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2 17:52:54
7月27日,作家张中信《通江书》作品分享会在成都举行。
与会人员合影
中国作协会员,当代实力作家、诗人,成都市青羊区文联副主席、成都市微型小说学会会长张中信,继历史文化散文集《成都书》夺得第八届冰心散文奖后,以十年磨一剑的气势,将多年来潜心创作故乡通江的历史文化散文、诗歌汇聚成《通江书》(散文卷、诗歌卷两卷本)。
新书分享会由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四川省散文联谊会主办,四川文学网、青羊区作家协会、锦城西韵·青羊文艺讲堂承办。四川省文联、省作协、省散文联谊会、四川大学专家学者以及巴中籍部分作家五十余人到场,就《通江书》的写作特色、文化底蕴、人文精神等进行探讨和分享。
张中信生长于大巴山,多年来立足于大巴山一隅“野茶灞”,深耕细作,已推出小说、散文、自由诗、古体诗、散文诗等多种文体著作20余部,先后荣获四川文学奖、冰心散文奖、四川散文奖等多种奖励,是当代巴蜀文坛扎根底层书写、创作特色鲜明、创作成就斐然的实力作家。《通江书》是近年来张中信创作的又一力作。《通江书》(散文卷)全面梳理通江的历史线索、人文脉络、地理风物、风俗民情,不仅是旅游、地理散文,也是张中信对自我、生命、文化的感悟和思考。《通江书》(诗歌卷)收录了张中信30年创作轨迹的新古体诗近500首,不仅是思想情感的倾力抒发,也是对时代发展的忠实记录,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厚重的人文精神。
张中信与会发言
张中信坦言道,他自幼喜欢文学,《唐诗三百首》成了他文学上的启蒙老师。1984年,读到了诗歌集成《可爱的通江》,正在上高中的张中信深受启发,决定用自己的笔来歌颂家乡。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他却始终笔耕不辍,一写就是三十年。先后创作了《风流板板桥》《匪妻》《野茶灞时光》等多部关于通江的小说散文,自创了新古体诗这种新的创作风格。去年,张中信萌生了创作《通江书》的想法,把自己多年创作的关于通江的散文诗歌编辑成册,历时一年,终于完成作品。
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明泉发言
“越是西部的,越是世界的。”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明泉指出,现在有一个新学科叫做文化地理学,在交通不发达的时代,地理的隔绝会让每片土地上的人形成独特的历史文化,形成了一种文化上的归属感。“张中信对家乡的爱深入骨髓,米仓道上每一块石头,每一粒砂砾,他都投入了深切的感情。家乡就像一个人的文化脐带,如果一个作家割掉了文化脐带,那么他的创作就是无根的。在这方面,张中信的坚守和书写无疑是成功的。”
国家一级作家、四川作协原创研室主任、著名作家、诗人孙建军说,通过阅读一个作家的作品能够读出他的人生。从张中信的作品中,能感受到他始终以教师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故乡,非常平易近人。“从技术角度上看,张中信创作的新古体诗,就像是百年前新诗之于五四运动,形式上不拘一格,为文学创作开创了新的道路。一个作家要有自己的风格,就是要坚持创作,保持真性情。”
“但凡成功的作家,都在讴歌自己的家乡,马尔克斯的马孔多小镇,陈忠实的白鹿原,都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国家一级作家、四川省散文联谊会会长张人士说。“比如张中信的小说《匪妻》,人物形象突出,情节曲折,有很多细节描写得很真实,别看它朴实无华,但真正流传下来,正是大家所口口相传的。”
国家一级作家、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李牧雨说,一个真正好的作家,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个是具有丰厚的生命体验,另一个是具有非常热情的个性。“在张中信身上,这两点都体现得非常明显。他的发现、他的诗意、他的文学才情别出一格。短短时间出了这么多书,足见他创作力的旺盛;没有丰厚的生命体验,是不可能完成的。但张中信的写作,不应该只局限于故土,也应该面向城市,面向全国。”
“张中信谦虚而豁达,有情怀,有思想,为家乡抒怀、为生民立命、为民族咏叹,是具有正能量的。”四川大学教授、四川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曹峻冰说,“自由而不循旧制,诗画相通而灵性乍现。叙事抒情,随性嫁接。张中信是家乡的歌者,写自然、写故土、写亲情、写友谊、写爱情,落笔成篇,而富有韵味,可见对生命、对自然、对故土的热爱。”
发布会上,大家热情高涨,踊跃发言。成都市微型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温江区作协主席李永康说:“一个离开家乡的人能时刻不忘家乡,这就叫家园情怀。张中信的作品开阔平静、囊括了整个通江由小到大的历史,他的散文作品在底蕴、格调和情感取向上,超越了其他同类题材的作品,值得大家认真品味、学习。”诗人任明耀、通江籍老作家向思第、四川省法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乔德春、《中国乡土文学》主编李国仁、作家贾西贝,四川文学网副主编李心观、四川大学在读研究生刘婧也分别激情发言。
近年来,张中信呼吁并发起“我为故乡写本书”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文坛的瞩目。他提倡让每一个作家用“精准扶贫”的气魄,聚焦故乡,关注故乡,为故乡奉献一本书写故乡、书写时代的心血力作,为故乡发展和繁荣奉献强大的智力支撑和精神支持。
李天逸 冯国平 文/图
