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磷”右“锂”的生意经
废料变原料,企业比邻而居共建化工循环产业链
2023-07-17 14:15:47 来源:四川日报
【开栏的话】 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各地各行业依托本地特色和资源优势,在抓好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即日起,四川日报全媒体在“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专栏中,推出“四川产业故事”系列报道,记者将深入全省各地,聚焦生产一线,为您带来各具特色的四川产业故事。敬请关注。 德阳市绵竹新市化工园区内,有两家比邻而居的企业:龙佰四川钛业有限公司、龙蟒大地农业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办公楼相距不到200米,员工共用一座食堂,连生产车间都在一个围墙内。 除空间距离近外,两家企业还产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龙佰钛业产生的废副产品,成为龙蟒大地所需要的原料。两家企业共同生产的产品,成为动力电池的正极材料。 7月13日,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进新市化工园区,探访两家企业间如何共建绿色环保的化工循环产业链,共谋左“磷”右“锂”生意经。 左“磷”:一根管道里的硫酸奇妙旅行 “要理解两家企业间的循环经济并不难。当然,如果再具备一点化学知识就更容易了。”龙佰钛业一车间主任肖传华边走边给记者打“预防针”。在一组巨大的罐体前,他停住脚步,“到了,这就是循环的起点。” 肖传华手指的方向,排列着5个罐体。每个罐体都有3层楼高,可以装3500吨纯度为98%的硫酸。 从罐体出发,硫酸开启一段奇妙旅程。 它先沿着管道向前输送,100米开外的地方,有一个名为“酸解锅”的铅灰色装置。在那里,透明无色的硫酸将与黑色的钛矿石相遇,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后生成钛白粉。 完成使命的硫酸,浓度随之降到25%,业内称为废酸。要让废酸不废,硫酸还得顺着管道继续前行。接着是与高温蒸汽的“热烈”相拥,目的是蒸发掉一部分水分,将硫酸浓度再次提升到55%,变废为宝。 龙佰钛业总经理尹礼华说,对于隔壁的龙蟒大地,55%浓度的硫酸可直接参与系统反应,最终生成龙蟒大地需要的磷酸。“我们每天提供三四百吨硫酸给龙蟒大地,其余自己内部消化。” 废酸加工后成为原料,一大好处是节约成本。龙蟒大地技术部部长曹宇介绍,有了循环经济,他们成本压缩了3%到5%。 架设在空中的管道将两家企业紧紧连在一起。硫酸在里面周而复始地“奔跑”,与不同矿石相遇、反应,生成产品的同时,减轻了排放,提高了效率。 “如果没有循环经济,这么多硫酸只能用电石渣来中和,最终形成钛石膏。而钛石膏处理起来并非易事,目前最主要的办法是堆放。”尹礼华记得,2001年,公司年产钛白粉2万吨,就要产生20万吨钛石膏;现在年产20万吨钛白粉,钛石膏只有100万吨——通过技术提升,废弃物减少50%。 右“锂”:一个业态更丰富的化工产业循环圈 2011年开始至今,龙佰钛业与龙蟒大地这种循环经济已运行超10年。两家企业准备进一步扩大化工产业循环圈,纳入更多产业。 在龙蟒大地2楼一间办公室,曹宇给记者展示了一张颇为复杂的PPT图片。看到记者一头雾水,他索性用激光笔直接在屏幕上勾出重点——从“磷酸铁”到“磷酸铁锂”。 “我们消化利用龙佰钛业产生的废酸,得到了精细磷酸盐。”曹宇说,德阳紧邻锂矿资源丰富的阿坝州,锂化工产业实力较强,再加上精细磷酸盐,就可以生产磷酸铁锂——这是动力电池的正极材料。 新市化工园区向北30公里外,是绵竹的德阿产业园。园区内,德阳川发龙蟒锂电新能源材料项目正在抓紧建设。绵竹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20万吨磷酸铁锂及其他产品,将在德阿产业园打造“硫磷钛铁锂钙”多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发展。 跳出化工行业来看,左“磷”右“锂”的好戏在继续上演。 绵竹市广济镇祈祥村,有一块面积达144亩的回填矿坑。充当回填主力军的,正是龙佰钛业的钛石膏。尹礼华介绍,该项目去年9月进场施工,复垦后土地可用面积达130多亩,累计利用钛石膏48万吨。 变废为宝的故事不止于此。此前,尹礼华和同事们无意间发现,堆砌的钛石膏竟然长出了萝卜。“能否在钛石膏里种农作物?”这个疑问留在尹礼华心中。 后来,他们先后经过多次试验,分别在钛石膏里种出玉米、西瓜、红薯等,送检结果显示,所有农作物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如今,祈祥村的回填土地上,种有经济草皮、牧草等,节假日还吸引不少村民在此游玩。曾经来自大地的矿石,经过与其他化学元素的奇妙碰撞和经年累月的雨打风吹后,又以这种方式回归大地。 这是左“磷”右“锂”外,循环经济的另一种可能。(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侯冲)
新闻原标题:废料变原料,企业比邻而居共建化工循环产业链 左“磷”右“锂”的生意经
