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0 10:20:25 来源:四川新闻网
近日,笔者来到贡井老街-河街历史文化街区,探寻盐业古镇旧时光,感受这条历史文化老街的新活力。
时间作轴 回观老街兴衰
时光流转,贡井老街在风雨的洗礼中依然保持着自己的质朴与珍贵。漫步于此,仿佛置身于做旧的画卷,处处透着老城的沧桑与凝重。
据贡井区志记载,贡井曾有九坝十三街,是贡井古镇清末民初时期风貌的缩影,随着岁月变迁,曾经车水马龙的诸多街坝仅保留下了老街与河街。贡井老街-河街历史文化街区初建于北周武帝时期,是不可多得成片保存的历史文化街区。城区内,现有约15万平方米、200余座风格各异的明清、民国时期建筑,盐产、盐运、盐贸等文化遗迹及场景鳞次栉比,展现了贡井区盛极一时的井盐文化、盐商文化、非遗文化等,被誉为川南明清民居建筑艺术博物馆。
大约在魏晋时期,现贡井河街中段开凿了以“大公井”为代表的一批盐井。随着盐业生产的发展,这里人口逐渐聚集,经济逐日繁荣,狭长的河街已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城镇开始从旭水河边的河街一带跨越陡岩向二级台地上的老街地区连片发展。太平天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淮盐受挫,川盐两度济楚,贡井和自流井两地井盐生产进入历史鼎盛时期,当时贡井老街一带便已具今日规模。
民国以后,随着盐业生产逐步向旭水河上游的艾叶等地转移,贡井城区逐步沿新街(今和平路)向南发展,贡井老街开始衰落,车房灶房、盐市盐店、盐道码头在与时间洪流的对抗中,悄悄静默、慢慢消失。新中国成立以后,贡井城区重点集中在旭水河东南岸的筱溪街地区,而老街-河街即成为了偏于贡井城市北隅、能得以成片保存的历史文化街区。
文物导航 探寻旧梦繁华
“走读贡井老街-河街历史街区,第一个要打卡的地方必然是自贡的‘贡’字来源地——大公井。”贡井区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贡井区作为自贡井盐发祥地之一,辖区内以古盐文化为背景的古建筑、古遗迹、古井、古庙等井盐文化遗迹众多。
大公井是贡井区见于文献记载最早的盐井,为自贡最早一批古盐卤井。据史料记载,北周时期因此井而建公井镇,唐置公井县,后因读音转称贡井县。民间也说由于此井盐卤质纯味香,曾作为朝廷的贡品,故将公井镇改名为贡井镇。为纪念大公井的功绩,在该盐井废弃多年之后,清乾隆四十四年,在其遗址上修建了东岳庙,现存4间正殿、12间侧殿。大公井作为自贡市因盐设镇设县,进而合市的首批盐井之一,其遗址是贡井区开创盐业生产的实物见证,也是贡井行政区域演变的历史见证。
井盐外运,盐道应运而生。贡井区境内盐道遗址众多,纳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茶马古道节点的有2处,其中之一就是贡井老街盐道。
贡井老街盐道始建于清初,全长166米,宽4米,是为发展盐业而修建的主要街道。街道两侧是商住型店铺,前商后宿连缀成街面,数百年来仅部分房屋结构风貌有所改变。老街自建成以来一直是连接河街至筱溪街的通道,是贡井政治、经济、盐业兴衰发展的重要见证。老街两边多为两层木结构的青瓦房,街下端有大石梯石阶,与最古老的河街相连。当年,河街生产的盐先从大石梯上来,再通过老街往西去。清朝时期,官府在大石梯与老街的结合处设置关卡,派人在关卡处对运出的盐进行验票盖章才放行,否则视为私盐没收。因此,当地人常说这里是古盐文化的发祥地,是早年的盐马古道。
同大公井、老街盐道一样,共同见证这片历史文化街区往日繁华的还有众多的盐商会馆。因盐设邑,贡井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盐商,历经多年的发展,盐业生产方兴未艾,各地盐商纷纷建立起自己的会馆,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而在贡井老街,最广为人知的当属广东盐商会馆——南华宫。
贡井南华宫又称岭南会馆,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建筑整体为砖木结构,四合院带配院布局,由戏楼、大殿、左厢房、右厢房和东侧院构成,大殿两端各筑二重封火墙,重檐叠翘,两主墙外侧均贴塑三星飞升图,是川南地区宗庙会馆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也是当时贡井乃至自贡地区盐业经济文化兴旺发达的历史见证。
盐史悠久、盐业繁荣,留在这片街区的历史文物除了这些,还有清代荣县贡井分县县丞居所陈家祠堂、中国第一批成立的电报局——老街邮局、曾为旭水河井盐的水上枢纽之一,见证运盐船支进出来往,从明代中叶始,沟通自流井—贡井的中桥……
更新利用 打造文化新名片
岁月如流,曾经气派非凡、见证老街繁华的古老精美建筑在风雨飘摇中渐次衰旧,尽管街面及街道保存基本完整,但部分居民院落房屋朽损,片区内部分会馆、宫庙也因年久失修存在一定程度的损毁或垮塌情况。为保护好传统街区及其古建筑、文物,守护好城市的历史和文脉,近年来,贡井区争取国家资金3500余万元,对老街河街街道路面、基础设施分两期进行了全面维修整治。同时,加快古建筑修缮,积极探索文物保护新路径,将传承保护历史文化,规划打造贡井老街作为工作重点,深挖老街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故事,丰富贡井区历史文化内涵,完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体系,多措并举全面保护老街历史文化风貌,促进城市更新工作有序推进。
