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9 14:21:52
本报记者 高明山 李鹏飞
“肖二哥”大名肖锦程,在家排行老二,今年51岁,曾经是一名铁路警察。2009年8月,因为企业改制,他到四川德阳市公安局旌阳区分局旌阳派出所文庙社区担任社区民警,这一干就是12年。
他用脚步丈量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走出了一片平安晴空
文庙社区位于德阳城区中心,辖区商户商铺多、流动人口多、老旧小区多、矛盾纠纷多、接处警也多,此前一度是旌阳辖区治安复杂乱点,各种纠纷、矛盾频发、工作难度极高。为了快速上手、尽早适应新节奏,肖二哥给自己想了个“笨办法”,每天沉入社区、走街串巷、进店入户,主动向群众介绍自己,把自己的电话留给大家,交朋友、拉家常,一来二去,大家就不再称他“肖警官”,开始叫“肖二哥”,而他的大名却不被大多数人知道。
“肖二哥,辖区这些人乱摆摊、不听劝,咋个都沟通不了,你可以帮我们想下办法不。”刚到文庙社区工作不久,肖二哥就接到了社区的“求助”。
原来,外地群众阿某等来到德阳寻求生活,总是因私搭乱建烧烤摊与执法部门产生对抗、因生意与群众发生纠纷,社区感到十分头痛。
要解决矛盾,首先要清楚矛盾的症结在哪,特别是涉及群体群众的矛盾,处理不好,就可能造成严重影响。从那时起,肖二哥每天都要去阿某他们的移动摊位上坐一坐、聊一聊。随着见面次数多了,阿某给肖二哥道出了自己和同乡们不听劝的“原委”——生存问题。如何既保障这些外地来德阳的群众生计又维护好良好社会秩序?肖二哥多次和辖区街道、城管部门沟通,最终在西小区为他们找到了固定摊位,避免了他们在文庙广场乱摆摊设点。
肖二哥在多次走访中了解到,这些外地群众与市民发生纠纷大多是因为风俗不同、语言不通、无法沟通产生的。有了摊位,只是解决了一时的生计问题,怎样让他们真正融入德阳的生活?肖二哥又动上了脑筋,此后一有空,他就到阿某等人的住处,教他们学说普通话,相互交流风俗习惯,引导他们和当地群众相互尊重;阿某的孙子因为没有德阳户籍,无法解决读书的问题,肖二哥又积极帮忙联系了借读学校,让孩子顺利入学。
如今,这些外地群众已经完全融入了德阳的生活,为了回报社会,自发组建了“红石榴义务队”,逢年过节,就到辖区敬老院义务劳动、献爱心;疫情防控期间,他们在做好自身防控的同时,还协助社区做好义务宣传。
他爱管“闲事”
俨然成了社区“主心骨”
作为社区民警,肖二哥要处理的事情繁琐又杂乱,大到稳控重点人员、小到鸡毛蒜皮的事,他俨然成了社区基层治理的定海神针、群众安全守护的主心骨。“有事就找肖二哥……”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口相传的“密语”,更是肖二哥12年工作的真实写照。
“把治安搞好了、把矛盾化解了,才能赢得群众的认可和满意。”千丝万缕的社区警务工作,也让肖二哥练就了“一专多能”的本领。在处理社区群众矛盾纠纷中,肖二哥坚持“和”是调解的灵魂也是调解的最终效果,总结出了“一杯热茶消怒气、两方沟通知根源、三力调处化心结、四方满意促和谐”的工作方法。当事人来到社区警务室,大多是心生怨气、心存怒气,肖二哥先安抚他们坐下,送上一杯热茶,让他们慢慢冷静;然后和同事分别与当事人沟通,了解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当事人的诉求,掌握化解矛盾的底线;在调处时机成熟后,同社区工作人员、专职调解工作人员一起,跟当事人双方释法明理、厘清责任、找到焦点、达成共识,最终实现“当事人双方满意、社区和谐稳定、治安隐患消除”的最大效果。
现在,肖二哥还在文庙社区兼任党支部副书记,将社区警务和社区事务进行融合,通过脑勤、嘴勤、腿勤,做到“群众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肖二哥的身影”,实现了对辖区人、事、物管控到位、实现了“1+1>2”的目标。
去年6月,肖二哥在社区检查时,发现了一名流浪人员,经过询问,发现这是一名离家已经12年的重庆群众。随后在肖二哥的多方联系下,为他找回了亲人,让失散12年的家人重新团圆。
今年春节后,冬奥会、全国两会等安保任务接踵而至,维护辖区安宁的任务异常繁重,恰在这时,肖二哥的胃肠病复发住院做了手术,可他却在每天输完液后,挂着引流袋回到社区,积极协助社区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排查安全隐患、抓好治安防控,直至安保工作结束,才回到病房安心治疗。
在社区警务室工作12年来,肖二哥处理社区矛盾纠纷1000余起,提供破案线索67条,协助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134人次。在社区的4000多个日夜的工作中,他已经和社区群众打成一片。从刚进社区的“肖警官”,到老人口中的“肖二娃”、年轻人口中的“肖二哥”,变化的是群众对他的称呼,而藏蓝的警色从未改变,警徽光芒依旧,勋章依然闪亮。先后四次荣立个人三等功、8次个人嘉奖,这是组织对他最好的褒奖、更是群众对他最高的赞誉。
(警方供图)
