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文体
  • /

    “不在地图上”社区艺术计划走进成都玉林 发掘街区魅力和“在地文化”

    2019-11-17 19:50:18


    本报记者 马工枚 文/图

      歌曲《成都》里的小酒馆、老玉林的火锅等是外界给玉林贴上的标签,玉林的文艺发生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艺术贯穿于居民生活的日常里。近日,“CPA社区艺术计划”走进玉林四巷一间经过改造的废旧车棚,以“不在地图上”为主题,在玉林东路社区开启“协作试验”“一介小展”“秋日计划”三大板块的探险,从艺术、设计、社会学的角度切入,挖掘隐藏的生成秩序和运行逻辑,去破解、重组新的社会关系,摸索对未来生活的想象力。

      “当我们去认知一个陌生地方的时候,地图上往往只标注了地理、街道和建筑等信息。然而人类活动、民俗文化、市井日常等非物质信息并不会被标注在其中。而这些不在地图上的,却构成了我们生存与生活最丰盛的画像。”该计划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一介小展”现场,废旧车棚经过前期改造已经焕然一新,绿白相间的车棚下,秋日的阳光投了进来。艺术书、油画、插画、装置、影像……参观的居民络绎不绝,艺术就这样真正地融入到社区中去,一点一点发掘着街区魅力和当地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社区艺术计划中,钢琴家岳璇作为“协作试验”艺术家,在玉林东路社区二楼的活动厅内,用钢琴录音和手机录像的形式,记录着所遇见的陌生居民前来练琴、排练或是交谈的场景,在看与被看、听与被听之间,人们通过不同的艺术媒介,产生了实际的交流和互动。

      活动期间,还将邀请艺术家们和玉林社区居民配对组合。他们将在“CAP社区艺术计划”期间一起通过生活观察、问题需求调研以及在地文化挖掘,相互激发,共同创作,将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散落到玉林街道社区各闲置的公共空间, 活化整个社区。

      与艺术家漫谈西方音乐史、由专业人士手把手带着制作肖像版画、旧衣改造、面料扎染、漫谈网红店室内设计的秘密,最有趣的还有“车棚蹦迪”……

      在玉林,每一个生活场景都可以成为艺术的土壤,她以包容与开放的姿态,迎接着一位又一位艺术家的到来,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走入这个车棚,以艺术的方式重新体验生活的日常,探索发现“不在地图上”的无限可能。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文体
  • /

    “不在地图上”社区艺术计划走进成都玉林 发掘街区魅力和“在地文化”

    2019-11-17 19:50:18


    本报记者 马工枚 文/图

      歌曲《成都》里的小酒馆、老玉林的火锅等是外界给玉林贴上的标签,玉林的文艺发生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艺术贯穿于居民生活的日常里。近日,“CPA社区艺术计划”走进玉林四巷一间经过改造的废旧车棚,以“不在地图上”为主题,在玉林东路社区开启“协作试验”“一介小展”“秋日计划”三大板块的探险,从艺术、设计、社会学的角度切入,挖掘隐藏的生成秩序和运行逻辑,去破解、重组新的社会关系,摸索对未来生活的想象力。

      “当我们去认知一个陌生地方的时候,地图上往往只标注了地理、街道和建筑等信息。然而人类活动、民俗文化、市井日常等非物质信息并不会被标注在其中。而这些不在地图上的,却构成了我们生存与生活最丰盛的画像。”该计划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一介小展”现场,废旧车棚经过前期改造已经焕然一新,绿白相间的车棚下,秋日的阳光投了进来。艺术书、油画、插画、装置、影像……参观的居民络绎不绝,艺术就这样真正地融入到社区中去,一点一点发掘着街区魅力和当地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社区艺术计划中,钢琴家岳璇作为“协作试验”艺术家,在玉林东路社区二楼的活动厅内,用钢琴录音和手机录像的形式,记录着所遇见的陌生居民前来练琴、排练或是交谈的场景,在看与被看、听与被听之间,人们通过不同的艺术媒介,产生了实际的交流和互动。

      活动期间,还将邀请艺术家们和玉林社区居民配对组合。他们将在“CAP社区艺术计划”期间一起通过生活观察、问题需求调研以及在地文化挖掘,相互激发,共同创作,将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散落到玉林街道社区各闲置的公共空间, 活化整个社区。

      与艺术家漫谈西方音乐史、由专业人士手把手带着制作肖像版画、旧衣改造、面料扎染、漫谈网红店室内设计的秘密,最有趣的还有“车棚蹦迪”……

      在玉林,每一个生活场景都可以成为艺术的土壤,她以包容与开放的姿态,迎接着一位又一位艺术家的到来,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走入这个车棚,以艺术的方式重新体验生活的日常,探索发现“不在地图上”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