2020年,在争取到国家、省级文物修缮保护专项资金共计1115万元后,贡井南华宫维修保护工作正式启动,运用传统工法进行修缮,努力重现清代川南地区民居宗祠建筑风采。待南华宫整体修缮后,将结合贡井古城保护利用发展规划,打造贡井非遗展示、川剧演绎中心和盐商文化展示场馆,以实现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与百姓生活的活态融合。全国首个以“抗日献金运动”为主题的陈列馆便是利用南华宫侧院建成,展出实物藏品100余件,以“节约献金,支援抗战”为主题,充分展示自贡民众节约献金救国,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的重要贡献。2022年7月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以来,陈列馆接待游客超4万人次,接待参观团体200余个。2022年12月,贡井南华宫(自贡抗日献金运动旧址)成功列入四川省第二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在修复文物、保存历史记忆的同时,贡井区还深度挖掘文物历史文化内涵,发挥文物社会服务功能,积极构建贡井“博物馆聚落”,充分展示老街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们将通过街区规划、保存修缮、嵌置合宜业态等方式,营造老街文旅融合发展浓厚氛围。”谈及贡井老街-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思路,区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挖掘贡井盐史文化内涵,在老街-河街街面适宜立面,精心设计,手绘独具特色的盐史人物风情、制盐工艺、盐运场景等画面,把老街-河街打造为特色网红街区。同时,积极推动明清民居建筑群保护利用,有机植入特色民宿、主题餐饮、休闲茶室、博物(陈列)馆、公益讲堂、传统工艺作坊等文旅消费场景,连点成片打造为集井盐文化、盐商文化、民俗体验、非遗传承、参观祈福、休憩养生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精品旅游景区,重现历史文化街区繁荣景观。(供稿:贡井区委宣传部)
2023-07-10 10:20:25 来源:四川新闻网
近日,笔者来到贡井老街-河街历史文化街区,探寻盐业古镇旧时光,感受这条历史文化老街的新活力。
时间作轴 回观老街兴衰
时光流转,贡井老街在风雨的洗礼中依然保持着自己的质朴与珍贵。漫步于此,仿佛置身于做旧的画卷,处处透着老城的沧桑与凝重。
据贡井区志记载,贡井曾有九坝十三街,是贡井古镇清末民初时期风貌的缩影,随着岁月变迁,曾经车水马龙的诸多街坝仅保留下了老街与河街。贡井老街-河街历史文化街区初建于北周武帝时期,是不可多得成片保存的历史文化街区。城区内,现有约15万平方米、200余座风格各异的明清、民国时期建筑,盐产、盐运、盐贸等文化遗迹及场景鳞次栉比,展现了贡井区盛极一时的井盐文化、盐商文化、非遗文化等,被誉为川南明清民居建筑艺术博物馆。
大约在魏晋时期,现贡井河街中段开凿了以“大公井”为代表的一批盐井。随着盐业生产的发展,这里人口逐渐聚集,经济逐日繁荣,狭长的河街已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城镇开始从旭水河边的河街一带跨越陡岩向二级台地上的老街地区连片发展。太平天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淮盐受挫,川盐两度济楚,贡井和自流井两地井盐生产进入历史鼎盛时期,当时贡井老街一带便已具今日规模。
民国以后,随着盐业生产逐步向旭水河上游的艾叶等地转移,贡井城区逐步沿新街(今和平路)向南发展,贡井老街开始衰落,车房灶房、盐市盐店、盐道码头在与时间洪流的对抗中,悄悄静默、慢慢消失。新中国成立以后,贡井城区重点集中在旭水河东南岸的筱溪街地区,而老街-河街即成为了偏于贡井城市北隅、能得以成片保存的历史文化街区。
文物导航 探寻旧梦繁华
“走读贡井老街-河街历史街区,第一个要打卡的地方必然是自贡的‘贡’字来源地——大公井。”贡井区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贡井区作为自贡井盐发祥地之一,辖区内以古盐文化为背景的古建筑、古遗迹、古井、古庙等井盐文化遗迹众多。
大公井是贡井区见于文献记载最早的盐井,为自贡最早一批古盐卤井。据史料记载,北周时期因此井而建公井镇,唐置公井县,后因读音转称贡井县。民间也说由于此井盐卤质纯味香,曾作为朝廷的贡品,故将公井镇改名为贡井镇。为纪念大公井的功绩,在该盐井废弃多年之后,清乾隆四十四年,在其遗址上修建了东岳庙,现存4间正殿、12间侧殿。大公井作为自贡市因盐设镇设县,进而合市的首批盐井之一,其遗址是贡井区开创盐业生产的实物见证,也是贡井行政区域演变的历史见证。
