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8 21:40:29
“感谢党的政策好!感谢政府帮扶!感谢刘书记的关心!让我住上了新房子,现在不仅出门就是水泥路,而且生产生活也比过去方便多了”,丹棱镇龙鹄村2组易地扶贫搬迁户赵大娘幸福地说道。赵大娘口中的刘书记就是2017年5月丹棱县人社局选派到丹棱镇龙鹄村担任第二轮第一书记的刘强,一名普通平凡的年轻干部。刘强被选派到村任职时正值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全面展开阶段,为尽快转变角色投入工作,他始终坚守一线,整个身心扑在龙鹄村脱贫攻坚工作中;始终冲锋在前,心系全村易地搬迁户,敢于担当,为龙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搬迁户的精准脱贫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充分体现了一个第一书记脚踏实地、勤奋实干的风采。
勇当“疏通员”,帮群众解心结
龙鹄村是市级贫困村,主导产业靠种植柑橘、葡萄、桃子和生猪养殖, 2016年底率先完成了村摘帽户脱贫的基本任务,但因地理条件限制,很多脱贫户还居住在“下雨出门是泥泞”远离交通要道的山沟深处,生产生活极其不便,全村需要实施易地搬迁9户23人。
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易地扶贫搬迁成了改善脱贫群众生活的重大机遇。然而在实际搬迁过程中却阻力重重,就在易地扶贫搬迁准备实施阶段,刘强面对龙鹄村没有1户易地搬迁户动工修建的迹象,在心里不停地暗问自己:“是不是哪个环节疏忽?工作没做实、做细?”为解开谜团,全面摸清情况,找准问题关键所在,刘强每天坚持走十几公里山路,挨家挨户摸排情况,通过走访才得知:“很多脱贫户听闻易地搬迁要自己先垫资修建,等验收通过后才能拿到钱,作为刚刚脱贫的群众,很多人都为自家建房的“启动资金”发愁。许多包工头听闻易地搬迁建房最后钱是直接打到易地搬迁户的账户上,担心易地搬迁户不守诚信,怕自己到时候拿不到钱。”为打破这一尴尬局面,进一步突出“重围”,他一边同易地搬迁户交流沟通,让他们不用为启动资金发愁,一旦开工后政府会先行拨付一部分启动资金;一边主动和群众认可的包工头联系,告知易地搬迁资金拨付的程序和拍板承诺的方式,让包工头放心修建。通过这种双管齐下将心比心方式,刘强在易地搬迁户中和包工头之间来回奔跑“疏通”,得到了双方的理解认可,纷纷主动配合。不到1个月时间,龙鹄村9户易地搬迁分散安置户中就有5户易地搬迁户开始了动工修建,4户完成了选址,在规定的时间内圆满完成了搬迁实施前期工作任务。
刘强在查看搬迁户新房修建情况
争当“安全员”,帮群众安好房
为了让易地搬迁户尽快住到交通和生产生活便利的新房里,刘强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力抓手”。结合龙鹄新村打造规划,统筹推进,有序展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抢晴天,战雨天,处处亲自动手,靠前指挥,带领大家搞好搬迁户复核、选址、风貌统一,督促施工方按图施工,接待来访的易地搬迁户,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类问题,忙得不亦乐乎。
晚上夜深人静时,他还要梳理白天的工作,思考是否还有什么做得不够的地方,是否还留有什么隐患,第二天要开展哪些工作。雨季来临时他总在担心易地搬迁户现在的住房是否安全?好几个夜晚坚持到易地搬迁户家中查看居住环境是否安全?有没有质量安全隐患?直到确认安全后心里才觉得踏实。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刘强敬终如始,牢记使命,处处、时时、事事为易地搬迁户着想,
不仅严格按照政策开展易地搬迁工作,常常深入搬迁户,与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促膝谈心交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所想、所求、所盼,及时解决搬迁群众反应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了全村易地扶贫搬迁户安全搬迁。
乐当“服务员”,帮群众就好业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为了确保实现易地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任务,刘强积极同相关部门协调,将易地扶贫搬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采取“双管齐下”的方式,保障每户都有稳定可靠收入。一方面对有就业意愿的易地搬迁户,积极联系县人社部门的就业管理中心,帮助8人提供就业信息和岗位,引导搬迁户实现稳定就业,年收入每户增加近2万元;另一方面积极衔接县农业局,充分利用本村农民夜校、党群集中活动日等平台,向在家发展种养殖业搬迁户讲解种养殖技术,并适时邀请本村及附近的“田专家、土秀才”到地里进行技术指导,共帮助9户搬迁户发展柑橘63亩,生猪年出栏240头,2019年人均增收达到6000元。通过“务工+种养殖”相结合的方式助农增收,增强了易地扶贫搬迁户们的“幸福感”。
刘强与搬入新居后的贫困户齐加建一起挂灯笼喜迎新春
(眉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供稿)
