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产经
  • /
  • 人物
  • /

    聚焦百姓关切 全力保障改善民生 ——专访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韦鸿宁

    2021-02-23 10:49:46


    吴印祥 本报记者 吴文俊

      “十三五”以来贵阳市人社系统紧紧围绕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大局,围绕全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主要目标任务,充分挖掘本市比较优势,优化发展思路和发展举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近日,本报记者就贵阳市相关工作的详细情况专访了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韦鸿宁。

      记者:过去五年,贵阳市保持了就业局势的总体稳定,突出的成绩和亮点有哪些?

      韦鸿宁:一是城乡就业更加充分。就业工作五年来都纳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1.6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4.66万人,就业困难对象就业5.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9.07万人,为目标任务的136.2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0%以下。“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始终保持动态为零。二是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重点开展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残疾人、退役士兵、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以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创业。“十三五”期间,贵阳市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3万人。累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12.1万人次,办理职业资格证书11.7万。三是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明显。通过实施“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八大工程”,以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为原则,深入开展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努力提升全市创业就业水平,促进充分就业。“十三五”期间,贵阳市累计发放创业“两项补贴”1.76亿元、惠及2.17万人次。全市共建成各级创业孵化基地18个,建成市级农民工创业示范基地6个。四是就业扶贫成效显著。按照就业扶贫“五个精准”要求,依托系统平台,实施动态管理。加大劳务就业扶贫力度,实行就业服务全覆盖,落实各项就业扶贫政策,做好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贵阳贵安贫困劳动力22246人,就业创业20424人,就业率为91.8%;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5618人,就业创业5295人,就业率94.2%。确保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易地搬迁家庭“一户一人”以上就业。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优势和担当,深入推进就业扶贫“8+2”合作协议,立足贵阳市产业发展优势,深挖就业岗位,为市州提供岗位65.65万个,帮助11.6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至贵阳就业。

      记者:过去五年,贵阳市社会保险体系改革有哪些进展和成绩?

      韦鸿宁:按照“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民生工作总体要求,全市加强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优化社会保险经办流程,社会保险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全面推进“全民参保计划”,覆盖城乡的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法定人群实现全覆盖。“十三五”期末,贵阳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52.89万人、90.22万人、158.74万人、79.12万人,贵安新区各险种参保人数分别达16.46万人、2.98万人、4.87万人、5.77万人。各项社会保险参保总量达611.05万人次,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的目标。首先是健全体制机制。积极贯彻落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其次是提升待遇水平。从2016年起,连续5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待遇,截止2020年12月,人均月基本养老金从2157元增长到2525元,人均增加368元,增幅为17%。大力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贵阳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在国家规定70元的基础上,通过五次调整,已提高到163元,为全省最高水平,惠及22.9万名领取对象,实现60周岁以上老年人应保尽保。再次是落实各类重大政策。“十三五”期间,贵阳市社会保险减费降率政策共减征职工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94.37亿元。尤其是2020年疫情期间,社会保险费阶段性减免政策减征职工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贵阳、贵安53.3亿元。贵阳、贵安向2.98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2.51亿元,惠及企业职工53万余人。

      记者:“十三五”期间贵阳市“人才旺市”战略实施情况如何?

      韦鸿宁:我们始终始终围绕市委提出的“人才旺市”战略目标,不断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持续释放人才发展政策红利,优化人才服务方式,人才总量和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截至2019年底,贵阳市人才总量为96.31万人,占全省人才总量的19.47%。同比增长9.56%,每万人人才资源数为2116。一是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围绕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服务等方面先后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大数据产业人才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的通知》等系列人才政策文件,形成了较为明确的人才发展战略,建立了多层次人才发展目标体系。二是各类产业人才不断集聚。在国内外多个城市建立招才引智工作站,与多家外国商务代表处合作单位签订合作协议,与国内32所高校签订赴外引才联络站共建协议。通过举办贵州人才博览会、赴外招才引智、海外专家贵阳行暨中高端制造业发展论坛、中高级人才封闭洽谈会等活动平台,引进各类产业人才,做大增量。“十三五”期间,直接引进各类高层次产业人才4883人,其中博士490人,硕士3187人,高级职称655人。柔性引进“国家级计划”专家14名、两院院士12名。三是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加强。针对产业发展需要,分类实施系列人才培育计划和培养工程。培育大数据人才15000余人、青年人才600余人、管理人才1500余人、高技能人才13000余人,完成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0万余人次。目前全市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60人、省政府津贴50人;省管核心专家3名,省管专家32名;入选“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8人。四是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持续推进贵阳国际人才城“一站式”服务大厅建设,组建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开通“贵阳人才”微信公众号,开发“筑人才”APP,提供线上服务功能。集中为人才提供并优化政策兑现、绿卡办理、创新创业、评价认定、兑现待遇、科技成果申报等全方位公共服务。“十三五”期间,共为897人发放人才服务绿卡,共发放高层次人才住房补贴1500余万元;启动建设6个特色人才小镇,开工面积140多万方,建成高级人才公寓700套、青年人才公寓3000多套。建设“贵州省贵阳国家高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目前,产业园吸引集聚了智联招聘、锐仕方达等人力资源服务企业24家,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亿元,累计实现税收0.3亿元。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产经
  • /
  • 人物
  • /

    聚焦百姓关切 全力保障改善民生 ——专访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韦鸿宁

    2021-02-23 10:49:46


    吴印祥 本报记者 吴文俊

      “十三五”以来贵阳市人社系统紧紧围绕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大局,围绕全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主要目标任务,充分挖掘本市比较优势,优化发展思路和发展举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近日,本报记者就贵阳市相关工作的详细情况专访了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韦鸿宁。

      记者:过去五年,贵阳市保持了就业局势的总体稳定,突出的成绩和亮点有哪些?