2022-04-19 14:21:52
本报记者 高明山 李鹏飞
“肖二哥”大名肖锦程,在家排行老二,今年51岁,曾经是一名铁路警察。2009年8月,因为企业改制,他到四川德阳市公安局旌阳区分局旌阳派出所文庙社区担任社区民警,这一干就是12年。
他用脚步丈量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走出了一片平安晴空
文庙社区位于德阳城区中心,辖区商户商铺多、流动人口多、老旧小区多、矛盾纠纷多、接处警也多,此前一度是旌阳辖区治安复杂乱点,各种纠纷、矛盾频发、工作难度极高。为了快速上手、尽早适应新节奏,肖二哥给自己想了个“笨办法”,每天沉入社区、走街串巷、进店入户,主动向群众介绍自己,把自己的电话留给大家,交朋友、拉家常,一来二去,大家就不再称他“肖警官”,开始叫“肖二哥”,而他的大名却不被大多数人知道。
“肖二哥,辖区这些人乱摆摊、不听劝,咋个都沟通不了,你可以帮我们想下办法不。”刚到文庙社区工作不久,肖二哥就接到了社区的“求助”。
原来,外地群众阿某等来到德阳寻求生活,总是因私搭乱建烧烤摊与执法部门产生对抗、因生意与群众发生纠纷,社区感到十分头痛。
要解决矛盾,首先要清楚矛盾的症结在哪,特别是涉及群体群众的矛盾,处理不好,就可能造成严重影响。从那时起,肖二哥每天都要去阿某他们的移动摊位上坐一坐、聊一聊。随着见面次数多了,阿某给肖二哥道出了自己和同乡们不听劝的“原委”——生存问题。如何既保障这些外地来德阳的群众生计又维护好良好社会秩序?肖二哥多次和辖区街道、城管部门沟通,最终在西小区为他们找到了固定摊位,避免了他们在文庙广场乱摆摊设点。
肖二哥在多次走访中了解到,这些外地群众与市民发生纠纷大多是因为风俗不同、语言不通、无法沟通产生的。有了摊位,只是解决了一时的生计问题,怎样让他们真正融入德阳的生活?肖二哥又动上了脑筋,此后一有空,他就到阿某等人的住处,教他们学说普通话,相互交流风俗习惯,引导他们和当地群众相互尊重;阿某的孙子因为没有德阳户籍,无法解决读书的问题,肖二哥又积极帮忙联系了借读学校,让孩子顺利入学。
如今,这些外地群众已经完全融入了德阳的生活,为了回报社会,自发组建了“红石榴义务队”,逢年过节,就到辖区敬老院义务劳动、献爱心;疫情防控期间,他们在做好自身防控的同时,还协助社区做好义务宣传。
他爱管“闲事”
俨然成了社区“主心骨”
作为社区民警,肖二哥要处理的事情繁琐又杂乱,大到稳控重点人员、小到鸡毛蒜皮的事,他俨然成了社区基层治理的定海神针、群众安全守护的主心骨。“有事就找肖二哥……”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口相传的“密语”,更是肖二哥12年工作的真实写照。
“把治安搞好了、把矛盾化解了,才能赢得群众的认可和满意。”千丝万缕的社区警务工作,也让肖二哥练就了“一专多能”的本领。在处理社区群众矛盾纠纷中,肖二哥坚持“和”是调解的灵魂也是调解的最终效果,总结出了“一杯热茶消怒气、两方沟通知根源、三力调处化心结、四方满意促和谐”的工作方法。当事人来到社区警务室,大多是心生怨气、心存怒气,肖二哥先安抚他们坐下,送上一杯热茶,让他们慢慢冷静;然后和同事分别与当事人沟通,了解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当事人的诉求,掌握化解矛盾的底线;在调处时机成熟后,同社区工作人员、专职调解工作人员一起,跟当事人双方释法明理、厘清责任、找到焦点、达成共识,最终实现“当事人双方满意、社区和谐稳定、治安隐患消除”的最大效果。
现在,肖二哥还在文庙社区兼任党支部副书记,将社区警务和社区事务进行融合,通过脑勤、嘴勤、腿勤,做到“群众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肖二哥的身影”,实现了对辖区人、事、物管控到位、实现了“1+1>2”的目标。
去年6月,肖二哥在社区检查时,发现了一名流浪人员,经过询问,发现这是一名离家已经12年的重庆群众。随后在肖二哥的多方联系下,为他找回了亲人,让失散12年的家人重新团圆。
今年春节后,冬奥会、全国两会等安保任务接踵而至,维护辖区安宁的任务异常繁重,恰在这时,肖二哥的胃肠病复发住院做了手术,可他却在每天输完液后,挂着引流袋回到社区,积极协助社区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排查安全隐患、抓好治安防控,直至安保工作结束,才回到病房安心治疗。
在社区警务室工作12年来,肖二哥处理社区矛盾纠纷1000余起,提供破案线索67条,协助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134人次。在社区的4000多个日夜的工作中,他已经和社区群众打成一片。从刚进社区的“肖警官”,到老人口中的“肖二娃”、年轻人口中的“肖二哥”,变化的是群众对他的称呼,而藏蓝的警色从未改变,警徽光芒依旧,勋章依然闪亮。先后四次荣立个人三等功、8次个人嘉奖,这是组织对他最好的褒奖、更是群众对他最高的赞誉。
(警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