2020-03-18 21:40:29
“感谢党的政策好!感谢政府帮扶!感谢刘书记的关心!让我住上了新房子,现在不仅出门就是水泥路,而且生产生活也比过去方便多了”,丹棱镇龙鹄村2组易地扶贫搬迁户赵大娘幸福地说道。赵大娘口中的刘书记就是2017年5月丹棱县人社局选派到丹棱镇龙鹄村担任第二轮第一书记的刘强,一名普通平凡的年轻干部。刘强被选派到村任职时正值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全面展开阶段,为尽快转变角色投入工作,他始终坚守一线,整个身心扑在龙鹄村脱贫攻坚工作中;始终冲锋在前,心系全村易地搬迁户,敢于担当,为龙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搬迁户的精准脱贫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充分体现了一个第一书记脚踏实地、勤奋实干的风采。
勇当“疏通员”,帮群众解心结
龙鹄村是市级贫困村,主导产业靠种植柑橘、葡萄、桃子和生猪养殖, 2016年底率先完成了村摘帽户脱贫的基本任务,但因地理条件限制,很多脱贫户还居住在“下雨出门是泥泞”远离交通要道的山沟深处,生产生活极其不便,全村需要实施易地搬迁9户23人。
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易地扶贫搬迁成了改善脱贫群众生活的重大机遇。然而在实际搬迁过程中却阻力重重,就在易地扶贫搬迁准备实施阶段,刘强面对龙鹄村没有1户易地搬迁户动工修建的迹象,在心里不停地暗问自己:“是不是哪个环节疏忽?工作没做实、做细?”为解开谜团,全面摸清情况,找准问题关键所在,刘强每天坚持走十几公里山路,挨家挨户摸排情况,通过走访才得知:“很多脱贫户听闻易地搬迁要自己先垫资修建,等验收通过后才能拿到钱,作为刚刚脱贫的群众,很多人都为自家建房的“启动资金”发愁。许多包工头听闻易地搬迁建房最后钱是直接打到易地搬迁户的账户上,担心易地搬迁户不守诚信,怕自己到时候拿不到钱。”为打破这一尴尬局面,进一步突出“重围”,他一边同易地搬迁户交流沟通,让他们不用为启动资金发愁,一旦开工后政府会先行拨付一部分启动资金;一边主动和群众认可的包工头联系,告知易地搬迁资金拨付的程序和拍板承诺的方式,让包工头放心修建。通过这种双管齐下将心比心方式,刘强在易地搬迁户中和包工头之间来回奔跑“疏通”,得到了双方的理解认可,纷纷主动配合。不到1个月时间,龙鹄村9户易地搬迁分散安置户中就有5户易地搬迁户开始了动工修建,4户完成了选址,在规定的时间内圆满完成了搬迁实施前期工作任务。
刘强在查看搬迁户新房修建情况
争当“安全员”,帮群众安好房
为了让易地搬迁户尽快住到交通和生产生活便利的新房里,刘强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力抓手”。结合龙鹄新村打造规划,统筹推进,有序展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抢晴天,战雨天,处处亲自动手,靠前指挥,带领大家搞好搬迁户复核、选址、风貌统一,督促施工方按图施工,接待来访的易地搬迁户,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类问题,忙得不亦乐乎。
晚上夜深人静时,他还要梳理白天的工作,思考是否还有什么做得不够的地方,是否还留有什么隐患,第二天要开展哪些工作。雨季来临时他总在担心易地搬迁户现在的住房是否安全?好几个夜晚坚持到易地搬迁户家中查看居住环境是否安全?有没有质量安全隐患?直到确认安全后心里才觉得踏实。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刘强敬终如始,牢记使命,处处、时时、事事为易地搬迁户着想,
不仅严格按照政策开展易地搬迁工作,常常深入搬迁户,与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促膝谈心交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所想、所求、所盼,及时解决搬迁群众反应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了全村易地扶贫搬迁户安全搬迁。
乐当“服务员”,帮群众就好业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为了确保实现易地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任务,刘强积极同相关部门协调,将易地扶贫搬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采取“双管齐下”的方式,保障每户都有稳定可靠收入。一方面对有就业意愿的易地搬迁户,积极联系县人社部门的就业管理中心,帮助8人提供就业信息和岗位,引导搬迁户实现稳定就业,年收入每户增加近2万元;另一方面积极衔接县农业局,充分利用本村农民夜校、党群集中活动日等平台,向在家发展种养殖业搬迁户讲解种养殖技术,并适时邀请本村及附近的“田专家、土秀才”到地里进行技术指导,共帮助9户搬迁户发展柑橘63亩,生猪年出栏240头,2019年人均增收达到6000元。通过“务工+种养殖”相结合的方式助农增收,增强了易地扶贫搬迁户们的“幸福感”。
刘强与搬入新居后的贫困户齐加建一起挂灯笼喜迎新春
(眉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