井盐外运,盐道应运而生。贡井区境内盐道遗址众多,纳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茶马古道节点的有2处,其中之一就是贡井老街盐道。
贡井老街盐道始建于清初,全长166米,宽4米,是为发展盐业而修建的主要街道。街道两侧是商住型店铺,前商后宿连缀成街面,数百年来仅部分房屋结构风貌有所改变。老街自建成以来一直是连接河街至筱溪街的通道,是贡井政治、经济、盐业兴衰发展的重要见证。老街两边多为两层木结构的青瓦房,街下端有大石梯石阶,与最古老的河街相连。当年,河街生产的盐先从大石梯上来,再通过老街往西去。清朝时期,官府在大石梯与老街的结合处设置关卡,派人在关卡处对运出的盐进行验票盖章才放行,否则视为私盐没收。因此,当地人常说这里是古盐文化的发祥地,是早年的盐马古道。
同大公井、老街盐道一样,共同见证这片历史文化街区往日繁华的还有众多的盐商会馆。因盐设邑,贡井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盐商,历经多年的发展,盐业生产方兴未艾,各地盐商纷纷建立起自己的会馆,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而在贡井老街,最广为人知的当属广东盐商会馆——南华宫。
贡井南华宫又称岭南会馆,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建筑整体为砖木结构,四合院带配院布局,由戏楼、大殿、左厢房、右厢房和东侧院构成,大殿两端各筑二重封火墙,重檐叠翘,两主墙外侧均贴塑三星飞升图,是川南地区宗庙会馆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也是当时贡井乃至自贡地区盐业经济文化兴旺发达的历史见证。
盐史悠久、盐业繁荣,留在这片街区的历史文物除了这些,还有清代荣县贡井分县县丞居所陈家祠堂、中国第一批成立的电报局——老街邮局、曾为旭水河井盐的水上枢纽之一,见证运盐船支进出来往,从明代中叶始,沟通自流井—贡井的中桥……
更新利用 打造文化新名片
岁月如流,曾经气派非凡、见证老街繁华的古老精美建筑在风雨飘摇中渐次衰旧,尽管街面及街道保存基本完整,但部分居民院落房屋朽损,片区内部分会馆、宫庙也因年久失修存在一定程度的损毁或垮塌情况。为保护好传统街区及其古建筑、文物,守护好城市的历史和文脉,近年来,贡井区争取国家资金3500余万元,对老街河街街道路面、基础设施分两期进行了全面维修整治。同时,加快古建筑修缮,积极探索文物保护新路径,将传承保护历史文化,规划打造贡井老街作为工作重点,深挖老街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故事,丰富贡井区历史文化内涵,完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体系,多措并举全面保护老街历史文化风貌,促进城市更新工作有序推进。
2020年,在争取到国家、省级文物修缮保护专项资金共计1115万元后,贡井南华宫维修保护工作正式启动,运用传统工法进行修缮,努力重现清代川南地区民居宗祠建筑风采。待南华宫整体修缮后,将结合贡井古城保护利用发展规划,打造贡井非遗展示、川剧演绎中心和盐商文化展示场馆,以实现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与百姓生活的活态融合。全国首个以“抗日献金运动”为主题的陈列馆便是利用南华宫侧院建成,展出实物藏品100余件,以“节约献金,支援抗战”为主题,充分展示自贡民众节约献金救国,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的重要贡献。2022年7月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以来,陈列馆接待游客超4万人次,接待参观团体200余个。2022年12月,贡井南华宫(自贡抗日献金运动旧址)成功列入四川省第二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在修复文物、保存历史记忆的同时,贡井区还深度挖掘文物历史文化内涵,发挥文物社会服务功能,积极构建贡井“博物馆聚落”,充分展示老街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们将通过街区规划、保存修缮、嵌置合宜业态等方式,营造老街文旅融合发展浓厚氛围。”谈及贡井老街-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思路,区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挖掘贡井盐史文化内涵,在老街-河街街面适宜立面,精心设计,手绘独具特色的盐史人物风情、制盐工艺、盐运场景等画面,把老街-河街打造为特色网红街区。同时,积极推动明清民居建筑群保护利用,有机植入特色民宿、主题餐饮、休闲茶室、博物(陈列)馆、公益讲堂、传统工艺作坊等文旅消费场景,连点成片打造为集井盐文化、盐商文化、民俗体验、非遗传承、参观祈福、休憩养生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精品旅游景区,重现历史文化街区繁荣景观。(供稿:贡井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