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文体
  • /

    全国“书香之家”何增鸾:一生爱书诗文传家

    2019-05-01 22:57:06


    4月16日,笔者走进盐亭中学背后的居民楼,七弯八绕进入凤池后街一处别致的小院,这就是第三届全国“书香之家”获得者何增鸾的家。何增鸾是盐亭县政协退休职工,一生热爱读书、藏书,对书怀着深厚的感情,并爱好创作文学作品和收集整理地方文献资料。先后编撰并出版了《山夫诗集》《山夫诗文集》《野花集》《云溪山夫集》等500多万字作品共计22本。

      扎根家乡写书修志
      
      1937年,何增鸾出生于四川盐亭县一个偏僻山村,他的父亲何荣义是个教师,热爱阅读,家中藏有许多墨印线装古籍。在何增鸾三岁时,父亲去世,家境贫寒,从小就在田间劳动。1958年,何增鸾在文同中学读初中二、三年级的时候,写了一首诗,发表于《盐亭报告》,拿了三毛钱的稿费,轰动了当时的盐亭小城,文学的种子在何增鸾心中生根发芽,激励着何增鸾努力读书学业有成。何增鸾毕业于江油钢铁学校,后来进入四川大学历史系方志办进修。
      
      何增鸾在盐亭县粮食局当人事干部时,常常深夜苦读,挑灯写作,“那时候读书太着迷了,灯泡把床头烧了一个洞我也没发现。”何增鸾笑着对笔者说,他身上还发生过许多因看书太过专注,早餐举筷忘吃馍的事。
      
      1978年,何增鸾在文同故里盐亭县副驿区(辖文同出生地永泰乡)社教工作团办公室工作,夜晚闲暇时阅读上海版《宋诗一百首》,发现文同诗词条目下注:“文同,四川梓潼人”,当时的他就身处于文同出生地附近,怀揣着疑虑与求真探索的心态,他四处查阅资料,并数次回到文同出生地永泰进行实地考察,经过半年辛苦研究,何增鸾撰写并发表了《文同是四川盐亭人》一文。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辞典《辞海》,在1980年就改为“文同,今盐亭东人”了。何增鸾所著作的《文同全传》、以及与他人合作的专著《文同诗选注》《文同研究》《文同画竹》先后出版,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就靠着这样认真求索的严谨治学态度,何增鸾于1991年主编《盐亭县志》,共计102.1万字,获四川省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全国新编地方志二等奖。除了修志,何增鸾还笔耕不辍地撰写文章与创作诗歌,1993年,出版了《山夫诗集》,何增鸾数部著作被100多个国家图书馆博物馆收藏,诗歌也被多次引用。
      
      悲欢离合心存善念
      
      何增鸾家的小院里种着几棵桂花树,门口石碑上刻有“山夫邨”的字样,石门框上雕刻着杜甫的诗,从这上小院旋转的石梯上二楼去,古朴而简洁的屋里,两个大书柜已放了不下三千多本藏书,桌上还摆着泛黄的墨印线装古籍,诗书画意扑面而来。“一个有文化涵养的家族,不是靠一个人勤劳奋斗就能得来的,而是每个人都心存善意成就对方,犹如一棵根系庞大的树干,经过每一代人的努力,才能长出繁茂的树冠。”何增鸾说,1993年,他的女儿何娟考入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受家庭的耳濡目染,也是偏好文科。
      
      2001年,何增鸾的妻子病逝。当年,女儿何娟发表长文悼念母亲,在何娟的笔墨下,读者看到了一位热情善良、勇敢勤劳的母亲,看到了女儿对母亲的感恩与思念,一家人温暖的亲情,读来让人不觉泪目。“做饭浆衣贤内助,脑心埂塞六旬庚。”这是何增鸾《祭亡妻尤氏》里的诗句。何增鸾的妻子虽经商,不好文学,却从不反对何增鸾用大笔钱买书著书,反而在何增鸾每每沉浸于书的世界里而忽视家庭琐事的情况下,送上一日三餐,任劳任怨地操持家务。
      
      何增鸾的弟弟何增晗也酷爱写作,还创作了许多古诗,文言文小说,之后经商,英年早逝。何增晗写给家母的《祭母文》也被收录于2017年哥哥何增鸾出版的《云溪山夫集》中,何增鸾将女儿写给母亲,弟弟写给家母的祭文放在卷尾,由此能看出他怀念亲情的良苦用心。
      
      这些年,还有书在陪着何增鸾,他一头扎进书海里,读史、读诗、读小说,凡是古今中外的书,他都要找来读。怀着对亲人无限的怀念,何增鸾创作了大量的诗作,这些诗多数是抒写农村生活,无论是他写农家苦乐、乡情亲情,还是田园农舍、鸟叫蝉鸣,都融入了他对家乡、对祖国、对群众的热爱之情。虽然亲人早逝让人悲痛,但何增鸾总是乐观面对,他的诗作始终坚守着本真和崇高的精神追求,并挖掘出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意义,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何增鸾:“读书不要人云亦云,要抱有自己的想法,一山要比一山高,你要保证文章的质量能超过前人,你写的书才有价值。”作为盐亭县作家协会主席的何增鸾非常愿意提携后辈,将盐亭网络作家衡梦遥的小说发表在自己主编的刊物上,并进行点评与指导。作家王德华等学生发表文章表示对何增鸾的敬佩并感谢他在文学方面的指引与教导。
      
