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7 10:45:49 来源:四川日报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荣昌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眉山市三苏祠考察时强调,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一年来,四川各地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建设文明家庭、实施科学家教、传承优良家风为重点,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家庭文明建设。如今,在广袤的天府大地,时时处处充盈着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庭文明新风尚。
使党员干部成为家风建设的带头人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
5月18日,省委书记、省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王晓晖率省级领导干部赴眉山市开展主题教育实地学习时指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讲,家风不仅关乎一身之进退、一家之荣辱,更关系到党风政风和社风民风。
省委一直高度重视党员干部家风建设,将其作为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要求全省党员干部必须时刻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告诫,始终坚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纯正家风涵养清朗党风政风社风。各级党组织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新时代加强党员干部家风建设的办法路径,通过学习教育、文化熏陶、典型示范等多种方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
“廉者,政之本也。”培育清廉家风,是加强党员干部家风建设的关键所在。省纪委监委、省委宣传部坚持每年举办“510”(我要廉)廉洁文化宣传月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廉洁用权、廉洁齐家。在今年国际家庭日,230名去年以来新任职省管干部的配偶,在省纪委监委、省委组织部、省妇联的组织下,走进天府家风馆,参加“倡家庭助廉·树清廉家风”警示教育活动,并现场承诺守住一尘不染的“廉洁关”、过好一视同仁的“亲情关”、严把一言一行的“小节关”,切实当好一个“廉内助”。目前,以天府家风馆和省法纪教育基地为核心基地,全省已构建起“2+2+32”的廉洁文化教育基地群,为分层分类开展党员干部廉洁教育提供了重要阵地场所。
着力打造文艺精品,充分运用文艺的力量引导党员干部建设清廉家风。从以清嘉庆年间什邡县令纪大奎为原型创作、荣获第十七届文华大奖的廉洁文化川剧《草鞋县令》,到根据“七一勋章”获得者周永开为原型创作的电影《周永开》,再到以明代三大才子之首杨慎、著名散曲家黄峨夫妇为原型创作的大型廉洁主题历史川剧《青山依旧在》,一部部优秀文艺作品通过生动传神的艺术呈现、感人至深的故事表达,切实起到“以史为鉴、正风尚廉”的重要作用。
让广大家庭都有自己的“传家宝”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才能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我省持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特别是结合传承创新四川历史名人文化,深入挖掘古圣先贤的优良家教家风,精心组织开展理论研究阐释、文艺作品创作、主题读物出版、社会宣传教育等,引导人们自觉传承耕读传家、勤俭持家、和睦兴家、崇德治家、廉洁齐家等传统美德。针对广大青少年,广泛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演、历史名人家风故事会、书画传习大会等活动,引导孩子从中汲取丰厚道德滋养,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第一个台阶。最近,我省新推出三苏文化系列丛书19种416卷/册,其中《中国有三苏 三苏家风家教》(小学版、初中版)受到广大家长和青少年的青睐。
四川独特厚重的革命文化资源,是弘扬红色家风、传承红色基因的坚实依托。我省持续加大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力度,深入实施革命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家风、增强家国情怀。去年以来,四川长征干部学院共举办1000余期主题培训班,参训人员达5万余人次,通过开展重走长征路、重温入党誓词、重读革命著作、讲述红色家风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坚定了广大学员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信念。目前,我省已建成26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163个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无论是邓小平、朱德、陈毅等革命前辈故居陈列馆和纪念馆,还是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红军飞夺泸定桥、彝海结盟等纪念馆和博物馆,都已成为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家庭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接受红色家风洗礼的“打卡地”。
去年10月,省文明办组织开展了“好家规、好家训、好家风”征集评选展播活动,评选出的100件优秀作品通过言简意深的家规家训或深情感人的家风故事,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的时代价值,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要求。今年5月,省纪委监委机关、省委宣传部启动开展第二届“天府好家规”征集活动,省妇联、省文明办联合举办“家和万事兴——四川省家风家教主题展暨家风故事分享活动”,各市(州)也组织开展了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很多干部群众深有感触地说,好家教好家风才真正是留给后人的“传家宝”。
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力
好家庭好榜样,引领社会新风尚。近日,全国妇联揭晓2023年全国最美家庭,四川38户家庭榜上有名,他们的事迹感动着无数人:成都市简阳市施劲松家庭十余年来咬定“科技助农”不放松,义务为万余名村民培训农业农技知识;巴中市南江县唐元和家庭倾心投入公益15年,组织参加各类公益活动1000余次,受益群众达数万人;阿坝州汶川县朱学英家庭自掏腰包拿出20万元,办起“梨花缘”牌月饼厂,带动近百名妇女居家灵活就业……
我省坚持把培育先进家庭作为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抓手,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深入推进“文明家庭”“五好家庭”创建,积极开展“书香家庭”“和谐家庭”“绿色家庭”等特色创建,各地各部门涌现出一大批家庭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广大农村地区将整治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有机融入先进家庭的培育中,有力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不少地方还常年开展星级文明户和好公婆、好儿女、好媳妇等评选,吸引广大家庭踊跃参与。很多基层群众表示,无论评哪类先进家庭,他们都挺看重,如果自家评上了就是一件特别光荣的事。目前,我省共有36个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248个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这些家庭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格令人感动,在全社会树起了榜样和标杆。
