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文体
  • /

    新的一年,倾听来自宇宙深处的召唤——记北京市第十五中学第十六届科技文化节

    2021-01-11 10:18:34

      这是一份向科学家精神致敬的新春献礼,这是一份送给矢志报国的科学家们和无私奉献的科技工作者的新春祝福,这是一份送给砥砺奋进、勇敢追梦的青少年的新春寄语。

      为了进一步加强科技教育工作的力度,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科学知识和动脑、动手能力,让学生感受校园科技文化的魅力,北京市第十五中学举办了以“跨越·抵达”为主题第十六届校园科技文化节,为全校师生搭建了良好的科技教育和科技活动的平台,营造了全校爱科学、乐探究、勤动手科技竞技氛围,让同学们尽情地展现自我。

      听,这是来自宇宙深处的召唤


      “听,从哪里传来嘟——嘟——嘟的声音,还伴随着刺刺拉拉像是机器坏掉的声音”,同学们心中满是疑惑。

      “同学们,你们听到的声音,其实是来自宇宙深处脉冲星的声音,它们经历了上万年的旅行才来到我们的地球。”

      “哇——”,同学们瞪大了眼睛,“好神奇啊。”

      “同学们能听到这样的声音,离不开一口锅、一个人。这口锅就是中国天眼FAST,这个人就是我国伟大的科学家、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先生,接下来我带领同学们云游国家天文台贵州天眼基地,一起来了解中国天眼和它背后的故事。”FAST工程馈源支撑系统总工朱文白研究员通过网络视频向学生们娓娓道来。


      原来,这是北京市第十五中学举办的以“跨越·抵达”为主题的第十六届校园科技文化节——“来自宇宙深处的召唤”项目的一个活动片段。


      中国天眼 背后的科学家精神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深望茫茫星空不禁在长诗《天问》中发问,宇宙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得以通过中国天眼聆听到了来自宇宙深处的召唤。


      “中国天眼”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它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其综合性能是著名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十倍。它是人类感知宇宙空间的科学利器,是世界射电天文学史上的创举,被誉为“中国天眼”。



      中国天眼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先生于1994年提出构想,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这22年的风雨和坎坷,南老燃尽一生的心血,放弃国外300倍高薪,以一片赤诚之心,用一生铸造国之重器。这是以南仁东先生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们的科学精神。


      我以我手 献礼科学家精神

      同学们学习了天眼知识,并将FAST采集到的来自宇宙深处的脉冲星信号转换成音频信号,以艺术化、视觉化的形式呈现在视频短片中。这些来自宇宙深处脉冲星的声音承载着人们对浩瀚星空的探寻和梦想,经过学生的精心处理,作为一份新年献礼送给矢志报国的科学家们和无私奉献的科技工作者、也送给美丽的学校、送给勇敢追梦的自己。


      寄语未来 传承科学家精神

      高一(七)班的王若兮同学在参加完活动的日记里写道,“泰戈尔曾在《飞鸟集》中这样感叹:我相信在群星之中有一颗星星,引领我的灵魂,穿过未知的黑暗。当我们仰望星空,也相信那颗国际编号为“79694”命名为“南仁东星”的小行星,在指引着我们以朗朗报国志、巍巍中华心去勇攀高峰、践行科学家精神。”


      北京市第十五中学校长谭小青,对我们提出殷殷寄语: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以南仁东先生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中的英雄们,是新时代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和光辉典范。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学习他们锲而不舍、执着追求的精神;学习他们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精神;学习他们淡迫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奋发图强!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所涉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消费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文体
  • /

    新的一年,倾听来自宇宙深处的召唤——记北京市第十五中学第十六届科技文化节

    2021-01-11 10:18:34

      这是一份向科学家精神致敬的新春献礼,这是一份送给矢志报国的科学家们和无私奉献的科技工作者的新春祝福,这是一份送给砥砺奋进、勇敢追梦的青少年的新春寄语。

      为了进一步加强科技教育工作的力度,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科学知识和动脑、动手能力,让学生感受校园科技文化的魅力,北京市第十五中学举办了以“跨越·抵达”为主题第十六届校园科技文化节,为全校师生搭建了良好的科技教育和科技活动的平台,营造了全校爱科学、乐探究、勤动手科技竞技氛围,让同学们尽情地展现自我。

      听,这是来自宇宙深处的召唤


      “听,从哪里传来嘟——嘟——嘟的声音,还伴随着刺刺拉拉像是机器坏掉的声音”,同学们心中满是疑惑。

      “同学们,你们听到的声音,其实是来自宇宙深处脉冲星的声音,它们经历了上万年的旅行才来到我们的地球。”

      “哇——”,同学们瞪大了眼睛,“好神奇啊。”

      “同学们能听到这样的声音,离不开一口锅、一个人。这口锅就是中国天眼FAST,这个人就是我国伟大的科学家、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先生,接下来我带领同学们云游国家天文台贵州天眼基地,一起来了解中国天眼和它背后的故事。”FAST工程馈源支撑系统总工朱文白研究员通过网络视频向学生们娓娓道来。


      原来,这是北京市第十五中学举办的以“跨越·抵达”为主题的第十六届校园科技文化节——“来自宇宙深处的召唤”项目的一个活动片段。


      中国天眼 背后的科学家精神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深望茫茫星空不禁在长诗《天问》中发问,宇宙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得以通过中国天眼聆听到了来自宇宙深处的召唤。


      “中国天眼”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它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其综合性能是著名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十倍。它是人类感知宇宙空间的科学利器,是世界射电天文学史上的创举,被誉为“中国天眼”。



      中国天眼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先生于1994年提出构想,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这22年的风雨和坎坷,南老燃尽一生的心血,放弃国外300倍高薪,以一片赤诚之心,用一生铸造国之重器。这是以南仁东先生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们的科学精神。


      我以我手 献礼科学家精神

      同学们学习了天眼知识,并将FAST采集到的来自宇宙深处的脉冲星信号转换成音频信号,以艺术化、视觉化的形式呈现在视频短片中。这些来自宇宙深处脉冲星的声音承载着人们对浩瀚星空的探寻和梦想,经过学生的精心处理,作为一份新年献礼送给矢志报国的科学家们和无私奉献的科技工作者、也送给美丽的学校、送给勇敢追梦的自己。


      寄语未来 传承科学家精神

      高一(七)班的王若兮同学在参加完活动的日记里写道,“泰戈尔曾在《飞鸟集》中这样感叹:我相信在群星之中有一颗星星,引领我的灵魂,穿过未知的黑暗。当我们仰望星空,也相信那颗国际编号为“79694”命名为“南仁东星”的小行星,在指引着我们以朗朗报国志、巍巍中华心去勇攀高峰、践行科学家精神。”


      北京市第十五中学校长谭小青,对我们提出殷殷寄语: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以南仁东先生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中的英雄们,是新时代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和光辉典范。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学习他们锲而不舍、执着追求的精神;学习他们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精神;学习他们淡迫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奋发图强!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所涉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消费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