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产经
  • /
  • 人物
  • /

    假期支教播撒爱心 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2022-08-05 12:41:54

      程聪 本报记者 黄韬 文/图

      近日,一则暖心消息在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朋友圈流传。在位于通江县唱歌镇樱桃村教学点,一位从北京来的杨女士利用假期时间,与教学点孩子进行互动,获得家长朋友们的点赞。“我只是力所能及地抽自己空闲时间,陪伴孩子们快乐成长,仅此而已。”杨女士谦虚地说。

      朋友们口中的杨女士名叫杨昕茹。现年32岁的杨昕茹是四川通江县人,大学毕业后,一直留在北京工作。2021年,杨昕茹自主联系,通过乡村振兴部门推荐,到通江县唱歌镇樱桃村教学点开展义务支教,用陪伴孩子的方式传递美好情愫。

      群山环抱的唱歌镇樱桃村是该县偏远乡镇行政村之一,是“一脚踏三地”的地方,与万源市玉带乡、平昌县镇龙镇接壤,离通江县城80余公里。“村里有248户809人,60%以上的家长都在外务工。”唱歌镇樱桃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马维勇说。

      “偏远地方有一个普遍性问题,那就是留守儿童居多。”通江县俞家河小学校长陈运斌说,樱桃村是劳务输出大村,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留下孩子由爷爷奶奶照顾。目前,樱桃村教学点还有6名幼儿园小朋友,其中5名都是留守儿童。

      “杨老师是2021年来到樱桃村的教学点,主要教孩子们美术、手工等学习内容。”陈运斌说,那时的樱桃村教学点还有30名学生(含幼儿),均来自万源、平昌和樱桃村等周边村庄,最偏远的学生从家沿着山路行走到学校需要1小时左右。

      “第一堂课就是手工课,教学内容是折叠青蛙。”杨昕茹指着教室外的乒乓球台说,室外宽敞,让学生围着乒乓球台折叠青蛙,然后放在一张A4彩纸上,自主创作整个画面。

      “通过教学设计,了解每个孩子内心,再到课堂游戏中鼓励性格内向的孩子找到自信,活泼开朗的孩子顺势分享成功与快乐。”杨昕茹说。

      学生小马在杨昕茹的鼓励下,两兄弟在学校捣鼓出了“自动饮水系统”;学生小唐也不再害羞,敢登上舞台给小伙伴们表演节目……

      谈起回家乡支教的初衷,杨昕茹表示,她在读大学的时候就有支教的想法,毕业后一直在高压快节奏的北京工作,没有时间。去年时间充裕些,就与乡村振兴单位取得联系,来到了唱歌镇樱桃村教学点陪伴孩子们学习和生活。

      “每年支教时间有限,短则8天,长则半月。”杨昕茹说,在学校时间并不长,但全年都会和孩子们沟通交流。每次来学校时,都会给孩子们带礼物,包括书包、学习用具、马克笔、儿童牙刷牙膏、拖鞋等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具。孩子们也会回赠给她礼物,那就是课余时间折叠的手工。

      通过短暂的相处,孩子们与杨老师感情日渐深厚,通过爷爷奶奶的手机,加了杨老师的微信好友,建了一个微信群,名称就叫“杨老师和一群小可爱们”。“每天在家做什么,都会拍成照片或视频,传给杨老师看。”小马说,偶尔也在群里调皮一下,让老师唱支歌、跳支舞录制成视频发群里。自己起床后也会在群里和“群友”打招呼,获奖后也会第一时间分享在群里。

      杨昕茹在工作和生活之余,也时常通过微信群和孩子们交流。“山区的孩子要有走出大山的梦想。”杨昕茹说,她通过微信群每周给孩子们做心理辅导,引导孩子们树立目标,一定要走出大山。并与孩子们相约北京,到时陪他们一起看天安门升国旗、逛长城。

      “信任可以带来希望。”杨昕茹说,每次离开都会和孩子们约好下次再见的时间,孩子们也希望她每次准时来分享他们的成长快乐。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产经
  • /
  • 人物
  • /