全省各地精心组织主流新闻媒体、充分依托县级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重要阵地,广泛开展家风故事宣讲、先进典型宣传等活动,用群众身边的家庭美事、家风美德、家教美育,激发人们建设家庭文明的内生动力。在今年家教家风主题宣传月活动中,各地开展先进典型家庭事迹网络展播1000余期,组织家风故事巡讲3000余场,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汇聚起广大家庭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2023-06-07 10:45:49 来源:四川日报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荣昌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眉山市三苏祠考察时强调,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一年来,四川各地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建设文明家庭、实施科学家教、传承优良家风为重点,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家庭文明建设。如今,在广袤的天府大地,时时处处充盈着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庭文明新风尚。
使党员干部成为家风建设的带头人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
5月18日,省委书记、省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王晓晖率省级领导干部赴眉山市开展主题教育实地学习时指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讲,家风不仅关乎一身之进退、一家之荣辱,更关系到党风政风和社风民风。
省委一直高度重视党员干部家风建设,将其作为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要求全省党员干部必须时刻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告诫,始终坚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纯正家风涵养清朗党风政风社风。各级党组织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新时代加强党员干部家风建设的办法路径,通过学习教育、文化熏陶、典型示范等多种方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
“廉者,政之本也。”培育清廉家风,是加强党员干部家风建设的关键所在。省纪委监委、省委宣传部坚持每年举办“510”(我要廉)廉洁文化宣传月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廉洁用权、廉洁齐家。在今年国际家庭日,230名去年以来新任职省管干部的配偶,在省纪委监委、省委组织部、省妇联的组织下,走进天府家风馆,参加“倡家庭助廉·树清廉家风”警示教育活动,并现场承诺守住一尘不染的“廉洁关”、过好一视同仁的“亲情关”、严把一言一行的“小节关”,切实当好一个“廉内助”。目前,以天府家风馆和省法纪教育基地为核心基地,全省已构建起“2+2+32”的廉洁文化教育基地群,为分层分类开展党员干部廉洁教育提供了重要阵地场所。
着力打造文艺精品,充分运用文艺的力量引导党员干部建设清廉家风。从以清嘉庆年间什邡县令纪大奎为原型创作、荣获第十七届文华大奖的廉洁文化川剧《草鞋县令》,到根据“七一勋章”获得者周永开为原型创作的电影《周永开》,再到以明代三大才子之首杨慎、著名散曲家黄峨夫妇为原型创作的大型廉洁主题历史川剧《青山依旧在》,一部部优秀文艺作品通过生动传神的艺术呈现、感人至深的故事表达,切实起到“以史为鉴、正风尚廉”的重要作用。
让广大家庭都有自己的“传家宝”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才能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我省持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特别是结合传承创新四川历史名人文化,深入挖掘古圣先贤的优良家教家风,精心组织开展理论研究阐释、文艺作品创作、主题读物出版、社会宣传教育等,引导人们自觉传承耕读传家、勤俭持家、和睦兴家、崇德治家、廉洁齐家等传统美德。针对广大青少年,广泛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演、历史名人家风故事会、书画传习大会等活动,引导孩子从中汲取丰厚道德滋养,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第一个台阶。最近,我省新推出三苏文化系列丛书19种416卷/册,其中《中国有三苏 三苏家风家教》(小学版、初中版)受到广大家长和青少年的青睐。
四川独特厚重的革命文化资源,是弘扬红色家风、传承红色基因的坚实依托。我省持续加大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力度,深入实施革命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家风、增强家国情怀。去年以来,四川长征干部学院共举办1000余期主题培训班,参训人员达5万余人次,通过开展重走长征路、重温入党誓词、重读革命著作、讲述红色家风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坚定了广大学员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信念。目前,我省已建成26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163个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无论是邓小平、朱德、陈毅等革命前辈故居陈列馆和纪念馆,还是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红军飞夺泸定桥、彝海结盟等纪念馆和博物馆,都已成为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家庭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接受红色家风洗礼的“打卡地”。
去年10月,省文明办组织开展了“好家规、好家训、好家风”征集评选展播活动,评选出的100件优秀作品通过言简意深的家规家训或深情感人的家风故事,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的时代价值,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要求。今年5月,省纪委监委机关、省委宣传部启动开展第二届“天府好家规”征集活动,省妇联、省文明办联合举办“家和万事兴——四川省家风家教主题展暨家风故事分享活动”,各市(州)也组织开展了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很多干部群众深有感触地说,好家教好家风才真正是留给后人的“传家宝”。
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力
好家庭好榜样,引领社会新风尚。近日,全国妇联揭晓2023年全国最美家庭,四川38户家庭榜上有名,他们的事迹感动着无数人:成都市简阳市施劲松家庭十余年来咬定“科技助农”不放松,义务为万余名村民培训农业农技知识;巴中市南江县唐元和家庭倾心投入公益15年,组织参加各类公益活动1000余次,受益群众达数万人;阿坝州汶川县朱学英家庭自掏腰包拿出20万元,办起“梨花缘”牌月饼厂,带动近百名妇女居家灵活就业……
我省坚持把培育先进家庭作为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抓手,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深入推进“文明家庭”“五好家庭”创建,积极开展“书香家庭”“和谐家庭”“绿色家庭”等特色创建,各地各部门涌现出一大批家庭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广大农村地区将整治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有机融入先进家庭的培育中,有力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不少地方还常年开展星级文明户和好公婆、好儿女、好媳妇等评选,吸引广大家庭踊跃参与。很多基层群众表示,无论评哪类先进家庭,他们都挺看重,如果自家评上了就是一件特别光荣的事。目前,我省共有36个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248个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这些家庭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格令人感动,在全社会树起了榜样和标杆。
全省各地精心组织主流新闻媒体、充分依托县级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重要阵地,广泛开展家风故事宣讲、先进典型宣传等活动,用群众身边的家庭美事、家风美德、家教美育,激发人们建设家庭文明的内生动力。在今年家教家风主题宣传月活动中,各地开展先进典型家庭事迹网络展播1000余期,组织家风故事巡讲3000余场,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汇聚起广大家庭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