      李雪景 特约记者 田明霞 文/图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文体
  • /

    全国“书香之家”何增鸾:一生爱书诗文传家

    2019-05-01 22:57:06


    4月16日,笔者走进盐亭中学背后的居民楼,七弯八绕进入凤池后街一处别致的小院,这就是第三届全国“书香之家”获得者何增鸾的家。何增鸾是盐亭县政协退休职工,一生热爱读书、藏书,对书怀着深厚的感情,并爱好创作文学作品和收集整理地方文献资料。先后编撰并出版了《山夫诗集》《山夫诗文集》《野花集》《云溪山夫集》等500多万字作品共计22本。

      扎根家乡写书修志
      
      1937年,何增鸾出生于四川盐亭县一个偏僻山村,他的父亲何荣义是个教师,热爱阅读,家中藏有许多墨印线装古籍。在何增鸾三岁时,父亲去世,家境贫寒,从小就在田间劳动。1958年,何增鸾在文同中学读初中二、三年级的时候,写了一首诗,发表于《盐亭报告》,拿了三毛钱的稿费,轰动了当时的盐亭小城,文学的种子在何增鸾心中生根发芽,激励着何增鸾努力读书学业有成。何增鸾毕业于江油钢铁学校,后来进入四川大学历史系方志办进修。
      
      何增鸾在盐亭县粮食局当人事干部时,常常深夜苦读,挑灯写作,“那时候读书太着迷了,灯泡把床头烧了一个洞我也没发现。”何增鸾笑着对笔者说,他身上还发生过许多因看书太过专注,早餐举筷忘吃馍的事。
      
      1978年,何增鸾在文同故里盐亭县副驿区(辖文同出生地永泰乡)社教工作团办公室工作,夜晚闲暇时阅读上海版《宋诗一百首》,发现文同诗词条目下注:“文同,四川梓潼人”,当时的他就身处于文同出生地附近,怀揣着疑虑与求真探索的心态,他四处查阅资料,并数次回到文同出生地永泰进行实地考察,经过半年辛苦研究,何增鸾撰写并发表了《文同是四川盐亭人》一文。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辞典《辞海》,在1980年就改为“文同,今盐亭东人”了。何增鸾所著作的《文同全传》、以及与他人合作的专著《文同诗选注》《文同研究》《文同画竹》先后出版,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就靠着这样认真求索的严谨治学态度,何增鸾于1991年主编《盐亭县志》,共计102.1万字,获四川省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全国新编地方志二等奖。除了修志,何增鸾还笔耕不辍地撰写文章与创作诗歌,1993年,出版了《山夫诗集》,何增鸾数部著作被100多个国家图书馆博物馆收藏,诗歌也被多次引用。
      
      悲欢离合心存善念
      
      何增鸾家的小院里种着几棵桂花树,门口石碑上刻有“山夫邨”的字样,石门框上雕刻着杜甫的诗,从这上小院旋转的石梯上二楼去,古朴而简洁的屋里,两个大书柜已放了不下三千多本藏书,桌上还摆着泛黄的墨印线装古籍,诗书画意扑面而来。“一个有文化涵养的家族,不是靠一个人勤劳奋斗就能得来的,而是每个人都心存善意成就对方,犹如一棵根系庞大的树干,经过每一代人的努力,才能长出繁茂的树冠。”何增鸾说,1993年,他的女儿何娟考入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受家庭的耳濡目染,也是偏好文科。
      
      2001年,何增鸾的妻子病逝。当年,女儿何娟发表长文悼念母亲,在何娟的笔墨下,读者看到了一位热情善良、勇敢勤劳的母亲,看到了女儿对母亲的感恩与思念,一家人温暖的亲情,读来让人不觉泪目。“做饭浆衣贤内助,脑心埂塞六旬庚。”这是何增鸾《祭亡妻尤氏》里的诗句。何增鸾的妻子虽经商,不好文学,却从不反对何增鸾用大笔钱买书著书,反而在何增鸾每每沉浸于书的世界里而忽视家庭琐事的情况下,送上一日三餐,任劳任怨地操持家务。
      
      何增鸾的弟弟何增晗也酷爱写作,还创作了许多古诗,文言文小说,之后经商,英年早逝。何增晗写给家母的《祭母文》也被收录于2017年哥哥何增鸾出版的《云溪山夫集》中,何增鸾将女儿写给母亲,弟弟写给家母的祭文放在卷尾,由此能看出他怀念亲情的良苦用心。
      
      这些年,还有书在陪着何增鸾,他一头扎进书海里,读史、读诗、读小说,凡是古今中外的书,他都要找来读。怀着对亲人无限的怀念,何增鸾创作了大量的诗作,这些诗多数是抒写农村生活,无论是他写农家苦乐、乡情亲情,还是田园农舍、鸟叫蝉鸣,都融入了他对家乡、对祖国、对群众的热爱之情。虽然亲人早逝让人悲痛,但何增鸾总是乐观面对,他的诗作始终坚守着本真和崇高的精神追求,并挖掘出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意义,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何增鸾:“读书不要人云亦云,要抱有自己的想法,一山要比一山高,你要保证文章的质量能超过前人,你写的书才有价值。”作为盐亭县作家协会主席的何增鸾非常愿意提携后辈,将盐亭网络作家衡梦遥的小说发表在自己主编的刊物上,并进行点评与指导。作家王德华等学生发表文章表示对何增鸾的敬佩并感谢他在文学方面的指引与教导。
      
      李雪景 特约记者 田明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