左“磷”右“锂”的生意经
废料变原料,企业比邻而居共建化工循环产业链
2023-07-17 14:15:47 来源:四川日报
【开栏的话】 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各地各行业依托本地特色和资源优势,在抓好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即日起,四川日报全媒体在“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专栏中,推出“四川产业故事”系列报道,记者将深入全省各地,聚焦生产一线,为您带来各具特色的四川产业故事。敬请关注。 德阳市绵竹新市化工园区内,有两家比邻而居的企业:龙佰四川钛业有限公司、龙蟒大地农业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办公楼相距不到200米,员工共用一座食堂,连生产车间都在一个围墙内。 除空间距离近外,两家企业还产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龙佰钛业产生的废副产品,成为龙蟒大地所需要的原料。两家企业共同生产的产品,成为动力电池的正极材料。 7月13日,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进新市化工园区,探访两家企业间如何共建绿色环保的化工循环产业链,共谋左“磷”右“锂”生意经。 左“磷”:一根管道里的硫酸奇妙旅行 “要理解两家企业间的循环经济并不难。当然,如果再具备一点化学知识就更容易了。”龙佰钛业一车间主任肖传华边走边给记者打“预防针”。在一组巨大的罐体前,他停住脚步,“到了,这就是循环的起点。” 肖传华手指的方向,排列着5个罐体。每个罐体都有3层楼高,可以装3500吨纯度为98%的硫酸。 从罐体出发,硫酸开启一段奇妙旅程。 它先沿着管道向前输送,100米开外的地方,有一个名为“酸解锅”的铅灰色装置。在那里,透明无色的硫酸将与黑色的钛矿石相遇,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后生成钛白粉。 完成使命的硫酸,浓度随之降到25%,业内称为废酸。要让废酸不废,硫酸还得顺着管道继续前行。接着是与高温蒸汽的“热烈”相拥,目的是蒸发掉一部分水分,将硫酸浓度再次提升到55%,变废为宝。 龙佰钛业总经理尹礼华说,对于隔壁的龙蟒大地,55%浓度的硫酸可直接参与系统反应,最终生成龙蟒大地需要的磷酸。“我们每天提供三四百吨硫酸给龙蟒大地,其余自己内部消化。” 废酸加工后成为原料,一大好处是节约成本。龙蟒大地技术部部长曹宇介绍,有了循环经济,他们成本压缩了3%到5%。 架设在空中的管道将两家企业紧紧连在一起。硫酸在里面周而复始地“奔跑”,与不同矿石相遇、反应,生成产品的同时,减轻了排放,提高了效率。 “如果没有循环经济,这么多硫酸只能用电石渣来中和,最终形成钛石膏。而钛石膏处理起来并非易事,目前最主要的办法是堆放。”尹礼华记得,2001年,公司年产钛白粉2万吨,就要产生20万吨钛石膏;现在年产20万吨钛白粉,钛石膏只有100万吨——通过技术提升,废弃物减少50%。 右“锂”:一个业态更丰富的化工产业循环圈 2011年开始至今,龙佰钛业与龙蟒大地这种循环经济已运行超10年。两家企业准备进一步扩大化工产业循环圈,纳入更多产业。 在龙蟒大地2楼一间办公室,曹宇给记者展示了一张颇为复杂的PPT图片。看到记者一头雾水,他索性用激光笔直接在屏幕上勾出重点——从“磷酸铁”到“磷酸铁锂”。 “我们消化利用龙佰钛业产生的废酸,得到了精细磷酸盐。”曹宇说,德阳紧邻锂矿资源丰富的阿坝州,锂化工产业实力较强,再加上精细磷酸盐,就可以生产磷酸铁锂——这是动力电池的正极材料。 新市化工园区向北30公里外,是绵竹的德阿产业园。园区内,德阳川发龙蟒锂电新能源材料项目正在抓紧建设。绵竹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20万吨磷酸铁锂及其他产品,将在德阿产业园打造“硫磷钛铁锂钙”多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发展。 跳出化工行业来看,左“磷”右“锂”的好戏在继续上演。 绵竹市广济镇祈祥村,有一块面积达144亩的回填矿坑。充当回填主力军的,正是龙佰钛业的钛石膏。尹礼华介绍,该项目去年9月进场施工,复垦后土地可用面积达130多亩,累计利用钛石膏48万吨。 变废为宝的故事不止于此。此前,尹礼华和同事们无意间发现,堆砌的钛石膏竟然长出了萝卜。“能否在钛石膏里种农作物?”这个疑问留在尹礼华心中。 后来,他们先后经过多次试验,分别在钛石膏里种出玉米、西瓜、红薯等,送检结果显示,所有农作物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如今,祈祥村的回填土地上,种有经济草皮、牧草等,节假日还吸引不少村民在此游玩。曾经来自大地的矿石,经过与其他化学元素的奇妙碰撞和经年累月的雨打风吹后,又以这种方式回归大地。 这是左“磷”右“锂”外,循环经济的另一种可能。(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侯冲)
新闻原标题:废料变原料,企业比邻而居共建化工循环产业链 左“磷”右“锂”的生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