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文体
  • /

    走进全国第三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北川片口保尔村—— 隐匿白草羌文化的“世外桃源”

    2020-04-14 14:12:16


    在四川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片口乡的深山峡谷里,有一个山环水绕的村庄保尔村,这里是片口乡场镇及政府驻地。作为白草羌人的聚居地,保尔村在漫长的时光长河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丰富多彩的文化……今年1月,国家民委决定,命名595个村寨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尔村榜上有名。近日,笔者走进山高水远的保尔村,探寻白草羌人传承悠远的文化。

      多民族风情的“世外桃源”

      山间的早晨,笼罩在安宁静谧中,不时被几声清脆的鸟鸣打破。汽车穿越北川唐家山隧道群,又行驶约一小时后,片口乡保尔村已在眼前。道旁,是一座座浓郁羌风羌貌的石木房屋,路上行人不多,空气中氤氲着淡淡的酒香,一些身着民族服装的老人们坐在自家屋檐下,烤着火盆……

      在片口保尔村,有150多年历史的天主教堂至今保存完好。而在片口乡场镇上老街和新街之间,还保存着一座民国时期修建的古碉楼,名为卢维仁碉楼,是白草羌乡最耀眼的标志。碉楼建于上世纪40年代,全部为土石建构,共4层,高约15米,屋顶为小青瓦,以前主要用于军事防御和居住。

      清代教堂和民国古碉楼,静静矗立,见证着白草羌人的历史变迁,百年老街演绎着无数的古今传奇。

      片口乡党委副书记母志文告诉笔者,位于茶马古道上的这座保尔山村,在清末明初时已发展为商贸重地,当时人称“小成都”。经济交流的繁荣,让这里古老的羌藏汉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但是,当地的羌族婚嫁仪式、高跷狮灯、上九会龙灯、三月三抢童子、六月十九观音会耍水龙、传统打铁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至今。

      保尔村老街:七百年风雨弥坚

      沿着保尔村老街,走在青石板路上,见村落似船,一条主街连接,街中有一条明渠从上到下贯穿整个村落,流水不断,实感惬意。街沿巷宽,随着街道分布,下坡上梯,仿佛在山城里走着,还有当地人在坡下摆摊售卖腊肉。街道两旁多为木质房屋,四合院布局、还有吊脚楼等,很有羌族民居特色。

      驻足在保尔村老街十字路口那座羌族碉楼前,见门锁紧闭,石墙上挂着“历史文化建筑”的铭牌,上面写着:土石碉楼建于1943年,占地90平方米,共4层,高约15米。

      走进碉楼旁的茶坊小憩,围坐在暖烘烘的火炉旁边。当地人卢伟毅讲道,那栋碉楼是为防土匪而建的,楼上的外墙上面至今还留有一些十字形缺口,就是用来架枪的。当年的修建匠人凭着高超技艺与经验而建的这座羌族碉楼稳固牢靠,经受历史风雨至今仍保存完好。近百年来,这座碉楼几易其主,就如这片口,在历史云烟里几多发展,但不变的是人们对平安美好生活的向望和追求……

      特约记者 田明霞 文/图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文体
  • /

    走进全国第三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北川片口保尔村—— 隐匿白草羌文化的“世外桃源”

    2020-04-14 14:12:16


    在四川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片口乡的深山峡谷里,有一个山环水绕的村庄保尔村,这里是片口乡场镇及政府驻地。作为白草羌人的聚居地,保尔村在漫长的时光长河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丰富多彩的文化……今年1月,国家民委决定,命名595个村寨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尔村榜上有名。近日,笔者走进山高水远的保尔村,探寻白草羌人传承悠远的文化。

      多民族风情的“世外桃源”

      山间的早晨,笼罩在安宁静谧中,不时被几声清脆的鸟鸣打破。汽车穿越北川唐家山隧道群,又行驶约一小时后,片口乡保尔村已在眼前。道旁,是一座座浓郁羌风羌貌的石木房屋,路上行人不多,空气中氤氲着淡淡的酒香,一些身着民族服装的老人们坐在自家屋檐下,烤着火盆……

      在片口保尔村,有150多年历史的天主教堂至今保存完好。而在片口乡场镇上老街和新街之间,还保存着一座民国时期修建的古碉楼,名为卢维仁碉楼,是白草羌乡最耀眼的标志。碉楼建于上世纪40年代,全部为土石建构,共4层,高约15米,屋顶为小青瓦,以前主要用于军事防御和居住。

      清代教堂和民国古碉楼,静静矗立,见证着白草羌人的历史变迁,百年老街演绎着无数的古今传奇。

      片口乡党委副书记母志文告诉笔者,位于茶马古道上的这座保尔山村,在清末明初时已发展为商贸重地,当时人称“小成都”。经济交流的繁荣,让这里古老的羌藏汉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但是,当地的羌族婚嫁仪式、高跷狮灯、上九会龙灯、三月三抢童子、六月十九观音会耍水龙、传统打铁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至今。

      保尔村老街:七百年风雨弥坚

      沿着保尔村老街,走在青石板路上,见村落似船,一条主街连接,街中有一条明渠从上到下贯穿整个村落,流水不断,实感惬意。街沿巷宽,随着街道分布,下坡上梯,仿佛在山城里走着,还有当地人在坡下摆摊售卖腊肉。街道两旁多为木质房屋,四合院布局、还有吊脚楼等,很有羌族民居特色。

      驻足在保尔村老街十字路口那座羌族碉楼前,见门锁紧闭,石墙上挂着“历史文化建筑”的铭牌,上面写着:土石碉楼建于1943年,占地90平方米,共4层,高约15米。

      走进碉楼旁的茶坊小憩,围坐在暖烘烘的火炉旁边。当地人卢伟毅讲道,那栋碉楼是为防土匪而建的,楼上的外墙上面至今还留有一些十字形缺口,就是用来架枪的。当年的修建匠人凭着高超技艺与经验而建的这座羌族碉楼稳固牢靠,经受历史风雨至今仍保存完好。近百年来,这座碉楼几易其主,就如这片口,在历史云烟里几多发展,但不变的是人们对平安美好生活的向望和追求……

      特约记者 田明霞 文/图