2019-08-02 17:52:54
7月27日,作家张中信《通江书》作品分享会在成都举行。
与会人员合影
中国作协会员,当代实力作家、诗人,成都市青羊区文联副主席、成都市微型小说学会会长张中信,继历史文化散文集《成都书》夺得第八届冰心散文奖后,以十年磨一剑的气势,将多年来潜心创作故乡通江的历史文化散文、诗歌汇聚成《通江书》(散文卷、诗歌卷两卷本)。
新书分享会由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四川省散文联谊会主办,四川文学网、青羊区作家协会、锦城西韵·青羊文艺讲堂承办。四川省文联、省作协、省散文联谊会、四川大学专家学者以及巴中籍部分作家五十余人到场,就《通江书》的写作特色、文化底蕴、人文精神等进行探讨和分享。
张中信生长于大巴山,多年来立足于大巴山一隅“野茶灞”,深耕细作,已推出小说、散文、自由诗、古体诗、散文诗等多种文体著作20余部,先后荣获四川文学奖、冰心散文奖、四川散文奖等多种奖励,是当代巴蜀文坛扎根底层书写、创作特色鲜明、创作成就斐然的实力作家。《通江书》是近年来张中信创作的又一力作。《通江书》(散文卷)全面梳理通江的历史线索、人文脉络、地理风物、风俗民情,不仅是旅游、地理散文,也是张中信对自我、生命、文化的感悟和思考。《通江书》(诗歌卷)收录了张中信30年创作轨迹的新古体诗近500首,不仅是思想情感的倾力抒发,也是对时代发展的忠实记录,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厚重的人文精神。
张中信与会发言
张中信坦言道,他自幼喜欢文学,《唐诗三百首》成了他文学上的启蒙老师。1984年,读到了诗歌集成《可爱的通江》,正在上高中的张中信深受启发,决定用自己的笔来歌颂家乡。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他却始终笔耕不辍,一写就是三十年。先后创作了《风流板板桥》《匪妻》《野茶灞时光》等多部关于通江的小说散文,自创了新古体诗这种新的创作风格。去年,张中信萌生了创作《通江书》的想法,把自己多年创作的关于通江的散文诗歌编辑成册,历时一年,终于完成作品。
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明泉发言
“越是西部的,越是世界的。”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明泉指出,现在有一个新学科叫做文化地理学,在交通不发达的时代,地理的隔绝会让每片土地上的人形成独特的历史文化,形成了一种文化上的归属感。“张中信对家乡的爱深入骨髓,米仓道上每一块石头,每一粒砂砾,他都投入了深切的感情。家乡就像一个人的文化脐带,如果一个作家割掉了文化脐带,那么他的创作就是无根的。在这方面,张中信的坚守和书写无疑是成功的。”
国家一级作家、四川作协原创研室主任、著名作家、诗人孙建军说,通过阅读一个作家的作品能够读出他的人生。从张中信的作品中,能感受到他始终以教师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故乡,非常平易近人。“从技术角度上看,张中信创作的新古体诗,就像是百年前新诗之于五四运动,形式上不拘一格,为文学创作开创了新的道路。一个作家要有自己的风格,就是要坚持创作,保持真性情。”
“但凡成功的作家,都在讴歌自己的家乡,马尔克斯的马孔多小镇,陈忠实的白鹿原,都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国家一级作家、四川省散文联谊会会长张人士说。“比如张中信的小说《匪妻》,人物形象突出,情节曲折,有很多细节描写得很真实,别看它朴实无华,但真正流传下来,正是大家所口口相传的。”
国家一级作家、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李牧雨说,一个真正好的作家,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个是具有丰厚的生命体验,另一个是具有非常热情的个性。“在张中信身上,这两点都体现得非常明显。他的发现、他的诗意、他的文学才情别出一格。短短时间出了这么多书,足见他创作力的旺盛;没有丰厚的生命体验,是不可能完成的。但张中信的写作,不应该只局限于故土,也应该面向城市,面向全国。”
“张中信谦虚而豁达,有情怀,有思想,为家乡抒怀、为生民立命、为民族咏叹,是具有正能量的。”四川大学教授、四川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曹峻冰说,“自由而不循旧制,诗画相通而灵性乍现。叙事抒情,随性嫁接。张中信是家乡的歌者,写自然、写故土、写亲情、写友谊、写爱情,落笔成篇,而富有韵味,可见对生命、对自然、对故土的热爱。”
发布会上,大家热情高涨,踊跃发言。成都市微型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温江区作协主席李永康说:“一个离开家乡的人能时刻不忘家乡,这就叫家园情怀。张中信的作品开阔平静、囊括了整个通江由小到大的历史,他的散文作品在底蕴、格调和情感取向上,超越了其他同类题材的作品,值得大家认真品味、学习。”诗人任明耀、通江籍老作家向思第、四川省法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乔德春、《中国乡土文学》主编李国仁、作家贾西贝,四川文学网副主编李心观、四川大学在读研究生刘婧也分别激情发言。
近年来,张中信呼吁并发起“我为故乡写本书”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文坛的瞩目。他提倡让每一个作家用“精准扶贫”的气魄,聚焦故乡,关注故乡,为故乡奉献一本书写故乡、书写时代的心血力作,为故乡发展和繁荣奉献强大的智力支撑和精神支持。
李天逸 冯国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