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常说“上善若水”,水既能润泽万物又能承载万物,以其自身的灵动性,因时而变,因机而动,生机无限。面对新一轮的语文新课程改革,作为一线语文教师该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程的理念,这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恰恰在此时,成都高新区罗晓华、伍先强语文名师工作室作为一个集教学、研究、培训、示范、引领、辐射多种要素于一体的共同体应运而生,犹如一泓清流,为我们青年教师指引了方向,帮助我们青年教师突破了教育教学的瓶颈,实现再次成长。
追根溯源 厘清思路除困惑 随着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衡量教育质量不仅仅是依据学生考试成绩,还需要涵盖学生全面发展的诸多能力。在此背景下,核心素养成为一个统帅教育改革的概念,引领并拉动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教学方式变革、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质量评价等关键教育活动。
现在进行的改革,紧紧围绕着核心素养,它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罗晓华和伍先强老师带领着我们工作室的成员分步详尽地学习《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等相关教育文件,并引导我们以沉入式学习方式有计划地阅读教育经典和学科相关书籍。每月工作室定期举行读书汇报会,分享教育心得,让成员与学员之间在专注于日常教学的同时,不忘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在大家互相交流的过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进行深度研讨,让我们厘清了改革的原因,清楚明白了新一轮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更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千回百转 课题研究促思维 2017年1月,在两位导师的引领下,我们工作室针对课程改革以及各成员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立了《基于课型的发展学生语文思维的实践研究》的课题,并通过成都市的课题立项。两位导师指导我们工作室的各成员,根据阅读课、写作课、复习课、活动课等不同的课型,进行学生思维的训练的实践研究。
在此之前,我们通过阅读《语文思维培育学》《语文思维论》等书籍,对语文学科在不同阶段,不同课型培养学生的思维侧重点有了一定的掌握。工作室的成员根据自己平时教学的实践,进行了不同课型的课堂展示。围绕课型,特别是“语文素养”中的语文思维进行了课例的研讨与分析。
以初二年级的阅读课《喂——出来》为例,导师们指导成员反复打磨课例,通过不同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每个环节中都能充分自由得到思维的有效训练。课例由自由猜想、质疑批惑、图文对读、问题探究、合作学习、自由表达六个教学流程组成。从一张洞的图片开始,让学生进行了直觉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联想和想象,同时也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紧接着学生开始文本阅读并思考作者如何进一步展开联想的。这要求学生首先将文字转换为思维,然后进行一定的逻辑分析,为理解文章打下基础。第三步图文对读,梳理出故事的情节,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洞的特点和含义。第四、五环节的问题探究与合作学习,由老师的一个问题“这个洞是否真的是慷慨无私?”启发学生进行辩证思考,从而在理解了文章表层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文章的深意。最后请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表达为文章续一个200字左右的结尾。这样,文章深层次将读者们的召唤功用发挥出来,同时也对学生的创作性思维进行了有效的训练。
本堂课是阅读类课型在日常教学中对思维培养的一次实践,其教学设计尽可能的把对文章的理解和剖析与五种思维有机结合。当然,每一种课型根据其本身的特点,在训练学生思维的侧重点上也不尽相同。以此为例,旨在说明通过导师耐心指导,各成员都对不同的课型中语文思维培养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在学生思维品质方面做出了不断的努力。
曲径通幽 三导教学促发展 新课程改革中,语文素养的内涵包括了语文情感、语文语言积累、语文语感、语文思维、语文阅读、语文写作、语文交际、语文鉴赏等。这其中除了语文思维外,其他素养如何与思维结合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很好的体现,这也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就课程特意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新理念。此理念按郑桂华教授的说法,是融合语文课程诸要素、落实语言实践活动的载体,是构建新的语文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突破口。
但是,对如何实施“学习任务群”并没有提出具体的操作方式与策略。罗晓华与伍先强两位老师根据前期我们的课题《基于课型的发展学生语文思维的实践研究》,提出了“语文学习活动群”这一针对语文学习内容“任务化”操作模式。
语文学习活动群,可视为一种有序而开放的语文学习课程,它以多个有内在联系的语文学习活动形式呈现,在老师的指导下以活动为导学,使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素养得到有效的发展。它不等同于“语文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是学习“专题”,学习活动则是学习这些“专题”的操作方式。在语文学习活动群的教学过程中,导师们倡导“三导”即“活动导学、问题导思、合作导发”的教学主张。活动导学,用不同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习,体现“做中学”;问题导思,设置问题探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且在互动反馈中,通过“修正、推演、批判”等策略,将思考引向深处;合作导发,在小组合作中,关注组内成员学习真实发生、能够发现问题,让语言和其他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2017年11月,罗晓华老师以花甲之年为我们工作室的成员带来了一堂精彩的语文学习活动群的教学示范课——《扶锄的男子》,为我们推进各自的语文活动群的研究起到极大的启发作用。整堂课由画面猜想、动作描述、问题探讨、自主表达、欣赏评论五个教学活动组成。
在这堂课的伊始,罗晓华给出了法国著名画家米勒的《扶锄的男子》的画名,让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猜测画作的内容,实际上引导学生进行了形象思维,让学生进行了大脑思维的潜在活动。然后展示出画面,要求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油画的内容,此项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转化,用语言来表达所见所想,训练了语言表达及概括的能力。第三个部分的问题探究由两个核心问题组成:第一是画中人物动作、眼神等细节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第二是米勒的这幅油画作品有什么思想意义,结合画家创作意图进行思考。通过由表及里有层级难度的问题,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进行了有梯度的思考。接着进行的自由表达,要求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写一篇短文或者一首小诗,告诉父母米勒油画《扶锄的男子》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此活动充分展现了学生在前三个环节中对画作观察与画作意义的思考。学生的现场创作以及组内的合作修正,也给我们所有的老师带来不少的惊喜,其中一位男同学这样写道:
灰色的天空/焦黄的土地/浸没在他的脚下/延伸开来,是一座孤独、孤独的牢/不时一片飘落的枯叶/牵引着他/望向远方/苦撑着锄头的/是一双无助、无助的眼/土地已经露出一道道裂痕/这裂痕也被烈阳无情地/无情地刻在了他的背上/不知何时点燃的草烟/贪婪地、贪婪地吞噬着蓝天。
从学生意象选用和近似排比的句式让我们感受到了该学生在创作前期通过观察、表达以及深入思考后,对画作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最后,罗晓华又给学生展示出了米勒油画《晚钟》和《拾穗者》,要求学生从作品风格、思想意义等方面写一则小评论,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能够迁移自己的所学。
罗晓华这堂课聚焦在了“思维与语言”这两个点上,设计出五个具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猜想”“概括”“探究”“表达”“欣赏”,从而使教学目标在师生的有效互动中得以最大化的达成,让所有的工作室成员都受益匪浅。
正如南怀瑾先生分析道家经典时所说:“一水三面镜”,水的润泽之质,灵动之性,让我们学会为人之道,而罗晓华和伍先强两位导师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对我们青年教师的指引也如水一般,给予我们无限力量,让我们在教育与教学这条路上越走越好。
成都高新区新城学校 陶海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