    假期支教播撒爱心 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2022-08-05 12:41:54

      程聪 本报记者 黄韬 文/图

      近日,一则暖心消息在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朋友圈流传。在位于通江县唱歌镇樱桃村教学点,一位从北京来的杨女士利用假期时间,与教学点孩子进行互动,获得家长朋友们的点赞。“我只是力所能及地抽自己空闲时间,陪伴孩子们快乐成长,仅此而已。”杨女士谦虚地说。

      朋友们口中的杨女士名叫杨昕茹。现年32岁的杨昕茹是四川通江县人,大学毕业后,一直留在北京工作。2021年,杨昕茹自主联系,通过乡村振兴部门推荐,到通江县唱歌镇樱桃村教学点开展义务支教,用陪伴孩子的方式传递美好情愫。

      群山环抱的唱歌镇樱桃村是该县偏远乡镇行政村之一,是“一脚踏三地”的地方,与万源市玉带乡、平昌县镇龙镇接壤,离通江县城80余公里。“村里有248户809人,60%以上的家长都在外务工。”唱歌镇樱桃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马维勇说。

      “偏远地方有一个普遍性问题,那就是留守儿童居多。”通江县俞家河小学校长陈运斌说,樱桃村是劳务输出大村,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留下孩子由爷爷奶奶照顾。目前,樱桃村教学点还有6名幼儿园小朋友,其中5名都是留守儿童。

      “杨老师是2021年来到樱桃村的教学点,主要教孩子们美术、手工等学习内容。”陈运斌说,那时的樱桃村教学点还有30名学生(含幼儿),均来自万源、平昌和樱桃村等周边村庄,最偏远的学生从家沿着山路行走到学校需要1小时左右。

      “第一堂课就是手工课,教学内容是折叠青蛙。”杨昕茹指着教室外的乒乓球台说,室外宽敞,让学生围着乒乓球台折叠青蛙,然后放在一张A4彩纸上,自主创作整个画面。

      “通过教学设计,了解每个孩子内心,再到课堂游戏中鼓励性格内向的孩子找到自信,活泼开朗的孩子顺势分享成功与快乐。”杨昕茹说。

      学生小马在杨昕茹的鼓励下,两兄弟在学校捣鼓出了“自动饮水系统”;学生小唐也不再害羞,敢登上舞台给小伙伴们表演节目……

      谈起回家乡支教的初衷,杨昕茹表示,她在读大学的时候就有支教的想法,毕业后一直在高压快节奏的北京工作,没有时间。去年时间充裕些,就与乡村振兴单位取得联系,来到了唱歌镇樱桃村教学点陪伴孩子们学习和生活。

      “每年支教时间有限,短则8天,长则半月。”杨昕茹说,在学校时间并不长,但全年都会和孩子们沟通交流。每次来学校时,都会给孩子们带礼物,包括书包、学习用具、马克笔、儿童牙刷牙膏、拖鞋等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具。孩子们也会回赠给她礼物,那就是课余时间折叠的手工。

      通过短暂的相处,孩子们与杨老师感情日渐深厚,通过爷爷奶奶的手机,加了杨老师的微信好友,建了一个微信群,名称就叫“杨老师和一群小可爱们”。“每天在家做什么,都会拍成照片或视频,传给杨老师看。”小马说,偶尔也在群里调皮一下,让老师唱支歌、跳支舞录制成视频发群里。自己起床后也会在群里和“群友”打招呼,获奖后也会第一时间分享在群里。

      杨昕茹在工作和生活之余,也时常通过微信群和孩子们交流。“山区的孩子要有走出大山的梦想。”杨昕茹说,她通过微信群每周给孩子们做心理辅导,引导孩子们树立目标,一定要走出大山。并与孩子们相约北京,到时陪他们一起看天安门升国旗、逛长城。

      “信任可以带来希望。”杨昕茹说,每次离开都会和孩子们约好下次再见的时间,孩子们也希望她每次准时来分享他们的成长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