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文体
  • /

    成都拿下了多少个“第一”? 请到成都博物馆解锁答案

    2021-06-29 15:13:48


    本报记者 胡斌

      翻开成都的现代史,你可知道,成都曾经写下多少“第一”,留下多少历史性“首创”?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支公开发行的股票、改革开放后饮食行业第一个走出国门的合作项目、全国第一家证券交易中心、中国第一张都市报、中国第一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路由交换核心芯片、世界上第一列新能源空铁、全国首个公园城市研究院……这些都诞生在成都。

      6月29日,“红星耀蓉城·百年铸辉煌展”将在成都博物馆拉开帷幕,200件/套文物、实物、档案和影像资料,将较为全面地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的成都时刻,让观众直观真切地感受到党团结带领成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

      工业欣欣向荣

      这些产品首次诞生在成都

      炎炎夏日,坐在宽敞明亮的客厅,收看电视里精彩纷呈的节目时,你是否会想到,中国第一支黑白显像管就诞生在成都。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成都被列为全国八个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之一、全国重点建设的三个电子工业基地之一。成都开始在市区东郊布局建设一批大、中型工业企业,科研机构也相继建立。

      始建于1953年的国营锦江电机厂(784厂),现在已改名成都锦江电器制造有限公司。1958年,这个当时由苏联专家一起援建的工厂建成投产,成为我国“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是国家首批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之一,并享有外贸自营权。这家工厂主要生产国防军工雷达整机,由于属于保密单位,曾经一度使用107邮箱代替工厂。

      走进东郊记忆,始建于1958年的红光电子管厂作为工业遗产被完整保留下来。国营红光电子管厂(773厂)是我国第一个专门生产显像管、示波管、摄像管等电子器件的工厂,也曾创下“北有首钢,南有红光”的佳话。

      从中国第一支黑白显像管、西南地区第一台黑白电视机、第一架自行测绘设计试制的高亚音速全天候歼击机的诞生,到第一家自行设计的通用无线电测量仪器专业生产厂、第一家专业修理内燃机车的企业投产,再到中国第一所无线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拔地而起,从工业生产到民生服务,成都,一直走在全国领先之列。

      蜀道四通八达

      这些道路首次通车在成都

      李白诗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为改变四川交通落后的面貌,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成渝、宝成、成昆三条铁路大动脉为代表的交通建设迅速展开,确立了成都西南交通枢纽地位。

      1950年4月,成都至拉萨的川藏公路动工。途经14座4000米以上的高山,跨过十余条大河,地质结构复杂。其工程难度在世界公路修筑史上前所未有,经过10多万军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的团结奋斗,1954年12月,全长2416公里的川藏公路全线贯通,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

      川藏公路动工期间,被誉为“新中国第一路”的成渝铁路也在热火朝天的修建之中。成渝铁路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使用国产器材修筑的第一条干线铁路。1953年,成渝铁路正式交付使用,它的通车结束了四川没有铁路的历史,对成都经济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952年7月1日,新中国建成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全线通车,贺龙为成渝铁路全线通车剪彩,毛泽东主席题词庆祝成渝铁路通车。

      1952年,四川第一条出川铁路通道宝成铁路破土动工;1958年,世界铁路史上的罕见工程成昆铁路开工,创下18项中国铁路之最、13项世界铁路之最。从结束四川没有铁路的历史,到与全国铁路网相连,成都迎来经济上的跃升。

      1958年1月1日,四川省第一条连接全国铁路网的出川铁路—宝成铁路通车典礼在成都举行,贺龙、聂荣臻并为宝成铁路通车剪彩。

      2021年6月27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投入使用,这意味着成都将成为北京、上海后,第3个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也是继北京后,国内第2个拥有双4F级机场的城市。依托“双国际机场”、成都国际铁路港及陆海新通道,成都也正加速迈入世界城市的行列。

      改革开放先锋

      历史性首创在成都

      四川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故乡,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四十三载风云激荡,成都一直屹立改革探索的前沿,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写下多项“第一”,留下许多历史性“首创”。

      1979年,三线建设时期内迁成都的代表性企业——宁江机床厂,在《人民日报》刊登我国第一张生产资料广告。

      从发行第一张股票,成立中国第一家私营企业集团,举办第一次全国春季糖酒会,再到非国有博物馆数量、实体书店和阅读空间均居全国第一,成都有太多个“第一”值得娓娓道来。

      不过这份亮眼的成绩单并没有让成都人止步不前。新一代的成都建设者们践行新发展理念,向着建成建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世界文化名城阔步前进。

