算真正做好了。”这句话,始终会是她与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纽带”。

    新闻源: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8-01/14/nw.D110000renmrb_20180114_2-11.htm

    作者:刘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