      韦鸿宁:一是城乡就业更加充分。就业工作五年来都纳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1.6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4.66万人,就业困难对象就业5.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9.07万人,为目标任务的136.2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0%以下。“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始终保持动态为零。二是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重点开展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残疾人、退役士兵、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以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创业。“十三五”期间,贵阳市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3万人。累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12.1万人次,办理职业资格证书11.7万。三是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明显。通过实施“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八大工程”,以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为原则,深入开展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努力提升全市创业就业水平,促进充分就业。“十三五”期间,贵阳市累计发放创业“两项补贴”1.76亿元、惠及2.17万人次。全市共建成各级创业孵化基地18个,建成市级农民工创业示范基地6个。四是就业扶贫成效显著。按照就业扶贫“五个精准”要求,依托系统平台,实施动态管理。加大劳务就业扶贫力度,实行就业服务全覆盖,落实各项就业扶贫政策,做好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贵阳贵安贫困劳动力22246人,就业创业20424人,就业率为91.8%;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5618人,就业创业5295人,就业率94.2%。确保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易地搬迁家庭“一户一人”以上就业。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优势和担当,深入推进就业扶贫“8+2”合作协议,立足贵阳市产业发展优势,深挖就业岗位,为市州提供岗位65.65万个,帮助11.6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至贵阳就业。

      记者:过去五年,贵阳市社会保险体系改革有哪些进展和成绩?

      韦鸿宁:按照“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民生工作总体要求,全市加强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优化社会保险经办流程,社会保险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全面推进“全民参保计划”,覆盖城乡的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法定人群实现全覆盖。“十三五”期末,贵阳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52.89万人、90.22万人、158.74万人、79.12万人,贵安新区各险种参保人数分别达16.46万人、2.98万人、4.87万人、5.77万人。各项社会保险参保总量达611.05万人次,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的目标。首先是健全体制机制。积极贯彻落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其次是提升待遇水平。从2016年起,连续5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待遇,截止2020年12月,人均月基本养老金从2157元增长到2525元,人均增加368元,增幅为17%。大力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贵阳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在国家规定70元的基础上,通过五次调整,已提高到163元,为全省最高水平,惠及22.9万名领取对象,实现60周岁以上老年人应保尽保。再次是落实各类重大政策。“十三五”期间,贵阳市社会保险减费降率政策共减征职工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94.37亿元。尤其是2020年疫情期间,社会保险费阶段性减免政策减征职工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贵阳、贵安53.3亿元。贵阳、贵安向2.98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2.51亿元,惠及企业职工53万余人。

      记者:“十三五”期间贵阳市“人才旺市”战略实施情况如何?

      韦鸿宁:我们始终始终围绕市委提出的“人才旺市”战略目标,不断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持续释放人才发展政策红利,优化人才服务方式,人才总量和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截至2019年底,贵阳市人才总量为96.31万人,占全省人才总量的19.47%。同比增长9.56%,每万人人才资源数为2116。一是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围绕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服务等方面先后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大数据产业人才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的通知》等系列人才政策文件,形成了较为明确的人才发展战略,建立了多层次人才发展目标体系。二是各类产业人才不断集聚。在国内外多个城市建立招才引智工作站,与多家外国商务代表处合作单位签订合作协议,与国内32所高校签订赴外引才联络站共建协议。通过举办贵州人才博览会、赴外招才引智、海外专家贵阳行暨中高端制造业发展论坛、中高级人才封闭洽谈会等活动平台,引进各类产业人才,做大增量。“十三五”期间,直接引进各类高层次产业人才4883人,其中博士490人,硕士3187人,高级职称655人。柔性引进“国家级计划”专家14名、两院院士12名。三是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加强。针对产业发展需要,分类实施系列人才培育计划和培养工程。培育大数据人才15000余人、青年人才600余人、管理人才1500余人、高技能人才13000余人,完成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0万余人次。目前全市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60人、省政府津贴50人;省管核心专家3名,省管专家32名;入选“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8人。四是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持续推进贵阳国际人才城“一站式”服务大厅建设,组建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开通“贵阳人才”微信公众号,开发“筑人才”APP,提供线上服务功能。集中为人才提供并优化政策兑现、绿卡办理、创新创业、评价认定、兑现待遇、科技成果申报等全方位公共服务。“十三五”期间,共为897人发放人才服务绿卡,共发放高层次人才住房补贴1500余万元;启动建设6个特色人才小镇,开工面积140多万方,建成高级人才公寓700套、青年人才公寓3000多套。建设“贵州省贵阳国家高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目前,产业园吸引集聚了智联招聘、锐仕方达等人力资源服务企业24家,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亿元,累计实现税收0.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