      (图片由成都博物馆提供)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文体
  • /

    成都拿下了多少个“第一”? 请到成都博物馆解锁答案

    2021-06-29 15:13:48


    本报记者 胡斌

      翻开成都的现代史,你可知道,成都曾经写下多少“第一”,留下多少历史性“首创”?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支公开发行的股票、改革开放后饮食行业第一个走出国门的合作项目、全国第一家证券交易中心、中国第一张都市报、中国第一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路由交换核心芯片、世界上第一列新能源空铁、全国首个公园城市研究院……这些都诞生在成都。

      6月29日,“红星耀蓉城·百年铸辉煌展”将在成都博物馆拉开帷幕,200件/套文物、实物、档案和影像资料,将较为全面地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的成都时刻,让观众直观真切地感受到党团结带领成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

      工业欣欣向荣

      这些产品首次诞生在成都

      炎炎夏日,坐在宽敞明亮的客厅,收看电视里精彩纷呈的节目时,你是否会想到,中国第一支黑白显像管就诞生在成都。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成都被列为全国八个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之一、全国重点建设的三个电子工业基地之一。成都开始在市区东郊布局建设一批大、中型工业企业,科研机构也相继建立。

      始建于1953年的国营锦江电机厂(784厂),现在已改名成都锦江电器制造有限公司。1958年,这个当时由苏联专家一起援建的工厂建成投产,成为我国“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是国家首批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之一,并享有外贸自营权。这家工厂主要生产国防军工雷达整机,由于属于保密单位,曾经一度使用107邮箱代替工厂。

      走进东郊记忆,始建于1958年的红光电子管厂作为工业遗产被完整保留下来。国营红光电子管厂(773厂)是我国第一个专门生产显像管、示波管、摄像管等电子器件的工厂,也曾创下“北有首钢,南有红光”的佳话。

      从中国第一支黑白显像管、西南地区第一台黑白电视机、第一架自行测绘设计试制的高亚音速全天候歼击机的诞生,到第一家自行设计的通用无线电测量仪器专业生产厂、第一家专业修理内燃机车的企业投产,再到中国第一所无线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拔地而起,从工业生产到民生服务,成都,一直走在全国领先之列。

      蜀道四通八达

      这些道路首次通车在成都

      李白诗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为改变四川交通落后的面貌,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成渝、宝成、成昆三条铁路大动脉为代表的交通建设迅速展开,确立了成都西南交通枢纽地位。

      1950年4月,成都至拉萨的川藏公路动工。途经14座4000米以上的高山,跨过十余条大河,地质结构复杂。其工程难度在世界公路修筑史上前所未有,经过10多万军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的团结奋斗,1954年12月,全长2416公里的川藏公路全线贯通,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

      川藏公路动工期间,被誉为“新中国第一路”的成渝铁路也在热火朝天的修建之中。成渝铁路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使用国产器材修筑的第一条干线铁路。1953年,成渝铁路正式交付使用,它的通车结束了四川没有铁路的历史,对成都经济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952年7月1日,新中国建成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全线通车,贺龙为成渝铁路全线通车剪彩,毛泽东主席题词庆祝成渝铁路通车。

      1952年,四川第一条出川铁路通道宝成铁路破土动工;1958年,世界铁路史上的罕见工程成昆铁路开工,创下18项中国铁路之最、13项世界铁路之最。从结束四川没有铁路的历史,到与全国铁路网相连,成都迎来经济上的跃升。

      1958年1月1日,四川省第一条连接全国铁路网的出川铁路—宝成铁路通车典礼在成都举行,贺龙、聂荣臻并为宝成铁路通车剪彩。

      2021年6月27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投入使用,这意味着成都将成为北京、上海后,第3个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也是继北京后,国内第2个拥有双4F级机场的城市。依托“双国际机场”、成都国际铁路港及陆海新通道,成都也正加速迈入世界城市的行列。

      改革开放先锋

      历史性首创在成都

      四川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故乡,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四十三载风云激荡,成都一直屹立改革探索的前沿,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写下多项“第一”,留下许多历史性“首创”。

      1979年,三线建设时期内迁成都的代表性企业——宁江机床厂,在《人民日报》刊登我国第一张生产资料广告。

      从发行第一张股票,成立中国第一家私营企业集团,举办第一次全国春季糖酒会,再到非国有博物馆数量、实体书店和阅读空间均居全国第一,成都有太多个“第一”值得娓娓道来。

      不过这份亮眼的成绩单并没有让成都人止步不前。新一代的成都建设者们践行新发展理念,向着建成建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世界文化名城阔步前进。

      (图片由成都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